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易,走著走著就有一個陷阱,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讓你難以自拔。
人這一生,都有哪些陷阱呢?安哥認為,起碼有六大陷阱:貪婪,驕傲,自私,浮躁,抱怨,固執。
這些陷阱,你遇到了幾個?又躲過了幾個呢?
往後餘生,擦亮眼睛,加強自律,躲過這些陷阱便是福氣。
陷阱一:貪婪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人,整日奔忙,不過是為了利益而來。
逐利是人的本性,本無可厚非。然而,若太過貪婪必作繭自縛。
莊子說:「貪財而取危,貪權而取竭。」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過分貪圖錢財必然容易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過分貪圖權力必然會耗儘自己的心力。
正如貪吃蜂蜜的蒼蠅常常死在蜜漿裡,貪婪的人們也常常敗在了自己的貪心上。其實,我們需要的東西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多。
莊子說得很有道理:「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鳥兒在深林裡安家,不過佔用一根樹枝;偃鼠在河邊飲水,頂多也就是喝飽肚子就可以了。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何苦太過貪婪?若掉入貪婪得陷阱,讓自己無法自拔,那就得不償失了。
陷阱二:驕傲
老舍在《出口成章》中說:「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驕傲,讓人難以進步。不管是誰,只要開始驕傲了,就容易聽不進別人的建議,也學不進新的東西。正如冰心奶奶說的那樣:「驕傲是只攔路虎,常擋在成功的道路中間。」
驕傲,常常帶來禍患。如果你是個戰士,一旦驕傲,在戰場上就容易因大意而失敗甚至喪命;如果你是個投資人,一旦驕傲,在市場上就容易投資失誤;如果你是位老闆,一旦驕傲,就容易決策錯誤。
驕傲的人,常落入自我陶醉的陷阱而不自知,直到失敗才恍然大悟。可是,到一切都無法挽回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陷阱三:自私
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是對人性自私的極端描述。然而,自私卻是一個極大的陷阱。
自私,表面上為自己爭取了利益,實際上失去的會更多。比如:兩個人合夥做生意,其中一方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合作夥伴的利益。
表面上,自己得到了利益,但實際上他失去了兩個人未來合作一切可能性。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奧維德說:「為自己的利益而爭論,人人都是雄辯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雄辯,即使勝利了,也會被人指著鼻子罵或者讓人咬牙切齒。
自私,其實是讓自己逐步地遠離人群。當所有人都知道你只為自己著想,又有多少人願意與你繼續合作?又有多少人願意與你交心?
陷阱四:浮躁
當今社會,壓力大,變化多,誘惑多,常常讓人沉不下心來。即使剛出社會時有雄心壯志,經過一段時間的歲月洗禮,常常也會變得浮躁。
生活中,有97%的人可能都是浮躁的,他們「這山看著那山高」,常常「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於是,出現了很多的職業跳蚤。一年換好幾次工作,沒有找不到的崗位,只有安靜不下的浮躁之心。
遠遠看去,都是機會;真的走近前去,都是套路。很多人都在機會和套路中來回奔忙,最終一事無成。
只有3%的人能受得了寂寞,能堅守自己的信仰和志向,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戒驕戒躁,方顯英雄本色。
陷阱五:抱怨
每個人都有情緒和不滿,需不需要發洩?答案是:需要。
然而,我們還需要掌握另一個技能:化不滿為前進的動力,而不是滿腹牢騷。
劉文獻說:「抱怨是往鞋子裡倒水,越抱怨自己越難受。」此話說得非常形象。
事實就是如此,當我們抱怨天氣不好、工作不好、別人不好、生活不好時,往往越是抱怨情況就越糟糕。
作家張愛玲也說過:「有的人老是抱怨找不到好人,一兩次不要緊,多了就有問題了。」
偶爾的抱怨是正常現象,但沒完沒了地吐苦水,就變得毫無意義。
抱怨,會讓我們陷入負面情緒而無法自拔,就像掉入陷阱出不來一樣。與其抱怨,還不如拿抱怨的時間去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陷阱六:固執
固執,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有人說,固執是好事,萬一那個堅持的事是對的呢?有人說,固執是壞事,不善於參考別人的意見常常會走入死胡同。
固執,如今多用來指堅持成見、不願變通、一意孤行,並不是好事情。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並沒有超人的智慧,常常需要博採眾長借眾人之力才能做得更好。
一個人若太固執,路就會越走越窄,想法也會越來越單一。
古語云:「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人再有智慧,也需要聽聽別人怎麼說。
這個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死胡同,只有轉不過彎的死腦筋。從今往後,要避免掉進固執的陷阱,做一個懂得傾聽的人。
結束語:
人生就是一場旅程。
或許你知道終點,但你不知道旅途中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掉進陷阱。
若自己有所防備,就可以繞開一些陷阱,少受些傷害。
今天談到的幾個陷阱,你都避開了嗎?
往後餘生,如果不再貪婪、不再驕傲、不再自私、不再浮躁、不再抱怨、不再固執,你將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