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老太太無助哭訴:把孫子帶到上高中後,被兒子兒媳攆回老家

2020-12-15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在有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孩子,原因有很多。

一則對老人來說,閒著也是閒著,給兒女帶娃的話還能減輕他們的負擔;二則養兒防老,自己為孩子著想的話,他們也會孝順自己,給自己養老。

很多老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這樣的想法是有風險的,因為人本性自私,老人並不能保證孩子以後一定會孝順自己。

就像微博上出現的新聞:「75歲老太當眾哭訴,把孫子帶大培養成人後,被兒子兒媳攆回老家,嫌棄礙事」

老太太當眾哭訴其實是可以理解的——老人都75歲了,年紀很大,被趕回家後沒有人照顧,一個人根本無法生存,而且也會被同村的人笑話,心理上也接受不了。

可是在當今社會,孩子不孝順的問題很難解決。

為了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一點保障,不至於老無所依,有以下幾點建議:

1、堅持鍛鍊

堅持鍛鍊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要知道,孩子不一定是靠得住的。

對老人來說,自己健康,能跑能跳能吃飯更能保障他們有一個安穩的晚年生活,也不必因為動作遲鈍需要人照顧而看兒女的眼色行事,而且不必在老年的時候受身體所累吃苦受罪。

因此,堅持鍛鍊對老人來說至關重要。

2、手頭有錢

手上有一些閒錢對老人來說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退休之後老人就沒有收入來源了,如果手裡一點錢都沒有,只依靠孩子的話,很容易被嫌棄。

正所謂,沒有收入就沒有話語權。當老人要靠孩子養活時,很可能會遭受白眼,或者被嫌棄吃白飯、礙手礙腳。

所以老人最好手裡有一些固定收入,比如買房收租、退休金等,還可以提前買養老保險,為以後養老做準備。這樣手裡有錢,就有了底氣,可以挺直腰板,哪怕孩子不孝順也生活的舒舒服服的。

3、和孩子培養感情

老人年紀大了以後,最難耐的其實是寂寞。如果和子女感情深,這當然沒問題;但是如果和子女感情一般的話,那麼老人很可能一年都見不到孩子幾面。

所以提前和孩子培養感情,而不是生而不養,以至於造成與父母與孩子情感疏離就很有必要了。

父母早年養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能對他們使用暴力、冷暴力等手段,要用心經營親子關係,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深厚感情。

總之,為了不讓自己老無所依,看兒子兒媳的眼色行事,父母一定要提早做準備。

既不能沒有底線一味溺愛孩子,導致自己積蓄被花光,只能祈禱孩子有良心會養活自己,也不能對孩子過於冷漠疏離,以致於傷了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導致晚年關係不睦,老無所依。

