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老舊小區改造煥發新活力

2020-12-12 香城都市報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黃蘭芬 通訊員佘娟 張標 馬映)2019-2020年,鹹寧共有168個老舊小區納入國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改造任務十分繁重,面臨著改造共識、資金籌措、長效管理等方面的難題。我市積極探索新做法,並取得了很大成效。

截至目前,2019年74個小區全面開工,其中已完工65個,年底前可全部完工;2020年94個小區已開工82個,其中已完工16個,年底前可全部開工。168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後,將惠及9萬居民。

將「民生需求」與「功能提升」區分,防止「過度福利化」

鹹寧中心城區2000年之前許多老舊小區存在路面開裂、化糞池破損、地下管道堵塞等通病,一到雨天汙水橫流、內澇成災。這些改造需求強烈的排水、通行、衛生、安全、衛生問題,成為當地老舊小區改造的首改項和必改項。

2019年下半年,鹹寧中心城區永安辦事處陽光社區的宏宇小區改造啟動,先期在小區內發放調查問卷789份,三易設計方案,將這個近30年的老舊小區違建、車位劃分、雨汙分流、屋面漏水、公服用房、門禁系統等居民「痛點」作為改造「重點」。為了調動了小區居民參與老舊改的積極性,引導居民主動拆除違建53處870平方米,並鼓勵居民集資5.26萬元用於小區改造。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鹹寧按照「社會小區為先,機關大院與單位附屬家屬院類小區為次;基礎設施配套與公共服務提升為先,涉及建築本體改造為次;集中連片、規模較大小區為先,規模較小、建築單體數量3棟以下小區為次」的改造次序,將群眾改造意願強烈的89個老舊小區優先納入年度改造計劃。

將「內容菜單」與「居民點單」結合,實現「一區一策」

除了水電氣基礎設施改造、公共部位維修、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等方面為重點的30餘項內容外,有條件的還增加了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小區電動車充電樁等公共服務設施及其智慧化改造。這是鹹寧崇陽縣老舊小區改造原則——除了國家要求的必改內容,其他均由居民自己「點單」。 這些「點單」的改造資金來源,由小區引進社會資本、居民自籌等。

老舊小區改造「一區一策」的效果顯而易見。鹹寧赤壁華舟小區是一個有1213戶3808人的老舊小區,從2019年開始,在必改的基礎「菜單」之上,啟動居民「點單式「改造,構建出「15分鐘生活圈」。小區3800多居民從居住地出發,步行10多分鐘路程內,衣食住行及教育、醫療、養老等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再比如崇陽縣桃溪花園小區。改造前,小區房屋交易價格平均4000元/平方米,租賃價格為600元/月;改造後,房屋交易價格攀升至5000元/平方米,租賃價格為1300元/月。當地老舊小區改造,實現了民生效益、經濟效益雙提升。

將「老舊改造」與「城區發展」融合,實行統一規劃

在崇陽縣,為實現「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的目的,當地政府把老舊小區改造和小區外圍街區整治相結合,加強對生活區毗鄰街區垃圾亂倒、亂堆亂放、非法小廣告、店外經營、佔道經營、流動商販治理力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店外「門前四包」責任制,使老舊小區從內到外整潔有序,「好看」又「好住」。

在鹹寧中心城區,當地政府在國土空間規劃的框架下,將主城區溫泉、永安、浮山三個辦事處劃為68個片區,2021年擬先期啟動部分片區改造,以後擬分年分批、拼圖式推進。

整個鹹寧的老舊小區改造中,不僅僅是與城市管理、國土空間規劃相結合,還與全市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鹹寧高質量發展等緊密結合,以規劃設計為「制高點」,「裡」「外」兼顧、「軟」「硬」結合、「長」「短」並重,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推進。

將「小區管理」與「社區管理」統籌,進行長效管理

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後如何治理,形成良性循環?鹹寧答案是,組建小區「紅色」管理、服務體系,將小區納入社區管理。

鹹寧市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的168個小區,改造前先組建起小區黨支部、小區業委會,並實現了黨支部委員與業委會成員「交叉任職」。基層黨組織滲入老舊小區,紅色力量貫穿老舊小區管理始終,為老舊小區今後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鹹寧還將小區管理納入社區管理體系中,積極探索全面推行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的「四位一體」社區管理體制,建立了老舊小區長效管理的「六大」機制:基層黨建的引領機制、群眾滿意的物管機制、協商議事的民主機制、社區義工的服務機制、自娛自樂的活動機制和爭先創優的激勵機制,在「六大」機制中,以「群眾滿意的物管機制」為「引爆點」,全面展開了老舊小區改造治管並舉專項活動,掀起了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全覆蓋的高潮。

