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規範著裝:應當約定俗成 怎可一禁了之?

2020-12-22 搜狐網

  ■訪談動機

  日前,北京市海澱區加強對公務員「披頭散髮、穿吊帶裙、光腳穿鞋」上班的查處,再一次吸引了輿論的視線,引發爭論:贊成者認為,規範著裝事雖小,但潛移默化中強化了公務員的國家意識,規範了言談舉止;反對者認為這不過是一場新的「作秀」,觀念不改變,穿成什麼樣都沒用;持中間態度者,更多擔心規定的可操作性———什麼叫「披頭散髮」,誰能解釋得清?

  針對這些分歧,本期訪談力圖從專家的視角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發:規範公務員著裝,究竟有沒有必要?形式上的改觀與實質上的進步,是怎樣一種互動關係?各地「步調不一」的著裝「土政策」,會不會侵犯到公務員的權利?公務員改革最終要改掉什麼,重塑什麼?

  規範著裝絕不是作秀

  新京報:近年來,各地規範公務員著裝的做法,備受爭議:很多人認為是一種作秀,怎麼著裝並不重要。

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劉瑞璞: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先講個例子,香港立法會一次例行會議上,前特首董建華先生拒絕回答新當選的一位立法委員的問題,也不與他討論問題。為什麼?

  因為這位委員穿著一件T恤、牛仔褲之類的休閒打扮。這顯然有悖於討論嚴肅和重大問題的氣氛和行為準則,從信德的角度看,這位委員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禮貌,還有和委員之間相互信任、平等討論重大和嚴肅問題的基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什麼呢?形象問題是一個入場券。就是你不按照著裝要求去做,在交流當中別人對你的行為判斷就會出現失誤,你們就沒有平等交流的環境和基礎。所以,強調規範著裝絕對不是作秀。

  劉旭濤:公務員的著裝相當於一種身份標誌,一種告示,告訴公眾,這是公務員代表國家在執法。但著裝只是一種外在的形式,外在的形式能否真實地表現應該具備的內容,並不完全一致。

  比如,警察統一著裝,衣服本身的要求是很規範的,但如果穿上那樣的服裝,你滿腦子的「官本位」,走路歪歪斜斜,帽子歪戴著,反而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形式是為目的服務的,背離了目的,形式的作用可能適得其反。

  新京報:兩位的觀點好像出現了分歧,劉旭濤教授似乎不太肯定著裝本身在形式上的價值,劉瑞璞教授能否說服他?

  劉瑞璞:其實,我們對於著裝重要性的理解過於簡單了,某種意義上,它的規則程度、符號程度是我們想像不到的。

  比如,海澱區這次嚴禁「穿吊帶背心,光腳穿鞋,披頭散髮」,按照國際慣例,吊帶背心應該是在沙灘裝裡出現的,這種著裝的符號跟辦公的TPO(時間、地點、目的)完全違背,它不是公務符號,而是休閒的符號。再比如超短裙,它也是休閒符號,也是沙灘裝裡的,有的超短裙還有一種暗示,比如超短的皮裙,是色情業的符號。

  新京報:還有沒有其他細節上的價值?

  劉瑞璞:穿衣服往往能暗示自己的行為,比如穿禮服,按照禮儀要求,就不能蹲著、不能摳鼻子、摳耳朵。所以一旦穿上晚禮服,人們立刻就會聯想到這些行為是不能做的,整體的形象就會受到影響。還有顏色,深色比淺色更容易被公務員接受,因為深顏色使人顯得更收斂、更冷靜、沉著,淺顏色容易使人浮躁、興奮。所以我們會發現,越是正式的場合,顏色越深。越是休閒場合,顏色越淺。可見,形式本身具備獨立的價值。

  新京報:劉旭濤教授有沒有被說服呀?

  劉旭濤:呵呵,我並不否認形式有時候會對內容產生影響。但我們在對公務員進行培訓的過程中發現,提高公務員整體素質有兩個途徑:一種形式是通過內在素質的提高,進而反映到行為、舉止、修養上,最後自己會要求服裝達到一定的品位;還有一種,首先要求外在的形式,然後影響到他的行為,再去影響他的整體素質。

  培訓公務員當然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但考慮到公務員的素質相對比較高,以及選擇服裝多樣化的自由,所以更多還是應該通過自身素質的培養,來達到行為的規範,行為規範了以後,公務員在服裝選擇上自然有自己的判斷。所以我還是主張從內容到形式,反對強制性的規範著裝,這是把公務員當成小學生看待了。

  服裝變遷體現平等

  新京報:古代官員穿的是官袍,到了近代,官員在正式場合大都穿中山裝,改革開放之後,西裝又風靡起來,怎麼解讀這種服飾的變化?

