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境地。他們的語言,他們的行為可以讓你大跌眼鏡,也可以讓你大吃一驚。你永遠也摸不清,他們小小的腦袋裡到底在想什麼。
撿東西是每一個孩子,尤其是4歲以下孩子的樂趣。平平無奇的東西,在他們的眼裡就是寶貝,帶給他們無數的驚喜。
有的孩子喜歡撿樹葉,有的喜歡撿樹枝,有的喜歡撿石子。如果父母不提醒或者不阻止,他們可能會把地上的狗粑粑撿起來。
鋼蛋就特別喜歡撿東西-撿石子。只要在路上走,他一定是拖延時間的那個。是不是注視著地上。碰見一塊石頭,高興的不得了,攥在手裡,小心呵護著。
明明是在普通不過的石頭,為啥對他來說就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但我不會去阻止他,更不會去訓斥他。
我很想知道他的想法,我想問問他為什麼會這麼做。我沒有問他為什麼要撿石頭,而是問他「你撿了這麼多石頭,有什麼發現嗎?」
他說「石頭很硬,但是有的摸起來很滑,很舒服。有的是圓的,有的是長的,有的是厚的,有的是薄的。」
這些問題並不是我們通常問的那些問題,如「你的鞋子在哪」「你洗手了嗎」。因為它們很容易回答。
要想知道隱藏在孩子某些行為背後的真實想法,我們要問一些需要更多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引導性問題」。
為什麼要問這些問題?
首先,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在孩子講述他們的想法時,我們就能夠知道他們做某件事的原因,也能了解他們對這件事的理解程度。
其次,孩子能從你的問題中學會表達,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和事物。通過詢問孩子,孩子會把自己知道的知識或理解講述給你。他們在講述解釋的時候,會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到底該怎樣問孩子問題,才能幫他們更好的表達和思考呢?
下次,你的孩子在探索世界的時候或者在你眼中表現的有些怪異的時候,試著問問她/他這些問題。
耐心傾聽他們的回答,試著重複他們的答案,讓他們知道你在聽。這樣的方式能讓他們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