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慶考生謝欣穎「三元及第」的成功事例,再次引發了人們關於「中考決定高考」的討論。大部分人都認為「中考無法決定高考」,但是我卻覺得「中考決定高考」自有它的道理:一個學生的「最佳塑造」時間,一定是在初中階段,而不是高中階段!
謝欣穎
來自重慶八中的考生謝欣穎同學,在2020年的高考中,以726分(滿分750分)的高考獲得了「重慶市高考理科狀元」。其中,語文136分,數學149分,英語148分,綜合293分。
而在3年以前,也就是2017年,謝欣穎同學也以727.5分的高分獲得了「重慶市中考狀元」。其中,語文139分、數學148分、英語146分、物理80分、化學69分、政治48.5分、歷史47分、體育50分,總分727.5分。
謝欣穎同學的「三元及第」
謝欣穎同學的成績出來以後,很多人就開始討論其「成功之道」。有說謝欣穎「腦門飽滿寬闊,讀書的料」的,也有說她「髮際線較高」,所以成績好的。
但是,跟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高考成績如此優秀,和她的中考優秀成績緊密相連」。中考成績727.5分,高考成績726分,這簡直是「驚人的相似」。
謝欣穎的例子,確實說明了「中考和高考」之間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在民間有「中考決定高考」說法的原因所在。但是,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巧合」,「中考」和「高考」之間沒有必然關聯。
謝欣穎同學的「中考成績」
客觀地講,如果說「中考必然決定高考」,這種說法確實過於絕對化了。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認「中考」和「高考」之間的關聯,這也是不正確的。
其實,這裡所謂的「中考決定高考」,並不是「中考分數」決定「高考分數";而是「中考成績背後的學習態度」影響著「高中學習的態度」,從而最終影響「高考成績」。
也就是說,謝欣穎同學中考之所以考得如此優秀,完全是因為她在背後的勤奮努力,比如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方法得當、學習效率很高,這是一個長期的付出和堅持。
而到了高中,一個在初中學習就如此勤奮努力的人,到了高中會將這些良好學習習慣繼續保持下去,一直到高中畢業;說到底,謝欣穎同學的高考成績如此優秀,其主要原因則是謝欣穎自初中以來所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使然。
反之,如果一個學生在初中階段成績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麼到了高中,就算是「覺醒」了想認真學習,但是其效果也不會非常好;而且學生自己跟不上學習節奏時是「非常辛苦」的!
謝欣穎和初中班主任
謝欣穎同學的成功事例告訴所有家長,學生在初中的學習態度基本上決定了其高中的學習態度。由此可見,一個學生的「最佳塑造」時間,一定是在初中階段,而不是高中階段。到了高中以後,才開始逐步努力,那麼基本上就顯得有點遲了,即便是有進步,也不會有「天壤之變」。所以,親愛的家長們,要想自己孩子成績優秀,就從初中開始嚴格管理和精心塑造吧!
高中階段的謝欣穎
【特別聲明】:本平臺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謝絕其他平臺轉載和一切抄襲、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