  劉瑞璞:古代的官袍是帶封建色彩的,比如十二章的符號,皇帝是帶有十二章的,意味著世界萬物濃縮為十二種符號集皇帝於一身,意味著萬物智慧集皇帝於一身,根據官員級別再遞減。

  現代公務員的服裝大致分兩種,一種是統一著裝,像警察、稅務、工商等等;一種是非統一著裝,就是不直接參與執法的人員。除了一些統一著裝還通過圖案,反映級別的高低,非統一著裝已經不能反映官員級別高低了,這就是一種進步,意味著平等。

  李如海:從穿中山裝到穿西服,是時代的發展,因為中山裝脖領的扣子非常不方便,西服要方便一些。(新京報:是不是還有與國際接軌的原因?)那倒沒有,因為西服不是改革開放後才有的,早就有了。現在,普通公務員也穿西服,國家領導人也穿西服,沒有差別,這就是平等呀。比如我是老師,我上班就總是穿西服,跟公務員一樣呀。

  本土化傳統不能放棄

  新京報:公務員著裝的變化有沒有受到國外的影響?怎麼看待本土化著裝和國際潮流的關係?

  劉瑞璞:建立新的禮儀必須借鑑國際慣例,建立新的慣例必須融入國際社會,所以肯定會受到影響。但並不代表我們傳統禮儀中優良的文化被取締了。比如我們現在都接受西裝了,但在一些場合,西裝是不適合的。以前美國總統在宴請我們國家領導人時,請柬會註明請穿晚禮服,按照他們的慣例,晚禮服是要扎領結的,但我們還不習慣穿,那穿西裝行不行?也不行,因為西裝和晚禮服不在一個層面上。怎麼辦,中山裝就起作用了,當年鄧小平選擇深色中山裝。這就是本土化的問題,就是當我們對國際慣例還沒有接受的時候,仍然可以保留本土的特色,這不是相悖的。比如阿拉伯大袍、我們的唐裝等。

  新京報: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公務員的著裝規範程度處於什麼水平?

  劉瑞璞:處於非常低的一個水平。我在今年前兩個月去過一趟日本,路過日本警視廳,他們的公務員全部是西服革履,沒有人穿襯衫、T恤、牛仔褲。而就在我們今年的兩會上,這可是我國最高級別的會議,會場上不得體的著裝比比皆是,我曾在《新京報》上發表過一篇《給兩會代表、委員著裝提個醒》的文章,指出了其中的錯誤。這就表明,我們的公務員相互之間還沒有嚴格著裝的意識。

  規範著裝靠約定俗成

  新京報:關於公務員著裝,目前有沒有一個全國性的統一規定?

  李如海:除了統一著裝的部門,像警察,有專門的規定,其他人員還沒有。人事部目前關於公務員禮儀方面有一個籠統的規定,有九條,裡面有一句話提到著裝,但非常籠統。

  新京報:現在各個地方出臺了形形色色的禁令,有的規定似乎特別寬泛,難以操作,像「要時尚不要性感」,還有一些特別細緻,非常具體,怎麼看待這些禁令?

  劉瑞璞:我反對通過制定禁令來規範著裝。像香港立法會這樣的級別,對委員和工作人員的著裝是沒有明文規定的,發達國家也都如此,就是聯合國開會也沒有對與會者的著裝規定,但委員們都知道該穿什麼不該穿什麼,已成約定俗成。

  當然,這中間會有一條紅線,但不是靠規定,而是靠委員的修養和判斷力。比如,在日本,如果公務員穿得很另類,很多同事會對他敬而遠之,不跟他交流,甚至會有人認為他是黑社會、恐怖分子。

  總之,公務員穿錯衣服,譴責他的不是禁令、罰款,而是輿論和道德,比如香港那位立法委員不會被驅逐出去,因為怎麼穿衣服是他的自由,但輿論的抨擊和道德的指責,會讓他反思,並付出代價的。

  新京報:現在的問題是,有人認為個別地方政府規定了不規範著裝的懲罰措施,涉及到了公務員的升遷、薪水等問題,侵犯了公務員的權利。公務員到底有沒有規範著裝的義務?

