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媽適用:簡單5步走,4歲娃輕鬆掌握20以內加減法

2020-12-20 愫說育兒

上一次,我談了0-4歲寶寶數學思維啟蒙的5個關鍵步驟——《對0-4歲寶寶的數感啟蒙,5步打好基礎,20以內加減法不再難》,接下來,聊一聊如何幫助孩子在遊戲中掌握20以內加減法。

JUN上的公立幼兒園不教語數英,班上許多家長要麼給孩子報課外興趣班,要麼自己雞娃。作為佛系(懶)媽媽的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會寫10以內的算術式,而且是自己出題列算術式,當時心裡「哇「地讚嘆一下,稍微焦慮了一天,但暫時也沒打算著手教JUN寫數字。

有一天,奶奶帶回一個小玩具,JUN玩得不亦樂乎,跑來問我:媽媽,我得了幾分?

喏,就是這個↓↓↓

我想著,與其讓他每次來問我(其實是懶得回答),不如授之以漁,一勞永逸!

於是我開始考慮教他20以內加減法。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學會10以內數字的拆分

這裡介紹兩種方法。

1、 實物法

將10個樂高積木作為一個整體,請孩子動手分一分。

很快孩子就會發現10個樂高可以分成1個和9個,3個和7個,4個和6個……

甚至分成三份:3+3+4……

分成四份:2+2+3+3……

2、分解尺法

當孩子理解10以內數字拆分的邏輯關係後,可以自制或購買一把「數字分解尺「。

讓孩子當小老師考家長(家長偶爾「出錯犯迷糊」,老師才有用武之地哦),從具象思維轉到抽象思維,進行鞏固。

9可以分解成:8+1;7+2;6+3;5+4……

第二步,理解「湊十法」、「破十法」

湊十法有首口訣,家長了解一下即可,不必強制孩子背誦。

舉例說明——

給孩子列一個算式:9+5=?

先看大數是9,問孩子誰能和9湊成10,有了前面的訓練,孩子能很快說出1;

再將小數5拆分成1和4;

10+4=14,搞定!

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破十法」是「湊十法」的逆運算:破大數,加小數。

我們只需在紙上給孩子演算幾次,孩子掌握了方法,再利用碎片時間讓孩子口算練習即可。

經常是接JUN放學的時候,他不想走路要我抱,我知道他無聊了,於是說「我們來玩遊戲吧!媽媽考你一個算式,你答對了就可以出題考媽媽,答錯了媽媽再出題考你」,JUN很樂意玩這樣的遊戲。

第三步,認識位數

到目前為止,我沒有和JUN強調過「位數」和十進位「滿十進一」的概念,但這是數量關係的底層邏輯,也是日後做豎式加減法以及百位/千位加減法需要的認知基礎,如果你願意,現在可以稍微滲透一下。

我在桌上擺了一堆散亂的樂高,問JUN:「你能告訴我桌子上有幾個樂高嗎?」

JUN數了數:「12個。」

接下來,我把10個樂高疊在一起,擺好,編起了故事:「有一個聰明的小精靈,覺得這樣數太麻煩,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把10個樂高用魔力藥水黏在一起,擺整齊,你現在看看有幾個?」

JUN很快說出了答案:「12個!」

「十個1就是10 ,12就表示10個樂高加2個樂高,左邊這個1站的位置叫十位,右邊這個2站的位置叫個位。十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表示有幾個10,個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表示有幾個1。現在小精靈又擺出了一個新圖形,你猜猜有幾塊樂高呢?」

JUN:「10、20——24!」

「對啦!是不是很方便?24的裡的2站的是十位,4站的是個位,表示2個10和4個1。」

如果覺得解釋起來麻煩(好懶)或孩子還不太理解,上小學再說不遲,畢竟那時候有老師教了——突然想到,會點進來看的都是公立幼兒園的家長吧?

第四步,在計算初期,鼓勵孩子說出計算過程

孩子常常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昨天和JUN玩,JUN出題:35+40,我故意說66,JUN算了下是75。

我想他是按照我教的35+40=30+5+40=30+40+5=70+5的方式算的。便想證實一下他是怎麼算的。

他說:「35、45、55、65、75」,原來他是把40分成4個10,從35開始逐一疊加運算。

雖然說出計算過程會導致計算速度變慢,但表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數學能力,能讓我們知道孩子的思考過程

孩子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我們要鼓勵孩子說出計算過程,別心急,不求快,也不要求答案正確。畢竟我們要培養的不是計算器,而是數學能力,孩子思考了、理解了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確認孩子完全理解了運算的奧秘,為了提升運算速度,再考慮讓孩子背加減法口訣表。

我蠻好奇,那時候孩子是否還需要背?

第五步,學習0-9數字的書寫

你也許會問,都要學20以內加減法了,不先學寫數字嗎?