當然,更保險的做法是,手裡攢些積蓄,經濟上不依賴孩子,同時保持身體健康,這樣晚年一定不會沒有保障的。

相關焦點

  • 75歲老太太哭訴:孫子高中住校後,兒子兒媳暗示她該回老家了
    老太太哭訴:孫子長大不用帶了,就要趕我走,可我都75了前兩天幫我帶娃的媽媽告訴我,她帶娃在小區溜彎時,聽到一位老太太哭訴,說兒子兒媳暗示她要回老家。原來她孫子下半年就要上高中,可以住校了。兒子兒媳就開始各種安利回老家的好處,就差直接開口催她走了。她也並非賴著不想走,可家裡老伴已經過世,房子十幾年沒住人,有些牆壁已經坍塌了。如今她身體也不太好,血壓血糖都高,每個月光醫藥費都得好幾百,在這邊還能有兒子「罩」著,等回了老家,他會及時給錢嗎?
  • 婆婆帶孫子三年,如今孫子要上幼兒園了,媳婦不商量直接讓回老家
    全職主婦賈阿姨老伴是在老家孝感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八十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他們就只養了兒子一個孩子。 因為賈阿姨沒有婆婆,孩子出生後都是自己照顧,所以一直都是全職媽媽。兒子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武漢工作,前幾年兒子結婚了,阿姨和老伴出了首付買了房子,也算是幫兒子安了家。 三年前,兒媳生了小孫子,本想讓自己媽媽照顧,不巧弟媳也懷孕了,所以賈阿姨就過來幫忙帶孩子。當初兒媳說家裡房子不是太寬,所以賈阿姨一個來兒子家,把老伴一個人留在家裡。
  • 進城給孫子過生日,吃飯時孫子將盤子摔地上,我收拾東西回老家!
    我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轉眼間,兒子都已經三十歲了,回想起當年兒子才三歲的時候,老婆就去世了,那些年,我一個人含辛茹苦的帶大了兒子,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的,這些年的辛苦和心酸可想而知。
  • 60歲父母哭訴:一個不爭氣的兒子,足以讓你晚景悽涼
    樓下鄰居家傳來絕望的嚎啕大哭聲,其聲悲戚幽怨,無助到極點,鄰居講述兒子在外面惹下大禍,邊說邊哭,聲聲血淚。網絡圖片 與文無關鄰居哭訴我們夫妻倆今年都60歲,一直就做點小生意,起早摸黑,就生了這個兒子含辛茹苦的把兒子養大,花錢上了市裡最好的高中,總算讀了大學,總想著苦盡甘來,可是兒子並沒有好好讀完大學,學校的學費都沒有交,到後來大學畢業證都沒有拿到。假裝畢業後,不好好找工作,好吃懶做。這個工作說是累,那個工作時間長,再就是遲到早退,沒有一次是好好幹,讓單位辭退成了常態,全靠家裡養活著。
  • 4歲孫子要佔車後排睡覺 兒子讓60歲母親坐後備箱(圖)
    原標題:4歲孫子要獨佔後排睡覺,兒子讓60歲的媽蜷蹲後尾箱 人民網安陸9月20日電 拿出養老錢給獨子買了SUV,怎料孫子嫌車裡擠,兒子就讓60歲的母親蜷蹲在後尾箱裡。18日,查緝盜搶機動車的安陸市巡店派出所民警查獲一起奇特的違規事件,感慨世界上居然還有如此兒子。
  • 上海老太太撫養黑人混血棄嬰20年,長大後的他,這樣對待恩人
    朱軍龍是一位黑人混血兒,在2000的時候,人們的思想無疑比現在更為保守,人們猜測他的母親生下他後,因為害怕被別人議論,而拋棄了這個嬰兒。朱軍龍的膚色的確讓他差點小命不保,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善良的上海阿婆,收養了他。這位名叫朱水寶的上海老太太,不忍心拋下棄嬰不顧,雖然自己有兒有女,但是惻隱之心還是促使著她將棄嬰送到了醫院。
  • 14歲男孩患重症胳膊腿瘦如柴火棍,農村爺爺無奈哭訴:對不起孫子
    我叫王步奇,今年42歲,來自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我的兒子名叫王新超,今年15歲。2009年,為了賺錢養家餬口,我們一家人來到了河南省長葛縣一家陶瓷廠打工,平淡生活因為一家人的辛苦努力,逐漸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 「幫忙帶了9年孩子,能在兒子家養老嗎?」72歲的老人說:別做夢了
    很多老人說,當然得住在兒子家養老了。理由很簡單:自己養大了兒子,帶大了孫子,難道還老無所養、老無所依嗎?現實是:養老還真的和帶不帶孫子沒啥關係。王姨72歲,有兩個兒子。最開始大兒媳懷孕生孩子,王姨從孕期開始幫忙,一直照顧到孫女3歲上幼兒園。大兒媳做點小生意,並不很忙,孩子大點以後,生意也不太景氣,就乾脆停業回家一心照顧孩子了。孩子上學後,哪能兩個女人同時閒在家呢,雖然大兒媳沒強硬趕人,但王姨還是自己收拾東西回老家了。
  • 92歲抗戰老兵想回四川老家祭拜父母(圖)
    在交談中,老人的大孫子回來了,一家人到齊後,官兵們便打開生日蛋糕,為老人插上了音樂蠟燭,隨著「祝您生日快樂……」的音樂響起,老人切開了生日蛋糕,這也是他第一次切生日蛋糕,吃了一小塊。猴橋邊防派出所所長何林磊代表全所官兵,祝願老人健康長壽,生活幸福,並告訴老人以後派出所官兵都會經常來看望他,有什麼困難,官兵們一定會盡力幫助。
  • 中職讀了一年後想回老家私立高中讀普高,有必要嗎?
    大伯母的孫子也就是我的堂侄子,今年16歲了,在長沙某中職學校讀電子商務專業讀了一年了。現在想回老家私立高中讀普高,剛好我侄女在這所學校讀高三,就讓我們幫忙諮詢一下。 把情況跟招生辦老師說了一下,問能不能進本校讀普高。
