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速度居全國第2!廣州大學加速創建一流創新型都市大學!

2020-12-18 廣州大學招生辦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國家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之後,廣東23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187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全力培育一流人才,有力支撐廣東創新驅動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省教育廳聯合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開展"培育一流人才 激發創新活力"全媒體宣傳活動,展示全省高校人才培養的"廣東經驗"。7月19日,系列報導推出廣州大學篇《廣州大學加速創建一流創新型都市大學 培養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人才》。

"數讀"廣州大學——

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名第928位,中國內地高校第82位。"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100強。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和化學進入ESI全球前1%。在全國有學科進入全球1%的304所高校中,廣州大學ESI全球排名提升97位,進步速度位居全國第2。25個學科入選《2019年中國最好學科》榜單,"軟科2020年世界一流學科"8個學科上榜。現有1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近兩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決賽累計獲6金7銀1銅,均列全省第2 。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近3年平均初次就業率為94.53%,用人單位總體滿意度達98%。

不久前,科睿唯安公布最新一期ESI數據,廣州大學成為"大贏家",數據顯示,廣州大學"化學"學科新增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這是學校繼"工程學""計算機科學"之後第三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學校全球排名提升97位,進步速度居全國第2位。學科發展推動專業建設,一流專業培育一流人才。作為全國進步最快高校之一,廣州大學如何夯實人才培養基石?校長魏明海說,學校正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和廣州未來都市的發展,培養"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具有廣大底色的創新人才,努力打造有品質的大學教育。

打造一流專業集群

發力"新工科""新醫科"

2020年廣州大學本科招生計劃剛剛出爐,加強數字經濟產業鏈相關"新工科"專業布局,新增了人工智慧等5個專業,引起考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過去4年,廣大'砍掉'了1/3的專業,換來了1/3的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校長魏明海說,學校專業從91個精簡到62個,後增加7個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的專業。這其中,18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8個入選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不久前出臺的《廣州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進一步明確,廣州大學將對標教育部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要求各專業圍繞30個考核指標加強建設,加快做強一流本科教育。根據計劃,廣州大學力爭3年左右時間,實現70%的本科專業進入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其中70%納入國家級,打造一流專業集群

學校快速進步的同時,廣大專業集群布局也加入新成員——新醫科,今年5月初,廣大與中山市人民醫院合作組建"生命醫學聯合研究院",雙方將聯合培養生命科學與臨床醫學創新型人才。"在學校'十四五'規劃中,我們計劃新增佔在校生總數2%至3%的醫科學生,促進工醫融合、生醫融合、教醫融合,推動'新醫科'專業發展。"校長魏明海透露。

廣州大學與中山市人民醫院籤約共建生命醫學聯合研究院

"一生一課表"

構建"金課"體系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廣州大學同步打造"金課課程+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小班探究性課程",組建了33個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試點建設了252門金課課程,建設了256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和一大批精選小班探究性課程。同時,學校拓寬人才培養口徑,積極實施以選課制和彈性學制為核心的學分制改革,實現"一生一方案""一生一課表",累計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0多項。"感謝廣大四年的培養,讓我們明確了未來發展的方向。"2016級生物技術校企協同育人班學生梁曉玲等先後在SCI1區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3篇,該班13人分別被北京協和醫學院等知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教育學院、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等創新班學子也分別以本科生身份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校長魏明海表示,廣州大學推動"卓越人才、拔尖創新人才、交叉複合型人才、校企協同育人、國際聯合人才培養"等五種人才分類培養模式改革。這其中最典型的,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命名的拔尖人才創新實驗班"方濱興班",該班與騰訊、360等網絡安全企業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如今,"方濱興班"的學生如同網絡安全領域的"黑馬",先後在首屆DataCon大數據安全分析比賽、2020微軟"創新杯"廣東省區域賽決賽等賽事中摘得桂冠,獲得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等榮譽。在方濱興統籌下,學生在2020年首次網上廣交會的平臺安全保障工作中作出優異表現,得到主辦方高度認可。

廣州大學"方濱興班"學生集訓冬令營

設立"五大中心"

