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權威情報信息提供商湯森路透發布了一份「世界最具影響力科學家」榜單,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38歲的高會軍教授成為該榜單17位入選者中唯一一位中國學者。湯森路透根據科學家在過去兩年間發表論文的質量製作了這份榜單。湯森路透一直在使用類似的研究方法進行「引文桂冠獎」的評選,這一諾貝爾獎的前瞻性分析命中了2013年諾獎自然科學領域8位獲獎者中的5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高會軍教授
湯森路透6月18日發布的研究稱,該機構的文獻計量學專家對全球學者的學術表現進行了綜合評估,追蹤了近兩年在各自領域高引用排名前1%的熱門論文,以此為依據評選出了全世界17位最具影響力科學家。入選者的研究工作被科學界認定為最具影響力和最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高會軍教授因在網絡控制的計算與濾波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以15篇高水平熱門論文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科學家榜單。
據悉,其他16位入選者分別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等世界頂級大學和科研機構,其中12人研究基因組學、3人出自材料學、1人主攻心臟病學。高會軍教授是17位入選者當中唯一來自計算與工程領域的科學家。
湯森路透擁有世界權威的大型綜合性、多學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資料庫Web of Science和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根據這一資料庫的論文引用情況信息,湯森路透每年都會進行「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評選,來識別化學、物理學、生理學或醫學領域具有最重大影響的研究人員。如果一個科學家的論文被其他科研人員大量引用,他也最有可能得到諾貝爾獎評獎委員的關注,由此這一獎項也成為諾貝爾獎的重要預測。從2002年到2013年,「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了35位諾貝爾獎得主,包括2013年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全部8位獲獎者中的5人。
高會軍教授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曾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IEEE工業電子學會戴維歐文(J. David Irwin)青年事業獎,2013年因在網絡化控制領域的重要貢獻當選為IEEE會士(IEEE Fellow),現為IEEE工業電子學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AdCom Member),在控制領域國際權威期刊《自動化》(Automatica)及6個IEEE國際權威彙刊上擔任編委職務。
1976年出生的高會軍在國內早已為人熟知,在讀博期間,他就發表過40多篇高質量論文,其中20篇左右為SCI,絕大部分為國際頂級期刊。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求學經歷。1995年陝西第一工業學校中專畢業後,從自考本科畢業到考取瀋陽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再到2005年哈工大航天學院博士畢業,同年晉升為教授,併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短短10年的時間,高會軍的人生完成了一個質的飛躍。2006年,他30歲的時候,已經成為哈工大最年輕的博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