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班牙流感到愛滋,人類徹底攻克一種傳染病需要多久?

2021-01-16 和訊科技

  大數據文摘授權轉載自中信出版社

  傳染病要花多長時間消滅,指的是兩種情況,一是一種傳染病如何被人類控制和消滅,花了多長時間,一是一場傳染病從第一例病例到病情控制、消除警報所花的時間。

  比如鼠疫,目前可見的可靠鼠疫爆發記錄是在512年,到今天已經超過1500年,至今未被完全消滅,是我國39種法定傳染病的甲級傳染病。

  在中世紀歐洲那場讓歐洲人口減少近三分之一的「黑死病」,也是鼠疫的一種,1346年從俄羅斯大草原開始,向西蔓延到整個歐洲,這場瘟疫延續到1353年才逐漸平復,花了7年的時間。

  天花是烈性傳染病,最早的記錄普遍認為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埃及第五任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即發現了天花病毒引起的皮疹。

  天花病毒傳染性極強,能對抗乾燥和潮溼,附著生存期可長達一年半,主要通過飛沫吸入和直接接觸傳染。重症天花的病死率在25%左右。截止到20世紀,歷史上因天花而死亡的人大約在3億人。

  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人類消滅了天花,可查考的歷史經歷了3000多年。

  我們今天就來梳理一下,歷史上人類和烈性傳染病的抗爭史。

  人類歷史的噩夢——黑死病

  黑死病,鼠疫的一種,因患病後病人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被稱作黑死病。

  512年左右,鼠疫就抵達了君士坦丁堡,引發了從波斯橫跨整個羅馬帝國蔓延到愛爾蘭大範圍瘟疫。1346年,黑死病開始在歐洲暴發,最初出現在俄羅斯大草原,這一年年底,瘟疫蔓延到了克裡米亞。惡劣的生活條件和低效的治療方法加重了疫情,歐洲因此喪失了千萬人口。

  黑死病的傳染範圍隨時間而擴大 圖/二十三魔方基因團隊

  鼠疫由耶爾森氏菌(Yersinia pestis)引起,通過鼠蚤(rat fleas)傳播,其主要症狀為淋巴結腫大、癲癇 發作(seizures)和壞疽(gangrene)。它往往非常致命,會使 2/3 的患病者在幾天之內死亡。

  在20世紀抗生素出現以前,對於鼠疫並沒有一個很可靠的治療方法,人類也只能努力防止鼠疫的不斷傳染。

  比如,威尼斯和弗洛倫薩於1348年開始實行嚴格的衛生法,驅逐街頭的瘟疫病人;拉古薩(Ragusa,現稱杜布羅夫尼克)對途經的旅客強制實行30天的隔離;英國議會聲明,「尊貴的醫生」建議人們應儘量避免與瘟疫病人接觸……

  當時醫生佩戴的防黑死病鳥狀面具 圖/二十三魔方基因團隊

  現代醫務工作者唯一觀察到的鼠疫暴發是在1911年的中國東北,這一次人們發現了一個更加殘酷的事實,這場鼠疫不僅通過跳蚤叮咬來傳播,而且還通過人和人傳播,即感染者由咳嗽或打噴嚏將攜帶病菌的飛沫散播到空中再被別人吸入的方式傳播。這無疑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難度。

  在當時,一位叫做伍連德的醫生臨危受命,他提出了三個原則來控制鼠疫。

  一是管理傳染源:處理屍體,將病人送進醫院,給房屋消毒。二是切斷傳播途徑:減少人員流動,對疫區流動人員進行隔離觀察。三是保護易感人群: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大家都戴口罩。

  這種口罩造價低廉,製作方便,民眾紛紛帶上了口罩,因此死亡率也大大降低。

  1945年,弗萊明、弗洛裡、錢恩三人發現了有史以來第一種對抗細菌傳染病的抗生素——青黴素。但青黴素對很多種病菌並不起作用,比如肺結核的病原體結核桿菌。

  在1945年的諾貝爾獎頒發幾個月後,1946年2月22日,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賽爾曼·瓦克斯曼(Selman A. Waksman)宣布其實驗室發現了第二種應用於臨床的抗生素——鏈黴素,而在1945 年,科學家就開展了針對鼠疫的抗生素鏈黴素的第一次臨床試驗。

