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是否喜歡學習,在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要清楚

2020-09-19 小帥與萌丫

孩子成材是每位父母心中最大的願望,所以為給孩子提供好的學習環境,好的教育,但有時候,事實總是與願望是相反的。不管父母做再多的努力,孩子始終不愛學習,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喜歡的讀書的,因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是不同的,然而在父母看來,只有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

案例:

小王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兩口子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為了孩子,小王留在了家裡當全職媽媽,為的就是孩子的每一步都能走好,所以從寶寶出生之後,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心,給孩子報了各種學習班,而且上的學校都是非常貴的,在兩口子看來,只要是為孩子好,花再多的錢都是值得的!

奈何小王的這個孩子,就是不愛學習,成績也是一般般,對此,小王也是無可奈何,雖然孩子對畫畫有著很大的興趣,但是在小王看來,畫畫能有什麼出路,雖然小王也明白自家的孩子不是讀書的料,但是她還是希望孩子學有所成!這樣的話,將來也能有一技之長,也能養活自己。

李玫瑾曾經說過,不是所有的孩子喜歡學習的,因為有的孩子,喜歡音樂,有的孩子喜歡畫畫,難道喜歡這些就沒有未來了嗎?她還分享了女兒的例子,她說她女兒小時候,嚴重偏科,數學成績一般般,所以就分析了女兒的優勢和興趣愛好,建議女兒去學習了音樂,如今女兒也成為了某所學校的一名音樂老師!簡單點來說,孩子是否喜歡學習,這點在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得出來了!

首先看孩子學習的專注力如何,若是孩子上課走神,對學習也不上心,總想著玩啊,逃課之類的,說明孩子的專注力不好,這樣的話,學習成績也上不去!還有就是自律性強還是弱,雖然幼兒園不會教什麼複雜的課程,但是很多基本的東西還是會教的,比如背詩,寫字等等,而且老師也會留作業,讓孩子回家寫的,若是孩子在家裡會主動寫作業的話,說明孩子的自律性是非常不錯的,反之,孩子對學習沒有什麼自律性!

還有就是邏輯思維能力方面了,現在教書都是比較靈活的,也不像以前一樣死記硬背的,所以看看孩子的理解能力怎麼樣,若是邏輯思維能力不行的話,說明孩子的學習能力並不是很好!

