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
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河北省邯鄲市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陸續投入資金30多億元,完成了1064個老舊小區改造,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邯鄲市提出並實施「9+X」改造內容,既有統一要求,又充分考慮了不同小區的差異化需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能夠保證老舊小區真正改出成效。
「樓新了路也平,車位整齊又好停;健身器材樣數多,大人小孩樂呵呵……」這段順口溜是家住河北邯鄲市滏山花園小區的李學光自編的,他告訴記者,自己編順口溜是來描述小區環境的大變化,稱讚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新生活。
滏山花園是1998年建成的老小區,居住年頭久了,小區路面坑窪不平,雜草叢生,環境髒亂差。從2018年開始,邯鄲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滏山花園是其中之一。通過改造,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近3年來,邯鄲市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陸續投入資金30多億元,完成了1064個老舊小區改造。
改什麼?居民說了算
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因此,邯鄲市建立基層主體機制,將改造實施主體下放至基層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前、中、後三個階段,尊重居民需求,充分體現居民意願。
邯鄲市規定,對於老舊小區改造,80%以上的小區居民同意方可納入改造,並按80%以上的居民意願制定具體改造方案;改造過程中,邀請老幹部、老黨員、業委會成員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改造後,由街道(鄉鎮)開展居民滿意度調查,80%以上的居民滿意後才能組織竣工驗收。
「小區改什麼、如何改、改到什麼程度,要通過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入戶走訪,充分徵求居民意見建議後再制定改造方案。」邯鄲市復興區百家街道黨工委書記孔德峰說。百家街道518社區在改造中通過問卷、座談會、入戶調查等形式徵求居民意見建議100多條。
由於518社區老年人居多,上下樓存在諸多不便,許多居民提議加裝電梯,根據群眾意願,目前已加裝了2部電梯,解決了老年人上下樓難題,第3部電梯也即將啟用。同時,小區還開展了拆除違建、鋪設路面、粉刷樓體、樓頂防水等工作。
「基層街道最了解群眾的所思所盼,最容易動員和組織群眾,最方便解決改造中出現的問題。」邯鄲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副局長李中華表示,將改造實施主體下放至基層街道,實現由上到下轉變,確保了改造的都是群眾最急需、最期盼的項目,從而使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更加接地氣、得民心。
怎麼改?「面子」「裡子」並重
「社區老人的姓名、年齡、基礎疾病等信息都已經保存在資料庫,老人佩戴的終端設備通過與平臺遠程連接,平臺的心電監測模塊能實時監測老人心率、血壓,如果發現心率異常,會第一時間通知到老人的家人。」在邯鄲復興區六二社區北崗院,智慧平臺運營中心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平臺智慧醫療的功能。
六二社區黨支部書記楊紅告訴記者:「北崗院70%的居民都是老年人,智慧醫療為老年人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受到老年朋友的歡迎。」六二社區建設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在改造中引入了「網際網路+智慧社區」的理念,由社區與科技公司合作,搭建智慧管理平臺,從小區的安防、消防監控,到智慧醫療、智慧門禁,再到疫情期間的人臉識別、體溫檢測,智慧管理平臺為小區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務。
邯鄲市將新理念、新技術應用到老舊小區改造中,許多像北崗院這樣的小區經過引入高科技變得「高大上」。
「如果說樓體粉刷、綠化亮化是『面子』,那改造下水管道、樓頂防水、文化提升、智慧小區打造就是『裡子』。我們堅持『面子』『裡子』一起抓,做到基礎改造到位、內涵提升到位、精細打造到位。」楊紅說。
老舊小區改造,目的是解決老舊小區建築物和配套設施破損老化、市政設施不完善、環境髒亂差、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但每個小區情況不同,需要改造的內容也不一樣。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邯鄲市提出並實施「9+X」改造內容。其中「9」是指老舊小區普遍需要的拆除違建、樓頂防水更新、內外牆體粉刷、電線整理、下水管道改造、鋪設路面、環境治理、安全改造、文化內涵提升9項改造項目,並將其作為全市統一的「規定動作」;「X」是指不同小區居民的個性化需求。
李中華說,「9+X」改造方案,既有統一要求,又充分考慮了不同小區的差異化需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能夠保證老舊小區真正改出成效。
誰來管?「紅色物業」解難題
每到周末,邯鄲市邯山區邯峰小區的中心廣場就熱鬧起來,廣場中央的景觀噴泉吸引了許多居民駐足觀賞,在健身區鍛鍊身體的老人,集中精神學輪滑的孩子,坐在綠蔭長廊裡捧書閱讀的讀者,都在享受著公共空間帶來的愜意。
小區居民牛尚榮說:「我們小區是20多年前建的,經過這次改造,居住環境有了大變樣,尤其是新成立的『紅色物業』,讓小區的事有人管了,不用擔心臟亂差現象反彈,心裡很踏實。」
牛尚榮所說的「紅色物業」,是邯鄲市在破解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難題中探索的以黨建為引領,把黨組織嵌入物業服務機構,實現黨管物業的創新舉措。
「下大力氣對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後,如果沒有長期維護和運營管理機制,改造效果將難以保持。」李中華說,有的老舊小區由社區代管,管理專業化水平不夠,服務質量不高。為此,邯鄲市探索推廣「紅色物業」管理模式,推動實現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李中華介紹,一方面,對沒有物業的小區,由社區黨組織主導建立「紅色物業服務站」,服務站由社區黨員幹部或小區樓院黨支部書記負責管理,小區樓長、黨員群眾代表、黨員志願者等共同參與,同時從本社區招聘物業服務人員,實現企業化運營,提升老舊小區物業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對有物業的小區,通過社區黨組織介入、交叉任職等方式,監督、協助物業公司做好服務工作,提升居民滿意度。
目前,邯鄲全市已有560多個小區推行「紅色物業」管理模式,受益群眾近百萬。(記者陳發明 通訊員王翔)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