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起「鬥笠」 展翅高飛
——記大英縣玉峰鎮人大代表、鬥笠村支部書記楊華林
初冬時節,大英縣玉峰鎮鬥笠村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們正在地裡忙著收兒菜、棒菜等蔬菜,集中裝車運往成都、重慶等地銷售。近年來,鬥笠村先後被評為「遂寧市四好村」「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等。 然而在幾年前,鬥笠村還是省級貧困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後、人均耕地少、村集體經濟為零,外出務工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楊華林是鬥笠村的第一位職業村支書,2018年,他騎著摩託車興衝衝的來到鬥笠村,看到的情況卻讓他倍感壓力:村裡的基礎設施落後,沒有像樣的產業,要如期脫貧摘帽任務十分艱巨。
到鬥笠村後,楊華林通過走訪摸清村裡的情況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從建設生產便道、拓寬村道、新建水渠,到保障貧困村民住房安全、新建村衛生室和文化室、整治院壩,再到幫助村民改廚、改廁、硬化入戶水泥路,楊華林帶領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幫扶幹部一起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幹。
看到村裡的基礎設施一天天變好,楊華林發展產業的信心也更足了。通過考察調研,2018年,鬥笠村引進企業成立了大英縣玉鑫麗景產聯式專業合作社,採取「農業公司+農戶+村集體」的合作方式,按照6:3:1的分紅比例,實行農戶自願入股、合作社統一管理的模式,發展脆紅李500多畝,並在樹下套種海椒、茄子等蔬菜增加收入。2019年至2020年計劃全社成員分紅20萬元,全村人均收入增長1000元。
在發展產業的同時,楊華林還和村兩委、駐村幫扶幹部一起,在鬥笠村建起了鄉村藝術館、文化室、文化廣場,並組建了文化舞蹈隊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還對村內歷史文化進行深度挖掘,籌建村史館,為下一步發展鄉村旅遊奠定文化基礎。
「我既是村支部書記又是一名人大代表,必須要發揮『領頭羊』作用,帶領大家一起脫貧奔小康。」楊華林告訴記者,2018年底,鬥笠村實現了貧困村退出,2019年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並被評為「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
如今的鬥笠村,不僅村容整潔、環境優美,而且產業興旺,村民腰包鼓了,脫貧奔小康的勁頭也更足了。今年8月,鬥笠村第一家農家樂開門營業,為村裡旅遊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目前鬥笠村正籌劃明年舉辦鄉村旅遊節。藉助農旅融合模式,鬥笠村正全面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唐龍 全媒體記者 楊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