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能吃得了這「五種苦」,總能慢慢成大器

2020-10-20 布衣粗食68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拒絕吃苦的人,往往一輩子都是下等人,是平庸之輩。把苦難當成一種成長的人,慢慢會成為上等人,吃過所有的苦,都會變成後來所有的福。

一個人,如果能吃得了以下這「五種苦」,總能慢慢成大器。人生崛起需要一個過程,吃苦耐勞的人,從來不相信「一日千裡」,但總是在「循序漸進」,積跬步以致千裡。

1.讀書的苦:取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

大海不是自己本來有那麼多的海水,而是「匯流成海」。一個聰明的人,不是本身有很多智慧,而是從別人的身上汲取「養分」。

司馬遷寫出了巨著《史記》,他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一個人的智慧在強大,其實是匯聚了別人的智慧,就像我們通常是說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如果只是靠自己去研究,一切從零開始,估計一輩子都沒有什麼長進,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欲成大器,必須讀書。

讀書是很苦的,我們一般用「寒窗苦讀」來形容,就足矣證明了這一點。看書的時候,心無旁騖,把一切都拋開了,因此總是在經濟方面 比別人損失更多;還有久坐看書,眼睛累,手也累,身體也累。

有的書,不是自己想看的,但不得不去看,因此看起來很枯燥。「耐得煩」是讀書的基本功夫,要是心浮氣躁,是無法讀書的。「隨手翻書」是讀書的基本習慣,如果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是很少有時間看書的,特別是成年人。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慾成大器,必須讀書,才能用智慧去分析問題,思考人生。讀書多了,就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學到了人生發展的技藝。

2.被人看不起的苦:低頭不是沒有骨氣,而是在默默使勁。

凡是成大器的人,往往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的。一個人,身無分文的時候,真的很狼狽,走到哪裡,都是被人看扁了,甚至還要嘲笑一番。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社會很現實,你要別人看得起你,除非你有資本,否則你就別指望了。

我的朋友阿海,在創業之初,到處去借錢,結果到處都是「碰了一鼻子灰」。他最有錢的舅舅,應該幾百萬的存款都有吧,但是一開口就說,「不是我不借給你,是你舅媽管家,我也沒有辦法。」阿海的堂兄在上海工作,錢也不少,但電話聯繫了幾次,後面電話都不接了。後來,阿海靠自己慢慢積累了一點錢,然後開了一家製鞋廠,人生才出現轉機。

被人看不起的時候,心裡很苦,覺得自己就是一隻可憐蟲,還沒有人可憐自己。這樣的苦,只能一個人默默承受,然後告訴自己,「有朝一日,我會站起來,給你們看。」

3.無依無靠的苦:靠自己,才是真正的「靠山」。

每個人都有很累的時候,真的想找一個肩膀,靠一靠,但是你找來找去,都不知道往哪裡靠。你只能靠那些不會說話的牆壁,或者蹲下來,抱著自己的膝蓋,哭泣一會,然後站起來,繼續走路。

「我沒有靠山,自己就是山」。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的時候,心情豁然開朗,不指望依靠誰,反而可以放心去闖蕩一番。靠別人,只是會縛手縛腳,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別人身上,好傻。

其實,一個人自己變強大了,自然就有人來找你,成為你的「合作夥伴」。人與人,都喜歡強強聯手,從來不喜歡找一個「扶貧對象」。

無依無靠的苦,其實是考驗一個人能不能獨當一面。當你成大器之後,這樣的苦,就消失了,因為你自己就是靠山。

4.失敗的苦: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

起起伏伏才是人生,沒有人可以一輩子都一帆風順。但是很多人,面對失敗,卻不願意站起來,而是選擇了躺下來不動。

一個人真正要想崛起,就是很累了,回家睡一覺,第二天依舊一骨碌爬起來,繼續奮鬥。一次奮鬥,不會看到成績,如果一次次奮鬥呢?你的成績就慢慢浮現了。

只要路走對了,目標鎖定了,路上被絆倒了,不過家常便飯。就像一個小孩子學走路,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才會越走越遠。

