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十四五」規劃 全面推動老舊小區改造與治理

2020-12-13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 吳曉林;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 謝伊雲;中國金茂金茂智慧家未來優居公司執行總經理 喬琳琳

  一、老舊小區改造的背景及現狀

  老舊小區普遍存在配套設施缺乏與老化、社區公共服務不足、違章搭建現象嚴重、停車位稀缺、垃圾處理難等問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和城市整體可持續發展,是現代化城市及社區治理的難題。2017年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試點。至2020年5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達3.9萬個,惠及居民上億人。

  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相關工作。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老舊小區改造」進入「十四五」規劃,體現出黨中央對「民生無小事」的高度重視。在新的發展條件下,應當充分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和治理的重要意義,將治理理念貫穿於老舊小區改造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全過程。

  老舊小區情況複雜、基礎薄弱、改造任務繁重,改造量大面廣,情況各異。同時,還存在居民意見統一難、部門單位協調難度大以及改造資金籌集難等問題,影響老舊小區改造的進程與質量。

  二、老舊小區改造和治理經驗

  多年來,一些地方在老舊小區改造和治理方面探索了不同的經驗,為其他地區的相關工作提供了參考。

  天津市根據老舊小區存在問題的數量、嚴重程度,將其劃分為Ⅰ、Ⅱ、Ⅲ三類,由職能部門劃分為紅色和橙色(即緊急和一般)兩個等級,根據不同的分類和等級完善小區設施、降低小區風險。天津市根據老舊小區的不同類型引入不同的物業管理模式:一種是對環境配套設施比較好、產權比較分散的小區,引入物業公司統一管理;對環境配套設施比較差、規模小的小區,由居委會負責牽頭管理、專業部門配合。對於這些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天津市最高給以每平米1毛5分錢的物業補貼,物業公司按照政府制定的指導價收取物業管理費。

  成都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堅持「先自治後整治」的理念,在改造前先成立「家委會」「院落自治小組」等,以此作為小區改造的前期條件,通過小區自治撬動小區改造。例如,成都市新都區的東環路社區是1986年建成的老舊小區,居民融入度不高、活力不足、綠化率低,社區黨組織鼓勵黨員進入「院委會」,在黨員的示範帶動下,駐區單位、居民認領微項目,形成老舊院落多元治理機制,使得社區面貌一新、活力滿滿。

  廈門市在2015年的摸底中發現全市有356個老舊小區,其採取的老舊小區改造的思路是「先民生再提升」,重點解決居民的用水、用電、用氣等問題。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籌措的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小區紅線內改造資金以居民出資為主,財政按共同締造方式以獎代補,」,二是「小區紅線以外的改造提升資金由各管線經營單位投資,財政實施以獎代補」,除此以外還引入社會資本墊付相應資金,再通過獲得改擴建後的公共生活服務空間的特許經營、小區公共收益分成等收回墊資成本。

  廣州市中心城區的老舊小區數量達到9590個,在改造過程中,廣州市充分尊重居民意見,圍繞「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召開居民徵詢會,有的街道指導居民成立管理小組,負責信息溝通、調動居民、監督施工過程等等,很好地發揮了群眾參與的功能;有的街道對老舊小區採取「政府主導、企業承辦、居民參與」的「民改商」形式,通過公開招商引入企業、給以其特許經營權,撬動了社會資本參與,保障了老舊小區改造的多元化資金投入。

  長沙市在2018年被列為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全市有1450個待改造的老舊小區,涉及居民約25萬戶。在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投入方面,長沙市籌建城市更新投資建設運營有限公司,作為規模化改造的運營主體,選取5個小區作為試點,申請發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項債,探索片區資金平衡的路徑;在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制定老舊小區改造的「菜單」,既有「規定動作」又有「自選動作」,實現由「為居民端菜」向「由居民點菜」的轉變,通過開發應用APP服務平臺、民情工作室等方式收集居民意見,做到老舊小區的改造「以民眾需求為導向」;在老舊小區的治理中,引入「基層黨組織+業主組織+物業公司」的聯席會議制度,協商小區管理辦法和規約。

