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逛街,咖啡,電影,自己一人或是和閨蜜一道都可以做;讀書,追劇,健身,旅行,自己的生活有規律,很完善。除了業餘生活的充實,工作上的事情更是填補上其他的時間。如今的女人,何止是能賺錢養活自己,而且有自己的生活圈,過得相當的好,對於她們而已,男人似乎真的是可有可無的說,既以如此,她們為什麼非要找個不合自己心儀的男人將就?為什麼?我以為,元稹的《行宮》中或許有一種現實而又殘酷的答案。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寂寥空曠,落寞黯然的古舊行宮之中,西下的斜陽正照在無人欣賞的豔麗紅花之上,幾位滿頭白髮的老宮女,清閒無事,坐在一起談論這當年那盛世時的唐玄宗。
元稹所處的時代,正是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時期,人們還會懷念不久前的盛世時代,對於盛世時代遺留下來的事物,都會有許多的感慨,但盛世時代留下的人,則更加的令人唏噓了。詩中說提及的「古行宮」,指的應該是上陽宮,白居易在《上陽白髮人》中也有寫過,在唐玄宗天寶末年,有一批宮女入選到了上陽宮,那個唐玄宗經常處理朝政和舉行宴會的行宮。可安史之亂後,上陽宮逐步荒廢,而當年入選上陽宮的宮女們,卻還留在此間,和這古行宮一同寂寞,一同淡出人們的視線,毆辱那逝去的盛世。
詩中寫上陽宮中的宮花,明著寫花,暗中卻在喻人,上陽白髮人,入時十六而今六十,四十年花開花落,四十年花落花開,紅顏空老,正如這無人問津的古行宮之花,而這些年華老去的宮女能做的,便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對著夕陽,談論她們入宮那年的男神,她們入宮那年的帝王唐玄宗,說著唐玄宗的風韻事,把落寞的自己偷偷代入到那個美妙的故事中去。這樣的場景,讀來不經讓人嘆息她們的命運悲涼。
我讀元稹的《行宮》,看到那廢舊的深宮中,孤苦的老婦人們相依為伴,不知怎麼的,就想到了如今社會很突出的剩女問題,不禁在想,現在的這些剩女們,等到她們老了後,會是什麼樣,我想肯定會比那些宮女要過的好吧,但仔細想想,只怕她們也還是會有和那些年老宮女相同的遺憾吧。
和大多數剩男被動剩下不同,大多的剩女不結婚,多是因為她們不願意將就,要等一位符合她們自己標準的心儀男人出現,很多人覺得她們這是作,是矯情,但我卻覺得這是她們對自己負責,有自己的追求和原則。
雖然我支持這些大齡未婚女子堅守她們的原則和標準,但我也想請她們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這個社會,男人確實多,但符合她們標準的優質男,絕對是萬裡挑一,若是有了堅定的信念,那便請一定要懷著明天就能遇到的心態保持期望,也做好永遠遇不到的打算和準備。畢竟大多數的剩女是等不到他心儀的王子的,雖然很殘酷,但是對不起,這才是現實。
人們常常懷著善意去祝福,希望剩女都能找到讓她不將就的另一半,但血淋淋的真相是,四五十年後,現如今的剩女們,也會和《行宮》中的白頭宮女們一般,幾個老姐們坐在一起,笑著回憶當年。
白頭剩女應猶在,尚未釋懷,閒坐共笑談,當年歐巴哪家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