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曾拍過一部很恐怖的災難電影——極度恐慌,裡面的恐怖劇情讓人們以為這是一部科幻片,然而這確實是一部以真實事件為背景的影片。以至於讓人們只聽到這個名詞就感覺是魔鬼的代名詞。不,它在某種程度上比魔鬼更恐怖!因為感染它的人在死亡過程中是極其恐怖而痛苦的,很多感染這種病毒的人不是死於病情而是死於自殺!
不知道什麼時候這種病毒在非洲突然出現,而且它的傳染性極高,所有感染這種病毒的人在短短的幾天裡從開始的全身流血到最後的七竅流血而亡,正當恐慌開始蔓延的時候,疫情又突然消失了,沒人知道原因!
正如每個人都認為這場災難不會出現了,伊波拉病毒在1994年再次出現在加彭處。它在三年內在加彭和剛果區域爆發了三次,造成數百人死亡,隨後在非洲各處發生感染事件。有超過500人死亡。到2014年,伊波拉病毒在西非爆發。這一次,超過一萬人死亡,超過了之前40年死亡人數的總和!並且開始出現在非洲之外的地區,如美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引起全人類的恐慌。
所以好萊塢使這個主題成為一部不是科幻電影的災難電影。然而實際情況比劇情更加恐怖,因為一直沒有找到任何治療方案。用醫生的話說,感染伊波拉的人會在你面前「融化」......
截至2016年4月,當一名感染病毒的小男孩從治療機構出來時,這場災難才算正式過去,但並不意味著伊波拉病毒已永久消失。很多人對死亡率較高的傳染病毒的理解還只是非典和愛滋。但是,伊波拉10天內就能完成愛滋病10年才能做到的事情。
這時候,人們才開始查找誰才是伊波拉病毒的傳播源。它怎麼會沒有痕跡,說來就來說消失就消失 ?所以在1996年,研究人員將活的伊波拉病毒注入24種植物和19種動物,包括玫瑰,蜻蜓,蚊子和蜥蜴。在測試的生物樣品中,只有蝙蝠在感染了伊波拉病毒12天後,病毒依然存活。但是,值得懷疑的是,如果蝙蝠是傳播源,那麼憑藉其飛行的自由度,怎麼沒有將病毒傳播到整個世界?然後科學家開始研究非洲蝙蝠的生活習慣和生物特徵,他們發現其身上寄生的跳蚤和蝨子可能才是傳播源,這跟曾經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極其相似,但最終他們未能證明這一點。科學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終以失敗告終......
伊波拉病毒已經存在了數十年,但它肯定有弱點,否則就沒有生存率。人類需要做的是繼續尋找伊波拉病毒的真正宿主,並探索其弱點以開發出可充分保證的疫苗。儘管這個目標可能很遙遠,但堅信一定會有成功戰勝伊波拉的那一天。同時人類更應該加強對環境汙染的控制,環境汙染嚴重往往就是病毒滋生的地方!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期待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