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縣太爺赴任,下馬第一件事,為何先要看縣誌呢

2021-01-07 龍山大先生

古語云:「治天下者以史為鑑;治郡國者以志為鑑。」故而作為一方之治者的縣老爺有「下馬看縣誌」的習慣。在落後、閉塞的過去,縣誌作為一地唯一的縣情載體,成為縣老爺獲取縣情信息的重要工具書。

無論過去,或是現在,地方志的編修為何引起普遍關注和重視,其原因不外乎它是地情信息的忠實地密集的載體,稱之為「信史」;它集地情之百科,匯於一冊,長久保存,故為「青史」,因而,凡有識之士,清廉之官,對地方志「資治、存史、教化」之功能深信不疑,支持修志,排憂解難;利用信息,擴展成果。

反映一地之各方面的成就是地方志書的主要任務。修志大業所以歷代不綴,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反映一地之官造福一方之業績。道理很簡單,官修志書花錢買的就是青史留名,古往今來,沒有誰真想聽逆耳之言,於是才有董弧、司馬遷。

但地方志反映成就一要注意古往今來之建大業者和廣大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和努力。如一縣之建設成就除一任之官的勤政為民外,大量的血汗是人民的,不記人民付出的代價,失之偏頗。二要注意事實,不能為討好當局者而妄言溢美,事實是最有力的證言。

民眾是一面鏡子,誰清廉誰昏庸,什麼對什麼錯,最有發言權。因而,我們有責任反映群眾呼聲,代民立言,以供為官者借鑑,使他們兼聽則明。何況,民為流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既為史官,怎忍見覆舟之浪,怎不書逆耳忠言。這方面的信息書亦難聽亦更難。

世界萬物人為根本,是人創造了歷史,推動了歷史發展,地方志書更以人為活的靈魂,記群體以顯民力,載個體以樹人傑。對生人以事系之,可弘揚正氣;對逝者,以傳傳之,以激勵後生,有功的,列表入志,成才的,名錄附之。

如此將有益於社會,為一縣之發展作出貢獻者盡收其中,概其要者,為本人傳播真善美信息,為他人傳遞榜樣信息。做什麼人,怎樣做人;做什麼官怎樣做官,前人之鑑,榜樣之鏡,豈不躍然於目,活脫在心。

為一邑之民者,任一方之官者,有條件則應全面了解其山川地理,歷史沿革、環境演變、天文規律等等方面之概要,以知其然才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而後治之,兵家「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治郡國者亦然,只有熟悉一地之情,方能對「診」施治。為縣官者,下車伊始,想到「看縣誌」,而作為縣誌工作者,榮幸之甚,求之不得,感激不盡,但一定也有不看縣太爺的。

另外縣誌翔實地記載了本縣自遠迄今的重要史地信息,並有鄉鎮概況、介紹、單位簡介等資料。這些信息都旨在讓能讓縣太爺了解、熟悉地方民俗風情,人文歷史,成為縣太爺以後執政御民背景和依據。

