李秀成已經向曾國藩寫了投降書,為什麼曾國藩還要殺了他呢?

2021-01-08 鮮花暢談歷史

曾國藩親自參與了對李秀成的審訊,李秀成還向曾國藩寫了投降書。但是曾國藩最後還是選擇殺死了李秀成,應該說這個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太平天國後期的兩個重要軍事將領,除了忠王李秀成之外,還有英王陳玉成。陳玉成早就被殺害了,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都寄托在李秀成的身上。

天京城被攻破後,李秀成帶了一次兩千人的隊伍掩護幼天王突圍成功。但因為幼天王的坐騎受傷,李秀成就把自己的馬讓給了幼天王。這才導致了李秀成的被捕,很快就被送到了曾國藩的面前。

有這麼一種說法,李秀成表示願意投降,並且建議由自己去招降太平天國殘餘的二、三十萬軍隊。當然如果這個計劃能夠實現,對於曾國藩來說是再立了新功。

但是老奸巨猾的曾國藩馬上就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個圈套,歷史上詐降的事非常多。比如明朝末年的祖大壽兵敗被迫投降皇太極,他也建議去招降寧遠城內的明軍,但一回到寧遠城,馬上就開始布置城防,抵禦清軍的進攻。

能夠抓到李秀成是大功一件,如果這一次李秀成逃跑了,傳出去就是莫大的恥辱。剩餘的太平軍雖然看上去數量很大,實際上作戰能力不強,消滅他們只是時間的問題。抓到了李秀成,再讓他走掉,讓慈禧太后知道了,肯定吃不完兜著走。

按照古代歷史上的規矩,曾國藩應該把這麼重要的犯人送往京城,由皇帝核准後斬首示眾。為什麼曾國藩要把李秀成馬上斬首呢?這裡邊的原因稍稍就有一點複雜。

首先,如果要把李秀成送往北京,就必然要經過長途跋涉,萬一消息走漏,剩餘的太平軍肯定拼死相救。如果李秀成被救走,那麼太平軍很有可能捲土重來。殺掉了李秀成就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然後,曾國藩其實是有小心思的。天京城被攻破後,這是湘軍的最後一場大戰。所有的所有的將士都把這當成了最後一次發財的機會,他們把天城洗劫一空。萬一把李秀成送到北京城,李秀成把天京城的寶藏情況報告給慈禧太后,那湘軍搶奪金銀財寶的事就被坐實了。殺掉李秀成,實際上就是在滅口。

最後一個原因沒有辦法證實。傳說李秀成勸說曾國藩造反稱帝,他自己願意當馬前卒,為曾國藩衝鋒陷陣。曾國藩一心想當名臣,沒有想過要造反。但如果李秀成把這個細節報告給慈禧太后,那麼這裡邊可能就會有麻煩。