一個人失敗了,會很痛苦,有的人因此一蹶不振。但是有骨氣的人,會爬起來,把失敗當成成功之母。

5.沒有人疼愛和懂得的苦:學會自我安慰,讓心靈變得強大。

朋友胡明明,三十五歲才結婚,不是他沒有能力,而是遇到了幾個女朋友,都是衝著他的錢來的。他開了一家夜宵店,生意很好,也希望找一個「老闆娘」,為自己分擔。但是女人拿錢的時候很開心,要做事的時候,就愁眉苦臉了。還有一個女人,直接對他說,「我管錢還可以,會算帳,但管事就不行,我怕太吵了,頭暈。」

「寧缺毋濫」,胡明明一直相信有人會陪他一起吃苦,這個女人遇到晚了一點,但還是遇見了,胡明明算是幸運的。

可是很多人,在崛起的路上,是沒有愛情的,更沒有人懂你。你成功了,有人為你喝彩,你失敗了,身邊的人,也是「樹倒猢猻散」。

其實,我們一直相信愛情,從來沒有放棄過愛與被愛。只是,等愛的路上,太苦了,當事業沒有起色,愛情也沒有著落,這樣時光,是苦上加苦。

欲成大器,必須吃苦!不願意苦一陣子,那就要苦一輩子;年輕時候不願意吃苦,那麼就老年過得悽苦。

我勸你,還是先苦後甜過日子,扛住了現在的苦,就成了未來的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能吃這五種苦的人,將來必成大器,有你嗎
    那些最終成大器的人,都是經過以下五種苦的歷練,才修到正果的。看看這五種苦你能不能,就知道自己將來能不能成大器了。這五種看起來一點都不難,但是真的要去吃的時候,還真的需要更多的付出呢:一、現實的磨難---會讓你變得更強大經歷現實的磨難就不會讓自己成長,也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只有經歷了這種苦,才會讓你更有機會成大器。畢竟只有改變現實的人,才是最有可能踏上頂峰的人。所以這種苦你不能逃避,只能面對,否則永遠都不會出人頭地,成大器!
  • 一個人,若是能吃得了這三種苦往往不簡單,你能做到嗎?
    要知道一個人總是碰到各種各樣的苦難和坎坷並不是他不夠幸運,恰恰是熱盛給予了他更多的精力和磨練。當人生的某一天你做出成就的時候回過頭來你會無比感謝這段歲月。如果你能順利熬過痛苦的歲月,並且不需要任何人的慰藉,這才說明你是一個心靈足夠強大的人。當一個人能夠吃得了這三種苦,這個人往往不可小覷。
  • 能成大器的男人,往往具備這幾種能力
    所以說,判斷一個人能不能有所作為,不單單看的是他有沒有錢,而是要從他的方方面面去考量的。不管是生活還是愛情,人們對男人的評價,都會不自覺地參考男人的能力。好像能力好的男人,就是優秀的好男人,也是女人的心之所屬。這是大部分人的評判標準,也是有的男人的內心標準,其實男人也希望自己變得優秀,能成大器。
  • 吃得了人生最大五種「苦」的人,他們後來都成功了
    古語說的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大多數人在世,都會吃很多苦,要經歷很多磨難。如果把吃苦的過程當成是打磨自己的一次次歷練,那麼能夠熬過去的話,你就有了飛躍的質變,距離成功也就不遠了。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事業上起起伏伏很正常,你如果連最壞的處境都挺過來了,那以後都是在上升期,人生只會越來越順。可一旦心裡受挫,沒有熬過低谷,未來的人生可能就是躺在谷底,渾渾噩噩虛度光陰。那些能吃得了低谷之苦的人,不管往後事業、生活怎樣,都無法被輕易打倒,成功定是指日可待。
  • 沉住氣方能成大器
    他答道:作畫是守靜之道,涵養靜氣,事業可成。一個人想要幹大事、成大器,沉住氣穩住神是必不可少的。成長既需要銳意進取,也離不開沉潛的積澱;成才既需要滾燙熱血,也仰賴於冷靜的頭腦。處困頓而不沉淪、雖志得而不忘形、臨誘惑而不搖擺,方能生發出寧靜致遠、潛心做事的前進動力。現實中,有些人心浮氣躁,做事急於求成,不願俯下身子到一線去。
  • 白巖松坦言:孩子有三種苦不會白吃,家長得給娃多吃,能成大器