  抗生素發現距今75年,鼠疫的致死率降到了5%—10%,對於未知的傳染性疾病,控制傳染源依然是人們面對傳染病的第一選擇。

  唯一得到根除的人類疾病——天花

  天花是一種曾經肆虐全球的致命病毒——它也是目前唯一得到根除的人類疾病。它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可以侵害皮膚、口腔和喉嚨的小血管,並使患者全身長滿充滿液體的水皰,天花這個名字也由此而來。其中大約1/3的患者死亡,倖存者都會留下痘疤(也有人會把天花和水痘混淆的,其實它們是兩種疾病,都有傳染性,但天花明顯更加厲害),有時甚至會失明。

  天花病毒 圖/Callista Images/Corbis

  因為沒有什麼好的治療辦法,即便是位高權重的皇室,也拿它沒有辦法,埃及過往拉美斯五世、英格蘭女王瑪麗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五……都死於天花。

  據估計,到20世紀末,全球死於天花的總人數達3億人。

  幾百年來,天花的治療方法就是人痘接種,它可能起源於中國和印度,在公元1000年,中國醫生接種天花疫苗的方法是:從天花患者的瘡瘍處刮取物質,並將其注入健康人的手臂。

  中國的早期接種

  但是即便是這樣,人痘接種能夠降低死亡率,還無法完全根治天花,接受者可能因接種人痘而死,也可能並未獲得免疫力,在日後遭遇天花而死。

  另外,接種過的病人會攜帶「活」的天花病毒,構成一個傳染源, 因此最好將其隔離兩周,不與其他人接觸。1783 年,國王喬治三世的四歲兒子奧克塔維厄斯在人痘接種後死亡,動搖了人們對人痘接種的信心。

  1798年,英國鄉村醫生愛德華·詹納自費出版了一本名為《關於牛痘的原因及後果的研究》(簡稱)的小冊子,詹納發現,擠奶女工感染一種較溫和的疾病(牛痘)後,就極少感染天花。

  愛德華·詹納在給一個孩子接種疫苗,這是因他的研究成果而獲救的千百萬人之一。由於他的開創性的疫苗,免疫科學誕生了。

  終於在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消滅了天花,距離詹納的小冊子出版已經過去了182年,所以也有了「人類用180年消滅天花「的說法。

  從人痘接種到牛痘接種的進步,不僅僅是在長期、複雜的天花抗爭中的一個巨大飛躍,也是通過研究疫苗來抵抗其他傳染病的開始,比如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個傳染病。

  致死率100%的傳染病——狂犬病

  「貓狗雙全」已經成為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終極願望,狂犬疫苗讓我們我們能夠放心地和這些小動物們「和諧相處」。

  不過狂犬病被人們重視,最早是因為狼。1271 年,德國的一個村莊被受感染的狼群入侵後,有30人死於狂犬病暴發。

  狂犬病傳播天團 圖/安福星

  狂犬病的傳染性也不是立刻就被發現的,直到1804年,德國醫生格奧爾格· 戈特弗裡德·青克給動物注射狂犬病毒(瘋狗的唾液), 才證明了狂犬病具有傳染性。

  其實,狂犬病由來已久,世界上關於狂犬病的最早記載見於公元前 2300年以前美索不達米亞的埃什努納法典。在亞洲、歐洲、非洲的歷史資料中都有過關於狂犬咬人導致發病的記載。

  而人類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狂犬病的歷史,只有一百多年。

  千百年以來,人們將傳染病和其他疾病歸咎於各種原因,比如「毒氣論」就盛行了很久,人們認為有毒氣體可以傳播疾病,並稱之為瘴氣。

  「跑毒」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19 世紀初,一種影響蠶(蠶蛾幼蟲)的疾病在歐洲蔓延,這激起了義大利昆蟲專家阿戈斯蒂諾 · 巴西的興趣。在一系列實驗之後,他最終在 1835 年得出結論:疾病是由接觸某種傳染病或傳染性顆粒(一種微型生命形態)造成的,疾病通過人們接觸或接近粉狀孢子而得以傳播。