相關焦點

  • 智慧故事:賣油條的老頭竟然成了縣衙的發言人,震驚了縣太爺!
    縣太爺心裡一驚:知府大人最近要來視察,昨天下午縣衙才決定明後兩天開始清街打掃,這老頭兒怎麼今兒一早就知道消息了?哪料這件事還沒弄明白,另一件事讓縣太爺腦袋裡的問號更大了。一天,他照例到胡老頭這兒吃油條。
  • 故事:縣太爺納妾
    縣太爺家的小姐小櫻桃抬步上了鴻運樓,「小二,上菜!」跟在後面的小二趕緊點頭哈腰,「櫻桃小姐,您今兒吃點什麼啊?」「廢話真多,最好的統統上來!」小櫻桃用手帕撣了撣一塵不染的椅子,氣哼哼地坐下。小二趕緊跑下樓,「老闆,縣太爺家閨女又生氣了!」「那還不趕緊去報告縣太爺,喂喂喂,都瞧著幹嘛!?
  • 縣太爺寫了一副春聯,大家看了都很憤怒,就給他改了
    明朝時,有個人在廣東的一個縣當縣太爺,平時非常蠻橫不講理,還貪汙受賄,徇私舞弊,老百姓們都恨他恨得牙痒痒。到了大年三十那天,他也沒閒著,挖空心思寫了一副春聯,想藉此來宣揚自己的「光輝政績」。那麼,他是怎麼寫的呢?
  • 古時候的秀才和現在本科生誰的社會地位高?
    古時候考個秀才真的了不起,不相信你仔細看看。古時候的進士,每三年才考一次,在全國錄取200多人。目前中科院院士是77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是852人。秀才每三年考試兩次,全國每次錄取2萬人,分攤下來,大約每縣錄取15個左右。你確認你能考進全縣前15名嗎?秀才大約相當於現在復旦、浙大、交大、南大、中科大、武大、南開、中大、人大、北師這些學校的名牌大學生。
  • 民間故事:鯉魚報大恩,水淹縣太爺
    古時候,有一個叫做丁非魚的漁夫,每天晚上都會到河邊捉魚。他隨身帶著一個小酒壺,每當睏乏時,便飲酒驅趕睡意。河裡魚很多,他每天晚上都會滿載而歸。他把八兩左右的大鯽魚挑選出來,養在池子裡,每隔十天送十條大鯽魚到縣衙裡,剩下的拿到集市上賣掉,勉強能養家餬口。 縣太爺喜歡吃魚,但是他的嘴非常挑剔,只吃八兩左右的大鯽魚,於是指定丁非魚長期供應,藉以抵消他的賦稅。
  • 「縣太爺」疫情期間看黃色錄像,低級趣味毀掉大好前程
    黑龍江省雞西市某區的一把手,也就是古人常說的「縣太爺」,居然在疫情期間偷偷觀看黃色錄像,真是任性!好在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此「縣太爺」已經被「雙開」,且因其他違法犯罪問題被判刑,網友不禁為國家相關部門點讚!34歲就已經是副縣級幹部,36歲正縣級,可以說是少有的青年才俊了。年紀輕輕就走上重要領導崗位,足見國家懟他的重視。
  • 民間傳奇:縣太爺買石磙,懲奸商得民心保大宋
    有的說:「縣太爺真是吃飽飯沒事幹了。」有的說:「我看這個縣官是個不識數的傻蛋!」在看熱鬧的當中,有一個胖乎乎的商人,外號老財神。他搖頭晃腦地念完告示,不禁喜形於色,自言自語道:「咳咳,一桿大秤最多打兩百來斤,一個石磙少說也有兩三百斤,一秤一個石磙,一兩白花花的銀子,集市上三十個石磙也難值一兩銀!這生意實在做得!」
  • 民間故事:接生婆殺嬰,入刑三年,過了一年,縣太爺親自請她出獄
    雖說殺人未遂,但是畢竟是重罪,考慮到王先生的影響力,縣太爺判了她三年。王先生提了一個要求,要求去臨縣關押,理由是她唯一的妹妹在那裡,平時能多些照顧。這種情理之中的事兒,縣太爺自然沒有理由拒絕。王先生去臨縣坐牢了,而她的家人也都舉家搬遷到了臨縣。
  • 在山西平遙看了這場演出,才知道,古代縣太爺氣勢有多強?
    在山西平遙看了這場演出,才知道,古代縣太爺氣勢有多強?山西平遙是明清古城的典範,更是晉商文化保留最集中的地方。「源易緣鄉情」有幸在古城平遙看到模仿明清縣衙出場的迎賓表演,被現場的排場和氣度所震撼。重要活動前,,堂役擊鼓三聲,兩側衙役齊聲叫喊,縣太爺穿戴整齊後隆重出場。在這種氣勢下,已經不是古代人的在場觀眾也鴉雀無聲。(圖文來自「源易緣鄉情」)這次表演,「縣太爺」在衙役、商人、僕人的鋪墊下隆重出場,邁著四方步,儀態穩重。這情境如同《那年花開月正圓》裡趙大人出場。
  • 從電視劇《九歲縣太爺》想到四川南充閬中歷史名人「八歲縣太爺」
    一一無為早些年,有部電視劇叫《九歲縣太爺》,該劇講述了清朝一個九歲的孩子陳文杰由於機緣巧合當上知縣,在十全縣除惡霸、懲貪官的故事,雖為杜撰但故事生動有趣,令人捧腹。其實,在四川南充閬中歷史名人中,同樣是清朝時期,還真有位被乾隆爺敕封的八歲「縣太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原來是「縣太爺」的太爺雞!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以糖水聞名的文明路,有一家周生記太爺雞,是實實在在地賣了一百年的斬料。太爺雞是一道馳名粵港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又名「茶香雞」,色澤棗紅,光滑油潤,皮香肉嫩,茗味芬芳,吃後口有餘甘,令人回味。儘管太爺雞非常「低調」,沒有位列「廣州十大名雞」之一,但它在食客心中卻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 我到家了,第一件事要做什麼呢?