  北京市朝陽區從2009年開始試點、探索和推廣「自助自管」模式,逐步實現「準物業管理」全覆蓋。到2019年,朝陽區已經成立小區自管會181個,組建維修隊伍和志願者隊伍。老舊小區內的黨員骨幹組織居民議事會,通過與居民的協商共同解決小區公共事務。在老舊小區的治理方面,居民自管與產權單位、政府、市場組織、社會組織相結合,共同解決小區治理難題。

  三、老舊小區改造的建議

  老舊小區改造是黨中央、國務院特別重視的民生工程,是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各地要對標「十四五」規劃,在「規建管」並重的理念指導下,因地制宜地探索老舊小區改造和治理模式。

  其一,老舊小區的改造要融入街域發展。作為城市街道的組成部分,老舊小區提檔升級要融入街域整體發展之中。在改造前期,應當立足街域全局,廣泛徵集在地居民意見,在充分了解街道的現實條件、發展規劃以及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做出「大街區、小社區聯動」的改造規劃,充分運用街域既有的優勢與資源,突破「就小區而言小區」的局限,抓住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彌補街域整體發展的短板。

  其二,老舊小區的改造要引入居民生活圈理念。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居住區的物理建設,更應當是以人為本的居民空間組織建設。要詳盡了解居民的生活需求,「不做短期修補,著眼綜合發展」,在完善老舊小區內部基礎設施、基礎服務的基礎上,提升小區周邊的生活功能。從最棘手的「居民痛點」入手,逐步健全小區居民生活圈內的便民市場、便利店、步行街、停車場、醫療教育等服務設施。

  其三,老舊小區的改造要重視多渠道籌資機制。一方面,以獎代補鼓勵老舊小區自主融資,對引入市場管理機構的小區,政府提供一定的物業費補貼;另一方面,建立老舊小區改造的共擔機制,激發社會經濟活力,對以捐贈、墊付等形式提供資金的市場機構、社會組織、原建單位或居民個人,出讓一定的小區公共空間盈利,緩解政府財政負擔與居民籌資問題。

  其四,老舊小區的改造要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要明確老舊小區改造的牽頭單位,統一部署改造行動,降低行動的協調成本。建立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會議成員包括民政、住建、城管、公安、市政道路、路燈管理部門和管理服務單位等有關單位,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保證老舊小區改造多部門、多層級協調推進。

  其五,老舊小區的改造要形成長效的治理機制。要從小區改造的動議入手,引入治理理念和機制。在小區改造之初就重視民眾參與,在小區改造之中要重視民眾監督,在小區改造後及時跟進小區物業管理、日常治理,引導和撬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特別是要根據小區自身條件,因地制宜搭建黨建引領下的小區居民自治體系,通過社區指導、培訓與監督等,提高居民的自治能力和水平。

[ 責編:鄭芳芳 ]

