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媽媽每天讓我寫日記,具體寫什麼記不得了,但有時會被她說是流水帳。每篇日記的開頭都是「今天……」,連我自己有時都驚奇,日記,不用「今天」開頭,要怎麼寫啊?
2006年4月3日,到2014年6月13日,是我從22歲,到30歲的八年,我在同一家公司度過了這八年。比之前,之後到今天為止所有的機構都要長。我入學早,9歲讀初中,寄宿在姨媽家,12歲讀高中,寄宿在親戚家,15歲大學開始住校,19歲畢業工作。算起來,與很多同事們相處的時間,比記事後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
隨著年歲增長,往事有很多也漸漸模糊,我覺得有必要來回顧一下這段佔據我記事以來三分之一長度,進入社會以來一大半長度的經歷。我擔心再過五年十年,我對十幾年前的記憶也就更為模糊,當我去找一些老同事對應一些細節時,也許他們也會忘記掉。
就像媽媽說的那樣,這是一篇流水帳,從個人角度,將歷年來的所見所聞所感回憶起來。只不過和懵懂初學時不同的是,這是一份跨度八年的流水帳,而不是寥寥十幾個字,拿「今天……」開頭的日記。
從何說起呢?好在這不是寫小說,這是流水帳,所以,開頭很簡單。
我和遊戲圈最早的接觸在2000年,有兩個網站後來影響了我的人生,分別叫game888,和亞聯遊戲論壇。前者由當時的電腦報遊戲廣場所辦,後者聚集了國內第一批TRPG玩家和歐美CRPG玩家。game888網站的論壇不久後演化為MyST論壇,這個論壇的人員與遊戲廣場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段,亞聯遊戲論壇的一些人發起創立了NTRpg網站和論壇。我在2002年的暑假去北京參加NT會戰,見到了站長El_nino,回合肥後,他便聯繫我,讓我逐步接手NT的網站內容更新。也是同一年暑假,MyST那邊也開始跟我約稿,為當時還十分活躍的遊戲紙媒寫前瞻攻略等等。還是同一年暑假,我開始著手和劉迪合作翻譯一篇介紹西方電腦角色扮演遊戲歷史的長文。
2003年7月4日,我從家鄉飛往重慶,前去電腦報遊戲廣場開始我的第一份工作。直到2004年11月份離開重慶。正如你所料,在此期間,遊戲廣場上我負責的版面內容基本被MyST的作者群和NTRpg的人瓜分了。
不過,有一個當時還在南京理工大學上學的投稿作者卻是例外,甚至跟我後來的八年經歷竟然密切相關,每每回想起來,也讓我感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因為報紙每周一出,選題,約稿,審校的周期非常快,絕大部分的稿件都由編輯找作者來寫,或是自己赤膊上陣。投稿的學生文章大多登不上檯面,最多也就是讀者來函的水平。但有一次我卻收到了一封質量非常高,介紹飛行遊戲的文章。我對飛行遊戲一竅不通,但覺得這篇文章十分能打,跟主編商量後決定上。因為投稿時這位同學用的是筆名,後來要造稿費,就必須聯繫上他本人。聯繫來聯繫去,他對於寫文章還有稿費拿還十分驚奇,一度想要拒絕,這麼折騰一番下來,我也記住了這個名字:鍾文。
2005年一整年我都在上海,有一半時間處於待業狀態,另一半時間做一些完全不喜歡的編輯工作。繼續給電腦報,電腦商情報,家用電腦與遊戲,大眾軟體,等等紙媒寫稿補貼收入,同時也和文匯出版社推進《上帝擲骰子:歐美角色扮演遊戲史》這本書的出版。
在2005年底,我看到家遊上大狗的一篇採訪,提到美國的2K公司正在上海籌備開分公司,我對當時剛成立的2K唯一的印象就是它們收購了《席德梅爾的文明》的開發小組Firaxis。大狗那幾年住在家遊的上海辦事處,我去玩過好幾回。便跟他問了問情況,要來他的採訪對象,製作總監劉晶的MSN(深感這篇回憶錄裡將會出現很多已經不存在的事物),加了之後,寒喧兩句,要了一個官方的招聘郵箱,準備投2K當時開放的初級關卡設計師的職位。
我記得決定投這個職位之後(那年代Unreal還是高冷的大公司專用引擎,Unity1.0還遠在天邊),為了準備也許會有的面試,硬食了從國外網站下載的關卡設計指南。上班的地方遠在上海市郊,每天在沒空調的通勤公交車上一邊哆嗦一邊猛啃列印出來的關卡設計指南。2月底,我接到2K面試通知。
到了去面試的前一天,我把手頭的工作辭了,決定背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