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5年的呼喚——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懷抱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跨越25年的呼喚——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懷抱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

10月16日,在英國倫敦,代表中國國家文物局的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一秘於果(右)和代表英國大都會警察局的探員蘇菲·海斯籤署文物接收確認書。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

10月16日,英國倫敦,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明媚的陽光裡,年輕的中國外交官於果與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警探蘇菲·海斯滿面笑容、熱情擊肘,慶祝他們剛剛籤署的文物接收確認書。

至此,一批68件流失英國文物的所有權被正式移交給中國政府。

時光倒流25年,同一地點,中國人第一次從英國警方通報中得知這批文物的線索,由此開啟了長達25年的追索徵程。「這是中英兩國近年來在文物追索返還領域取得的重要標誌性成果。」在國家文物局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這樣總結。

一個通報開啟的漫漫追索

這個長長的故事,始於25年前的一個電話。

1995年2月,英國警方向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致電,通報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接到電話的文化處二秘於芃立刻將情況上報。

經國家文物局初步鑑定,確係我國禁止出境文物。當年3月,英國警方實施「水燭行動」,截獲扣押嫌疑人運抵英國的大量文物。國家文物局派員赴英鑑定,確認為走私中國文物。

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多部門共同組成的「追索英警方查扣走私中國文物工作小組」立刻展開相關工作。

1998年2月,迫於中方壓力,該案2名主要嫌疑人與國家文物局籤署歸還文物協議書,5月3000餘件返還文物運回北京;8月,該案另一名嫌疑人與國家文物局達成和解,歸還7件文物。但是,該案中1名文物購買人拒絕參與協商談判,涉案文物一直被英國警方扣押。

時光飛逝,已成為公使銜參贊的於芃曾談起這樁「懸案」,後輩於果用「驚心動魄」概括這段耳聞的傳奇。

10月16日,在英國倫敦,工作人員協助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清點文物。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

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成為了「續寫」傳奇的一員——今年1月,於果接到倫敦大都會警察局郵件,告知因購買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時間超過追訴期,該批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主動提出希望將該批文物歸還中國政府。

消息傳回國內,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重啟追索機制,擬定追索方案,組織專家鑑定,形成追索清單,向英方發出追索函,代表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返還要求。經過現場清點,最終認定追索文物共68件,倫敦大都會警察局同意全部歸還。

10月20日,隨著CA938次航班平穩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流落異鄉多年的瑰寶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從未被放棄的文化瑰寶

在被英國警方扣押期間,這批文物並沒有被遺忘。「國家文物局始終未放棄追索,與我駐英國使館、英國警方保持聯繫,長期關注進展。」關強說。

今年7月底,於芃、於果等人赴英方倉庫現場清點這批沉睡多年的文物。當凝結數代文物工作者和外交人員心血的追索成果真實地擺在面前,曾為之付出努力的人們感慨萬千。

這批文物歸國後,國家文物局旋即組織專家開展鑑定工作。

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鄧超介紹說,經專家討論研究,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它們有這樣幾個特點:時間跨度大,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清代;產地分布廣,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地均有所見;器型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一些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這是從英國回歸的部分文物(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文物是燦爛文明的縮影,記錄著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重要信息。

「比如這套唐三彩七星盤,由承盤、6個小杯和1個大杯組成,盤外壁及杯器身施黃、綠、白等釉,釉色鮮亮。它們是唐代現實生活的再現,也反映出唐代制陶工藝的高超水平。」鄧超說。

25年間逐漸改變的「國際風向標」

從今年1月接到警方通知到10月文物歸國,本次追索行動顯得異常順利。對比25年前,我國的流失文物追索工作掌握了什麼「秘笈」?

事實上,流失文物追索不僅牽涉極其複雜的法律難題,還往往涉及民族情感和國際關係,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系統工程,被公認為世界性難題。

20多年來,中國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和流失文物追索能力,致力於文物返還領域國際規則改革與完善的正義事業,推動國際規則向更加公平正義的方向演進。中國與23個國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籤署雙邊協議,建立彰顯中國特色的國際合作機制。

「與此同時,文物追索返還領域的國際法律秩序發生了歷史性改變。」關強說,「非法流失文物應返還原屬國」「打擊文物非法販運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等理念已成為國際共識。包括英國在內的諸多文物市場國加入了「1970年公約」,為各國開展追索返還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警探蘇菲·海斯對此事的觀點,恰是這一「國際風向標」的印證——這批文物「於法於理都應該歸還」。

站在更加深遠的歷史維度回望,這不僅是對一代代中國「追寶人」不懈呼喚的回應,更是國際法律與秩序發展的必然走向。

新聞連結:

致敬持續25年的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順利歸國

順利歸國!我國成功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藝術品「安家」南京博物院

相關焦點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
    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19 星期四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此次68件中國流失文物順利回歸,為我國政府持之以恆25年不間斷的走私文物跨國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祖國!
    一場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終於畫上圓滿句號!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了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經鑑定,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整體來看,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一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等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部分回流文物。
  • 一周藝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回歸,「武則天她媽在欽州...
    一周藝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回歸,「武則天她媽在欽州」工作組改名了……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1-21 流失英國
  • 重磅回歸!68件流失英國文物終於回家了
    歷時25年的跨國追索,今天,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宣布:68件流失英國的中國文物回家了!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整體來看,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一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等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
    國家文物局供圖,首都博物館羅徵攝 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韋衍行)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元末明初青瓷梅瓶……10月20日,流失英國的68件中國文物在經過25年的追索之後,終於回到祖國懷抱。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此次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鄧超一同回答記者提問。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回國
    來源:海外網部分回歸文物國家文物局供圖「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 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成功回國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雙語|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返回中國
    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流失英國68件文物的「回家之路」:故事要從25年前一通電話講起
    海外網11月28日電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28日發表《百折不撓,雖遠必追——流失英國68件文物追索回國側記》,全文如下:2020年10月19日上午10點,在英國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駐英國使館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線上移交儀式,代表中國國家文物局接收了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返還的68件/組走私文物。當日下午,在使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文物抵達希思羅機場。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
    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
    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文物返還辦公室主任鄧超一同回答記者提問。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陸瓊主持新聞發布會。
  • 【看世界】我國成功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
    我國成功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這是從英國回歸的部分文物。這是從英國回歸的國家二級文物——元明時期石雕馬。
  • 祖國真的強大了!英國主動歸還25年前流失的中國文物
    1840年,英國強盜憑藉堅船利炮轟開了古老的中國的大門。從此以後,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而英國強盜在中國土地上肆意橫行,搶奪文物,焚毀圓明園,其犯下的歷史罪行罄竹難書。時過境遷,現在的中國逐漸強大起來,而追回當年流失的文物,才能找回真正的尊嚴。
  • 中國駐英使館網站講述流失英國68件文物的...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28日發表《百折不撓,雖遠必追——流失英國68件文物追索回國側記》,全文如下:2020年10月19日上午10點,在英國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駐英國使館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線上移交儀式,代表中國國家文物局接收了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返還的68
  • 68件文物組團歸來
    追索回國的部分文物。羅 徵攝(人民視覺)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68件文物,回國!
    國家文物局今天(11月18日)向社會通報,我國政府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警方向我駐英使館通報,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國家文物局初步鑑定為我禁止出境文物。
  • 25年跨國追索!一條「時間線」鋪開68件珍貴文物的漫漫「回家路」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元末明初青瓷梅瓶……這一件件流失在英國25年的中國文物回家了!在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這68件流失英國走私文物追索回國,為我國政府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
  • 六大看點別錯過,「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明日國家博物館啟幕
    餘件文物參展回望70年,流失文物的回家路展覽部分看點【看點1】圓明夢歸,圓明園獸首銅像重聚布展劇透王處直墓武士浮雕石刻的回歸,是我國首次成功叫停國際流失文物商業拍賣,開闢了中美兩個大國之間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合作的先河。而富有傳奇性的浮雕武士合璧歸來,顯示著國際社會對中國流失文物追索工作日益深入的理解與支持。
  • 「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開幕 600餘件...
    2019年9月1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是我國首次對流失文物回歸工作進行全景式展現。,開啟流失文物回歸的序幕;第二單元「多措並舉 殊途同歸」,通過從英國追索三千件文物、從美國追索王處直墓浮雕、頤和園文物回歸、龍門石窟石刻佛像回歸等典型案例,表現改革開放後,我國政府立足雙邊合作,探索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的有效途徑;第三單元「協和萬邦 四海歸心」,通過從法國追索秦公墓地金飾片、從英國追索圓明園青銅虎鎣、美國返還文物、義大利返還文物、從日本追索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等重要案例,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
  • 國家博物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看點+展品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萬園之園付之一炬,珍貴文物被掠西去。此後中國,江山蕭瑟、生靈塗炭。禮器、典籍、雕塑、壁畫……大量文物由於戰爭劫掠、文化掠奪、非法貿易而漂泊異鄉。一件件失去了尊嚴與榮光的珍寶,在顛沛流離中記錄著令人唏噓的往事,在百轉千回裡顧盼著魂牽夢繞的家園,也牽動著萬千國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