相關焦點

  • 吉林省「十四五」期間將全面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吉林省「十四五」期間將全面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作者:趙雪    編輯:郝楊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0-
  • 廣西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全區老舊小區全面開工
    「改」繁瑣程序為順利施工創造良好條件  貴港市大力優化老舊小區改造涉及的相關行政審批事項,市審批部門開設 「綠色通道」,凡涉及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審批事項,均「優先」辦理,實行容缺辦理、特事特辦,提高審批辦理時速。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貴港市6月底實現了全面開工,開工速度全區第 一。
  • 吉林: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孫眾志表示,隨著改造工程的完成,小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得到治理,小區空間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居住建築環境得到全面提升,小區由過去的「無人管」變為現在的「有人管   據了解,前不久出臺的《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總體要求明確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導思想,提出「以人為本、精準施策,規劃統籌、因地制宜,創新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23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到「十四五」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有條件的市、縣,力爭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 事關滁州老舊小區改造!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年12月11日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推進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23號)等文件精神,
  • 我省出臺方案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你家的小區可能要啟動改造了。12月21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到「十四五」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方案同時強調,嚴禁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之名變相進行房地產開發。
  • 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3.9萬,我們小區老舊,為啥沒有改造?
    一、國家規定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列入各級政府工作日程,意味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在全國推開。《意見》強調,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 老舊小區改造不妨讓居民「點菜」
    由於建成年代較早,不少城市裡的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的「四老一差」問題,降低了居民生活品質。今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這項民生工程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任務,並列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 合肥環保局答覆政協委員提案:適時推動老舊小區排風扇改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合肥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今天拉開帷幕,記者昨天了解到,2018 年初合肥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召開以來,政協委員們運用提案建言獻策,反映民聲。不少提案的建議得到採納,從而推動政府部門出臺相應措施,改善民生福祉。
  • 4個關鍵詞 為你解答四川老舊小區改造熱點問題
    9月28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20〕63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了全省改造工作的目標、內容和要求。10月27日,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賈德華參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對《實施意見》進行了解讀並回答了網友提問。
  • 玉山縣城老舊小區將這樣改造……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推動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 安徽老舊小區將結合智慧城市改造
    近日,安徽省住建廳發布政策解讀,安徽省出臺《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今後要將老舊小區改造與智慧城市、未來社區建設相結合,完善家政、助餐、便利店等智能化設施。此外,將暢通資金供給渠道,除加大政府支持外,鼓勵居民個人以捐資、捐物、投勞等形式參與改造中。
  • 脫「舊衣」煥新顏,白雲44個老舊小區完成微改造
    接下來,白雲區有望在全區推廣這一試點經驗,推動老舊小區微改造工作實現長效管養。 煥發新活力 50個老舊小區將迎來微改造 「十三五」期間,白雲區一直以「先民生,後提升」的思路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工作,優先解決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以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適性、便捷性、安全性。
  • 鹿城今年計劃全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
    日前,鹿城區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鹿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透露,該區擬今年全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以「居民自願」為基本原則,計劃將1999年(含)以前建成的,可實施綜合改造的,且未納入計劃拆徵範圍,不存在C、D級危舊房及多孔板結構安全隱患的老舊小區納入重點改造範圍。
  • 達川區著力改造老舊小區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老舊小區的改造,關係到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更關係到千家萬戶居民的切身利益。本著「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原則,進一步提升老舊樓居住環境,改造居民居住條件,促進新舊居住區均衡發展,達川區多措並舉紮實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 鹹寧老舊小區改造煥發新活力
    截至目前,2019年74個小區全面開工,其中已完工65個,年底前可全部完工;2020年94個小區已開工82個,其中已完工16個,年底前可全部開工。168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後,將惠及9萬居民。將「老舊改造」與「城區發展」融合,實行統一規劃在崇陽縣,為實現「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的目的,當地政府把老舊小區改造和小區外圍街區整治相結合,加強對生活區毗鄰街區垃圾亂倒、亂堆亂放、非法小廣告、店外經營、佔道經營、流動商販治理力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店外「門前四包」責任制,使老舊小區從內到外整潔有序
  • 【「十四五」規劃·暢想2025】我的城,幸福感「蹭蹭」提升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發揮小城鎮聯結城鄉作用。——摘自《中共湖北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老舊小區居民打消搬家念頭「好漂亮!」12月9日,楚楚去漢口大伯家串門,發現小區變樣了,讓他驚嘆不已。
  • 遼寧印發《遼寧省老舊小區改造技術指引》暨「1358工作法」
    >   各市人民政府,瀋撫示範區管委會,省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23號),全面、系統、大力推進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根據省政府要求,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編制了
  • 樅陽縣認真謀劃十四五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該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建設宜居城市為目標,以居民自願、因地制宜為原則;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和居民共同參與的改造路徑,加快推進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認真細緻謀劃「十四五」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切實抓好我縣城填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幸福指數。
  • 2020安徽省政協月度協商會—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要強化責任落實,以市、縣(區)為重點,建立健全「五位一體」工作推進機制,加強各部門和專營單位協調聯動,紮實推進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要完善監督考核,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省直有關部門和市、縣(區)政府及各專營單位年度目標考核。要抓好規劃引領,省市協同,做好與「十四五」規劃有機銜接,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省民生工程長期堅持,持續發力,實現應改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