綜上所述,曾國藩經過深思熟慮,認為李秀成這個人不能留,必須速戰速決,把他出掉。一來可以瓦解太平軍的士氣,二來可以消除對自己的隱患和威脅。

相關焦點

  • 曾國藩抓住了一個人,當知道他名字後,嚇得連夜將其處死
    當時他和清軍說他要寫告白書,或者叫自白書、投降書,其實他是在騙清軍,要不然清軍不會給他紙和筆。在這份告白書裡,他依然稱清軍為妖,依然管太平天國的同胞叫天兵。但是,可惜的是,李秀成的這份自述後來被曾國藩給刪減了,其最重要的部分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 李秀成投降了嗎?曾國藩後人公開《李秀成自述》原稿,請您來判斷
    以羅爾綱為首的一大批太平天國史專家,從筆跡、詞彙、造句、語氣和內容等各方面進行全面鑑定,最終確認九如堂刊刻行世的《李秀成自述》刻本就是出自李秀成之手,只不過有若干文字被曾國藩刪減而已。既然真是出自李秀成之手,那麼,問題就不容迴避了。《李秀成自述》都寫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
  • 洪秀全墳墓被挖,屍體被曾國藩焚燒,李秀成一句話說出了原因
    文/小冷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失守,曾國藩率領的湘軍攻佔了天京城,這些清軍在天京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許多的平民老百姓被殺,李秀成、洪仁軒被捕。洪秀全劇照洪秀全劇照那麼,洪秀全為什麼會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呢
  • 李秀成供詞為何1962年才公開?學者:早公布,曾國藩恐要被誅九族
    最開始的時候,李秀成只是一個小兵,並且由於前期對抗綠營兵的便利,因此李秀成很快從一個小兵慢慢的開始向將軍成長。等到他終於獲得了領兵權力的時候,他的才能被充分展現出來,不僅大破江北大營,江南大營,而且還曾經一度和曾國藩鏖戰,打得曾國藩頭破血流。正因為李秀成的功勞,因此他被封為忠王,從此以後他成為了太平天國裡面最忠誠的人。
  • 審訊李秀成,曾國藩聽不懂其方言,讓寫紙條交待,該紙條後成寶貝
    身受酷刑的李秀成,忍耐著炎夏暑熱,匍匐於囚籠之中,以非常之志,日書七千言,寫就了洋洋數萬言的《自述》。《自述》成,曾國藩並沒有送李秀成到北京獻俘,而是匆匆處死。曾國藩這麼做,一定是想掩蓋些什麼。儘管,曾國藩命人把李秀成的《自述》謄抄了一份上報軍機處,該謄抄的文本後來由九如堂刊刻行世,但人們都一致認為,這是曾國藩刪減塗改後的文本。那麼,李秀成的親筆《自述》原稿到底是什麼樣的呢?這就勾引起了人們莫大的興趣。該原稿由曾國藩後人保管,深藏曾家密室,秘不示人。
  • 李秀成、曾國藩後人各說各話,似互不幹涉,卻共印證了一歷史傳聞
    那麼,李秀成到底會有什麼「不利於」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的話,使得曾國藩、曾國荃兄弟視之為洪水猛獸,不得不早早提刀殺人滅口呢?明擺著,絕不可能是敵對雙方間的簡單謾罵和污衊,當是能勾引起清廷對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猜忌無限的言辭。
  • 上世紀60年代,曾國藩後人曝光李秀成供詞,為何現在才敢公開?
    太平天國的最後掙扎中,湘軍圍困天京,負責守衛天京城的軍事將領忠王李秀成,不幸被捕,後遭殘忍殺害。天平天國起義後,李秀成加入其中,並隨軍南徵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天平天國定都南京,並改名為天京之後,李秀成被東王楊秀清提拔為右四軍帥。之後,李秀成憑藉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數次率領太平軍擊敗清軍,為天平天國攻城略地。
  • 被俘後向清軍寫四萬字悔過書,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是真心降清嗎?
    太平天國在「天京事變」之後,「永安建制」時所分封的五個王,其中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早就戰死沙場,東王楊秀清和北王韋昌輝在天京內訌事變中先後被殺,只剩一個翼王石達開,也由於天皇洪秀全的猜忌,而不得已率領二十餘萬精銳出走。
  • 1963年曾國藩後人將李秀成供詞公布:被捕後曾勸曾國藩稱帝
    金田起義之後,李秀成加入太平軍,驍勇善戰的他一路攀升,很快就從一名不起眼的小兵被提拔為將領。得洪秀全重用之後,他與陳玉成等人一同攻破江北大營,創下三河大捷等勝利,戰功無數被洪秀全封為"忠王",意為萬古忠義。1864年,天京陷落,李秀成臨危受命與戰友一同攜洪秀全之子洪天貴福突出重圍。
  • 他如果答應了李秀成,清朝可能就是姓曾的天下了
    在兩軍作戰的時候他曾多次打敗了曾國荃的軍隊,所以在審判的時候,勝出者的曾國荃也藉機報了,他把李秀成折磨得也是非常殘忍的,連手腳上的皮膚都糜爛了。而後來又由他的哥哥曾國藩審問,但這次的審問是人數很少的審問,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其中他們交談了什麼。