    俗話說的好:「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很多家長都很少讓自己的孩子吃苦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自己受過的苦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吃,所以現在的家長是:再苦不能苦孩子。白巖松對待兒子的教育都很苛刻,並且要求兒子嚴肅對待每一件事情,該讓孩子吃的苦是一樣都沒落下,所以現在他的孩子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但是,總有一些對孩子非常溺愛的家長。最近一則「溺愛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中,一個4、5歲的男孩在爺爺奶奶的輪番「伺候」下「就餐」,爺爺一手替孩子端著手機,奶奶一邊在旁邊餵飯。
  • 杜月笙的名言,道出了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全部能吃下早晚成大器
    如果大家都在找最難吃的面,那肯定是跑題了,因為這個面,不是做人一生中吃過最難吃的什麼面,而是另一種面,這一種面往往就能夠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我們不妨仔細想想什麼面能夠影響一個人一生?很多人肯定會想到臉面,為什麼這個說呢?
  • 真正格局大的男人,往往有五種包容的智慧,早晚能成大器,錯不了
    男人慾成大器,必有大格局!修煉五種包容的智慧,擴大你的格局;真正格局大的男人,往往也有這五種包容的智慧,早晚能成大器,錯不了。一、包容不是軟弱,是堅強!如果說格局最重要的因素是包容,那也不為過,因為有包容才有大的眼界和高的層次,男人如果能始終以一顆包容的心去面對所有的人和事,何愁不能成大器?
  •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能搬冰箱能煲湯
    兒子眼裡多才多藝的媽媽對於一個兩個孩子的媽媽,深深感到現代媽媽的不易,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能煲湯,能搬冰箱,還要多才多藝,十項全能。那次也得了一個獎。兒子三年幼兒園期間陸陸續續大大小小的手工作業、小報作業也是不斷。這讓我鍛鍊的琴棋書畫各方面不說樣樣精通,也自學成才。
  • 一個人若想有出息,往往會經歷這些「苦」,不然難成大器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大多經歷過人生苦難的人,他們品嘗過世間的酸甜苦辣,知道該珍惜什麼,捨棄什麼,也知道該如何走自己的路。在確定人生目標和規劃之後,他們往往能經過努力和奮鬥,最終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真正有出息的人,大都吃過這幾種「苦」,你品嘗過沒有?
  • 真正成大器的男人,往往能掙脫六種束縛創造力的「界限」,你能嗎
    男人慾成大器,需要掙脫六種「界限」,別讓你的創造力陷入沉睡;真正成大器的男人,往往也能掙脫這六種束縛創造力的「界限」,你能嗎?界限一、相信唯一正確答案。所以,不要相信什麼唯一正確的答案,這只會束縛你的創造力,讓你難成大器。界限二、輕視模糊思維。毫無疑問,思維太具有邏輯也會很大程度地束縛創造力,因為它排除了看來似乎矛盾的各種可能性。與邏輯思維相比,模糊思維像是一塊自由的天地,在這裡,新思想能夠很快地發芽。
  • 一個人,若能悟透《道德經》中的這八個字,往往更能成大器
    比如說,我們若能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八個字,也就讀懂了人生。一個人,若能悟透《道德經》中的這八個字,往往更能成大器。1、利而不害;《道德經》第八十一章說道:「天之道,利而不害」,意思就是說:自然的規律是有利於萬事萬物,而不傷害它們。為什麼學習自然規律如此重要呢?
  • 想要人前富貴,必吃五種苦,你敢吃嗎?