  十年之後,他提出微生物也可以作為人類病原體。巴西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接觸傳染源可引發疾病的證據。

  隨後,微生物學巨人、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登上了歷史舞臺,可能說名字大家不知道,我們每天喝的牛奶都是使用的「巴氏滅菌法」,這就是巴斯德和法國另一位生理學家克勞德·伯納德合作設計而成的。

  後來,巴斯德開始對疫苗接種產生了興趣,在他的疫苗研究中,最後一個主要階段,就是可怕的狂犬病。當時,狂犬病令人萬分恐懼,以至於一些人被瘋狗咬傷後,寧願自殺也不願忍受這種痛苦。

  引起狂犬病的微生物是一種病毒,會影響神經系統,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巴斯德的同事魯發明了一種生產疫苗的方法,先使兔子染病,然後剖出其脊髓並烘乾,以弱化並殺死這種微生物。1885 年,這種疫苗在狗身上進行測試。

  巴斯德知道狂犬病是通過唾液傳染的,他從瘋狗嘴中採取泡沫樣本, 深入研究這種疾病。

  就在這一年,有一位9歲的男孩被一條瘋狗咬傷,在迫切需要幫助的情況下,他的母親帶他找到了巴斯,在此之前,這個疫苗從未用於人類,但是在危急之下,巴斯給男孩接種了這種疫苗,結果,男孩果然沒有患上狂犬病。

  這項研究發表後,立刻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在此之前,未接種疫苗的狂犬病確診病人死亡率高達100%,到2009年,有67個國家報告過去的12個月中無狂犬病例。2018年,世衛組織開展了「聯合抗擊狂犬病」的行動,提出「到2030年人類狂犬病零死亡」的目標。

  而那時,距離巴斯德第一次給男孩接種疫苗,已經有145年。

  80年代以來最持久的威脅——愛滋病

  愛滋病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人類面臨的最為持久的公共衛生安全威脅。研究人員最早是在1959年,從一個來自剛果共和國的一名男子體內發現的HIV病毒。

  而這種病毒是來自於一場跨物種的傳播事件,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是,由於人類長期以來的獵殺食用,原本只存在於黑猩猩體內的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被傳染給了人類。

  通常情況下,人類本身的抗體可以殺掉SIV病毒,但後來時間長了病毒可能適應了人體環境,就變成了HIV-1病毒留在了人體內。

  圖/知乎

  但是不得不說,面對愛滋病的蔓延趨勢,人類行動的速度有點慢,在《世紀的哭泣:愛滋病的故事》一書中,蘭迪·希爾茨寫到:

  「一個令人痛苦的事實是,愛滋病並不是平白無故在美國蔓延的,而是由於一幹政府部門沒有盡職盡責地保護公共健康,任由病毒肆虐所致。體制缺陷帶來了不必要的苦難,令西方世界此後幾十年飽受困擾。」

  直到1983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通過病毒提取終於發現了逆轉錄病毒——HIV病毒,隨後,它的三種傳播途徑也被正式鎖定: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

  圖片中這些綠皮紅瓤的顆粒就是被感染的淋巴細胞正在釋放HIV,綠色表示脂質和蛋白質的外殼,紅色代表RNA模板。

  1995年,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雞尾酒療法誕生,從此愛滋病步入了和心臟病、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時代。

  HIV病毒攜帶者通過終生服用抗病毒藥物,不僅可以使自己的身體回歸正常狀態,還能有效去除體內的活性病毒,降低自身的傳染性。到 2010 年為止,已有超過 3000 萬人死於這一疾病。

  顯微鏡下的HIV(愛滋病病毒)

  但問題也就來了,體內活著的HIV病毒消失了,但進入休眠期的病毒庫卻隱藏了起來,一旦感染者停止用藥,病毒就會重新被激活,這也意味著,HIV很難被治癒,感染者必須要將每天的服藥時間精確到小時,才能爭分奪秒地阻止HIV的大規模重組。