好了,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每天早上背著小書包,家長送到幼兒園,分別的最後一句話都是:「要聽老師話,好好學習。」這句話可能一直延續到高中畢業。而孩子的興趣愛好,包括上課是否真的認真聽講了,都不是家長能掌控得了的。
  • 李玫瑾指出:孩子到底會不會讀書,上幼兒園後,就能看出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讀書長大,有好的學歷才能找到好的工作。但是媽媽和爸爸不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孩子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感興趣,孩子才能主動學習。否則,一味地強迫孩子們學習,這樣的學習效果也不好。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3個特徵明顯
    對於李玫瑾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的教授,多年從事研究青少年兒童犯罪心理學,而且她的育兒理念在網上非常火爆,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同。李玫瑾教授分析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在一次講座中她表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其實在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主要體現在這3個方面。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所以,她根據個人經驗來講,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看以下方面就知道①看看孩子學習的專注力怎麼樣學習是一個認真的事,如果孩子學習的時候經常心不在焉,上課走神、發呆,做題馬虎、應付,甚至乾脆逃課。這樣的孩子,從幼兒園就能夠看出來,不是讀書的料,以後學習成績很難拔尖。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料,不用等長大,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上表示,學習並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也並不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但是學期確實是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道路,而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其實也不用等長大,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主要體現在這3個特徵上。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選擇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好的未來了嗎?」她自己的女兒上學時,數學總是不及格,最後她就是從實際出發,分析女兒的優勢和愛好,在與女兒溝通後讓她選了音樂專業。現在,她女兒是北京一所中學的音樂老師。所以,她根據個人經驗來講,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 李玫瑾:孩子學習好不好,幼兒園就能看出,家長注意觀察3個特點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其實這個問題在幼兒園裡就能看出來了。事實上,這完全是在破壞孩子潛在的學習能力。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充分的空間,讓他們去自由發展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這樣保護孩子的注意力為孩子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2、會讀書的孩子對自己的學習充滿自信自信是把事情做好的基礎。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3個表現明顯
    李玫瑾教授的女兒上學時數學很差,考試只有15分,李玫瑾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對孩子說:「沒事兒,以後我們學不了數學專業就當音樂老師了!」最後,女兒當上了音樂老師。李玫瑾在講座中談到,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個表現!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主要看這3點
    導語:有些家長提起來孩子學習的時候,就特別憂心,他們總說自己的孩子很調皮,不是學習的孩子,將來不知道怎麼辦。家長常常說自己的孩子不會學習,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比較笨,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夠及時地把老師說的知識學會。其實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這個孩子以後會不會學習。
  • 李玫瑾: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從眼神就能看出來
    很多家長都聽過老師說這樣的話:"你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注意力不在學習上面。"關於孩子的學習問題,我國著名的李玫瑾教授,也有過類似的看法。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從眼神就能看出來。
  • 李玫瑾教授: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舉手了,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最優秀的人。隨後教授再問::「如果你家孩子不愛學習,你會不會逼他學習呢?」臺下的家長仍然都舉手了,認為逼孩子學習非常有必要。然後教授就說:「我自己的孩子就是這樣,成績一直很好,從小就忙於各種學習班,幾乎沒有停下來休息的時候。」說到這時,很多家長都非常羨慕這位教授,認為教授接下來要開始分享「育兒經驗」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 李玫瑾教授曾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太活躍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太好 1、求知的眼神 有的孩子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是不是學習的料,因為他的眼神總是透露出一種求知的感覺。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教授曾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太活躍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太好!1、求知的眼神有的孩子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是不是學習的料這樣的好奇心家長如果能夠好好的引導,將來這樣的孩子一定能夠成大事。雖然有一句老話說「好奇害死貓」,但是好奇可以催促一個人更加有主動性的去學習一件事,好奇心強的人往往接受新事物,這種學習新事物的能力越強,日後孩子的綜合能力就越強,在社會上的競爭力也會越好。所以說看一個孩子有沒有這種好奇心的眼神,就能夠看出來他是不是學習的料。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主要有三個特徵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提及: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幼兒園時期可以看出來了,表現在以下三個特徵。學習自控是一個系統的零件,除了自控以外還要學習包括自尊、自愛、自立等能力。首先,找到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尊重孩子的興趣並給孩子一定的發揮空間。他為了實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時,同時具備了所需要的條件,他就能實現自我控制。
  • 李玫瑾: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可看出,有明顯特徵
    :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可以看出,有明顯特徵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研究了很多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對於孩子的心理了如指掌,也很會教育孩子。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是從孩子幼兒園時期就可以看出來的,因為他們身上會有非常明顯的特徵。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時就能看出來,這4種表現很明顯
    如果有人問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非常好嗎?」、「希望孩子每次都可以考第一名嗎?」我相信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回答「希望」。這個問題在一個大學教授的講座上被提出,座下的家長們給出了同樣的答案。有多少孩子因為學習壓力太大選擇了輕生。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中提到:「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孩子選擇去學習音樂,甚至是去學習刺繡,這樣難道不好嗎?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才是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不用等10年後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來王女士在為兒子的小升初而到處奔波,就是想要自己的兒子能上最好的小學,不在起跑線上就輸給別人。,因為兒子只要一看書眼睛裡就開始有眼淚,好像對他來說讀書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十年後再看,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特徵很明顯
    現在的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可以說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家長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自從上了小學後,各個學科的補習班幾乎也沒給孩子落下過,直到考上大學才算完成任務。有的擅長學習將來做老師,有的孩子可能有音樂天賦或者美術天賦,在各個行業領域上也能有不錯的成績。對於兒童心理學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談到孩子學習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不用等長大,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來,有三個特徵特別明顯。」這句話也應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觀點。李玫瑾教授所說的三個特點都是什麼呢?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我在寶媽群中,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己家的孩子平時看機靈的,但是好像學習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表現。難道自己家的孩子真的不是學習的料嗎?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教授也曾經表達過自己的看法:現在其實,很多人都發現,就是小嘴巴巴的,看著聰明伶俐的孩子往往學習都一般,相反,不吭不哈的孩子、話少的孩子學習都很好。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就看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這3個特徵
    而這種想法也是很多家長共同的想法,因為家長深知在這個社會,沒有文化到底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不僅只能在基層工作,接觸的層面也非常的狹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給孩子灌輸大量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思想,而孩子卻覺得家長這樣在逼迫自己,由於逆反心理作祟,孩子對學習更是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