目前,鹹寧已改造完成的81個老舊小區,全部實現了」紅色「物業全覆蓋,其中物管型小區8個、託管型53個、自管型20個,避免了老舊小區「一年新,兩年舊,三年回頭走老路」的現象發生。

相關焦點

  • 華山花園綠化改造增加停車位 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目前,不少老舊小區都存在停車位少,或停車位不規範等問題,而將綠地改造成停車位,也成了諸多老舊小區改造的趨勢。在我縣,華山花園小區通過綠化改造擴大停車位,成為老舊小區改造中的成功典型。  建於2000年的華山花園小區,至今已有16個年頭。小區原有配置停車位地下22個,架空層92個,由於建成時間較早,沒有預留充足的停車位。目前小區共有住戶868戶,私家車保有量已達到850輛。
  • 脫「舊衣」煥新顏,白雲44個老舊小區完成微改造
    2018年至今,白雲區已完成44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老舊小區脫下「舊衣」,煥發新顏,老城區煥發出新活力。 白雲區謀劃從2018年起完成87個老舊小區共78個項目的微改造工作,目前已完工44個項目,微改造正逐步讓老舊小區煥發出新活力。
  • 老舊小區改造舊貌換新顏
    老舊小區改造得好不好,住戶的感受是重要指標。對於住戶來說,良好的小區環境和便利的設施是觸手可及的幸福感。我縣老舊小區改造一年來,讓小區環境變好了,設施更便利,房屋漏水和下水管道堵塞的「老大難」問題也解決了,居民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 老舊小區改造安居更宜居
    日前,三間房定福莊北裡社區金星小區提升改造工作基本完工,基本設施得到完善,環境得以提升,老舊小區重新煥發生機。金星小區建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大齡老舊小區。隨著居住年限增加,小區環境老舊問題越來越突出,基礎設施也不能適應居民的生活需求,越來越多的居民希望小區進行改造。「小區建得早,很多方面都不能滿足現在的生活需求,比如電容量小、牆體沒有保溫層、牆體老舊等,這些問題的存在,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定福莊北裡社區工作人員介紹。
  • 老舊小區改造,富春街道「內外兼修」重塑宜居美麗新杭州
    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品質相系,更與民生福祉相連。「美麗杭州」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富陽區富春街道借勢借力,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來抓,不斷加大改造力度,老舊小區開始了「內外兼修」的美麗蛻變。如果只是砸到車輛還好說,但這裡的居民心裡總有隱憂:名仕花園坐擁「學區」資源,附近交通便利、商業繁華,至今仍是許多人購房的優先選擇,且樓底還有城東街——燈具一條街,小區內孩子老人及普通行人都不少。萬一砸到人可怎麼辦?一個小區拿不出這點維修費用來解決問題嗎?尷尬之處正在於此。名仕花園小區建成早,為開放式管理。
  • 聊城55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 3789戶居民受益
    為改善老舊小區居民居住條件,提升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近年來,聊城市積極開展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64個,5988戶,55.1萬平方米,目前,64個小區已全面施工,其中55個小區、3784戶已基本完工。
  • 他們不再羨慕「別人家的小區」——西鹹新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小記
    2020年,西鹹新區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讓包括龍華小區在內的9個小區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5000多戶居民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三問於民 「改「到居民心坎裡「過去,小區路坑坑窪窪,井蓋也蓋不實,人踩上去哐啷作響。」「單元樓前沒硬化也沒綠化,一下雨就是兩腳泥。」「沒有劃車位,機動車、電動車隨便停。」
  • 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3.9萬,我們小區老舊,為啥沒有改造?
    最近收到後臺很多粉絲的留言,比如「我們小區也非常老舊,如果按照相關文件的實施改造範圍,我們小區也屬於實施改造範圍內,但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們能進行老舊改造嗎」,「看到相關文件說2000年以前的要改造,雖然我們家小區是2001年建的,但是也非常老舊,能改造嗎」,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急切而關心的想知道自家小區能不能改造。
  • 廣西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全區老舊小區全面開工
    近日,今年第三季度廣西召開的全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會在貴港召開,代表們考察發現,貴港市財政局職工小區的每棟樓均有既有加裝電梯解決居民出行問題、廣播電視大學小區新改造的小花園裡每天都有居民在散步、閒聊……眼前的一切,讓人很難想像這些小區是始建於上世紀的老舊小區。
  • 「三線」蜘蛛網下地,排水排汙通暢,白雲這20個老舊小區變了
    記者今日從廣州市白雲區獲悉,作為全力推進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白雲區今年共完成包括上述小區在內的20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明年還將計劃推進28個項目改造建設,通過補齊民生短板,實現「舊貌換新顏」,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微改造升級:20個老舊小區變宜居新社區「你看看我們小區周邊都是創意園、公寓和現代化小區,對比之下以前我們小區更顯破舊和落後。」
