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七中考點開始布置考場。布置完畢後,老師坐在椅子上檢查舒適度。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今天,全市7.3萬名高考生迎來大考。據市教育考試院統計,今年全國近800所高校預計在京招生5.47萬人,相當於每5名考生中有4名能升入大學。今年全市106個考點的考場全程實時監控,近萬名考務人員維護考場秩序。認定高考作弊的規則也更加嚴格,考生只要帶手機進考場即算作弊,取消全部高考科目成績。
考試:最好提前半小時到
根據考試安排,今天上午考語文,下午考數學。語文和外語考前30分鐘、其他科考前20分鐘,考生可持《準考證》入場;外語科考前15分鐘後,其他科開考15分鐘後,考生不準進入考點參加當科考試。建議考生最遲每科開考前提前半小時到達考點。
考生交卷出場時間不得早於每科目考試結束前30分鐘。考試結束前要離開考場的考生,要先將答題卡、試題冊、草稿紙整理好,再舉手示意,經監考員檢查無誤並允許後方可離場,離場後不準在考場附近逗留。考生不得將試題冊、答題卡、草稿紙等考場上所發的任何考試材料帶出考場。
防作弊:今年「史上最嚴」
針對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高科技作弊,教育部首次修改了8年前公布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30處修改細化考試作弊的認定規則,加大了懲戒力度。根據新《辦法》,只要考生將手機帶入考場,無論開機與否都視為作弊。新《辦法》還首次將「加分資格作假」認定為作弊行為。作弊懲罰力度也從原來的「取消當次考試成績」改為「停考1至3年」。各地在此基礎上相繼出臺更嚴厲規定:攝像頭360度監控試卷交接和分發;手機手錶禁入考場;水杯筆袋須透明;考生只能帶準考證和身份證入場「裸考」,其餘文具統一配發……種種新規被公眾稱為「史上最嚴」。
本市作弊處罰也升級。除2B鉛筆、黑色字跡籤字筆、直尺、圓規、三角板、橡皮、標準化考試模板外,其他任何物品不準帶入考場。考生嚴禁攜帶各種通訊工具(如手機及其他無線接收、傳送設備等)、電子儲存記憶錄放等設備,塗改液、膠帶、修正帶等也不得帶入考場。考生若帶手機進考場將被取消所有科目成績,並記入考生誠信檔案。
昨天,一零一中學考場外專門設立展板提醒考生勿帶手機進考場。為防止考生誤帶通訊設備進考場,學校不僅派專員在考場外提醒考生,還為考生準備了小塑膠袋收放手機。而在北京七中,以往考場黑板上只註明考試科目、時間和試卷頁數,今年還特別寫上了考生進入考場「不能帶手機」。
考場:老師試坐每一套桌椅
記者在一零一中學了解到,該校共設35個考場,是全市最大考點。昨天上午,學校一道門門口已設立警戒線和標牌,禁止社會車輛出入。在二道門外,設立考場分布圖。第一教學樓上方懸掛起考點條幅。在一間正在布置的考場內,記者看到老師用尺子丈量間距,並對每一套桌椅進行「試坐」,以確保考生考試時的舒適度。
每年英語聽力的20分鐘都讓大家揪心。據北京七中校長王利文介紹,為保證聽力考試順利進行,學校調試好了雙路廣播,使用不間斷電源,如果一路電源出現問題,會自動切換到另一套電源;教室還有一臺可攜式收錄機同步靜音播放,如雙路電源都斷電,老師可立即打開收錄機聲音旋鈕;學校內部網暫時關閉,考點內工作人員的手機也全部關閉。
監考:監考員
著裝禁「薄露透」
昨天上午,一零一中學對所有監考老師進行了考務培訓,對試卷分發、收取、裝訂等關鍵環節進行逐一演練。
據介紹,為不影響考生應答,監考員不得穿高跟鞋、噴香水,不能穿著「薄、露、透」的服裝。同時,監考員必須熟悉髮捲、收卷等監考程序,熟悉「忘帶準考證」、「考生遲到」、「試卷、答題卡出現紕漏」等20種偶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此外,監考員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規範用語」。如考前20分鐘監考員會說「現在請考生入場」、「請考生出示準考證,經監考員核對後進入考場,對號入座」等。(晨報記者 李佳 王璐 施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