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在有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孩子,原因有很多。
一則對老人來說,閒著也是閒著,給兒女帶娃的話還能減輕他們的負擔;二則養兒防老,自己為孩子著想的話,他們也會孝順自己,給自己養老。
很多老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這樣的想法是有風險的,因為人本性自私,老人並不能保證孩子以後一定會孝順自己。
就像微博上出現的新聞:「75歲老太當眾哭訴,把孫子帶大培養成人後,被兒子兒媳攆回老家,嫌棄礙事」
老太太當眾哭訴其實是可以理解的——老人都75歲了,年紀很大,被趕回家後沒有人照顧,一個人根本無法生存,而且也會被同村的人笑話,心理上也接受不了。
可是在當今社會,孩子不孝順的問題很難解決。
為了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一點保障,不至於老無所依,有以下幾點建議:
1、堅持鍛鍊
堅持鍛鍊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要知道,孩子不一定是靠得住的。
對老人來說,自己健康,能跑能跳能吃飯更能保障他們有一個安穩的晚年生活,也不必因為動作遲鈍需要人照顧而看兒女的眼色行事,而且不必在老年的時候受身體所累吃苦受罪。
因此,堅持鍛鍊對老人來說至關重要。
2、手頭有錢
手上有一些閒錢對老人來說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退休之後老人就沒有收入來源了,如果手裡一點錢都沒有,只依靠孩子的話,很容易被嫌棄。
正所謂,沒有收入就沒有話語權。當老人要靠孩子養活時,很可能會遭受白眼,或者被嫌棄吃白飯、礙手礙腳。
所以老人最好手裡有一些固定收入,比如買房收租、退休金等,還可以提前買養老保險,為以後養老做準備。這樣手裡有錢,就有了底氣,可以挺直腰板,哪怕孩子不孝順也生活的舒舒服服的。
3、和孩子培養感情
老人年紀大了以後,最難耐的其實是寂寞。如果和子女感情深,這當然沒問題;但是如果和子女感情一般的話,那麼老人很可能一年都見不到孩子幾面。
所以提前和孩子培養感情,而不是生而不養,以至於造成與父母與孩子情感疏離就很有必要了。
父母早年養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能對他們使用暴力、冷暴力等手段,要用心經營親子關係,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深厚感情。
總之,為了不讓自己老無所依,看兒子兒媳的眼色行事,父母一定要提早做準備。
既不能沒有底線一味溺愛孩子,導致自己積蓄被花光,只能祈禱孩子有良心會養活自己,也不能對孩子過於冷漠疏離,以致於傷了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導致晚年關係不睦,老無所依。
當然,更保險的做法是,手裡攢些積蓄,經濟上不依賴孩子,同時保持身體健康,這樣晚年一定不會沒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