助推學生全面發展

在著名音樂家譚盾攜手敦煌研究院舉行的《敦煌·慈悲頌》2020巡演啟動發布會上,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2020屆畢業生柴文萱的設計作品《樂·歌》系列服飾完成首秀。"在廣大的四年,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許多老師在有形無形之中給予我莫大的幫助和鼓勵。"柴文萱說。

廣大學子設計的《樂·歌》系列服飾在《敦煌·慈悲頌》2020巡演啟動發布會上首秀

確立"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的人才培養目標以來,廣州大學設立經典閱讀推廣中心、學生體育活動中心、學生公共藝術教育中心、大學生語言能力教學中心、學生勞動教育中心"五大中心",夯實人才培養的廣大底色。"走進廣大,除了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每一學年的學年禮也是學校給同學們的隆重禮遇。"魏明海表示,為更好地檢驗學生發展情況,廣大近年來連續發布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評價報告,從學年禮上走出了一批批學習之星、經典閱讀之星、志願者之星、科研達人、文創達人、創新達人……

廣州大學舉辦學生學年禮,為全體學生成長發展留下印記

現在,廣州大學進一步完善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頂層設計,初步搭建起了"1234"本科教育教學模式,即一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開放式育人體系;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課內與課外的"兩個結合";講臺、實驗室、科研平臺的"三個開放";通識必修課+通識選修模塊+經典閱讀+社會實踐"四年不間斷"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廣州大學學年禮上,表彰"德才兼備家國情懷"先進集體

博學篤行、與時俱進。廣州大學不斷追求學術卓越,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努力打造與廣州城市發展深度融合、與廣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學科、城市區域和國際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學,只願成為你的"最佳選擇",與你一同在雲山珠水邊激揚青春夢想,書寫奮鬥篇章!歡迎廣大學子報考!

延伸閱讀:《南方日報》對話廣州大學校長魏明海

"選擇廣大的現在,擁有廣大的未來。"

日前,廣州大學校長魏明海接受南方+專訪時透露,學校推進高水平大學二期建設的同時,將在廣州黃埔和南沙建設2個新校區,拓寬辦學格局,為學生提供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的好機會,進一步推動人才培養體系優化提升。

南方+:近幾年廣大嚴把人才出口關,多次受社會關注,這樣嚴控質量出於什麼考慮?

魏明海:廣大學子進校生源質量較高,具有較強的執行力和協調力,有突出的創意創造特質,他們有靈氣,也實在、肯幹,是一股可愛、可塑的青春力量。

近年來,廣大嚴把人才出口關,實行學業預警、困難學生幫扶制度、取消畢業"清考"制度。我們統計了,與4年前99%學生能按時畢業、98%拿到學位相比,經過嚴控,到2020年只有91%學生能按時畢業,不到90%拿到學位。廣大從開學典禮就提醒新生,大學不是成長的溫床,沒有保險箱。嚴控質量換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學校學習氛圍更濃厚,高質量就業率顯著提升,用人單位滿意度提升至98%以上。

南方+:廣大以"一流創新型都市大學"為建設目標,目前有哪些具體行動?

魏明海:打造一流創新型都市大學,是基於粵港澳大灣區都市化發展趨勢和廣州輻射周邊功能來綜合考量的。得益於高水平大學建設,廣大發展已走進新階段,深耕廣州的同時,如何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引領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新課題。

廣大正在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向產業滲透,挖掘合作潛力。剛剛與清遠籤署共建"清遠廣大協同創新研究院"協議,圍繞環境、生命科學、新材料開展合作;在深圳,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中山市人民醫院籤約共建生命醫學聯合研究院;在佛山科研成果對接會上,廣大網絡安全、人工智慧最新成果吸引大批企業關注。

廣大紮根廣州的思路也與過去不同,我們在黃埔、南沙計劃分別建立2個新校區,與優秀者為鄰,發展自己。

在黃埔,廣大與廣州開發區合作共建"廣州大學黃埔研究院/研究生院",打造"信息+智慧"的創新樞紐。新校區的鄰居,不僅有相關領域的產業集群,還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黃埔研究院,這些都給廣大提供了學習合作的好機會。