    但是好多人卻不知道,要想人前富貴,就必須吃五種苦,否則讓別人看得起你的機會都沒有。來看看這五種苦你敢不敢吃吧,它們分別是:一、被人誤會---你能壓得住憤怒嗎其實被人誤會,更多情況下是別人刻意為之的行為。誰讓你想在人前富貴呢,這是別人為你設置的障礙。
  • 曾國藩:不想養逆子,就讓孩子多吃這3種苦,越吃越有福氣
    曾國藩認為:慣子如殺子,如果不想養逆子,就讓孩子才成長的過程中,學會吃這3種苦,將來才能成大器。所以想要孩子,成大器,生活得更加幸福,就要學會吃讀書的「苦」,儘早形成自己的專注獨立的思維方式。如果不能吃「勤」之苦,將來怎麼能成大事,成就自己的人生呢?
  • 成大事的人,必須經過五種「苦」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不願苦一陣子,就會苦一輩子。真正幸福的人,都是先苦後甜,如果上半輩子不拼命,那麼下半輩子就要又窮又苦,很可能落得晚景悽涼。因此,成大事的人,必須經過五種「苦」。但凡能夠吃苦的人,即便人生活得很難,但終究會慢慢站起來、富起來,成為真正的強者。我的同學李達,現在是一家加工廠的老闆,家產有了千萬以上。
  • 能成大器的孩子,大多擁有這「2個力」,跟學習成績沒多大關係
    曾經老師都瞧不上的人,成為了社會貢獻最大的人,就會引發你的思考,這「成大器」者,似乎跟學習真沒太大關係,仔細發現你會發現他們身上大多擁有這「2個力」。一、「眼力」不安於小成,然後足以成大器;不誘於小利,然後可以立遠功。
  • 真正有大格局、能成大器的男人,往往懂得八種包容的智慧,錯不了
    真正有大格局、能成大器的男人,往往懂得以下八種包容的智慧,錯不了;一個男人,懂得這八種包容的智慧,也是有大格局的體現,早晚必成大器。一個男人,要想有大格局、成大器,就應該明白:「善用人者為高,善容人者為貴。」你比別人的出身更好,只能表明你運氣不錯;你的能力和才幹比別人出眾,只能表現你很優秀。你只有能包容別人,才會贏得他人的真心支持和擁護,也才更容易成就自己!
  • 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能成大器呢?
    你還給我們準備了很多吃的,這真讓阿姨感動!你總是那麼善解人意,你是阿姨見過的情商最高的孩子,儘管你才10周歲!在你們家寬敞明亮的客廳,我們坐在沙發上,阿姨問你現在還有感覺嗎?阿姨立即表揚了你的不服輸,告訴你,哪怕發覺自己快要死了,但只要還有一絲可能,就絕不認輸,這也是成大器的基本特徵哦。然後,阿姨問你媽媽,他們是怎麼發現你在後備箱的呢?你媽媽說,幸虧你外婆來看你生病的爺爺,到家裡一直沒看見你,卻見停在門口的汽車總在動,當時還在想:小莉家的風水真是不好,你看汽車都在動!
  • 天道思維:真正成大器的人,都會主動吃這2種苦!過來人的忠告
    主動吃苦的人,能品嘗生活的甜,從而感覺自己真的事事如意,真正成大器的人,都會主動吃這兩種苦!1、不被人理解的苦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在很多層面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很多時候都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冷眼相待。其實不被人理解一方面可以鍛鍊自己的內心,另一方面反而是保護了自己。
  • 一般這幾種苦能吃的高中生,基本上會考上知名大學,真的很準
    我們看到雙一流學校並不是那麼好考,究竟如何做才能夠進入更好的學校,一個班主任和大家聊到了這個話題,他說能夠在高中的時候,吃下這幾種苦的高中生,大多數都可以考上名校。不妨大家來看一下,究竟是哪幾種苦?大家都在玩耍的時候,能夠忍受孤獨苦的人,真的很優秀。可以在孤獨的環境裡面摒棄一切好好學習,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學習當中。高中生如果能夠吃下孤獨的苦,那麼他的未來真的挺不錯的,當然他們的學習狀態會變得更加單純,慢慢的他們也懂得,如何把孤獨克服了。從成績上他們可以獲得快樂,而且這種快樂也能給自己帶來重大突破。吃煎熬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