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輕人的收藏品「很潮很花錢」
據《青年報》報導,收藏界的新老交替正在加快,一批青年收藏家進入公眾視野,而他們收藏的時尚性和潮流性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正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舉行的上海國際經典車超級盛薈昨天進行了一場「千禧一代收藏沙龍」,上海國際經典車超級盛薈的28輛經典名車都來自於私人收藏,而這批青年收藏家的作品卻體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青年報記者所見的都是幾個領域最有代表性的青年收藏家,他們十分年輕,而收藏的物品又代表了這個時代的潮流。
Carson
Carson
248塊滑板市價539萬元
在這次上海國際經典車超級盛薈中,「00後」青年Carson Guo收藏的一套248塊某潮牌滑板成為亮點。有人說,收藏這批滑板並不比收藏那些老爺車來得容易。這套滑板因為有大量世界頂級藝術的合作參與,而受到狂熱追捧,但是能將時間跨度長達20年(1998年-2018年)的滑板集齊,全世界只有Carson一人。這套滑板的市場價值已經達到了539萬元。
千禧一代收藏家Carson似乎很喜歡「青年滑板收藏家」這一稱謂。這名高三學生出生在一個收藏世家,他的父親就是一位收藏名家,只是父親收藏的都是一些名家書畫,比如徐悲鴻和吳冠中的作品。Carson說,也許是家庭的薰陶,他從小就認為做一點收藏是極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對於那些名家書畫,他還看不太懂,覺得有距離,他便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入手。
極限運動是Carson喜歡的,其中就會用到滑板。從最不起眼的滑板開始,Carson這些年一路收了很多滑板,有的滑板是品牌商和藝術家推出的限量版,不再是運動器材,而是藝術品。而將這套248塊滑板集齊,堪稱是Carson作為「青年滑板收藏家」的巔峰時刻了。Carson說,他的收藏將一直追逐潮流,不斷地做延伸。
儘管和父親的收藏有天壤之別,不過依然受到了父親的影響。Carson告訴青年報記者,父親教會他一要懂得「討價還價」,二要有百分之二百的把握才可以下手。「雖然各個收藏家收藏的東西很不一樣,但其實方式和方法都是一樣。」
胡藝繽
胡藝繽
收了好多雙喬丹和齊達內穿過的球鞋
「你的收藏在中國是一個什麼地位?」對於青年報記者的發問,胡藝繽微微一笑:「中國嗎?我倒是覺得可以放在北半球來談。」這位生於1992年的收藏家進入到球鞋收藏領域已經有15年時間了。他收藏了很多球星的鞋子,所藏的貝克漢姆鞋子的數量即便放在全球來看也是數一數二的。
可是面對胡藝繽,青年報記者無論如何想不到他大學學的專業是中醫。按照父母的規劃,胡藝繽長大後是要做一名望聞問切的中醫的。但是胡藝繽自小喜歡踢球,那是充滿動感的,這與心平如水的中醫實在有很大反差。終於胡藝繽拗不過自己的喜好,開始了做一個職業的球鞋收藏家。
和一般的收集限量版球鞋的收藏愛好者不同,胡藝繽所藏的都是所謂「落場鞋」。所謂「落場鞋」就是球星進行完比賽,脫了鞋直接入藏,這鞋上甚至還帶著球星的汗水。這些「落場鞋」一般都是品牌商直接為球星度身定製的,上面有球星的很多個人印記,舉世無雙。
胡藝繽告訴青年報記者,收藏「落場鞋」很有學問。比如飛人喬丹在職業後期,兩隻腳不一樣大,兩隻鞋子的尺碼也有區分。能收藏到這樣的鞋子,是一個球鞋收藏家的夢想。而齊達內從不喜歡穿新鞋,做了鞋都是先讓別人穿舊,然後自己再穿,這樣存世的好的鞋子就很少,而胡藝繽也收了不少齊達內的「落場鞋」。
目前,胡藝繽收藏了300多雙珍貴球鞋,大部分是他從國外拍賣行競拍而來,不少價格不菲。胡藝繽說,貝克漢姆的「落場鞋」均價10萬元,而齊達內則要近30萬元。不過胡藝繽認為,經濟實力並不是一個收藏家素養的全部,更重要的還是眼光。
張絲雨
張絲雨
購買洛麗塔裙便於日後自己設計
生於1998年的張絲雨在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讀大三。可是讓她成為收藏家的不是油畫,而是洛麗塔裙。
在二次元的世界裡,洛麗塔服飾是神一般的存在。這些以哥特風格、甜美風格和復古風格為基礎的服飾,在「洋娃娃般精緻」的具有花邊、蕾絲、綁帶或蝴蝶結為特點的服飾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以詮釋某一主題。張絲雨告訴青年報記者,她最初看到洛麗塔裙的時候只是覺得好看,有驚豔之感,後來才知道這樣的一條裙子都是十分昂貴的。
經過不懈的努力,目前張絲雨已經收藏了50條洛麗塔裙,其中四分之三來自於日本。由於小眾品牌的特殊性,通常從一條裙子發售預定到寄到她手中,常常都需要等待半年的時間。但是張絲雨認為,收藏家就是應該有這樣的耐心。而周圍人的理解也是張絲雨收藏洛麗塔裙的動力:「我的家人都特別理解,他們從來不會幹涉我的興趣。這一點我還是很欣慰的。有一次我穿著常服去見男朋友的媽媽,她還告訴我『還是上次蕾絲多一點的好看』,我當時就特別開心。」
張絲雨告訴記者,洛麗塔裙的小圈子有很多如低齡化不理智的缺點,但是國內的收藏環境確實越來越好了,大眾對洛麗塔的文化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而張絲雨的理想是,在成為洛麗塔裙收藏家之後,她要向藝術的創造者轉變,因為自己本身就是油畫專業的學生,她希望有朝一日能設計出一條自己的洛麗塔裙,為這個小圈子設計一些品質更高的藝術品。
[專家觀點]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獨立藝評人奚耀藝
鼓勵青年人在收藏中提高文化內涵
對於千禧一代年輕人的千奇百怪的收藏,應該持一種開放的態度。現在這批年輕人在視野、行動範圍等方面,都要比老一輩要寬廣。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愛好和動機。所以收藏會有很大的不同。
收藏總是從自己的喜好開始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過去是書畫瓷器,「70後」收藏入門往往是從集郵這樣的行為開始的。而到了現在這群「90後」和「00後」,他們的收藏更是體現了時尚性和潮流性。
有的人會說,現在的青年一代藝術收藏過於膚淺,缺乏文化底蘊,但是不可能讓這些青年人一上來就收藏字畫古董,因為距離太遠了,他們不感興趣。相比之下,這些時尚的東西是有生命力的,是活的。應該鼓勵他們先開始收藏,然後在慢慢深入,提高文化底蘊。
這些潮流的東西就沒有文化嗎?比如滑板,這上面附加了文化的內涵,滑板上的那些塗鴉可以說是街頭藝術的衍生品,也是一種藝術品,是文化。而且潮流藝術品的粉絲比書畫的粉絲多得多,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隨著社會氛圍與市場條件的慢慢培育,這些小收藏家會慢慢變成大收藏家,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他們肩負著行業革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