  • 孫子5歲生日我去慶祝,看到兒媳婦發的朋友圈,我寒心回了鄉下
    大家好,我叫翠香,今年60歲,和老伴結婚有三十五年了,有個30歲的兒子,兒子結婚有7年了,我和老伴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大不容易,供兒子念完大學,兒子大學畢業後在城裡找了份不錯的工作,一個月能拿到八千多,我和老伴指望著能享點福,可前天我去了一趟兒子家,我才明白了這養老還是得靠自己。
  • 離婚前夫不要兒子,2年後婆婆上門要孫子,兒媳回了兩個字:報應
    離婚前夫不要兒子,2年後婆婆上門要孫子,兒媳回了兩個字:報應離婚的時候,前夫一口拒絕不要兒子,也不拿撫養費,前妻獨自辛苦養活兒子,沒想到2年後婆婆上門要孫子,兒媳笑著回了兩個字,婆婆是大怒,無功而返。那麼兒媳到底說了哪兩個字呢?
  • 廣西一男子堅持丁克不願要孩子,催生老父親無奈找其單位領導哭訴
    張明(化名)是家中獨子, 柳州人,排行老三,上有兩個姐姐,都已經嫁人了,如今父母已經60多歲了。說起張明也是很勵志,25歲之前他是一個中專畢業後在工廠打工的打工仔,但他不想自己就這麼平庸打工一輩子,於是決定考大學,在25歲那年,考上了廣西某高校,四年本科畢業,繼續在該高校讀完,32歲才研究生畢業。這段經歷不僅讓他收穫了學歷,還收穫了愛情,他在讀大學期間遇到了一個溫柔的姑娘蔡雅(化名),兩人從本科到讀研,都是同一個學院的同學。
  • 老人進城看望兒子,小孫子說了句童言無忌的話,她傷心地回了鄉下
    今年65歲的老人王月娥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到她的小兒子了,自從老伴兒去世後,她就一個人生活在農村老家。王月娥老人有一兒一女,大女兒早年就遠嫁到了外地,平常很少回家。前幾年老伴兒走後,兒子兒媳也在城裡買房安了家。
  • 將房屋過戶到兒子名下後,發現兒子非親生,房子能要回嗎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老太太花200萬給孫子買了套房,將產權直接登記在孫子名下。結果三年後,發現孫子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為贈予孫子房產差點花光所有積蓄,到頭來發現卻不是親孫子,老太太差點氣死,但是房子過戶在「孫子」名下了,只能起訴要求歸還贈予的房屋。
  • 2歲兒子嚷嚷屁股疼,送去檢查後,孩子爸親手把母親送回老家
    導讀:2歲兒子嚷嚷屁股疼,送去檢查後,孩子爸親手把母親送回老家娜娜跟他老公結婚沒多久就懷孕了,在孕期婆婆也是各種照顧,雖然生活中一些小事,兩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但是兩個人都能化解。很快就到了預產期,經過幾個小時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一家人開心壞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孩子就一歲了。
  • 因自責不小心讓孫子受了傷準備回老家,聽了兒媳婦的話我哭了
    我有一個兒子,有了兒子後,生活的重擔常常壓的我透不過氣。還好我的兒子非常懂事,知道自己出身貧寒,就更加努力的學習。從小到大學習都非常優秀,後來考大學到城裡畢業後也在城裡有了工作。後來兒子也成了家,兒媳婦是城裡人,並沒有看不起我們是農村人。他們倆結婚後也邀請我去城裡住,但我可是知道,年輕人哪有幾個願意和父母住的,也就一直沒有答應。
  • 只有小學二年級文化的農村老太太,有著怎樣樸實的「育人經」?
    前幾天,二十一歲的小山(小名)拿到了省城某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在接到喜訊的第一時間,小山奔赴醫院,將錄取通知書送到正在住院的奶奶手上。老太太枯瘦的雙手顫抖著接過錄取通知單,眼角溢出了幸福的淚。在老家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兒子在家裡的地位原本就特殊。尤其令老太太驕傲的是,兒子參軍後考上軍事院校,進入了名校國防科技大學上班。上班才幾年,兒子整理學校校史館成績突出,立了三等功。一時之間,這個家庭成為村裡人羨慕的對象。不幸在1999年元宵節降臨。那天晚上,在老家陪媳婦待產的兒子意外病逝。老太太哭得昏倒數次。
  • 婆婆以死相逼把我兒子帶回老家,幾個月後我回去見兒子躺在靈堂
    此時的她,還不知道,幾個小時候後,她的人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秦濤比趙燕大五歲,兩人結婚時,趙燕只有二十歲,其實她原本有一個男朋友的,只是父母覺得那男孩不是本地的,便不同意,用奶奶生病為由,騙她回了老家,不讓她再出去。後來經親戚的介紹,認識了秦濤。
  • 42歲當了奶奶到處和鄰居顯擺,一年後卻自己懷上,孫子比兒子還大
    42歲當了奶奶到處和鄰居顯擺,一年後卻自己懷上,孫子比兒子還大媽媽有個朋友就是這樣,這也就導致了媽媽的朋友在要讀高中的時候,為了貼補家用就選擇了去城裡打工,到了二十歲左右,就嫁了人生下了孩子。有了孩子之後她們也一心想著說要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每天兢兢業業地忙於工作,也就沒有考慮要二胎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