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

2020-12-15 甘肅省博物館

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文物返還辦公室主任鄧超一同回答記者提問。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陸瓊主持新聞發布會。

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整批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一些文物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這批文物的回歸,為我國政府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

1995年2月,英警方向我駐英使館通報,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國家文物局初步鑑定為我禁止出境文物。當年3月,英警方實施「水燭行動」,截獲扣押嫌疑人運抵英國的大量文物。國家文物局派員赴英鑑定,確認為走私中國文物。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國務院港澳辦、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共同組成「追索英警方查扣走私中國文物工作小組」,通過執法合作、民事訴訟、協商談判等多種方式展開追索。迫於中方壓力,1998年2月,該案兩名主要嫌疑人與國家文物局籤署歸還文物協議書,5月3000餘件返還文物運回北京;8月,該案另一名嫌疑人與國家文物局達成和解,歸還7件文物。但該案中一名文物購買人拒絕參與協商談判,涉案文物一直被英警方扣押。國家文物局始終未放棄追索,與我駐英國使館、英國警方保持聯繫,長期關注進展。

2020年1月,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聯繫我駐英使館,告知因購買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時間超過追訴期,該批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主動提出希望將該批文物歸還中國政府。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重啟追索機制,擬定追索方案,組織專家鑑定,形成追索清單,基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以下簡稱「1970年公約」),向英方發出追索函,代表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返還要求。7月29日,我駐英使館公使銜參贊於芃帶隊赴英方倉庫現場清點,國家文物局最終認定追索文物共68件,倫敦大都會警察局同意全部歸還。

疫情之下,國家文物局調整工作方式,採取「委託使館接收、國內點交核實」的方式統籌推進,周密制定文物回運方案,委託專業機構辦理出境許可,量身定製包裝,協調返程航班,確保文物安全。北京海關下屬中關村海關一日內辦結免稅入境流程。10月16日,國家文物局授權我駐英國使館,與倫敦大都會警察局進行文物移交,籤署文物接收確認書。10月19日上午,劉曉明大使舉行線上文物返還移交儀式,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英國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有關負責人出席。當晚,我駐英國使館專人護送文物至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文物啟運回國。

10月20日下午,文物搭乘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938次航班安全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海關在停機坪即時查驗,予以通關便利,國家文物局組織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魯迅博物館、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三家直屬單位分工協作,連夜完成文物查驗並點交入庫。21日,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開展實物鑑定,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有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整體來看,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一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等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此次68件中國流失文物順利回歸,為我國政府持之以恆25年不間斷的走私文物跨國追索行動畫上圓滿的句號,是中英兩國在「1970年公約」框架下,合作打擊文物走私、促進文物追索返還的成功範例,既彰顯了我國政府打擊文物走私、追索流失文物的堅定意志,也是多年來中國政府積極參與文物追索返還領域國際規則改革完善、促進國際法秩序朝有利於文物返還的方向發展的重要成果。

20多年來,中國政府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和流失文物追索能力,積極推動「1970年公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的推廣、改革與完善,與23個國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籤署雙邊協議,建立彰顯中國特色的國際合作機制,主導制定反映文物流失國訴求的《關於保護和返還非法出境的被盜掘文化財產的敦煌宣言》,堅持呼籲歷史流失文物應回歸原屬國,為改革和完善文物返還國際秩序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石雕馬

今年時至「1970年公約」5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在線會議方式組織開展紀念活動。國家文物局在官方網站開設了專題網頁,將此次追索回國的文物、追索過程在線展示,為廣大社會公眾獻上文物回歸後的「首秀」,也籍此慶祝公約50周年,與國際社會分享文物追索返還的「中國故事」。

來源丨國家文物局(文/李瑞)

