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家邊、孔雀小區,寧波的老舊小區改造登上了人民日報

2020-12-19 樂居網寧波

1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發報導《老小區「改」出新品質》,文中相當篇幅介紹了寧波貝家邊小區與孔雀小區的老舊小區改造經驗。阿建轉發全文與您分享↓↓↓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老小區「改」出新品質

江北區貝家邊小區。

「今年要買輛電動車代步了!」新年伊始,家住浙江省寧波市白沙街道大慶社區貝家邊小區的崔文娟就盤算起了今年家中的「大事」。

以前小區的老舊車棚裡滿是雜物,也沒有電源,給電動車充電還要從家裡私拉電線,雜亂不說,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去年小區改造後,車棚被清理粉刷一新,家家戶戶都劃定了停車區域,還配上了智能充電裝置。這讓崔文娟下定了買電動車的決心,「我們去年就交了100元改造費,就等著今年能用上新車棚。」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從2017年開始,我國已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啟動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這些老舊小區改造帶來了哪些驚喜?過去的「堵點」「痛點」又是如何疏通的?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改造激發活力  

改造的是環境,提振的是精氣神,拉動的是居民消費

管道堵塞、線路雜亂、屋頂漏水、門禁損壞、公共設施老舊……這是不少老舊小區的現狀。尤其是一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的小區,因為沒有物業管理,小區公共環境、設施的日常維護很難維持。

「好政策來了,我們孔雀小區也趁勢發展!」寧波市鄞州區白鶴街道孔雀社區黨委書記石蓉喜不自勝。

孔雀小區原來牆上蜘蛛網般的各類電線

經過歸整,裸露的電線幾乎看不到了

走進孔雀小區,雨汙分流、四網合一、牆面雪白,規整的線路取代了「蜘蛛網」,每個單元裝了電子防盜門禁,家家戶戶還配上了信報箱。「每天回家走路步子都更有勁兒了!」小區居民打趣道。

小區改造之初,進展可不順利。「改造需要資金,雖然一部分由政府撥款,但是居住環境的改善也是居民自己的事兒,如果自己不出錢不出力哪能推得動?」石蓉說,雖然都有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但大家都不太願意補交住宅專項維修基金,「一直都沒這個概念。」

怎麼辦?一個24人組成的工作小組挨家挨戶上門宣講政策好處,同時從居民共識基礎較好的3個樓入手開始改造。半個月後,改造效果一亮相,其他業主紛紛主動繳納維修金。最後孔雀小區一共補交住宅專項維修基金帳戶800戶,佔小區居民比例超過90%,維修金繳納成為小區長期以來改造難的突破口。

老舊小區改造還有「隱形戰線」,優先改造的是水、電、氣、路及消防等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和安全的「裡子」問題。

地下管廊就是試點城市青島市的一大改造重點。「一下雨就積水,小孫子回來都進不了家門,我攢了不少磚頭,就等著下雨時鋪在積水中。」青島市老舊小區一層住戶張德政說,過去一下暴雨全家就苦不堪言,小區進行海綿改造後再也不擔心門口積水了。負責改造的中建一局安裝公司項目技術負責人鄒澤龍告訴記者:「我們把小區原有的水泥路面換成石英砂透水磚,還在底下建了一個107立方米的儲水池,再遇暴雨,雨水就會迅速通過滲水磚滲入地下,流入儲水池,儲存的水經過消毒裝置後還可以用來澆花、洗車。」

經過這一改造,小區雨水年淨留值能夠達到74%,也大大減輕了市政排水的壓力。儲水設施還解決了小區綠地損毀的現象,得到了居民的紛紛點讚。

改造的是環境,提振的是精氣神,拉動的是居民消費。湖北省宜昌市寶聯社區書記汪宏芳告訴記者,其管內黃龍小區做過一項統計——改造後一年內,小區內新購置車輛兩輛,房屋翻新裝修8起,「小區環境好了,停車方便了,整個社區都活躍了起來。」

改造就像繡花  

改什麼、怎麼改,居民說了才算數

「老舊小區改造就像繡花一樣,要一針一線細緻地去繡才行。」這是很多一線社區工作人員的真實感受。工程上的難題都不算難,難在聚攏共識,改到老百姓的心坎兒裡。

「停車難」是很多老舊小區的痛點。寧波市貝家邊小區也不例外。雖然居民改造停車設施的意願強烈,但對具體怎麼改卻不容易達成共識。

「居民才是最了解小區環境的人,乾脆就讓大家一起來『頭腦風暴』。」貝家邊小區社區書記張潔靜說,「改什麼,怎麼改,小區召集居民開了10多次『睦鄰議事會』,前後參加討論的有600多人。」