我不建議家長在孩子對數的概念認識不夠的情況下貿然讓孩子學寫數字,一方面是4歲以前的孩子手指和手腕上的精細運動肌肉發育還不夠完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先讓孩子理解數字,學會用數字表達後再練習書寫,就像我們學語言文字一樣:先會說普通話了,認識漢字了,再學習寫字。

孩子3-4歲時,我們要允許孩子「畫「數字。這時候的孩子還不太會握筆,畫出來的數字可能顛三倒四,家長不必糾結握筆的姿勢是否標準,也不必心急寫出來的數字是否工整。

這裡再次強調「玩中學「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想一些遊戲讓孩子畫數字,如:可以請小朋友和我們一起發揮想像力,只用數字元素創造一幅作品。

我和JUN玩過」數字變變變「:我先畫一個數字,然後請他在上面添加幾筆,我來猜畫的是什麼,然後他再畫一個數字,我加幾筆請他猜。

(我把JUN的0變成「眼睛」,JUN把我的0變成「西梅」)

汽車迷JUN把0變豐田,1變本田,23變阿爾法羅密歐(顯然是錯的):

孩子4-5歲的時候,我們再準備一本描紅本,進行握筆姿勢、筆畫筆順的規範。

我很嚮往JUN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待日後我初見成效了,再分享這方面的心得體會。

寫在最後:

