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傑醫院介入醫學科成功實施TIPS新技術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

2021-01-09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奉娟 通訊員 俞雯 淄博報導

近日,淄博岜山萬傑醫院介入醫學科成功完成首例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手術(簡稱TIPS),填補了醫院在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介入治療方面的空白。

72歲的孫阿姨,因突發消化道出血症狀來萬傑醫院治療。經檢查,診斷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脾亢、門靜脈高壓、肝硬化。經會診討論,決定由介入醫學科行頸靜脈穿刺肝內門靜脈分流術(TIPS)治療,通過降低患者門脈壓從根本上達到止血目的。與家屬交流和溝通後治療方案得到患者及家屬同意。

介入科專家團隊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歷經兩個小時,為患者成功施行了「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術中先穿刺頸靜脈,引入穿刺器械至肝靜脈,再經肝靜脈穿刺門靜脈成功後,將支架放置於肝實質內,支架兩端分別置於門靜脈和肝靜脈內,實現門靜脈血流直接經支架分流道向下腔靜脈分流,降低了門靜脈壓力,術中成功栓塞了曲張的胃冠狀靜脈-食管靜脈叢,術後造影顯示原異常分流的胃底、食管曲張靜脈叢已閉塞消失,支架分流道血流通暢。

術後孫阿姨症狀明顯好轉,很快可以進食並下床活動,未再出現嘔血及便血,目前已康復出院。

TIPS作為一項高精尖介入手術,手術難度大、集成度和技術含量高,是具有代表性的介入四級手術。它涵蓋了穿刺、造影、測壓、球囊擴張、支架置入、血管栓塞等多項技術操作,其中在透視下由肝靜脈向門靜脈穿刺尤為困難,被認為是代表了外周介入的最高水平。手術通過微創的方式,主要用於治療因門脈高壓症並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所致的反覆消化道大出血,以及頑固性胸、腹水、肝腎綜合症、肝移植患者等待供體期間預防大出血的患者,有顯著的臨床療效。

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萬傑醫院介入診療水平又上一個新臺階,為淄博市及周邊地區肝硬化並門脈高壓症患者帶來福音。

TIPS術簡介: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是利用外科分流原理,通過在肝靜脈與門靜脈之間的肝實質內建立人工分流道,用於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和頑固性腹水的一種微創介入技術,就像給洶湧的洪水開闢了一條安全的分流渠,避免決口,從而達到降低門靜脈壓力的目的。該手術是在DSA的透視監視下利用穿刺針、導管導絲等一系列器材對患者進行的微創治療,手術時間短,併發症少,受肝功能影響小,術後恢復快,不需開刀,手術全程患者清醒。術中導管可以選擇性進入胃底食管曲張靜脈將其堵住(栓塞),達到直接止血的目的,可作為急診挽救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一線方案。

