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裡經常會看到一個場景,孩子哭著不肯去上學,抱著媽媽不肯撒開,全都聲嘶力竭的哭喊著,讓幼兒園的老師和家長都沒有辦法。似乎每個寶寶在開學之前都會有這樣類似的情況,即使不哭,也不願意去幼兒園,在學校裡也是悶悶不樂。因此,在寶寶開學前父母應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的生活呢?今天給各位家長推薦這5個方法,有效改善孩子不愛去幼兒園。
孩子不喜歡去幼兒園是正常現象,但是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的短期內不想去,就慣縱孩子的想法。首先家長要擺明自己的立場,即使孩子再不喜歡去,也要堅持每天都帶孩子去幼兒園。因為孩子遲早都是要自己走人生路的。第一次離開家長,從幼兒園開始,經過幾次磨合孩子的這種情況有好轉。當然這中間也不能缺少家長的教育。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1.父母要帶孩子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
孩子之所以不愛去幼兒園,是因為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地方,而且身邊沒有家人的陪伴,會讓孩子有陌生和恐懼感。針對這一情況,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適應一下。讓孩子知道在幼兒園裡有許多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耍,而且還有老師幫助自己。孩子對幼兒園的環境提前熟悉了,等到送去幼兒園那天,就不至於特別恐懼。
2.前期帶上孩子喜歡的玩具
由於幼兒園不是家裡,孩子對身邊的事物、環境突然有了變化,孩子也會沒有安全感。這時家長就可以給孩子帶上平時最喜歡的玩具。我的孩子我就會給她帶上一個洋娃娃。每天都背在孩子的小書包裡。我會告訴孩子有娃娃陪著你,就像媽媽在一樣。這也是孩子的一個心理依靠。
3.讓孩子帶著任務去幼兒園
不要只看到幼兒園裡能學習知識,對於三四歲的孩子來說,在幼兒園裡其實學到的知識很少。也不要給孩子壓力,不要告訴孩子必須要學會什麼。這樣孩子帶著壓力去上學,慢慢就會出現不想去上學的想法。所以,讓孩子上幼兒園應該是快樂的。可以跟孩子說:「今天去幼兒園會交到新朋友嗎」對於交新朋友才是小孩子感興趣的。讓孩子帶著令他開心的任務去上學,也可以改變孩子不愛上幼兒園的想法。
4.多鼓勵少打擊
有的父母就屬於偏激的那一種,孩子不敢去幼兒園,不僅不開導孩子,還會挖苦孩子,說一些懦弱、膽小等詞語。其實這是不對的,孩子年齡小,膽小怕事是正常的。面對孩子有這種心理,千萬不要用惡語傷害孩子的心靈,這樣容易讓孩子養成自卑的心理。相反我們應該鼓勵,告訴孩子自己是最棒的,在幼兒園裡有這麼多小朋友,你看他們都在開心的玩耍,你去了一定比他們還快樂,不斷地給孩子心理暗示和鼓勵,孩子才會勇敢的邁出這一步。
5.跟老師說孩子的情況,一起幫助孩子
如果孩子的性格是比較內向的,很難自己主動和小朋友一起玩,整天在幼兒園都是不高興的狀態,孩子也會產生不想去幼兒園的心態。這時家長就需要和老師說明自己家孩子的具體情況。例如孩子的個性、生活習慣等等。讓老師掌握孩子的特點,從而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
關於孩子不愛去幼兒園,我認為應該從孩子的內心開始改變,讓孩子變得堅強勇敢,我會選擇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適合2-6歲寶寶睡前故事書《我不怕上幼兒園了》,這套書總共分為8冊。對建造孩子內心強大,不害怕社交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消除孩子入園的恐懼,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這本書最有特色的一點就是「有聲伴讀」,即使父母不在身邊,只需要簡單三步驟,掃碼閱讀,就可以通過優美的聲音,讓孩子聽到36個有聲故事。特別的方便,我的孩子就特別喜歡這點,經常自己拿著手機使用這個功能聽故事。
這套書涵蓋了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後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通過聽這個故事,孩子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不至於上幼兒園前特別迷茫。而且書中的故事都特別貼近生活,孩子易懂,還能根據書中的道理,學會如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孩子快速適應新環境。
經常聽睡前故事,還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書中內容還包含了情商培養、行為管理教育,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還可以做親子閱讀,邊聽故事,家長還可以根據故事情節,提問寶寶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有助於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
每本書都是非常厚實的紙張,耐翻不易破,而且印刷的顏色很鮮豔。圖中的人物繪畫也特別可愛,是孩子喜歡的兒童圖畫書,每一個情節都是圖片和文字一起展現給孩子,讓寶寶更直觀的理解書中的情節和意義。
精彩插圖孩子更願意翻閱,而且是大開本,不會對孩子的視力有影響。這樣一套對孩子入園前教育,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適合的,孩子閱讀後,一定會有所影響。為了孩子愛上幼兒園,我們一起付出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