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國蒙對了?「耗子尾汁」真是個科學實驗,這是怎麼回事?
最近在網絡上又出現了一個流行的新梗,它是來自於混元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馬保國之所以會走紅於網絡,除了不修邊幅的招式之外,最吸引人的應該是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吧,那一句好自為之,由於普通話的不標準而成為了「耗子尾汁」。憑藉著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和虛張聲勢的拳法,馬保國迅速走紅了網絡。
「耗子尾汁」實驗
在網友們的眼中,這是可以用來調侃的笑料,但是在科學家的眼中「耗子尾汁」卻是一個名詞,因為在科學上真的有這樣一項實驗,用來製作「耗子尾汁」,這是一項鼠尾裂解組織實驗,如果可以來簡單的概括,那麼馬保國這個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就再合適不過了。那麼什麼是鼠尾裂解液科學實驗呢?這項實驗的出現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如果你看過這項實驗,你會感覺整個實驗的過程就和燉老鼠肉一樣。因為它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可以提取小鼠裡面的具體DNA,對其進行基因的研究。在提取的過程中極容易會對小鼠造成傷害,為了將傷害降到最低,所以科學家們選擇只提取老鼠的尾部,如果截取了其他地方將會到對老鼠的身體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實驗有什麼用途?
在此前對於老鼠的研究當中,科學家認為,老鼠的基因裡面擁有很多的重要信息,這些特殊的DNA片段可以幫助人類未來研究生物進化。具體的操作過程就是通過一種裂解溶液的幫助,來融化老鼠的尾部組織,最終提取出相應的DNA。整個實驗過程大概有數小時的時間,必須要全部都在55攝氏度的水中完成。其中要加入提前配置好的裂解溶液和蛋白酶k。
蛋白酶k可以在整個事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因為它的主要作用是溶解老鼠尾巴上的結締組織,最終提取出DNA並且可以讓它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依舊保持活力。用老鼠的尾巴提取DNA,看完之後覺得這是不是現實版的「耗子尾汁」呢?看來馬老師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還蒙對了一項科學實驗。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人用同樣的原理來處理牛肉,牛肉和豬肉不同,因為肉質非常的緊實,還有很多的結締組織,所以在燉煮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在醃製肉的時候可以放入一些木瓜,讓肉質變得更加鬆軟一些,這樣在燉肉的時候會更加的鬆散,時間會更短一些,當然也可以通過化學的作用對牛肉進行加工,比如加入一些蛋白酶食物來影響肉質的結構。對於馬老師所提出的「耗子尾汁」和這項科學實驗,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