  • 李秀成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
    為了洩恨,曾國荃隨即下令對李秀成施以酷刑,用刀錐割其臀股,一時血流如注。李秀成「殊不動」,泰然自若。3天後,清軍製成一個大木籠,將李秀成囚禁其中。8月7日傍晚,李秀成被曾國藩處死,時年42歲。在臨刑前,李秀成毫無戚容,談笑自若,並寫有10句絕命詞,「敘其盡忠之意」。李秀成從被俘到被殺,前後僅有16天。
  • 蝴蝶飛飛曾國藩
    曾國藩則忙於處置剛剛於前一天(7月22日)捕獲的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這位太平軍中最天才的將領,隨後在大牢中寫下了洋洋數萬字的「親歷」,痛切地分析了太平天國的興亡。但恭親王及世人看到的「親歷」,卻是個被曾國藩刪改了的「潔本」——據說李秀成在「親歷」中勸曾國藩自己稱帝,恢復漢家天下。  權力的本質就是影響力。
  • 自述書:石達開、陳玉成寫幾百字,為何李秀成能寫幾萬字?
    其中,李秀成《自述書》最為出名,9天之內寫下五萬字,被曾國藩刪改後還有三萬字左右,這是研究太平天國歷史之珍貴資料,學者多有引用。相對於林鳳祥、石達開、陳玉成、洪仁、賴文光等《自述書》,李秀成《自述書》在字數上可謂是碾壓。別人的《自述書》大多幾百字,多者千餘,但李秀成卻寫了五萬字,且9天之內就搞定。那麼,為何李秀成能寫這麼多字呢?他有那麼多「話」要說嗎?
  • 五萬字《李秀成自述》僅刊行三萬字,曾國藩刪了啥?考證結果已出
    因為,在《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校補本》中,呂集義還特別寫了一篇《關於〈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補本>的說明》,特別指出:「在忠王寫自述的幾天中,忠王一面寫,曾國藩一面取閱,又一面與他的幕僚從事刪改;當忠王自述寫完時,曾國藩也就刪改完畢。」
  • 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
    曾國藩辦團的方針是大張紳權,在省城設「發審局」,凡團紳送被捕人到局,立即處死,禁止屍親呼冤,又禁止向團紳講理。他竭力提倡團紳捕人,地方官殺人,捕人要多,殺人要快,官殺人「不必拘守常例」,紳捕人「不必一一報官」。人民更陷入朝不保夕的險境,大家叫他「曾剃頭」,形容他殺人像剃頭髮那樣多。他感覺到公論不容,給鹹豐帝上了一個奏章說:「即臣身得殘忍嚴酷之名,亦不敢辭」(《嚴辦土匪以靖地方摺》)。
  • 太平軍二次西徵:諸侯王私心嚴重,曾國藩坐享勝利果實
    此時,胡林翼是湘軍統帥,更是湖北巡撫,「東徵計劃」實際主持者,他勢必要救援武昌。陳玉成延誤進兵,後則保存力量按照作戰計劃,英王陳玉成走長江北岸,從安徽殺入湖北;忠王李秀成則走長江南岸,從浙江、江西出發,進攻鄂東,與陳玉成會師武昌。安慶,英王陳玉成大本營,也是他最後的政治資本。
  • 兩江總督棄城逃跑殺不殺?曾國藩一番話讓他頭斷菜市口
    於是,常州部分士紳將何桂清一行攔住,跪求他不要離開。何桂清哪裡肯聽常州士紳的苦苦哀求。他被士紳攔住後,惱羞成怒,竟然下令親衛隨從開槍,打死了19名常州士紳,才殺出一條血路,逃出常州。可何桂清來到蘇州時,江蘇巡撫徐有壬拒不打開城門,還上奏朝廷,彈劾何桂清「棄城喪師」。何桂清只好藉口借外國軍隊,一口氣逃到上海外國租界。當何桂清逃走後,常州老百姓自己籌備抵抗事宜。
  • 洪秀全悲慘的結局:臨終前已經精神錯亂,死後被曾國藩焚骨揚灰
    1856年8月,就在太平軍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解除天京三年被圍之苦後不久,太平軍內部便發生了極為嚴重的內訌,結果導致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相繼被殺,史稱「天京事變」。事變後不久,平亂有功的翼王石達開執政,但隨即遭到洪仁發、洪仁達兄弟(兩人皆是洪秀全的兄長)的威逼,最終也負氣出走,導致太平軍元氣大傷。
  • 三戰三捷無傷亡,唱空城計,屢救曾國藩
    這一年,英法聯軍攻佔京城,火燒圓明園,鹹豐帝逃向熱河避暑山莊,社稷蒙羞;這一年,太平天國幹王洪仁與忠王李秀成採用「圍魏救趙」之計,第二次攻破圍困天京的江南大營,殲滅清軍總兵黃靖以下數千人,欽差大臣和春逃至滸墅關自殺,清廷依靠綠營官兵剿殺太平天國的計劃徹底破產;這一年,率領湘軍與太平軍奮戰七年之久的曾國藩終於苦盡甘來,被清廷授予兵部尚書銜,署理兩江總督,從此曾國藩成為手握實權的疆臣之首
  • 曾國藩評價他13個字,字字戳心
    這兩位軍中新秀,就是後來被史學家稱為太平天國「雙子星」的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 特別是英王陳玉成,驍勇善戰,就連很多清朝的史料對他都誇獎有佳。《清史稿》評價其「兇狠亞楊秀清,而戰略尤過之。」東王楊秀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太平天國早期領導人中公認的名將,可在清朝人眼中,陳玉成的戰略指揮遠超楊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