都說育兒先育己,育兒就在你的言傳身教裡。

讓我們一起加油,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是@愫說育兒,歡迎互動、歡迎點讚、歡迎關注。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2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教才更簡單
    大家都知道一年級的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是重點,那麼20以內的加減法,怎麼教才能更簡單呢?要想讓學生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只需要掌握兩種方法就可以了。湊十法: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算得數。是不是感覺特別簡單呀。湊十法針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將較小的數字分成幾和幾,用較大的數字和其中的一個數字,湊成十,再用十加幾就可以得到十幾的結果。
  • 8個超簡單DIY數學教具,讓娃輕鬆掌握加減乘除,在家就能做!
    回想起自己的苦童年,玩具只有樹葉和泥巴,所以輪到自個兒當爹當媽,娃吵著要新玩具時,總忍不住往家裡買。最後買多了才發現,無論多好的玩具,到了娃手上,不出一個星期準會被玩膩或者玩殘,而且娃只能從中收穫短暫的快樂!
  • 年輕父母輕鬆帶娃5步走
    根據孩子成長的需求,我們要知道嬰幼兒出生0至3歲身體器官還在發育中,泌尿系統和大腦都在生長中,如何能帶好自己的寶寶輕鬆帶娃5步走:第一食物營養和水的滿足。關於餵養的知識不在普及,因為有很多著作中都有,嬰兒每個時期對營養攝入的要求不一,我把0至3歲注意事項簡單說一下,食鹽攝入量要少,但是要有,過多會引起腎臟炎症,就是腎炎誘發源;糖分攝入過多會引起肌無力;巧克力儘量不要給孩子吃,對神經有刺激作用。曾發生一個孩子巧克力食用過多引起高度興奮行為不受控制。
  • 孩子學會10以內加減法,就靠這些小遊戲
    每個階段孩子自有其發展規律,以下是2012年教育部頒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孩子關於數字的理解和運用,每個年齡段該有什麼樣的能力,裡頭有非常簡單清晰的描述。滿5歲後,二寶算加減法,還是經常需要動用到手指頭,即使是心寬如海的親媽,也看不下去了,自覺要開始對他進行加減法的啟蒙工作了。
  • 孩子4歲半了,怎麼也學不會20以內的加減法,是他不夠聰明嗎?
    最近,小丸子媽媽正在教四歲半的小丸子學20以內的加減法,可怎麼教怎麼去掰手指,小丸子就是學不會。小丸子媽媽很抓狂:這麼簡單的加減法都學不會,興趣班裡能跟上其他小朋友嗎?上了小學能跟上老師的進度嗎?也很疑惑:是自己教的方法有問題呢?還是小丸子不夠聰明呢?
  • 6歲孩子挑戰100以內加減法,用了這個方法,你家孩子也可以
    文|慢媽我家樂樂四歲多,我對他的數學啟蒙基本處於放羊狀態。他會的那些認數、數數的本領,多半是幼兒園老師教的。他現在會的數學,也就是認識二十以內的數,加減法只知道一加一等於二。所以可以想見,當聽說有個孩子4歲就理解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5歲可以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並且過渡到心算,6歲就學著挑戰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我是多麼吃驚。趕緊深入了解,原來這個孩子既不是天生的神童,家長也沒有早早地給他數學啟蒙,甚至在三歲時也才認識了十以內的數字。不過他的進步能夠如此神速,完全取決於媽媽的引導。
  • 20以內加減法,5分鐘能做對幾題算及格?附考卷
    20以內加減法,5分鐘能做對幾題算及格?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說直接決定了數學成績的好壞。作為計算的基礎,口算一直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入門方法。而20以內的加減法是整個口算的關卡,上承10以內的加減,下啟20以內加減法,100以內加減法等等,熟練20以內加減法對於今後的學習至關重要,它決定孩子的計算速度和計算質量。
  • 6歲孩子挑戰100以內加減法?堅持這4個方法,你家孩子也能行
    我家大寶4歲多的時候,數學啟蒙基本處於散養的狀態。識數、十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都是幼兒園老師教會的。可想而知,當我在書店看見小學的入學考試是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有多麼震驚。我詢問過那位寶媽,並沒有逼孩子去學數學,也沒有過早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關鍵在於掌握正確的啟蒙方法。
  • 3-6歲孩子數學啟蒙,掌握「湊十法」這5大口訣,計算能力越來越好
    眼看著別人家的娃在6歲的時候20以內的加減法都能夠心算出來,自家孩子還在那看電視玩手機,不由得感到非常著急,其實父母在孩子3歲時讓孩子掌握「湊十法」裡的5大口訣,孩子將來的算數能力就很容易了。
  • 對0-4歲寶寶的數感啟蒙,5步打好基礎,20以內加減法不再難
    說起0-4歲孩子的學科啟蒙,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多半是英語。其實數學也很重要。小學家長群裡曾流行一句玩笑話:學渣拉分靠英語,學霸拉分靠數學。我覺得有幾分道理。JUN今年4歲,可以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牛娃比不了,我但求幼小銜接不焦慮就好。
  • 6歲孩子挑戰100以內加減法?堅持這4個方法,你家孩子也能行
    我家大寶4歲多的時候,數學啟蒙基本處於散養的狀態。、十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都是幼兒園老師教會的。可想而知,當我在書店看見小學的入學考試是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有多麼震驚。6歲的孩子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並不是我第一次聽到,身邊的確就有這樣的孩子。當時我還認為這樣教孩子著實是有點太早了。但現在看來的確是一種趨勢。
  • 小學一年級20以內加減法口訣表,附背誦技巧,收藏學習!
    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一般的孩子在學前班時就學會了10以內加減法,進入小學後,2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稍加練習也能熟練掌握。但是,孩子學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就不是那麼輕鬆了,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大大下滑,計算的準確率也降低了,兩極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學生由於計算速度跟不上,開始拖拉作業,成為數學學習困難者。
  • 這些遊戲能讓娃輕鬆學會湊十法!
    掌握10以內加減法是一年級上學期的內容,也是學前小盆友的必備技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技巧是湊十法。湊十法也是提高孩子100以內運算水平的基礎。所以學湊十法之前,可以先讓小盆友從湊5法開始,即5以內加減法。從而掌握整體認數。
  • 50以內加減法,中班娃就會了!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一項調查:9成大班幼兒在校外學拼音、算術、寫字    根據《3~6歲幼兒學習和發展目標》,5~6歲的學齡前兒童,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    市區某幼兒園一位老師表示,中班的孩子,園外學習以畫畫、圍棋等藝術類項目居多,升入大班,又增加了「小學化」的學習。
  • 一年級下冊20以內加減法,掌握方法,邊學邊練,入學考試不下98分
    20以內加減法是小學一年級下冊的重點知識,它是在學生學習10以內加減法的延伸和拓展,掌握好20以內的加減法對以後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等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知識的連貫性,一脈相承的特點需要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
  • 一二年級100以內加減法知識梳理,輕鬆掌握考試不丟分!
    一二年級100以內的加減法中最難的要數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100以內加減法重難點知識要點和速算方法,希望能幫助孩子攻破難點,取得高分。進位加和退位減的速算法豎式計算的方法,雖然說比較簡單但還不是最簡單的方法,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簡單計算方法。
  • 幼兒20以內加減法技巧
    幼兒20以內加減法技巧2019-09-28 23:16:5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一般學齡前的孩子還沒有建立起數的概念,因此,對於數學的加減法學習是比較困難的,孩子學習加減法,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家長不可以操之過急,可以慢慢從二十以內的加減法開始教起。
  • 一年級口算實用技巧,讓孩子快速掌握10以內加減法
    10以內的加減法訓練是一年級孩子最基礎的口算訓練,孩子只有熟練地掌握了10以內的口算後,才能為接下來更高年級的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家長在輔導孩子練習10以內的口算時,注重訓練孩子練習數字關係,熟悉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從而不斷鍛鍊,讓孩子能夠快速、熟練地學會口算。
  • 寶貝,你掰手指算10以內加減法究竟到什麼時候?
    昨日,我到同一小區9樓的舅舅家裡去玩,他的孫子政政已6多歲了,我在那兒聊了會,政媽說提議讓我考考小政,為孩子面試做做準備。我先出了一道比較簡單的數學題:2+3=?政政看著我,眼睛滴溜溜轉,挺機靈的小傢伙,可支吾半天,沒有說出答案。
  • 一年級數學:3500道20以內加減法,每天一頁,孩子期末一分不丟!
    一年級數學:3500道20以內加減法,每天一頁,孩子期末一分不丟!20以內加減法是一年級孩子必須掌握的計算,可以說20以內的加減法已經算是數學計算中基礎中的基礎了,因此各位家長要監督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