在南沙,廣大不僅投身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設,新校區還與之為鄰,發力創新人才培養、國際合作教育和高端科技研發與創新平臺建設。

南方+:廣大區域布局優化,將如何影響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魏明海:廣大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需求,培養深度融入大灣區的創新人才。

面向未來,廣大強化學科交叉、滲透產業,全力推進"新材料新裝備新製造""新空間新地理新環境""生命醫學與精準醫療""數位技術數字經濟與管理""人文藝術與科技"和"教育與信息科技"六大交叉創新領域建設,形成應用基礎研究與服務社會需求相得益彰的科學研究體系和學術發展生態,人才培養也圍繞交叉創新展開,不斷夯實根基。

相關焦點

  • 考多少分能上廣州大學?2020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及近年錄取分數線...
    廣州大學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是以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命名的綜合性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有著90多年的辦學傳統。近年來,廣州大學牢牢把握國家"雙一流"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機遇,集聚了一大批包括16名院士的優秀師資隊伍,聚焦新工科、新師範、新文科建設,積極探索新醫科發展,加速創建一流創新型都市大學,綜合辦學實力躋身國內高校百強行列,被譽為近年來中國發展最快的高校之一。
  • 考多少分能上廣州大學?2020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及近年錄取分數線匯總!
    那麼,你要考多少分,才能扣響廣州大學的校門?本期推送,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學校2020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及近年錄取分數線,以供考生和家長們參考,一起來看看吧!廣州大學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是以國家重要中心城市&34;命名的綜合性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有著90多年的辦學傳統。
  • 廣州大學舉行合併組建20周年大會,奮力創建一流創新型大學!
    省教育廳在賀信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合併組建20年的辦學發展成就,希望我校在新徵程新起點上繼續保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奮進姿態,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與使命,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廣東高等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新機遇,努力謀劃好新發展階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一流創新型大學建設的各項工作舉措,努力為我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更大貢獻
  • 廣州大學迎來合併組建20周年
    11月19日,《廣州日報》推出專題報導:《廣州大學迎來合併組建20周年 紮根南粵 砥礪前行 奮力創建一流創新型大學》。廣州大學黨委書記屈哨兵、校長魏明海:育時代新人 奮力創建一流創新型大學近年來,廣大朝著建設具有學科、城市區域和國際化特色的一流創新型大學奮鬥目標砥礪前行,取得了哪些成就?
  • 貴州大學:全力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貴州大學開創了若干個「貴州第一」, 第1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第1個連續5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第1個長江學者講起貴州大學的「第一」,李建軍的臉上寫滿自豪。他說,2020年,貴州大學在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下「雙一流」建設和內涵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2020年中國大學科技創新競爭力100強排名:華中科技大學居第5名
    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民族立於世界之林的關鍵,是一個國家、民族進步的源泉。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集聚地,一方面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的任務,一方面也承擔著推動國家科技創新的任務。只有教學和科技創新兩方面都突出的高校,才能夠被社會所認可,被考生和家長所認可。
  • 廣州大學,中國發展最快的高校之一!
    日前,科睿唯安公布了最新一期ESI數據,廣州大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全球排名提升97位,進步速度居全國第2,跑出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廣大加速度。那麼,在被譽為近年來中國發展最快的高校之一的廣大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今年,廣州大學迎來合併組建20周年!
    11月19日,《廣州日報》推出專題報導:《廣州大學迎來合併組建20周年 紮根南粵 砥礪前行 奮力創建一流創新型大學》。薪火相傳 崛起小谷圍島2000年,伴隨著新世紀的曙光,我國高等教育迎來大變革。廣州大學黨委書記屈哨兵表示,合併組建以來的20年,廣州大學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牢牢把握國家"雙一流"和省、市高水平大學建設歷史機遇,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度對接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求,奮力創建一流創新型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等各方面提升顯著,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產生了質的飛躍。
  • 深圳GDP全國第3,卻沒有一所雙一流?
    對標世界一流建設一批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學、應用型科技大學和前沿科學中心,推進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二是建設現代化教育高地。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近期,中共深圳市委印發《關於制定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2020年廣東省高校排名:58所高校分7檔,深圳大學居第二檔!