經過廣泛討論,一個獲得大多數居民認可的方案出爐了:規定小區內單向行駛、避免無序擁堵,小區路面施劃出標準停車位,再將小區邊上廢棄公廁的地塊規劃成一個新的停車場。如今,這個方案已經一一實現。小區內施劃出20多個停車位,新建的停車場增加了30多個停車位,已經投入使用。改造後停車變成了計時收費,小區居民停車有優惠,2小時內停車免費,一晚上收費4元。

從免費的無序亂停沒車位到計費的有序停車車位足,小區居民很擁護。「剛開始還怕大家會對收費這件事情有擔心,沒想到有車的都很積極地拿著房產證來登記停車資格,還有幾個居民看到今後停車方便了,已經決定買車了。」張潔靜說,小小的停車位改造好像一下子釋放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然而,有些改造卻因為觸碰了一些居民的利益,一時難以推動。別看黃龍小區現在的改造支持率達到了100%,但此前在一次次入戶調查和宣講後,仍有10%的居民投了反對票。「這些反對的居民大多在小區違規亂搭亂建,改造會把他們的違建拆除。」汪宏芳說,拆除違建一直是改造的難中之難。

群眾工作還得群眾做,汪宏芳發動小區居民,讓黨員帶頭,一戶一戶地去「算長遠帳」:「違建拆了,看起來你的『地盤』少了,但是安全隱患沒了,鄰裡意見沒了,而且公共設施、環境更好了,小區房子也升值了!」 一個個「釘子戶」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下被「拔除」了。黃龍小區共拆掉違建房屋27間,騰出面積1200多平方米,這些空間被用作修建院牆、增設消防通道、修建活動設施。

貝家邊小區也是如此,清除違建後的空間被用作設立共享學堂、幸福食堂等。原本不願意拆除的居民也嘗到了甜頭。「有了共享學堂,社區給我們請了老年大學的老師講課,還辦了一個智慧型手機培訓班,我們班上的老學員們紛紛用上了智能機!」貝家邊小區智慧型手機培訓班班長周志潮說。

呼喚長效機制  

依靠居民自治,還要引入社會化的改造、管理力量

「新三天,舊三年,一夜回到改造前。」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前有的老舊小區改造後「好景不長」,這句順口溜說的就是改造後由於缺乏後續管理、小區面貌又變差的問題。改造只是第一步,老舊小區改造後如何進行長效管理、持續更新?

河水潺潺、卵石潔白,宜昌嘉明花園小區裡的河道景觀別有意趣。不過這處景觀並不屬於小區改造的範疇,而是改造後居民自己找來材料一點點修建鋪設起來的。「改造完成後,小區就成立了自己的業委會,居民管理小區的熱情空前高漲,業委會成員帶動大家自己動手扮靚家園。」宜昌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改造後的長效管理需要依靠居民自治,讓居民自己成為小區管理的主體,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建立管理的長效機制,引入社會化的改造、管理力量也必不可少。

北京市朝陽區勁松街道勁松北社區是改革開放後北京市第一批成建制住宅區。這個40歲「高齡」的小區成為北京市第一個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改造的社區,開始探索市場化的改造和管理新模式。

基礎類改造項目由市、區兩級財政出資,小區自選類項目和其他提升費用由引入的社會資本願景集團來投資。修建停車場、增設景觀、鋪設燈光、加裝電梯……勁松北社區逐漸「返老還童」,並且以「自我造血」的可持續模式更新著。

「截至目前集團已投資近4000萬元,我們計算在微利情況下預計10餘年可收回全部投入。」願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對社區閒置低效空間進行改造提升,引入居民所需的便民服務業態,通過後續物業服務的使用者付費、停車管理收費、空間租金收入以及未來可能落地的養老、託幼、健康等產業,實現一定期限內的投資回報。後期還可通過金融機構投資等方式,形成老舊小區有機更新長效發展的投融資機制。

