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
從官宣到開播,周杰倫宣傳了兩個月的直播首秀終於來了。但看過的網友表示,結束的太快就像龍捲風。
晚上8點半的直播,平臺提前半個小時就開始預熱,期間不斷播放最近大火的《Mojito》粉絲翻唱集錦,同時也安排了定時抽獎,為中獎粉絲送出籤名專輯、海報等周邊。
剛開始的一切,都讓傑迷興奮不已。
在直播間,有無數"爺青回"、"有生之年"等彈幕不斷刷屏。直播還未開始,就有超360萬人蹲守,足以可見周杰倫的強大號召力。
此前,周杰倫已經通過多方渠道給粉絲們打好了預防針,「大家別太期待,就是聊天、變魔術」。
周杰倫的粉絲沒有預料到他會如此耿直,事實真如預告的字面意思,開直播說不唱歌就不唱歌,直播首秀就是"魔術+互動聊天",9點剛過,周杰倫就匆匆告別,要和好友蕭敬騰打球去了。
而觀眾期待的唱歌環節,周杰倫說沒有練聲,直接清唱不太好。
這場30分鐘的魔術秀,周杰倫除了開場的硬幣魔術和紙巾魔術之外,其餘的魔術都是由另外兩個魔術師朋友展示。
第一個魔術是在一張黑色的桌子面前表演硬幣魔術,從4個硬幣最後變出由多個硬幣組成的"J"字母。
第二個魔術從畫裡面憑空抽出紙巾。
宣發稿中周杰倫為開場魔術準備了20多天,平臺宣傳海報上列的歌單足夠撐起一場小型演唱會,這波操作把粉絲遛得沒脾氣。
其他時間,是他和他的朋友們在互動聊天完成的。一會"偶遇"的劉畊宏開始空中伏地挺身,一會魔術師好兄弟給大家變一杯mojito……
期間,周杰倫端著iPad一直在問彈幕裡有沒有關於魔術的問題,想讓大家多誇誇他的魔術。但大家只顧著"啊啊啊啊"尖叫,以及催著他唱歌。
蕭敬騰突然闖入,粉絲們以為會帶來更多表演,卻沒想到這只是蕭敬騰來叫周杰倫打球,最後以周杰倫的朋友們安利自己的快手號後結束直播。
結束後,平臺還三次循環直播回放,留下直播間的粉絲在疑惑,"沒有彩蛋嗎,就半個小時"、"這就沒了?"
大家的心理落差是可以理解,畢竟對這場直播期待已久。
早在5月份,周杰倫在直播平臺註冊了"周同學"帳號,這是他唯一一個中文社交媒體。一時間,傑迷們紛紛湧入,到目前為止,粉絲數已達3000W+。
近兩個月,周杰倫也一直在分享自己的生活,對於這次直播,粉絲期待已久。
同時,平臺也為這次直播大力推廣,線下開設了12處地標應援。不少明星藝人也紛紛為其"打call",郎朗還專門自彈一首《Mojito》為周杰倫直播助陣。
特別是在直播時,陳小春、郎朗、華少等人湧入直播間打賞,其中,"王祖藍給周杰倫刷了700個穿雲箭"話題火速登上熱搜。
最終官方數據證明,周杰倫刷屏威力無敵,只是半個小時的直播,在線觀看總人次突破6800萬,直播熱度達到6121萬,直播間互動總量達到3.8億。
不差錢的周杰倫,將上千萬的打賞收入悉數捐作公益。
王者歸來,很有牌面。
但期待有多大,期待落空就有多大。單從這次首秀內容來看,似乎並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
不少網友表示:"這不就是30分鐘的《週遊記》嗎?"