    廣東省,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佔全國1/8以上,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據數據顯示,廣東省有各式高等院校154所,其中本科院校67所,專科院校87所,是我國高等教育相對發達的強省,居全國前列。 那麼對於數量眾多的廣東省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強呢?
  • 「廣州」在校大學生排行全國第一,擁有五所雙一流大學,值得關注
    廣州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第一位,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居中國第三位。福布斯201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居第二位;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居第三位。廣州擁有82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總數達113.96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一;廣州集結了全省97%的國家重點學科、80%的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華南地區的科教中心。今天我們來說說廣州的5所雙一流大學。
  • 溫州大學厲害了 全國應用大學排行榜連續2年排前三
    連續兩年高居榜單前列,溫州大學有何「秘籍」?在2018廣州日報應用大學排行榜—TOP800」的榜單中,溫州大學位列第二;在「學術指數TOP100」的榜當中,溫州大學排第11位。而在去年發布的「應用大學排行榜」中,溫州大學位列第一。那麼,溫州大學有何「秘籍」,能夠連續兩年在應用大學排行榜上名列前三?
  • 火力全開|2020廣州大學本科招生諮詢渠道全面上線!
    數讀廣大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名第928位,中國內地高校第82位。「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100強。在全國有學科進入全球1%的304所高校中,廣州大學ESI全球排名提升97位,進步速度居全國第2。25個學科入選《2019年中國最好學科》榜單,「軟科2020年世界一流學科」8個學科上榜。現有1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佛山科技學院一批非工科專業取消招生;廣州大學砍掉1/3專業。
    一則來源於2020年7月20日標題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建設廣東特色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培育一流人才,激發創新活力」的報導(附截圖1),報導中提到:啟動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以來,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通過「削枝固本」,將理工科專業佔比從2015年的29.8%提升到接近70%,一批與產業聯繫不夠緊密的非工科專業取消招生。
  • 創建不超20年的大學,2所雙一流,1所研究型,實力太強勁!
    中南大學由原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組建而來,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可謂是21世紀產生的一所發展速度非常快的大學。至今剛有20年的歷史,中南大學一躍就超過了老牌實力湖南大學,成為雙一流A類36所高校之一,湖南大學是雙一流B類大學,等級低一點。
  • 名校名專業: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世界一流學科,全國排名第1
    2017年,「土木工程」學科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並列全國第一。2018年,學院黨委入選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全國100個,東南大學唯一)。在2017年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科被評為A+,並列全國第1。
  •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劃2022年9月開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在會上致辭。「紮根中國大地,聚焦大學使命,為奮力創建一流創新型大學而奮鬥!」廣州大學黨委書記屈哨兵在大會致辭中回顧了合併組建20年來的發展歷程,「廣州大學將聚焦大學使命,努力建設與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深度融合,與廣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的一流創新型大學。」
  • 雙一流廣州中醫藥大學和老牌名校南方醫科大學,哪所更值得推薦?
    廣東是華南沿海的經濟強省,省內的優質高校也不在少數,僅是211工程大學(不包括分校)就達四所之多,還有如深大、南科大這樣的全國名校,可見其高等教育的發達程度。說到廣東的大學,有兩所醫藥類學校不得不提,廣州中醫藥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前者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後者是全國醫學教育界赫赫有名的存在。
  • 溫州大學登全國應用型大學排行榜榜首
    (GDI)發布「2017廣州日報應用大學排行榜」。共有800所國內本科高校入榜,溫州大學以綜合指數100分名列全國應用大學第一位。據了解,3月23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發布 「2017廣州日報應用大學排行榜」,該份榜單是國內首個全樣本應用大學排行榜,也是權威媒體作為第三方評估、發布的專業性公益榜單。
  • 2020年廣州市最好大學排名:華南農業大學居第四名
    廣州市,作為我國南方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不僅在經濟總量上居全國各省市前列,而且就高等教育而言,廣州市的高等教育也居全國各城市前列。就數據顯示,廣州市擁有高等院校82所,在校大學生總數達110餘人,是除北京市、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西安市之外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城市,是我國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華南地區的科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