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早晨,錢海鷗早早來到社區警務室,遇見了居民老唐。疫情初期,錢海鷗上門排摸人員流動情況,一開始很多居民對民警上門不理解,覺得當時疫情並不嚴重,沒有必要大驚小怪。老唐就是「不理解群體」中的一員,但在錢海鷗不厭其煩的防疫知識和政策的宣講下,漸漸打開了心扉,後來還加入了社區志願者的行列。這不,一大早老唐就給值班的同志們送來了親手製作的點心。
下沉社區助復工復產
在整個疫情防控工作期間,錢海鷗勸別人最多的話就是少出門,但自己卻專向人多的地方去。隨著復工復產的腳步加快,錢海鷗遍訪轄區所有的商鋪,逐一檢查防控預案的落實情況,見到商務樓物業、保安等工作人員,總是不斷反覆提醒:「一定要做好健康碼查驗與個人信息登記工作,這是我的手機號,如果有情況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
轄區沿街商鋪陸續恢復營業後,錢海鷗在巡查中發現一家會員制親子活動館始終大門緊閉。她通過社區排摸獲悉有4戶居民花大價錢辦了該店鋪會員卡。錢海鷗通過房東輾轉找到了商家負責人,提前掌握了他們經營困難、準備關店的信息。她意識到,如果不提前介入的話可能滋生不穩定因素。錢海鷗馬上說服店方制定補償性措施,並主動與會員溝通「將單店卡轉為通用卡,可在本市其他連鎖門店繼續享受服務」等方案。經多次協商,順利解決了會員卡「退轉」問題。
活用軟體解百姓難題
錢海鷗也一直在推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進小區,隨著全市「一網通辦」不斷升級,便民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由於疫情影響,小區居民王先生的孩子遠在老家,未能及時返滬辦理居住登記,但眼看上海的幼兒園入園報名在即,需要相關報名材料,心急如焚的他向錢海鷗求助。錢海鷗趕緊向他說明居住登記網上申請方式和操作流程,並積極與分局溝通,為其解決了網絡申辦中遇到的問題。登記成功後,王先生有幸拿到了上海市第一張電子版居住登記憑證,順利完成了孩子的入園報名。
「一網通辦」在疫情期間的切實運用從物理層面隔絕了人與人之間、材料與材料之間的密切接觸,有效地減少和阻斷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使得元豐小區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也為老百姓排了憂,解了難。
國慶中秋抓精細管理
國慶八天的小長假中,居民走親訪友、出門旅遊必不可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如何做到精細化管理確保小區平安?
這可難不倒錢海鷗,作為社區「微治理」的行家裡手,錢海鷗與小區居委、物業提前多次開展交流,將疫情期間的多項優良舉措常態化、長效化。
疫情期間快遞員不能進入小區投送,快遞只能放在小區門口,有居民擔心會不安全,錢海鷗就在小區大門外安排了快遞臨時集中存放區域,並選擇了一個有攝像頭能拍到全景的位置,至今為止,小區沒有一件快遞被盜或被拿錯,在保證居民財產安全的同時也提供了便利。
又比如,通過小區東、西兩扇大門的道閘系統第一時間進行識別,將小區住戶與外來人員有效區分,對非本小區住戶與車輛,安保人員與平安志願者將第一時間詢問來由並作登記,充分發揮群防群治力量,確保居民們能平安有序地度過佳節。
錢海鷗說:「我為社區防疫所做的點點滴滴是上海無數社區民警防疫的縮影,從『下』社區變為『泡』社區,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是我們的目標。我覺得守好社區、將社區警務工作做到盡善盡美,把群眾發動起來,把社區當家,把居民當親人,才能真正做好社區工作,才是獻給祖國母親最好的生日禮物。」
人物簡介
錢海鷗,女,44歲,中共黨員,現任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北新涇派出所元豐天山花園社區民警,曾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2次。2020年9月,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作者 | 翟夢麗 朱晨 陳純
編輯 | 劉家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