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24年前,陳凱旋還只是廣州黃埔港建設大軍中一位貌不驚人的農民工。當時的他,個子不高、面色黝黑,潮汕口音濃重、語速緩慢,他總是第一個到工地,從事著「最沒有前途」的泥水匠工作,但他卻夢想著用雙手改變命運。
1987年春天,陳凱旋用三千元積蓄購進洗衣粉和洗髮水,計劃販回家賣了賺點錢,由此正式進入日化行業。一年後,他跑遍了潮汕地區的各大鄉鎮,掘到人生中第一桶金,也因此徹底改變人生軌跡。
在潮汕地區「重廠輕商」傳統思想影響下,陳決定創辦實業。根據當時既有條件,立白選擇了「輕公司」貼牌模式生產洗衣粉,委託當時業務慘澹的國有洗衣粉廠家生產,貼上立白牌子之後,由權威質檢部門檢測把關,自己集中精力搞渠道拓展和傳播推廣,創業大道鋪開。
從普寧縣到潮汕,從潮汕到廣東,從廣東到華南,從華南到全國,市場拓展摧枯拉朽。陳凱旋也許沒想到,從1994到2010年的16年時間,白手起家的他竟然能創造出年銷售111億的商業神話。
AC尼爾森數據顯示,2010年立白洗衣粉全國銷量第一,市場份額佔比達25%;立白洗潔精連續多年全國銷量第一,市場份額佔比40%。至2010年,立白在全國已擁有12個生產基地、30多家配送中心、20多家OEM工廠,員工總數突破萬人。廣州立白與浙江納愛斯,攜手造就本土日化雙巨頭。
商業世界有個慣例,大凡白手起家的創業家,起步初期好像被描繪得越卑微,大家越感興趣。如若不是立白的成功,世人哪知陳凱旋?但是事情又哪有大家想像的簡單,傳奇故事背後都有著其特殊的成功基因,立白亦不例外。
一家企業的文化就是企業家的文化,而貫穿立白的始終有一條線,那就是持續不斷的創新精神。沒有工廠,找廠貼牌;沒有客戶,找親戚打頭陣;沒人合作,那就做幾塊樣板市場給大家瞧瞧;自有品牌無法承擔新品類的使命,就去併購有影響力的品牌;人才不夠,就到跨國企業裡請高手;品牌只有知名度缺乏美譽度,就贊助奧運會……強大的創新基因,已經滲透進立白的骨髓。
產品線,從單品類到大日化
立白髮跡於洗衣粉,為了填充渠道的潛量,立白不斷推進品類加法。最終,立白形成洗滌用品、殺蟲與家居清潔用品、口腔護理用品、個人護理品等門類齊全的四大品類,立白大日化布局基本成型。
不可否認,長大的立白越來越趨於寶潔化,師夷長技以制夷,立白VS寶潔,這不是一個傳說,而是一個現實版本。不久前,筆者偶遇寶潔旗下汰漬洗衣粉品牌經理,談及立白,他面露敬畏,可見一斑。
客戶,從親戚到商戶
作為日化新兵,立白初期幾乎找不到經銷商,陳凱旋對此並不氣餒,想方設法動員本家親戚做立白經銷商。原始的廣東或華南區域的立白經銷商網絡,也因此帶有明顯的血緣與地緣特徵。為什麼這些親戚願意相信陳凱旋的話呢?人無信則不立,蓋因陳凱旋在親戚圈子裡長期留下的良好口碑使然。信任的力量,足可斷金。
渠道,從樣板到全局
立白實現全面覆蓋的路徑值得借鑑,它是從打造樣板根據地開始的。立白首先錨定最有實力的幾個縣,選定幾個專銷商,然後集中優勢兵力投入廣告、物料、、協銷人員打造樣板市場,這些經銷商再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輻射能力,儘可能地橫向和縱向鋪開網絡,產品延伸的地方,就是某個經銷商的「地盤」。當某地的經銷商做出名氣了,通常附近很多經銷商都會慕名而來。
以點帶面,一片一片地發展經銷商,最終將原本輻射不到的區域全部覆蓋。可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立白開發客戶的手法,符合口碑營銷From EMKT.com.cn法則,最笨的方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品牌,從自創到併購
除了立白母品牌,立白自創的品牌還有去漬霸、超威、西蘭等。2005年,立白打響大日化戰略的第一槍,完成收購牙膏製造企業藍天六必治;2006年,立白又收購了奧妮商標及上海護膚品牌高姿。立白透露將繼續堅持收購的策略,並不排除收購沐浴露企業。而從收購的成效來看,藍天六必治的銷售額已經由2005年的1.5億元恢復到其營業額最高時3.5億元的水平,高姿的營業額也連續兩年實現100%增長。
推廣,從明星代言到奧運公關
在品牌推廣方面,立白也實施起全明星策略:立白洗衣粉、洗潔精、六必治牙膏由陳佩斯代言;立白洗衣液由李冰冰代言;去漬霸洗衣粉由小瀋陽夫婦代言;去漬霸洗衣液由周迅代言;彩奇洗衣粉由鄧婕代言;立白牙膏由林心如代言;新高姿護膚品由徐靜蕾代言。「明星代言」+「電視廣告」帶來的是立白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特別是笑星陳佩斯的代言,給立白打上了親和力的標籤。
2007年4月10日,立白集團正式宣布加入奧運會贊助陣營,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洗滌用品供應商和北京2008年帕運會洗滌用品獨家供應商。如果說,明星代言做廣告的主要目的是促進產品售賣與提升品牌知名度,那麼,牽手奧運會這場公關秀,則奠定了立白至尊地位。
人才,從培養到空降
內部培養人才有穩定性固然是優勢,但是思維趨同性和創造性不足也是待解難題。在這方面,立白也有覺察。
2008年,儘管「飲料奇才」蔣興洲在立白集團擔任營銷老總不足半年就匆匆離職,但此事並未澆滅立白對引進外來人才的渴望。(蔣興洲早年是可口可樂(中國)公司的營運總經理,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有今時今日的地位,蔣興洲功不可沒。後來,蔣又任廣東健力寶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編者注)
大批出身於跨國日化企業如寶潔、高露潔、聯合利華的人才加盟立白後,立即被委以重任。不過,品牌經理等關鍵崗位往往還是由陳凱旋親自把關。同時,立白還大膽啟動了「談判工資」制。一位出身於外企、年齡不足30歲的部門經理,其收入遠遠高於服務企業十幾年的元老,甚至是她的頂頭上司,這樣的故事在立白早已不是秘密。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得立白平穩向上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