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毛澤東執政27年,來南京視察過多次,少有人知的是,伊村飯店是毛澤東最後一次在南京的住所。在這裡,他甚至躲過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
西康路33號,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
伊村飯店,毛澤東在南京的最後住所,也是秘密基地
毛澤東一生,有20多次巡視南京,主要入住三個地方:
西康路33號的省委招待所,民國時是美國駐華大使館,司徒雷登曾在此居住,始建於1946年,共3幢西式樓房,毛澤東住2號樓。
還有南京中山陵園風景區內的東郊國賓館和東苑賓館,俗稱中山陵五號和中山陵八號(原孫科公館)。下榻處都有客廳辦公室臥室浴室,布置與設施儘可能跟毛澤東在中南海的居所保持一致。
另外,坐落於太平門外312國道邊的伊村飯店,是專門為毛澤東修建的臨時住所。因為位於紫金山北麓,山丘樹木圍繞,闢為軍事禁區後,既非常隱蔽又非常神秘。
少有人知的是,伊村飯店是毛澤東最後一次在南京的住所。在這裡,他甚至躲過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
軌道的盡頭通向大門,虛掩的山洞,多少年前這裡是軍事基地
山洞裡漆黑的兩條鐵軌,伸向遠方
住所可直通停放火車的防空洞
上世紀50年代後期,中央出於安全的考慮曾專門作出規定:毛澤東外出巡視時,一律不乘專機,而改乘火車專列。
1969年3月的中蘇「珍寶島事件」後,有關方面為了毛澤東乘專列來南京時便於加強警衛,專門從南京火車站修了一條直通伊村的專用線。火車可在此停靠,方便毛澤東處理國家大事,如果累了也方便休息。
當時周圍是農村的苗圃地,叫伊劉苗圃園,因為保密,對外統稱「飯店」——伊村飯店的名稱由此而來。
專線修好後,依照地形修了3幢房屋,離鐵路最近的叫1號樓,是專為毛主席下榻修建的,房屋直通防空洞,確保了主席安全的萬無一失。
兩條並行的鐵軌盡頭是一個人工挖鑿的山洞,可停放兩列火車,專列可以一直開到洞裡隱蔽起來,伊村飯店的平房當然也與山洞是相連的。這樣即便是天上的偵察衛星也難以發現。山洞既是防空洞,又可作臨時指揮所。
洞口鏽跡斑斑的鐵門虛掩著,把原本一方空間隔成了兩個世界。今天山洞已經廢棄,但站在洞口,眼前的鐵軌伸向黑漆漆的遠方,空穴來風,似乎還能感受到當年這裡的戒備森嚴,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