    我到家了,第一件事要做什麼呢?
  • 屠戶救書生一命反被誣陷,縣太爺寫下14字判詞,至今仍被傳頌
    但是王府除了有錢有勢,並無任何其他權力,審問犯人也必須交給縣太爺。恰好此時來了一位新的縣太爺,王爺便決定藉此事敲打敲打縣太爺,這樣自己日後才能繼續在桂林地面上稱王稱霸。在王府的威逼利誘下,被屠夫救下的書生變了節。眾人來到縣衙裡,書生按照王爺的意思把屠夫給告了,要求他賠償狗的損失並給自己賠禮道歉。
  • 《阿Q正傳》趙太爺為什麼說阿Q不配姓趙?
    趙太爺為什麼說阿Q不配姓趙呢?現在很多人不理解,我姓什麼和你有啥關係呢?趙太爺的表現也太蠻橫無理了吧?難道你姓了趙,別人就不能姓趙了?!趙太爺真的是大家想的這樣蠻橫嗎?其實不是的。我們思考這個問題要回到當時的時代去思考。古時候中國人的聚居地一般是以某個家族或某幾個家族為基礎以村莊的形式呈現的。那麼相同姓氏的人基本都是同一個大家族的人。而同一個家族的人一般都需要相互幫襯的。不然會被人指責太慳吝,不懂孝悌。
  • 【話說耒陽】趣話耒陽曆代縣太爺:唐朝以前的那些耒陽縣令
    《趣話歷代縣太爺》是朱文科先生在2014年發表的一篇耒陽人文歷史性散文,文章介紹了耒陽自秦朝建縣以來至民國時期止,長達兩千餘年的諸多縣令
  • 從《寧強縣誌(1993-2012)》的出版說起
    又有云:欲滅其國,先去其史。可見,志書特別是縣誌,對一個縣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意義重大。回顧寧強縣誌的歷史,不由得想起民國期間寧強縣誌的修編。但該書僅限於經濟建設的方面的一種單行資料,還算不上真正的縣誌。由於民國期間無縣誌,該書成為民國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1943年2月25日,當時寧強縣政府落實上峰的指示,開始編修縣誌。組建了寧強縣編修縣誌委員會,各鄉鎮長、中心小學校長及各鄉鎮士紳為委員兼採訪,縣長王孟周為主任委員,王岱安、金偉為副主任委員,黎琴南任總編纂。3月6日,正式在圖書館辦公視事(後移至參議會)。
  • 為何古時候不通過下毒來殺皇帝?溥儀:想啥呢,我就沒吃過口熱乎飯!
    為何古時候不通過下毒來殺皇帝?溥儀:想啥呢,我就沒吃過口熱乎飯!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羨慕那些拿著高工資,能夠到處旅遊的人,但是卻沒有看到他們為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很多時候我們看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還要看表面背後的本質問題是什麼,就比如古代時候的皇帝,在那個時候皇帝就代表著最高的權利,但是想要獲得這個權利,也需要付出很多的代價,而且就算最後真的做了皇帝,那也需要時時謹慎提防那些有野心的臣子謀害自己,那麼皇帝會不會被謀逆之人下毒給毒死呢
  • 農村老俗話說給死人燒香,看活人的面子,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另外一句老俗話說,「縣太爺姨太太死了有人哭,縣太爺死了沒人埋」。話很粗俗,但仔細想想也有道理,縣太爺家的姨太太死了,縣太爺還在,衝著巴結攀附縣太爺的心理,就會有很多趨炎附勢的人來給縣太爺姨太太抬棺材哭靈守孝,以希望被縣太爺看到重用,從而分得一些利益。
  • 新房取暖費必須交兩年嗎 新房拿到鑰匙後第一件事要做什麼
    比如說新房入住的時候需要交納取暖費,那麼新房取暖費必須交兩年嗎,這個問題是怎樣的呢。新房拿到鑰匙後第一件事要做什麼呢,來看看這些具體的介紹吧,讓大家知道一些具體的買房小常識。新房取暖費必須交兩年嗎每一個地區的規定不一樣,如果是黑龍江省的話,必須繳納取暖費。
  • 晚清老照片縣太爺在大門口審犯人,青樓女子好漂亮!
    晚清老照片:縣太爺在大門口審犯人,青樓女子好漂亮!在清朝,出現案子就需要縣太爺來審理。圖中縣太爺在大門口審犯人,這跟電視劇中不太一樣。縣太爺旁邊有不少的衙役,最靠近鏡頭的衙役手裡持著木板子。還可以看到,上方懸掛著敬事堂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