  2019年,愛滋病領域尋找了30年的關鍵開關之一——HEAL被找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在HIV感染者停止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時,對HEAL進行基因修飾,就可以防止休眠的HIV重新醒來。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勝利,似乎就在前方。

  流行病的未解之謎

  一直以來,人類都飽受著各種傳染病的困擾,它們在嚴重的時候會變成大瘟疫,在某個地區乃至全世界大規模暴發。

  20 世紀的第一次,也是最嚴重的大流行病是 1918—1919 年間流行性感冒的三次傳播, 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估計死亡人數在 3000 萬到逾 1 億人之間,以當時的全球人口而言,幾乎相當於每 20 人中就有 1 人死亡。

  西班牙流感來去匆匆,至今還不知道它從何而來。

  在愛滋病出現前的十年間,新發現了另外兩種意義重大的傳染病。一個是軍團病,這是一種肺炎,其致病病菌主要感染肺部,於1976年在美國境內出現,因為患病者都是前來參會的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的成員,這一疾病便因此得名,軍團病是潛在的危險疾病,但很罕見,這種病每年都會有幾次暴發的報導,揮之不去。

  第二種是伊波拉,也是大約在1976年確認的,最早記錄見於中非的蘇丹以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河流域。它開始時極為嚴重,與其他許多疾病一樣,帶有流感類的症狀。它的一個典型特徵是皮膚和其他器官的出血或流血。病例中約有 2/3 的人會死亡。

  另一個最近的傳染病就是2002、2003年間在中國暴發的SARS了。引起這種傳染病的是一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 顯微鏡下看上去像光環或王冠 — 拉丁語為 corona),其命名來自它對身體的影響—— 一開始類似於流感。

  SARS病毒顯微鏡照片 圖/NIH Image Gallery / Flickr

  現在很多人把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比作SARS的「進化版」,其實錯誤的,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說法,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雖同屬於冠狀病毒這一大家族,但基因進化分析顯示它們分屬於不同的亞群分支,它不是SARS,也不是MERS病毒,它們的病毒基因序列差異比較大。

  而且,距離2003年的SARS非典疫情已經過去了17年,目前尚未出現有預防價值的藥物或疫苗。也許比起期待疫苗,我們更應該做的還是嚴格做好現在的防控措施。

  這些偉大的抗爭,是人類生命的一部分。正如歷史學家麥克尼爾所說,技能、知識和組織都會改變,人類面對疫病的脆弱,不會改變。比我們的先民出現還早的傳染病,將會與人類始終同在,並仍將是人類歷史的基本參數和決定因素之一。

  承認脆弱,但永遠堅定,永遠堅強。

  參考資料:

  1.《DK醫學史》-中信出版(300788,股吧)集團

  2.狂犬病流行簡史-嚴家新-科學網

  3.疫苗何時能救場-孫靜-AI財經社

  4.中國疾控中心:關於武漢病毒性肺炎,這5大謠言千萬別信!-北晚新視覺網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大數據文摘。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世界愛滋病日|對抗「世紀絕症」,人類從未止步
    三位被「治癒」的愛滋患者 對於愛滋病,目前既沒有靶向特效藥,也沒有研發出相關疫苗提前預防。但也並非沒有人成功逃離其「魔掌」。 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三例愛滋病人被治癒,他們分別使用了雞尾酒療法,骨髓移植和藥物治療。
  • 過百種傳染病仍肆虐,有人因一場流感喪命:消滅瘟疫還要走多久?
    隨著接種牛痘留下的疤痕相繼出現在全球各國人的身體上,人類僅用183年,便打贏了消滅傳染病的第一役。 但此後,人類未能在任何一種傳染病身上,複製這一成績。 目前,全球有至少100種常見傳染病仍在肆虐,每天都有5萬生命因此隕落。
  • 思考:傳染病越來越猖狂,人類哪裡做錯了嗎?
    因為他們擔心,在未來,或許會有更有的病毒從動物跳躍到人類身上,而如果能實現常規病毒檢測,將病毒基因序列添加到資料庫中供科學家監測與學習,或有助於降低未來發生大流行的風險。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已半年有餘,確診病例1200多萬人,已造成50多萬人死亡。美國科學家關於「病毒常規檢測」的想法,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行為,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 傳染病仍然是人類的大敵
    從傳染病和人類歷史角度看,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與傳染病做鬥爭的歷史。疫病與社會緊密相聯,社會和人的生活導致疫病,疫病又重新塑造社會。這種互為因果和表裡的關係在人們應對疫病的理念和行動上體現出來。  1980年5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天花已在世界範圍內消滅。
  • 人類史上致命的十大傳染病排名,第一名致死人數達3億
    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從古至今都在,我們建立了文明,利用科技發明了藥物,我們似乎做了能做的一切,卻依然阻擋不了死亡。死亡和新生是想對應的,也正是這樣的輪迴,人類能源源不斷的向前發展,於是我們開始接受這種循環,周而復始。可是傳染病的出現,吞噬了無數人的生命,讓我們重新對死亡恐懼,人類歷史出現過太多的傳染病,聽小編給大家介紹。
  • 人類為什麼至今都無法攻克癌症,達到完全治癒癌症?
    有人問,在科學技術非常發達的今天,人們奇怪為什麼癌症依然難以攻克?完全治癒癌症呢?疾病是人類難以迴避的生存危機,人類5000年的文明史中就是與疾病的抗爭的歷史。天花、鼠疫、瘧疾、肺結核等烈性傳染病曾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人類終於依靠智慧,成功地控制了一輪又一輪傳染病的流行。
  • 盤點: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傳染病TOP5,第一名已經被人類根除
    最近,餃餃在家閒得長蘑菇,研究起了人類傳染病史 自人類文明開始以來,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多次出現在人口聚集的地區,造成傳染病肆虐,並殺死無數生命。人類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與傳染病做鬥爭的歷史:從天花到鼠疫,再到霍亂和愛滋病,剛消滅一種病原體,又出現一種新的病原體。
  • 愛滋病初期症狀會持續多久 愛滋病可以活多久
    愛滋病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因為它可以通過一些途徑傳染,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手段能夠治療,一旦感染了愛滋就意味著死亡。那麼愛滋病初期症狀會持續多久呢?愛滋病可以活多久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愛滋病初期症狀會持續多久其實並不是固定的,但是會有一個大概的時間,因為每一個個體的差異都是不同的,我們需要了解清楚愛滋病初期症狀,判斷是否患上愛滋。
  • 從兩種傳染病的千年流行,看人類悲壯而不屈的災難史-人民智作-社會...
    從上古時期的洪水泛濫,到近代的戰爭與瘟疫,再到今天的地震、海嘯、病毒傳染等等,人類曾遭受了20多種、100多場大大小小的災難,共死亡2億多人。 其中傳染病對人類的侵害最大,蔓延時間最長,也與我們今天所面臨的疫情相似。 因為人類所經歷的傳染病很多,約計15種,不可能在這篇短文中說清,這裡僅就鼠疫、霍亂、及我們今天遭遇的病毒,簡而述之。