  劉旭濤:對於統一著裝的部門,公務員有義務嚴格遵守著裝規定。但對於其他人員,動不動就處罰就有點過了,因為著裝終歸是道德範疇的事情,不能強制公務員服從。不規範著裝可以作為年終考核中行為舉止方面的一個考核點,比如考核標準方面的「德能勤紀廉」,可能會找到一些依據。但工資本身是國家規定的,如果隨意扣掉了,公務員較真的話,是要有個說法的,因為國家並沒有一個關於著裝的統一規定。但獎金不好說,大多是地方財政給的,給不給是地方政府的行為,而規定就是地方政府出臺的。

  新京報:地方政府的著裝禁令有沒有一個界限,一個度?

  劉旭濤:把握這個度,就需要從行為規範的角度來規範著裝,而不是專門立服裝規範。著裝,作為行為規範裡面的一項,可以從行為規範中延伸出來,但要獲得一個合理的解釋,比如穿吊帶裙拖鞋,不光是公務員,其他公共場合經常接觸老百姓的服務性部門都是不適宜穿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行為規範就可能禁止一些。但絕對不能無限制地擴大範圍,必須是合理的解釋。

  公務員屬於弱勢群體

  新京報:如果公務員因為著裝的禁令,權利受到侵害,怎麼救濟?

  劉旭濤:目前內部行政行為只能通過上一級人事部門來申訴,或者向上一級監察部門控告。只能在系統內部來解決,不能走司法途徑。

  新京報:這些救濟途徑能夠很好地保護公務員權利嗎?

  劉旭濤:實際上還很不夠。比如,其他行業從業者都有工會,公務員行業就沒有。

  很多發達國家都有公務員工會,1998年我去美國的時候專門問過,他們叫僱員協會,只要沒有下級的公務員都可以參加,但我們目前還缺少這樣的途徑。

  再舉個例子,比如社會保障,國家要求企業必須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但公務員沒有。現在公務員整個都是公費醫療,將來也有退休金,但一旦公務員離開了國家公務員隊伍,比如被分流掉,就什麼都沒有了。因為他們沒有參加社會保險,沒有積累呀,社保是要積累的,從參加工作開始就應該積累,但實際上公務員沒有。所以,某種程度上公務員也是弱勢群體。

  新京報: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局面?

  劉旭濤:因為我們長期以來教育公務員要「聽話」,這導致公務員的權利意識不強。

  一個直接的表現是公務員提起訴訟的例子太少。法律的健全是互動的過程,哪個領域打官司越多,將來肯定越健全。像秋菊一樣,他有訴求了,要說法了。但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公務員要說法的還很少,可能忍氣吞聲了,也可能他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走司法途徑,他損失的會更多,所以就不願意走這條路。

  新京報:如何進一步保障好公務員的權利?

  劉旭濤:《公務員法》是母法,原則是不錯的,下一步肯定要有條例細則或者司法解釋,來進一步完善。另外,政府要重視公務員群體的勞動權宜,應該適用《勞動法》的規定;最後,公務員應該有自己的權利訴求,當行政途徑不能保障自己的權利時,要能夠站出來,只有公務員願意走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才會促進《公務員法》的進一步完善。

  連結

  7月29日,海澱區正式啟動公務員職業禮儀教育月活動。

  據介紹,海澱區這次將對公務員的職業道德、職業規範和職業禮儀進行綜合檢查,但重點是職業禮儀,希望通過每個公務員得體的禮儀表現,提升公務員整體文明修養,並對首都市民形成良好表率。

  ———2005年7月31日《新京報》今年7月份出臺的《中共西安市委辦公廳工作人員行為規範》要求工作人員上班期間儀表整潔,不準穿拖鞋、無後幫鞋、短褲、背心、超短裙,不濃妝豔抹,不佩戴與機關環境不相稱的裝飾品等,用細節體現機關的精神面貌。

