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
是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寧波老舊小區改造腳步一度滯緩。但是,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改造工作立即啟動了「快進鍵」,一路馬不停蹄,破難點、除堵點、解痛點,使這項民生工程得到了紮實穩步的推進。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老舊小區改造不停歇。
鎮海老舊小區白龍片區化改造工程現場。
寧波市住建局傳來消息: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全部組織施工,其中有76個項目完工,涉及建築面積470.53萬平方米;51個小區正在施工,涉及建築面積423.48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額約12.3億元。
同時,生活小區「汙水零直排」創建目前也已經完工90個項目,15個項目在建,投資完成投資額約2.98億元。
此外,讓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能夠享受「一鍵到家」的加裝電梯項目也得到有序推進,今年年內新增通過審批電梯加裝102部。
海曙區:今年改造32個老舊小區
萬國新村搭建腳手架。
石街道萬國新村是海曙區今年列入改造的老舊小區之一。
這個社區建於1998年,小區有居民樓13幢,住戶476戶。作為20多年的老小區,居民樓牆面漏水、路面破損、綠化雜亂、停車位緊張等問題突出。萬國新村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包括屋面防水改造、建築外立面改造、大門、崗亭改造、樓梯間改造、圍牆改造、地下排水管網、路面改造、景觀綠化改造、沿街立面改造、小區周邊外立面、道路、景觀改造等。
由於未設雨汙分流管,小區管道堵塞問題常常發生。尤其到了夏季,管道阻塞後臭氣就往上冒,居民對此頗有怨言。這次老舊小區改造,還對小區地下排水管網進行了更新。
萬國新村是無物業的老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後,還對小區實施封閉,並引入物業,對改造後的老舊小區實施長效化、規範化管理。
錢東社區無障礙設施。
西門街道的錢東小區也列入了海曙區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改造面積約11.8萬平方米。
錢東社區有殘障人士93名,60周歲以上老年人約佔居民總數的39%。很多居民表示:「腿腳不太好,進出不方便,希望可以在小區公園、河邊步道等活動區域,多增加一些無障礙設施。」
錢東社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極打造「無障礙社區」,提升轄區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生活品質。
社區的公廁內不僅安裝了警報器,還統一安裝了明黃色的無障礙扶手。老年人上完廁所後,可以藉助無障礙扶手起身。如果一時頭暈眼花,還可以按響身邊的報警器,公廁值班人員聽到後就會及時提供幫助。
像這樣的「無障礙」元素,在錢東社區內小區內約有30處。在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外,為方便殘障人士上下車,用黃線劃定了無障礙停車位;在社區沿河步道邊、公園步道入口處,曾經的臺階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方便上下的斜坡與扶手;每個樓道前都裝上了無障礙長椅……這些無障礙設施給殘障人士,兒童、孕婦、老人,還有傷病後處在康復期的患者,增添了不少安全感。
據了解,自2018年啟動第二輪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海曙區已完成了偃月小區、迎鳳小區、高塘花園、後河小區及永壽小區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涉及總面積35.1萬平方米,小區基礎設施得到提升。
今年,海曙區在原有基礎上擴大老舊小區改造規模,把西門街道錢東小區、石街道萬國新村等32個老舊小區列入了改造計劃,總建築面積約199.4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24373戶。
今年海曙區老舊小區改造重點把加裝電梯、雨汙分流、樓道升級、飛線整治等居民特別關注的改造內容融入施工內容,並引入小區智能化模式。大到整體設計、小到綠植選擇等民聲民意,都滲透到改造工作中。
鄞州:今年改造22個老舊小區
華僑城全新打造鄰裡空間。效果圖
鄞州區東柳街道華僑城小區是鄞州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之一,對小區地下泵排水設施、屋頂、外牆面、樓道、路面、健身設施、照明、監控設備等進行統一改造。與傳統老舊小區改造有所區別,此次改造還根據廣大居民意見,將升級監控、消控系統,增加殘疾人升降電梯等,最終目的是打造成一個讓居民滿意的「智慧安防」小區。
華僑城小區建於1996年,由著名歸國華僑程思遠提名命名為「寧波華僑城」,現有牆門76個,樓幢28幢,居民1289戶。
鏟牆皮、抹灰、刮膩子……福明街道福明家園社區的工人師傅們對樓道內破損、脫落的牆面進行粉刷。
按照《鄞州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部署,今年列入改造計劃的老舊小區有22個,總建築面積約257萬平方米,涉及居民2.82萬戶,房屋745棟,分布於8個街道。目前22個小區已有5個小區完工,其餘17個小區已經全部進入施工階段。
鄞州區住建局表示,全區老舊小區改造的明年計劃也已基本明確,擴大老舊小區改造覆蓋面,優先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交付且未納入棚戶區改造、徵遷計劃的老舊小區,2000年後建成確有改造需求和改造意願的小區也可進行改造,最終將根據改造意願及資金情況確認,計劃分4至5個批次實施改造,成熟一個啟動一個。
江北:今年改造16個老舊小區
5月初,江北區今年首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日湖家園一期啟動施工。該小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住宅歷經多年風雨,外牆老舊雜亂,空調架鏽蝕,居民改造意願強烈。這次老舊小區改造就把居民反映最強烈的需求,包括房屋的安全、結構的安全和老舊設施的更新加了進去,改造項目包含8棟6層和一棟5層住宅,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外立面面積2萬平方米。小區還對安防系統、門禁系統、監控系統以及智能化的作業系統進行了更新。
新馬小區大門改造效果圖之一。
今年7月,外灘街道新馬小區改造序幕也正式拉開。新馬小區建成於1998年,共有8幢、33個單元,小區居民約370戶。該小區是全市首個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這也意味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同步納入了監督範圍,專業機構參與到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質量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將使改造更為規範。
在單元樓梯間內牆粉刷;單元門頭清洗修復並更換門牌;一樓車棚整改;建築外牆破損嚴重處粉刷修復;損毀路面、側石更換修復、綠化補種;閒置三角地帶改造為電瓶車共享智能充電站,停放約30輛電瓶車,建設社區微型消防站;將綠化帶改造成健身帶,地面鋪設卵石;建浮石亭和香樟樹相得益彰……社區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從小區內樓棟設施、建築修繕、道路交通及公共環境中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一改造。
2018年,江北區率先對貝家邊等3個小區進行改造,去年又對正大花園等6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今年,該區又在老小區改造中改變以往政府主導的模式,多方徵詢居民意願,讓他們按需「點單」。據了解,江北區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共涉及17個老舊小區、691幢房屋,約1.9萬戶居民。
讓居民生活更舒適!點!
來源:寧波住建
編輯:妙朵兒 二審:蘇葉子 三審:明月
微信號:wmwolai 傳播文明 引領風尚
覺得不錯,點個!
【來源:文明寧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