手術圖像

經頸靜脈入路成功建立右肝靜脈-門靜脈左支分流道,造影可見多條粗大的曲張靜脈團

植入支架後分流道通暢,曲張靜脈消失

相關焦點

  • 「新技術」我院消化內科成功完成首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準...
    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準斷流術(ESVD術)是目前最新且最有效的治療門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方法之一。近日,我院消化內科成功開展了首例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準斷流術(ESVD),標誌著我院消化道疾病診療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診治專家共識
    因此,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出血應首選藥物和EVL治療,二者聯合應用則療效更佳,併發症更少。 (1)EVL和EIS:適應證:急性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手術治療後食管靜脈曲張復發;中、重度食管靜脈曲張雖無出血但有明顯的出血危險傾向;既往有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史。禁忌證:有上消化道內鏡檢查禁忌證;出血性休克未糾正;肝性腦病≥Ⅱ期;過於粗大或細小的靜脈曲張。
  •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1小時成功完成5例TIPS微創介入手術
    手術中  近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介入放射科兩支團隊僅用了11個小時,便成功完成5臺TIPS介入手術,為病人搭建起「生命的通道」。  TIPS全稱是經頸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是近30年發展起來的一項介入放射學治療技術。
  • 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急診胃鏡下止血治療失敗的危險因素...
    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比較急診胃鏡下止血治療失敗與止血成功的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急診胃鏡下止血治療失敗的危險因素。結果表明凝血酶原活動度、血紅蛋白降低值、Child-Pugh分級、門靜脈栓子形成是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急診胃鏡下止血治療失敗的獨立危險因素(P 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發病兇險,是導致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食管胃靜脈曲張相關知識與解剖
    這種方法簡化了對食管靜脈曲張(EV)的繁瑣描述,而直接對準食管胃靜脈曲張的危險因素,從指導食管靜脈曲張的後續治療。活動性出血,需要及時進行內鏡下治療。         Sarin分型主要有兩類即食管延續的胃靜脈曲張(GOV)和孤立胃靜脈曲張(IGV),其中沿胃小彎延續的曲張靜脈為GOV1,而沿胃底方向延續的曲張靜脈胃GOV2;孤立的胃曲張靜脈位於胃底是為IGV1,而孤立的胃鏡靜脈曲張位於胃體、竇和十二指腸時則為IGV2。對於臨床上GOV比較常見,治療方法也以套扎、硬化和組織膠注射治療為主。
  • TIPS微創介入術「打通」肝硬化患者生命通道
    該院消化內科介入治療團隊迅速對李先生的情況進行會診,反覆論證,結合相關檢查結果,考慮下肢腫脹系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所致,遂通過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預防下肢靜脈血栓脫落所致致命性肺栓塞。為預防再次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治療團隊為患者實施了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TIPS),成功挽回了患者的生命。術後5天,患者順利出院,未再發生消化道出血。
  • 華南首創,南沙成功實施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微創手術
    5日,在北京火箭軍總醫院吳繼敏教授指導下,南沙中心醫院院長賈林率消化疾病團隊對一例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成功實施了胃鏡直視下Stretta射頻消融術和2例腹腔鏡Nissen胃底摺疊術治療食管裂孔疝並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 哈爾濱下肢靜脈曲張醫院哪家好?
    靜脈曲張是指由於血液淤滯、靜脈管壁薄弱等因素,導致靜脈迂曲、擴張。身體多個部位的靜脈均可發生曲張,比如下肢靜脈曲張、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及腹壁淺靜脈曲張等,其中以下肢靜脈曲張最為常見。那麼下肢靜脈曲張怎麼治療效果才會好?哈爾濱治療下肢靜脈曲張醫院哪家好?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完成腹腔鏡胃底摺疊術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近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完成了首例腹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胃底摺疊術(Nissen手術)」。患者女性,53歲,因「胸骨後燒灼感10餘年,進行性加重半月」入院。
  • 危險性消化道出血,血紅蛋白只有33g/L…
    56歲的張先生 1天前發現便血 還感覺頭暈、心慌 來到當地醫院就診 檢查結果顯示:血紅蛋白63g/L 初步診斷為消化道出血
  • 胃食管反流如何治療及自我管理
    胃食管反流是一個綜合治療過程,就具體治療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藥物治療01常選用質子泵抑制劑,最常用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H2受體阻滯劑,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對症狀較輕的患者效果較好手術治療02口服藥物效果不理想患者,經醫生嚴格評估,慎重選擇抗反流手術治療,可經腹腔鏡進行胃底摺疊,亦可在內鏡下直接解決一般治療03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 2020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消化病高峰論壇在杭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11日-13日,2020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消化病高峰論壇及第三屆杭州西湖國際ESD大會暨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消化內鏡診治技術新進展及推廣應用》、《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變的超聲內鏡診斷及治療進展》和《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診治新進展》在杭州隆重召開。
  • 西安市胸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拍了拍你:我們上線啦!
    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消化內鏡中心於11月20日起試運營,期間發現1例食管早癌,1例胃石症的內鏡下治療, 2例內鏡下內痔硬化治療術,成功為1例食管氣管瘻的患者放置了食管支架,解決了周邊人民群眾看消化系統疾病的難題。現階段主要開展特色醫療
  • 七年磨一劍 砥礪自生輝——漢川市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正式成立!
    介入醫學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合了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於一體的新興學科。它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CT、超聲和磁共振等影像設備的引導和監視下,利用穿刺針、導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過人體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微創治療的一系列技術的總稱。目前,已經成為與傳統的內科、外科並列的臨床三大支柱性學科。
  • 河南省消化內鏡「3E」技術教學基地落戶汝陽縣人民醫院
    3月18日上午,河南省消化內鏡「3E」技術教學基地揭牌儀式在汝陽縣人民醫院1號樓六層會議室舉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務處處長王守俊、消化內鏡中心主任王紅建、姚建寧及汝陽縣人民醫院院領導張武軒、竇會敏、李孟飛等出席會議
  • 搭建「生命通道」 昆醫大附二院11小時完成5例TIPS介入手術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6日,記者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二院)獲悉,該院介入放射科兩支團隊近日僅用11個小時,成功完成5臺TIPS介入手術,為病人搭建起「生命的通道」。記者了解到,在該院消化內科的協助下,昆醫大附二院介入放射科閆東教授帶領兩支團隊輪流上臺開展TIPS手術,以每組做一臺手術後休息一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手術效率。
  • 微創介入栓塞治療技術!
    病情回顧:患者男性,80歲,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胃反酸、燒心等不適症狀,消化內鏡室活檢檢查,病理回報:胃底賁門腺癌。2019年10月28日放置食管支架,置入支架後患者上腹部不適半個月後適應,但是1個月後患者再次出現吞咽困難症狀。
  • 下肢靜脈曲張不用愁!泰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科介入微創治療效果好
    通訊員 王帥靜脈曲張在醫學上叫做「慢性靜脈血管功能不全」,老百姓叫做「青筋腿」,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靜脈曲張早期是治療的最佳時間,一定要重視病情發展,切不可拖延。泰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科,採用特色療法「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治療時患者痛苦小,恢復也較快,無需住院,可隨治隨走,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目前,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是很好的方案。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七大優勢:1、創傷更小,痛苦更少。
  • 冬季消化道出血高發,當心腸胃「鬧脾氣」 三類人群需重點防範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憶嵐提醒,從臨床經驗看,肝硬化合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消化性潰瘍病史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物者等三類人群尤其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風險。 A 酒後嘔吐咖啡色液體,查出酒精性肝硬化 49歲的鄭先生喜歡喝酒,每天喝點白酒已成為其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