  ———2004年9月15日新華網吊帶衫、露背裝、緊身褲這類性感的衣服,浙江檔案系統的女公務員在上班時不允許再穿了。近日,浙江省檔案局頒布全系統《女公務員辦公禮儀規範》,在著裝、語言、交往、行為4方面對女公務員提出了要求。

  ———2004年9月1日《東方早報》

  本版攝影 實習生 範遠志

  李如海照片由本人提供

  □本報時事訪談員 趙繼成 北京報導

相關焦點

  • 英國大學推出教師著裝規範
    英國某大學新近頒布了一套教師著裝規範,要求教師們上班穿正裝,破舊的衣褲、牛仔褲、以及誇張的首飾和髮型等均被嚴格禁止。這所學校在規範中表示,大學是一個專業的事務機構,學校職工有責任通過他們的著裝和儀表來傳承和宣揚這一機構所代表的專業價值。傳統印象中大學教師多是身穿條絨皮護肘上衣、滿身粉筆灰的形象,而這一著裝規範則與之大相逕庭。
  • 公務員面試著裝:女生版
  • 關於機關工作人員及前來辦事人員規範著裝的通知
    烏魯木齊市水磨區各街道辦事處,區屬各部、委、辦、局及前來機關辦事的人員:  為進一步規範機關工作人員行為,維護政府機關形象,按照《公務員行為規範》的有關要求,特對機關工作人員的著裝作出如下要求:凡工作時間(含中午餐廳就餐),不得赤腳、穿涼拖(拖鞋),穿吊帶裝、露臍裝、露背裝、背心、短褲,濃妝豔抹、奇裝異服
  • 公務員禮儀大全 涉及「著裝、握手、介紹、問候、接待、接電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公務員的小門道,ID:xiaomendao018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問候的禮儀次序:秘叔看來,在正式會面時,賓主之間的問候,在具體的次序上是有一定的講究的。1. 一個人問候另一個人。此時通常應為「位低者先行」,即雙方之間身份較低者首先問候身份較高者,才是適當的。
  • 國外商務旅行的著裝禮儀的技巧與禁忌
    在公務場合,涉外人員的著裝應當重點突出「莊重保守」的風格。在社交場合,涉外人員的著裝應當重點突出「時尚個性」的風格。既不必過於保守從眾,也不宜過分地隨便邋遢。日前的做法是,在需要穿著禮服的場合,男士穿著黑色的中山套裝或西裝套裝,女士則穿著單色的旗袍或下擺長於膝部的連衣裙。其中,尤其以黑色中山裝套裝與單色旗袍最具有中國特色,並且應用最為廣泛。
  • 老年痴呆症更名 規範"疾病名詞"豈容拋卻"約定俗成"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表示,老年痴呆症規範名稱是「阿爾茨海默病」,但由於這個名字相對專業,普及推廣還需要一個過渡。國內已有專業機構啟動了申請更名工作。(10月11日《新京報》)  疾病診斷名詞的術語制定,講究的是用語規範、嚴謹精準。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而對於其修改的做法,都無法真正繞開方便民意的基礎之上。
  • 從「官服」到「常服」,衣邦人揭秘公務員著裝的前世今生
    當代公務員為什麼愛穿夾克? 夾克有著「效率先生」的氣質,免熨、利索、耐髒、親民,這使得夾克成為中國官場上受歡迎的文官便服。在十八大後常委的第一次集體參觀時,五人穿夾克,兩人穿西裝,穿西裝的兩人也都選擇襯衣第一粒扣子敞開,不打領帶。 夾克衫很平民,不奢華,穿上他會給人一種低調、隨意、樸素、大眾化的感覺。
  • 涉及著裝、握手、介紹、接待、接電話……
    來源: 央企大秘文 / 秘 叔按在體制裡作為公務員應該怎麼注意自身的禮儀規範?例如:著裝、握手、介紹、問候、接待、接電話......等等。今天,我們再來談談公務員的禮儀規範.間接式——所謂間接式問候,就是以某些約定俗成的問候語,或者在當時條件下可以引起的話題,諸如,「忙什麼呢」、「您去哪裡」,來替代直接式問好。它主要適用於非正式交往,尤其是經常見面的熟人之間。介紹禮儀自我介紹要態度謙虛,鎮定而充滿自信,不能自我吹噓。
  • 江西省統一規範城市管理執法制服 嚴格限定著裝範圍
    &nbsp&nbsp&nbsp&nbsp日前,省住建廳和財政廳聯合印發《江西省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和標誌標識供應實施辦法》,規範穿著制式服裝和佩戴標誌標識,嚴肅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儀容儀表及執法風紀,規範執法行為。
  • 公務員面試禮儀著裝注意事項,小小細節決定成敗!
    很多小夥伴對於公務員面試充滿了未知和期待。有很多考生考前擔憂:我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啊?考場禮儀難嗎?今天中公教育就面試禮儀著裝給大家進行一個詳細的介紹。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著裝安排女士優先,那麼我們就先從女生開始吧!一、髮型。女生髮型要符合自己的氣質。如果是長發的話,建議紮起來,不要披散頭髮,短髮的話自然即可。頭髮顏色黑色最佳,儘量不要染太過鮮亮的顏色。二、妝容。女性妝容要求素雅。
  • 有什麼著裝規範?