  • 跨越人類與動物的傳染病:醫生和獸醫也許需要並肩努力
    這場與疾病的生死搏鬥,讓我們不得不再次反思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越來越多的傳染病跨越了動物與人類的界限,人類從動物身上感染疾病的風險日趨擴大,讓我們不得不正視這一日趨嚴重的問題。
  • 名校高材生染愛滋,年僅22歲,母親大哭:都怪你自己不檢點
    2017年,清華大學校園在學校的自動售賣機投放了一種新商品,一種絲毫不顯眼巴掌大小的HIV抗體試劑,是一種新興的檢測HIV新舉措。HIV檢測試劑具體投放地點包括北京,廣西,四川等地,學生採樣後匿名寄回實驗室,憑驗收碼獲得檢測結果。
  • 即便有一天人類真的能夠攻克癌症,最終也還是逃不過自然選擇
    就癌症本身,攻克它的當然是醫學上的巨大突破癌症是21世紀以來人類面臨在醫學上面臨的最大考驗,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1810萬人,死亡人數達到960萬人,面對這麼一項目前人類醫學還無法完全治癒的疾病,如果有一天一個科學家能夠攻克癌症,當然是人類的功臣。可以幫助無數人免受癌症之苦,幫助無數家庭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
  • 「人工智慧毀滅人類」是一種末世恐懼傳染病
    是為了保衛人類還是僅僅為了一國的科技優勢?   在人工智慧問題的技術主義未來展望中,為什麼要發展人工智慧的目的價值問題——人類自身能從人工智慧研究得到什麼樣的認知和人性提升——經常被拋到一邊。人工智慧被想當然地當成對人類的威脅,害怕『人造人』毀滅人類成為一種非理性的,像傳染病一樣傳播的恐懼。這是愚蠢而不是智慧的表現。
  • 我們與愛滋的距離
    當涉及人類最私密的行為——有時候也涉及愛情,愛滋病傳播的控制因此而變得複雜無比。阿傑感染愛滋的時候24歲。一次失戀讓他想要尋求安慰,卻因為沒有採取保護措施最終感染。事實上,阿傑曾在武漢同志中心擔任志願者,「我太了解(愛滋)這個事情了」。「這就是知行分離,知道有這麼一個事,但行為上做不到。」
  • 每年3000名青年學生感染愛滋,大學生真的是中國愛滋的重災區嗎?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全國每年會有大約3000名青年學生(絕大多數是大學生)感染愛滋。這個數字還是很有衝擊力的。青年學生報告的新增病例確實近年增長較快,叢007年到2015年,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增長了近十倍。
  • 我們與愛滋的距離|百家故事
    當涉及人類最私密的行為——有時候也涉及愛情,愛滋病傳播的控制因此而變得複雜無比。阿傑感染愛滋的時候24歲。一次失戀讓他想要尋求安慰,卻因為沒有採取保護措施最終感染。事實上,阿傑曾在武漢同志中心擔任志願者,我太了解(愛滋)這個事情了。這就是知行分離,知道有這麼一個事,但行為上做不到。
  • 中國將豬流感改稱甲型H1N1流感 納入乙類傳染病
    另外,病毒分析表明,這次的流感病毒實際上集中了豬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特徵,是一種新型的變異了的A(H1N1)病毒。  儘管世衛組織一再強調豬肉只要烹製徹底,就不會傳播流感,但「豬流感」的稱謂還是引發了人們對豬的恐慌。  為避免在全球養殖業、禽肉貿易、居民飲食中引發混亂,幾大權威組織最終決定停用「豬流感」名稱,改用病毒分類的學名A(H1N1)。
  • 人類至今為止最恐怖的傳染病,它才是人間真正的魔鬼
    並且開始出現在非洲之外的地區,如美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引起全人類的恐慌。所以好萊塢使這個主題成為一部不是科幻電影的災難電影。然而實際情況比劇情更加恐怖,因為一直沒有找到任何治療方案。用醫生的話說,感染伊波拉的人會在你面前「融化」......
  • 美國新冠失控,不過是30年前愛滋泛濫的重演
    這種對傳染病的輕蔑,引來了一個可怕的瘟神——愛滋病。在愛滋病的擴散過程中,美國的傳染病專家們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但在當時,瑪格麗特的演講目的已經達到了,重大的利好消息給了美國民眾他們已經攻克了疫情的錯覺。1984年,美國總統大選,裡根與老布希搭檔,贏下了50個州中49個州的選票,創下有史以來最懸殊的記錄。
  • 他因是愛滋病人,被村裡人瞧不起,一怒之下製造血案,最小僅1歲
    愛滋病來源於非洲大猩猩,因為非洲有一些原始部落保留了一些特殊風俗,愛滋病便傳播到了人類身上,這種傳染病的途徑並不是很多,但由於缺乏對愛滋病的認識,人們都是談艾色變。>正是因為對愛滋病抱有許多的誤解,每個人聽說這種病都是避而遠之,愛滋病人面對每個人的異樣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