  • 貝家邊、孔雀小區,寧波的老舊小區改造登上了人民日報
    1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發報導《老小區「改」出新品質》,文中相當篇幅介紹了寧波貝家邊小區與孔雀小區的老舊小區改造經驗。新年伊始,家住浙江省寧波市白沙街道大慶社區貝家邊小區的崔文娟就盤算起了今年家中的「大事」。以前小區的老舊車棚裡滿是雜物,也沒有電源,給電動車充電還要從家裡私拉電線,雜亂不說,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去年小區改造後,車棚被清理粉刷一新,家家戶戶都劃定了停車區域,還配上了智能充電裝置。
  • 宜興市丁蜀鎮新一輪老小區綜合改造計劃排定
    原標題:丁蜀鎮新一輪老小區 綜合改造計劃排定 5月28日,記者從宜興市丁蜀鎮建設局獲悉,今年,該鎮的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改造計劃已排定,將適時啟動,主要涉及東風新村、川江小區、陶研新村、丁蜀實驗中學周邊、興隆小區(何家村)等5個小區,預計將有900多戶居民直接受益。
  • 對標「十四五」規劃 全面推動老舊小區改造與治理
    2017年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試點。至2020年5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達3.9萬個,惠及居民上億人。  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相關工作。
  • 黃山市:「軟硬結合」改造老舊小區補短板
    2020年,黃山市改造老舊小區53個,改造面積116.41萬平方米、改造涉及戶數10121戶。通過補齊老舊小區短板,推進城市更新。推進「硬改造」。圍繞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存在的短板,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精準補缺補差。
  • 西城區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新天地!
    >如今西城越來越多老舊小區煥然一新成為一片幸福新天地2020年,西城區新上報的24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近期已獲得市政府審批通過,且已明確了相應的實施主體單位,有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小區有人管了,居民笑開顏為保證已實施綜合整治的小區改造效果得以較好保持,西城區出臺了《西城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實施物業管理的工作方案(試行)》,利用兩年時間,用財政資金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新引入的物業管理單位進行市場培育、扶持,以切實將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建立起來
  • 今日視點丨樂山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未來三年,您家要大...
    在日益更新的城市裡,老舊小區是城市建設的歷史,承載著人們棲居的過往和當下,它的改造關係著其中的每一個居民。3月27日,小編從市住建局獲悉,從今年開始,樂山將對全市城鎮老舊小區實施為期三年的改造提升計劃,通過優化功能、改善環境、提升檔次,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 寧夏銀川:"四優四提"黨建引領書寫老舊小區治理新答卷
    面對日益嚴峻的老舊小區治理難題,銀川市以「四優四提」城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現代化破題,通過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理順工作機制、強化資源整合、發揮黨員作用等「紅色組合拳」,讓老舊小區改造過程成為錘鍊黨的組織、發揮黨員作用、凝聚群眾人心的過程,全面提升老舊小區治理水平,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 河北張家口橋西區:「大帶小」「有帶無」 新舉措為老舊小區注活力
    河北省張家口市橋西區老舊小區多、「微小區」和「散獨棟」多、缺乏物業管理的小區多。為了改善人居環境,張家口市橋西區開展摸索小區管理新模式,對已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微小區」「散獨棟」,採取「大帶小」「有帶無」等辦法,引入信譽好、實力強、規模大的物業企業提供服務,為一些身處老城區腹地的社區注入了活力。
  • 崑山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改」出百姓幸福生活
    黃春宇攝  圍牆和小區大門融入江南元素,彩色的柏油路面煥發著新光彩,鬱鬱蔥蔥的花木處處可見……走在近期改造完成的樾城小區,記者完全看不出這是一個20多年「高齡」的老舊小區。  「今年,崑山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13個,涉及房屋499棟,將惠及居民7770戶。同時,大力推進中華園省級宜居街區建設,為老舊小區改造闖出新路徑、宜居城市打造注入新動力。」市住建局局長王衛東介紹。  從「政府主導」到「市場參與」 勇拆小區改造融資難「圍牆」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建設管理的焦點,也是難點所在。
  • 吉林: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2019年、2020年,吉林省共有2776個老舊小區,涉及9136棟樓、3790.56萬平方米麵積、491859戶居民改造任務已納入全國年度改造計劃。到2020年底,2019年計劃改造的831個小區將實現基本完工;2020年計劃改造的1945個小區,在10月底實現全部開工的基礎上,目前已有398個小區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