    有什麼著裝規範?時間:2015-05-26 12:50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畢業學位服是由什麼組成的?有什麼著裝規範? - 學位服介紹 著裝應符合下列規範:一、學位帽學位帽為方型黑色。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二、流蘇博士學位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校( 院、所)長帽流蘇為黃色。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簷自然下垂。
  • 美國高中畢業舞會著裝規範
    美國高中畢業舞會著裝規範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在春季舉行的Prom是美國高中裡重要的社交活動,有著畢業舞會之稱,高中生們會在這一天費心裝扮自己,而學校設置了不少限制,以防學生著裝出格。這裡將藉助一些時裝模特的照片,帶你一覽各高中的舞會穿搭法則。不對稱式的裙子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凱林克羅高中是不被允許的,所有的裙子必須長度及地。
  • 第37集|對環保執法人員的著裝要求
    對環保執法人員的著裝要求最近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人員著裝管理規定》的通知,原文如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人員著裝管理規定第一條 為規範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人員著裝,樹立和維護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的良好形象,推進規範文明執法
  •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男士應該怎麼著裝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男士應該怎麼著裝,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微信客服】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5202602573
  • 2009屆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服著裝規範
    碩士學位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範:一、學位帽學位帽為方型黑色。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二、流蘇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簷自然下垂。
  • 原創好文|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的司法認定
    司法實踐中,對法定的通用名稱的認定通常爭議不大,但對於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究竟如何認定,司法實踐中亦多有分歧,下文將試探討之。―、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理論之證成商品通用名稱是相對於商品特定名稱的術語,按照通常理解,其一般包括法定的通用名稱(即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形成的規範的名稱),以及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即相關公眾普遍認為某一名稱能指代某一商品的名稱)。
  • ...兼評中共中央組織部等四機關發布的《關於規範公務員辭去公職...
    公務員辭職再就業應當遵循從業限制——兼評中共中央組織部等四機關發布的《關於規範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從業行為的意見》 發表時間:2017-06-01 10:08:22 作者:楊擇郡
  • 商務接待乘車禮儀是約定俗成的,還是有規範的?
    牛車網網友清水 問:商務接待乘車禮儀是約定俗成的,還是有規範的?牛車網網友健腹輪 答:
  • 天津市規範醫務人員著裝 行政後勤不能穿白大卦
    昨天,市衛生局對全市醫務人員執業著裝和儀表作出詳細規定,強調醫務人員要著裝有序、規範執業。  規範醫務人員著裝和儀表,是本市醫院管理年活動中推出的舉措之一。長期以來,醫院的工作人員都穿白大褂已成慣例,對病人而言,見到「白大褂」就認為是「大夫」,但很可能這位「大夫」是其他工作人員,根本無法解答病人的問題。
  • 為什麼運動鞋、牛仔褲、T恤成為矽谷的著裝規範?
    賈伯斯的經典穿著伴隨著 "休閒星期五 "和矽谷風格,運動鞋、牛仔褲、T恤衫已經成為Airbnb、Fcebook等科技公司的著裝規範。他認為,那些選擇創業公司的人,並不想放棄自己的休閒著裝,而選擇銀行家的西裝領帶。於是,初創公司將其更寬鬆的工作環境作為競爭優勢,以僱傭和留住優秀人才。他們越來越願意容忍,甚至鼓勵休閒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