社區被盤活了,居民也有了生活的新盼頭。他們不僅成為被服務的對象,也成為提供服務的人。劉師傅的新發地「菜籃子」社區便民店即將開業,周師傅成了物業保潔隊的一員,露天理髮20多年的申師傅夫妻倆搬進了社區理髮店……隆冬時節,勁松北社區裡卻顯得暖意融融。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探索老舊小區改造後續長效機制,還有一些障礙等待破題。比如社區管理涉及眾多部門,齊抓共管整體合力不足;老舊小區缺乏改造標準和專屬規範,風險管控難,讓組織實施者責任風險難釐清;企業投資老舊小區有機更新法律政策保障不足,不利於吸引市場力量參與……

「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會產生更多的改造需求。」宜昌市住建局負責人說,只有破除體制機制的障礙,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化作奮鬥的新動力、消費的新潛力,一茬一茬地釋放出來。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寧波發布

相關焦點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按下「快進鍵」:76個小區已完工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是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寧波老舊小區改造腳步一度滯緩。與傳統老舊小區改造有所區別,此次改造還根據廣大居民意見,將升級監控、消控系統,增加殘疾人升降電梯等,最終目的是打造成一個讓居民滿意的「智慧安防」小區。華僑城小區建於1996年,由著名歸國華僑程思遠提名命名為「寧波華僑城」,現有牆門76個,樓幢28幢,居民1289戶。
  • 老舊小區改造:改出特色 留住鄉愁
    綠梅社區改造效果圖。老舊小區改造,與民生福祉相連,與城市發展相系,事關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18年,江北區啟動了對貝家邊、磚橋巷、茗雅苑等3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工作;去年,江北區又對正大花園等6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兩年改造總建築面積34.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595戶。
  • 76個小區完工 51個正施工中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提速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寧波老舊小區改造腳步一度滯緩。但是,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改造工作立即啟動了「快進鍵」,一路馬不停蹄,破難點、除堵點、解痛點,使這項民生工程得到了紮實穩步的推進。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快進鍵」:76個小區已完工,51個正施工中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是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寧波老舊小區改造腳步一度滯緩。但是,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改造工作立即啟動了「快進鍵」,一路馬不停蹄,破難點、除堵點、解痛點,使這項民生工程得到了紮實穩步的推進。
  • 寧波入選全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 對標三大原則四大探索
    2017-12-02 08:2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凱藝12月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廈門召開的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座談會上,確立了15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寧波成為我省唯一入選城市。雨汙分流、合理增設停車位、採取人車分流……這些都是各地老小區早期開始就已普遍在進行的改造。而此次試點的目的在於,探索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全新模式,為推進全國老舊小區改造,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記者從市住建委了解到,近幾年來,寧波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持續發力,重點向老舊小區停車難、易積水、管理無序等問題開刀,從單一改造到「打包」改造,力爭破解一連串「老大難」問題的結症。
  • 下陸幸福新區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涉及11個社區42個小區
    20日,記者從下陸區幸福新區獲悉,該新區11個社區42個小區將謀劃、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整個改造總佔地面積約1000畝,涉及409棟16655戶,改造面積130萬平方米,重點圍繞居住安全、環境美化、強弱電入地等進行功能完善,計劃2年內啟動,3年內完成,分兩批推進。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公布!涉及北侖福泉公寓、怡陽公寓...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公布! 《方案》明確今後三年老舊小區改造的範圍為:優先改造國有土地上2000年底前建成交付, 且未列入棚改計劃、徵收計劃的城鎮老舊小區和可維修加固使用的樓房。也可改造2000年後建成交付,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完備、公共服務及社會服務缺項較多,且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 安置房、保障房小區改造計劃,由各地自主確定。 純別墅小區不單獨列入改造範圍。
  • 廣西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全區老舊小區全面開工
    近日,今年第三季度廣西召開的全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會在貴港召開,代表們考察發現,貴港市財政局職工小區的每棟樓均有既有加裝電梯解決居民出行問題、廣播電視大學小區新改造的小花園裡每天都有居民在散步、閒聊……眼前的一切,讓人很難想像這些小區是始建於上世紀的老舊小區。
