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省有近2.2萬個老舊小區,涉及房屋10萬餘棟,建築面積2.2億餘平方米,居民約200餘萬戶、600多萬人,這些老舊小區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礎設施老化、功能缺失、配套不完善等現象,亟需加以解決。9月28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20〕63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了全省改造工作的目標、內容和要求。
10月27日,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賈德華參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對《實施意見》進行了解讀並回答了網友提問。據介紹,要求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目前,2019年全省納入中央財政支持計劃的有735個老舊小區,惠及約16萬戶,今年全省正實施改造4193個老舊小區、惠及約46萬戶。截至目前,全省老舊小區改造累計完成投資額33.4億元。其中,納入2019年改造計劃的小區已全部開工;納入2020年改造計劃的小區已開工餘38萬戶,開工率達84.7%。
《實施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原則,明確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主要任務,提出組織實施機制、合理共擔機制和完善配套政策。在改造主要任務方面,一是明確改造對象,鼓勵整合相鄰、分散的老舊小區聯動改造;二是確定改造內容,提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改造內容與要求,這三類要求是相互銜接的;三是要求各地進一步摸清既有城鎮老舊小區底數,切實評估論證財政承受能力,完善資金籌措機制,科學編制專項改造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改造重點、實施措施等內容。
記者梳理,在組織實施機制方面,《實施意見》提出5大制度機制,統籌協調重在堅持政府引導、統籌推進;基層治理重在黨建引領、搭建共建平臺;項目生成重在堅持「一區一策」,共同擬定改造內容;項目推進重在明確責任、提供便利支持;長效管理重在制度化管理和改造成果維護。
在合理共擔機制方面,《實施意見》提出6大資金籌措機制,在居民出資方面,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合理引導居民以出資、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公共收益、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方式參與改造和維護;在政府支持方面,重在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統籌用好各類資金;在單位出資方面,重在有序引導原產權、公房產權和專業經營單位參與改造;在金融服務方面,重在銀行金融產品支持、規模化市場化改造運營模式;在社會參與方面,重在盤活存量資源,滿足養老、託養、家政、物流、便民服務等需求;在稅費減免方面,重在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措施,激發市場活力。
對於網友關心的問題,住房城鄉建設廳給出了什麼答覆呢?記者梳理出幾個熱點關鍵詞
關鍵詞1:電梯加裝
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加裝電梯是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2019年,為順應廣大群眾逐年增加的電梯增設需求,我省及時啟動了既有住宅電梯增設三年計劃(2019-2021年),用三年時間來集中解決老舊小區改造當中的一些問題,尤其是電梯加裝的問題。細化明確了電梯增設在資金籌措、實施程序、產權歸屬等方面的內容,推行以獎代補政策,給予每臺增設電梯,財政給予10-15萬元獎勵,加快推動了全省電梯增設工作。
自我省開展電梯增設工作以來,省級層面已安排財政資金3.1億元,補助了2000多個電梯增設項目,惠及約2.5萬戶家庭,有效改善了老舊小區居民住房條件和宜居環境,提升了住房綜合品質和群眾幸福指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各地已上報2020年、2021年電梯增設計劃近5400部,將持續滿足民生需求、進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和條件。
關鍵詞2:改造時間
我省出臺的《實施意見》明確了2020年、2022年和'十四五'期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三個時間任務節點,目前而言,各地已啟動2021至2025年城鎮老舊小區專項改造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工作,並開展了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申報工作,今後每年都將以年度計劃形式申報改造項目,這個就是以規劃為依據,分年度申報改造項目。力爭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我省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關鍵詞3:改造內容
考慮到全省各地老舊小區改造需求各有差異,對於改造內容,省級層面主要是把總體要求進行了明確,也就是前面講到改造內容分為三類,一個是基礎類,一個是完善類,一個是提升類。具體可以改造些什麼內容,各地還是要結合小區實際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地予以細化完善。
關鍵詞4:資金籌措
資金方面,明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需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當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資金來源有六個方面,歸結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各級政府的財政資金支持,二是相關社會力量來參與改造,三是小區居民適當出資。
居民出資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居民可以通過出資,也可以通過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或者是讓渡小區公共收益,投工投勞等多種方式參與老舊小區的改造管理,這些都可以算出資。(記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