的確,這次直播很多內容設計都與周杰倫此前的綜藝《週遊記》一致。
比如,都是幾個好友在一起聊天,寒暄。攝影師邊走邊拍,跟隨周杰倫和幾個好友不斷地變換場地,甚至,還是熟悉的魔術表演環節。
在《週遊記》當中,周杰倫和化妝師杜國璋、魔術師陳冠霖、蔡威澤組成"小分隊",以及還有林俊傑、蕭敬騰、五月天、謝霆鋒等,去世界各地體驗當地的文化。
熟悉的好友群,這次直播地點換成了一個藝術展覽館,你要說這是《週遊記》番外篇想必大多數人也都相信。
《週遊記》作為周杰倫首檔個人記錄綜藝,在播出之前吊足了觀眾胃口與好奇心。
但隨著節目播出,出現"周杰倫綜藝感不強"、"節目就是周杰倫個人vlog來滿足粉絲情懷"等不同的聲音,節目口碑開始下滑,豆瓣評分跌到勉強及格的6分檔。
不論是前段時間引發全民爭相模仿的《Mojito》MV,還是《週遊記》,抑或這次直播首秀,如今周杰倫的畫風就都變成了:周杰倫和他的朋友們。
從2000年發布了自己第一張專輯《Jay》,周杰倫已經出道20年,這20年的時間裡,無數80、90後聽著他的歌長大,而他也創造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周杰倫時代"。
這麼看也就能理解,豆瓣上只是有人發問"周杰倫憑什麼這麼紅",一大群夕陽紅歌迷依然為他徹夜打投,直至頂峰。
他的粉絲最常說的就是"陪伴了我整個青春期的人",而周杰倫能成為華語樂壇劃時代的人物,當然不是只能寫情歌。
他在創作頂峰時期,極具人文主義情懷,又對親人的細膩表達,對反家暴反狗仔憤怒,也有對成長的反思,理想的掙扎。
一位周杰倫資深粉絲說:"他的創作天馬行空,涉獵範圍非常廣闊。《刀馬旦》是東西方融合的碰頭彩,《以父之名》是教父的沉重肅殺,《上海一九四三》讓你回到了二戰現場,《娘子》是"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悲傷。"
而他現在的歌曲,"哥練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
《說好不哭》最大的噱頭就是和五月天阿信合作,以及MV拍攝用了日本模特三彩吉花。
就連最近引發風潮模仿的《Mojito》不得不說,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短視頻的火熱和平臺的推廣。外界開始不在乎周杰倫創作了什麼,而是只要是周杰倫創作的就好。
作品無論從立意還是創作角度來看,周杰倫如今的歌曲全線退步,就如他手中的珍珠奶茶——越來越像甜水。
演唱會辦的一年比一年自我,每次都帶一幫朋友伴唱甚至直接幫唱,經典歌曲一再降調。粉絲也只能找補,他年紀大了要理解。
每年演唱會除去製造一些新聞熱點,也只有一堆情懷在演唱會上空隨風飄散。
如今的周杰倫,無論是創作還是演唱會,抑或是上節目開直播,撲面而來的畫風就是:周杰倫帶著他的一群小弟走過來了。
毋庸置疑,周杰倫早已擁有躺贏的資本。20年的時間已讓他一步步成為了周老闆、周董、周爸爸、哥中之哥。
只要作品一發布,無數粉絲徹夜等待,只為第一時間轉發朋友圈祭奠青春。
各大音樂平臺排行榜連夜登頂,演唱會門票依然一票難求,平日在網上曬個生活中的邊邊角角都能隨便問鼎當日熱搜。可以說,周杰倫依然是這個時代最有流量的歌手。
但是,周杰倫在享受被好友簇擁熱鬧時,也就不能像李宗盛那般寫出"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的人生感悟了。
已經封神的周杰倫顯然沒有"中年危機"。年輕時候的深厚積澱,已然讓他不需要再"乘風破浪"亦或"披荊斬棘"地迎合觀眾。
而就算是揮霍情懷,也有龐大且忠實的粉絲群繼續為其買單。但對於一個曾經滿身才氣的歌手而言,"短暫"的藝術生涯只能留在粉絲的青春期,未免有些遺憾了。
現如今,隨心所欲毫無表達欲望地創作,不跳脫舒適圈的綜藝節目,甚至可以說敷衍的直播,不知道周杰倫對自己的"營業"還滿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