  • 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3.9萬,我們小區老舊,為啥沒有改造?
    最近收到後臺很多粉絲的留言,比如「我們小區也非常老舊,如果按照相關文件的實施改造範圍,我們小區也屬於實施改造範圍內,但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們能進行老舊改造嗎」,「看到相關文件說2000年以前的要改造,雖然我們家小區是2001年建的,但是也非常老舊,能改造嗎」,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急切而關心的想知道自家小區能不能改造。
  • 邯山區老舊小區改造見聞
    近年來,邯山區按照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切實解決老舊小區安全設施、市政配套等短板問題,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特別是尊重居民意願,動員群眾參與,將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求納入改造內容,實行「匯集民智,按需改造」,真正讓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廣大群眾。
  • 要聞|芒市老舊小區改造火熱進行中,你們小區改造了嗎?
    要聞|芒市老舊小區改造火熱進行中,你們小區改造了嗎?我市自2019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列為重點民生工程,目前已經完工55個老舊小區改造,其餘部分也在緊張的施工當中。
  • 吉林: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2019年、2020年,吉林省共有2776個老舊小區,涉及9136棟樓、3790.56萬平方米麵積、491859戶居民改造任務已納入全國年度改造計劃。到2020年底,2019年計劃改造的831個小區將實現基本完工;2020年計劃改造的1945個小區,在10月底實現全部開工的基礎上,目前已有398個小區完工。
  • 老舊小區改造主要內容
    為切實提高老舊小區居民生活質量,我省提出,老舊小區改造的主要內容包括:  完善治安防控設施。安裝單元防盜門和電子監控設施。有條件的可實行封閉管理,建立門衛值班室。  健全環衛消防設施。配備密封式垃圾桶(箱),清理樓宇間和樓道內亂堆雜物,疏通小區消防通道,有條件的應完善或增設消防栓。
  • 事關老舊小區改造
    事關老舊小區改造主持人:呼倫貝爾日報記者王秋月主持語:最近一段時間,老舊小區改造成為了市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記者了解到,這些老舊小區往往以多層建築為主、佔地範圍廣,大多位於城區中心。隨著時代變遷和生活居住條件標準的提升,老舊小區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求,其不但影響居民的生活,也制約著城市的發展。
  • 貴港老舊小區改造最新進展,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貴港老舊小區改造最新進展,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快樂妹說:小區更漂亮了~前段時間,貴港市本級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正式開工各小區的改造項目進度也深受大家的關心老舊小區改造是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有利於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優化城市人居環境改變老舊小區髒亂差的現狀前不久,豐寶小區改造也正式動工目前建設進度如何?
  • 老舊小區咋改造,大夥說了算
    老舊小區咋改造,大夥說了算大眾日報記者 丁兆霞2020-07-05 07:07:5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最近,東港區石臼街道鑫鑫小區裡熱鬧非常。整修地面、粉刷牆體、更換破損管道、配套雨汙分流設施……這個建於1993年的老舊小區正在進行著一場由「面子」到「裡子」的蝶變。71歲的老黨員李益善蹲在牆角,目不轉睛地盯著施工現場的一個角落。那裡,一座可同時容納100多人的老年活動中心即將落成。而這個項目能夠寫入此次老舊小區改造規劃,李益善是重要「推手」。
  • 老舊小區改造舊貌換新顏
    老舊小區改造得好不好,住戶的感受是重要指標。對於住戶來說,良好的小區環境和便利的設施是觸手可及的幸福感。我縣老舊小區改造一年來,讓小區環境變好了,設施更便利,房屋漏水和下水管道堵塞的「老大難」問題也解決了,居民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
    資訊 本報訊(記者 秦明豫) 今年以來,楚雄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中,在居住環境、功能服務設施、文化氛圍營造、綠化美化亮化等方面補短板、找差距,著力提升居民幸福感。
  • 老舊小區改造安居更宜居
    日前,三間房定福莊北裡社區金星小區提升改造工作基本完工,基本設施得到完善,環境得以提升,老舊小區重新煥發生機。金星小區建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大齡老舊小區。隨著居住年限增加,小區環境老舊問題越來越突出,基礎設施也不能適應居民的生活需求,越來越多的居民希望小區進行改造。「小區建得早,很多方面都不能滿足現在的生活需求,比如電容量小、牆體沒有保溫層、牆體老舊等,這些問題的存在,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定福莊北裡社區工作人員介紹。
  • 岱嶽區: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試點小區陸續動工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事關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岱嶽區搶抓發展機遇,聚力整合資源,前期通過省級入庫、項目立項、多次協調專營單位,逐步梳理問題,提出改造方案,同時對設計、監理及各施工單位進行分項工程設計做法審定和籤認,進行設計確認及交底。目前,大河小區外牆真石漆塗料、頂層防水、外牆保溫等材料已進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外牆界面劑施工及樓宇內粉刷,堰嶺小區保溫材料已到場,試點小區改造工作已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