編輯丨甘小博

相關焦點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
    國家文物局供圖,首都博物館羅徵攝 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韋衍行)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元末明初青瓷梅瓶……10月20日,流失英國的68件中國文物在經過25年的追索之後,終於回到祖國懷抱。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此次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鄧超一同回答記者提問。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回國
    來源:海外網部分回歸文物國家文物局供圖「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
    一場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終於畫上圓滿句號!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了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國家文物局提供1998年8月,國家文物局主辦、公安部和海關總署協辦的「打擊文物走私成果展」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成功舉辦。國家文物局提供重啟追索關強介紹,2020年1月,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聯繫中國駐英使館,告知因購買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時間超過追訴期,該批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主動提出希望將該批文物歸還中國政府。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
    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成功回國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
    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19 星期四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此次68件中國流失文物順利回歸,為我國政府持之以恆25年不間斷的走私文物跨國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
  • 25年跨國追索!一條「時間線」鋪開68件珍貴文物的漫漫「回家路」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元末明初青瓷梅瓶……這一件件流失在英國25年的中國文物回家了!在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這68件流失英國走私文物追索回國,為我國政府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
  • 【看世界】我國成功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
    我國成功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10月16日,英國倫敦,工作人員協助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清點文物。
  • 跨越25年的呼喚——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懷抱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跨越25年的呼喚——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懷抱新華社記者施雨岑10月16日,在英國倫敦,代表中國國家文物局的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一秘於果(右)和代表英國大都會警察局的探員蘇菲·海斯籤署文物接收確認書。
  • 68件文物,回國!
    國家文物局今天(11月18日)向社會通報,我國政府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警方向我駐英使館通報,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國家文物局初步鑑定為我禁止出境文物。
  • 68件文物組團歸來
    追索回國的部分文物。羅 徵攝(人民視覺)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雙語|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返回中國
    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流失英國68件文物的「回家之路」:故事要從25年前一通電話講起
    海外網11月28日電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28日發表《百折不撓,雖遠必追——流失英國68件文物追索回國側記》,全文如下:2020年10月19日上午10點,在英國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駐英國使館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線上移交儀式,代表中國國家文物局接收了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返還的68件/組走私文物。當日下午,在使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文物抵達希思羅機場。
  • 中國駐英使館網站講述流失英國68件文物的...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28日發表《百折不撓,雖遠必追——流失英國68件文物追索回國側記》,全文如下:2020年10月19日上午10點,在英國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駐英國使館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線上移交儀式,代表中國國家文物局接收了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返還的68
  • 一周藝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回歸,「武則天她媽在欽州...
    一周藝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回歸,「武則天她媽在欽州」工作組改名了……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1-21 流失英國
  • 國家文物局:考慮補償中國流失文物善意持有人
    中新社發 廖攀攝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廖翊)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通過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國際社會處理非法流失文物返還問題的法律框架和原則,依靠國際合作,依法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23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在北京國子監對媒體記者作如上表示。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終於回家了
    歷時25年的跨國追索,今天,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宣布:68件流失英國的中國文物回家了!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整體來看,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一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等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 英國主動歸還25年前流失的中國文物
    1840年,英國強盜憑藉堅船利炮轟開了古老的中國的大門。從此以後,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而英國強盜在中國土地上肆意橫行,搶奪文物,焚毀圓明園,其犯下的歷史罪行罄竹難書。時過境遷,現在的中國逐漸強大起來,而追回當年流失的文物,才能找回真正的尊嚴。
  • 圓明園流失文物將在英拍賣 文物局稱尚無法禁止
    新京報訊 (記者蔣彥鑫)繼2009年圓明園兩獸首在巴黎拍賣引發公眾關注後,日前有人爆料稱,又有兩件圓明園文物將在英國被拍賣。  對此,昨日國家文物局表示將高度關注此事。但要禁止拍賣行在國外拍賣中國文物,尚存困境。
  • 三千餘件流失文物歸國之路——追索英人文物走私案記事
    去年,「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其中,歷時三年多時間、經過曲折鬥爭從英國追索回來的3000餘件走私文物是一大看點。作為追索案件的參與者,本文作者翻檢當時的資料,再現了詳細追索的曲折歷程,從中總結經驗,以便更好地保護中國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