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萬的外企工程師,與月薪4千公務員,你要選擇哪個崗位?
出來打拼,每個人就都會遇到擇業、離職、再就業、再離職的經歷。每次選擇新的就業單位時,你就一定要明確,你自己選擇的崗位,裡面的薪資不過是你的其中之一的要求,不能代表你的全部。如果你一心想要掙錢,又不打算考慮其他因素,那麼就有大把大把的工作等待你的選擇。
但是就是因為你不想光顧著賺錢,才會對自己的選擇的職業不滿意,選擇離職、跳槽、再離職的情況。小編曾在網上看過一個網友的經歷,他曾經在選擇公務員還是私人企業中糾結,論薪水,私人企業要更勝一籌,論安穩的福利,公務員反而更適合。
他因此非常苦惱,一方面,家裡人都支持他去選擇公務員,因為這樣安穩,另一方面,他又不太願意太早進入穩定的生活,想要去私人企業試探一番,因為這個私人企業是在原來的公司高薪聘請他跳槽。在他因為家裡的一些事故離職後,又再次找上門來,邀請他去上班。
雖然不記得事情後續的發展是怎樣的了,但是小編就借著這個機會,幫大家進行一個理性的分析,看究竟是選公務員,還是選擇國企適合。
1、體制內隱形福利
公務員看似薪資比外企少了很多,但是別忘了,公務員的隱性福利可一點都不比外面的少,甚至比外面的還要好。在體制內,是會擁有不少的補貼,並且在逢年過節時,還會發米髮油,贈送購物卡。同等質量的夥食,在體制內會比外面要便宜很多。
像這樣的福利其實非常地多,但是這樣的福利並不會記錄在工資裡面了。而且,公務員每年累積下來的年終獎、各種保險公積金,全部累積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福利。體制內,關於五險一金的繳費,只要你一直在制度內,就會幫你按時交付,絕不少交。
而且在私營企業中,許多公司會想辦法降低保險費,例如住房公積金,許多中小企業不會提供服務。你離職之後,也必須靠你自己去交,公司不會再幫你去交付多餘的費用。
2、外企晉升相對容易
在體制內,最頭疼的就是肉眼可見的晉升天花板。每個人都想向前晉升,但是對於體制內來說,沒有主動裁人的這一說法,每一個身居高位的領導要麼是因為調職,要麼是因為工齡到了,需要退休,才會將自己的位置讓出來。
並且,身在大城市,有關係的公務員,才有可能向上攀爬。而那些身在鄉村縣城的公務員,就很少有能力往上爬,即使向上攀爬,也爭不過其他人。只能呆在基層等到退休。
這樣的對比下來,外企的晉升相對來說要更容易一些,雖然要多方面打理自己的人際關係,還要看自己的能力水平,但是相對來說,比在體制內,還是更容易看到晉升的希望。
3、體制內穩定
體制內,最好的穩定就是不用擔心被裁員的問題。不會像私企一樣,說裁員就裁員,說為了節省資金就逼迫員工主動離職。拒付僱員的補償費用。這樣,你就不用每天提心弔膽擔心自己哪天被辭退,而是可以安安穩穩過日子。
私人企業的老闆有著用人和裁人的決策權,如果你哪天不小心得罪了老闆,那麼他就可能當天或者第二天就不會讓你再去公司了,直接開除。而在體制內,就算你得罪了領導,沒法獲得晉升的機會了,但是你的工作還是能拿到的,不用擔心被辭退。
4、外企的失業風險
在外企,隨著你的工齡的增長,在步入中年之後,就會不斷地走下坡路,甚至嚴重的,會出現斷崖式的下跌,這時候就要考慮被辭退的風險了。除了這個風險,你的薪水也會隨著你的年齡的增長開始走向下坡。國家規定的退休時間是50~60歲,但是你在那之前就被辭退,你又該如何是好呢?
總結:就兩者的待遇來看,雙方有利有弊,對於一些能在私人企業找到更好的發展史,就不會再考慮去國企發展,但是對於一些追求安穩,希望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不適合去外面與風浪拼搏的人來說,進入國企對他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了。
但不管怎麼說,選擇私人企業還是國企,都是要依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他人的幫助最多是給你起到建議的作用,做出真正決定的,還是要靠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