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元豐天山花園安裝了一套最新的智能化防範和服務系統,智能識別探頭、防高空拋物探頭、地磁感應等各類泛感知智能設備一應俱全。在高科技加持下,這個舊小區實現了「零發案」。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此前該小區曾在短短一個月內接連發生四起入室盜竊案、三起偷盜電動自行車案。這一鮮明的變化,源於社區民警錢海鷗與社區居民一同探索籌建的「智能安全屏障」。
錢海鷗是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北新涇派出所一位基層民警,主要工作範圍是8.5萬平方米、建於2004年的元豐天山花園小區。2009年2月至今,她作為社區民警在這裡紮根10年。
2016年底,元豐小區連續發生四起入室盜竊案件、三起偷盜電動自行車案件,居民反響強烈。作為社區民警,錢海鷗壓力極大,雖然第一時間採取了補救措施,但她認為「亡羊補牢」肯定比不上「防微杜漸」。2017年,市公安局提出「智慧安防」建設理念,這讓錢海鷗眼前一亮。她會同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坐下來商議,大家一致認為,有必要眾籌資金,給小區升級安裝一套兼具科技感和功能性的「智能安全屏障」。
錢海鷗信心滿滿地著手開展民意調查,卻沒想到1523戶居民中,近八成對眾籌資金持反對意見。居民蔣阿姨的擔憂最具有代表性:什麼系統不系統、智能不智能的,不就是加裝監控探頭麼?聽上去挺大的項目,而且花居民自己的錢,可得好好盤算花這筆錢到底值不值。原來,與老舊小區智能安防工程有政府補貼不同,商品房小區有維修基金,而要動用維修基金改造安防設施,必須經過業委會同意。
一天,居民蔣阿姨晾在外面的被子被樓上扔下的菸頭燒了個洞。但是,不知道是哪戶人家幹的缺德事。錢海鷗聞訊後,一邊安慰蔣阿姨,一邊藉機為智能安防建設「拉票」。「聽說安防系統裡面可以包含『防高空拋物』探頭……」錢海鷗一說,蔣阿姨心動了,當場表示支持小區智能安防改建工程。
「這件事情啟發了我。要獲得居民支持,首先要讓他們了解,究竟什麼是智能安防系統。」錢海鷗邀請安防專家進小區宣傳講解智能安防的功能和優勢,還組織居民代表參觀已建成智能安防系統的樣板小區……一來二去,居民認知度、配合度很快提高了。
整個改造工程涉及居民眾籌資金近200萬元,錢怎麼用,是絕大部分業主最關心的事。錢海鷗向業委會提出,要消除「痛點」,資金使用流程全透明公示,不能有任何瑕疵。這徹底打消了業主們的顧慮,最終投票時,97%的業主投下贊成票。
去年夏天,智能安防系統建設工程動工。元豐小區主要出入口安裝了具有精準識別功能的探頭,防高空拋物探頭、電梯監控探頭、地磁感應、門磁感應等各類泛感知智能設備也逐一安裝、調試到位。經過一年的改造建設,今年6月,工程圓滿完工。
如今的元豐小區,進出車輛的號牌能自動識別,智能系統能識別可疑人員並自動報警,防高空拋物探頭、地磁感應等設備一應俱全。「很多朋友很羨慕我們小區的高科技,住在這裡既安心又開心,小區房價也升了。」蔣阿姨很是得意。
「要提高參與度,首先要把硬體設備共享給居民使用。小區的兒童樂園、大門、廣場等這些公共場所的監控視頻,居民可以通過手機查看。這樣一來,大家更放心,更有安全感了。」錢海鷗說。
智能安防系統運作至今,元豐小區沒有發生過一起入室盜竊和盜「三車」案件。此外,亂停車、高空亂拋物、寵物亂拉糞便、垃圾亂傾倒等不文明現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智能煙感報警系統還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獨居老人的居家防火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