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父母哭訴:一個不爭氣的兒子,足以讓你晚景悽涼

2020-09-14 鹿鹿哥

導語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不一定成龍成鳳,最起碼有一個好未來,不過於平庸,不曾想孩子並沒有:「長大後我就成全了你」。

孩子成年,父母有點不認識自己的孩子,或叛逆,或失德,或敗家,或啃老,甚至連自己都養不活,多年前生他喜極而泣,而如今偷偷哭泣,這還是當初的那個孩子嗎?

樓下鄰居家傳來絕望的嚎啕大哭聲,其聲悲戚幽怨,無助到極點,鄰居講述兒子在外面惹下大禍,邊說邊哭,聲聲血淚。

網絡圖片 與文無關

鄰居哭訴

我們夫妻倆今年都60歲,一直就做點小生意,起早摸黑,就生了這個兒子,為了他將來有出息,一點沒有讓他吃一點苦,省吃儉用,供著他上學,期望他將來有出息。

含辛茹苦的把兒子養大,花錢上了市裡最好的高中,總算讀了大學,總想著苦盡甘來,可是兒子並沒有好好讀完大學,學校的學費都沒有交,到後來大學畢業證都沒有拿到。

假裝畢業後,不好好找工作,好吃懶做。這個工作說是累,那個工作時間長,再就是遲到早退,沒有一次是好好幹,讓單位辭退成了常態,全靠家裡養活著。

在家不幹活,吃飯就等著,幾年功夫了,但是他得花錢呀,伸手跟我們要,我反對給他錢花,他媽媽又怕他沒錢再出去做壞事,總是偷偷給他錢。

眼看一年年過去,這樣下去不是長事啊,他媽媽說也許找個女人成個家會好一點,我說這麼懶的人誰要啊,我是女孩子我都不要,完全是一個大爺,誰侍候得起。

他媽媽說,不管怎麼說是自己兒子啊,也許結婚生個孩子就知道責任了,聽著倒像有一些道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自己的孩子哪敢輕易放棄。

網絡圖片 與文無關

張羅親戚,找人介紹,開始相親。女孩子提什麼條件,只要我們能做到,儘量滿足,兒子有福,找到一位人選,女孩子母親去世了三年,就一個父親,家裡條件不太好。

兒子沒有表示反對,兩個人聊了一段時間,兒子似乎好了一點,找了個工作開始上班。

結婚後,兒媳婦還是很懂事的,小兩口看起來沒有什麼事,沒多久兒媳婦懷孕,兒子媳婦拿彩禮加上我們貼了一點,買了一輛車,方便兒媳婦產檢。

兒媳婦十月懷胎,順利生下一個孫子,我和他媽媽覺得兒子也許會有責任性了,開始想像著美好生活的開始。

兒子和兒媳婦商量,嫌工資太低,想不去工作,開車跑滴滴,我明確表示反對,但兒媳婦已經答應,我也不能太過明顯的阻止。

兒子開始天天在外面瞎跑,美其名是在掙錢,一次和兒媳婦正好聊到,才知道兒子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往家拿錢了。

問兒子怎麼回事,兒子就一句話,生意不好,一次孫子要打預防針,等了二個小時都沒有等到兒子的車,後來他媽媽和兒媳婦打出租去了醫院。

網絡圖片 與文無關

晚上還是沒有看到兒子的車,兒子才說車子已經被抵押,因為在外面賭錢沒有辦法,拿車子換了錢。真是晴天霹靂,兒子還是沒有變好,還是這樣不計後果。

為了家庭和諧,沒有讓兒媳婦知道這件事,偷偷拿了幾萬塊錢,把車子贖了回來,警告兒子下不為例。

賭錢哪有那麼容易戒掉,沒多久一次次問他媽媽要錢,一次次為了瞞兒媳婦,一次次給,家裡的錢到最後一分都沒有了。

兒子開始問親戚借錢,剛開始親戚不好意思來說,後來實在無力招架,我們才知內情,連兒媳婦的親戚也借了錢,兒媳婦是個老實的傳統女人,一次次失望後,提出了離婚。

離婚後,我們老兩口帶著孫子,靠一點養老金生活,兒子是破罐子破摔,更加有恃無恐,基本不回家。

直到昨天,幾撥人來家裡要錢,才知道兒子又借了很多高利息的借款,白紙黑字,借條一摞一摞的,這日子怎麼過啊。

很多人都說是我們父母教育的不好,溺愛的後果,但是我反思了一下,我一直很注意教育這個問題,也沒有無原則的寵溺,怎麼兒子就變成了這樣了呢?

網絡圖片 與文無關

情感分析

鄰居的兒子這個樣子,父母的責任不可推卸,從小到大,與自己的兒子朝夕相處,怎麼一點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呢,明顯犯了三個錯誤。

(1)第一個錯誤

當第一次發現兒子沒有拿到畢業證的時候,就埋下了禍根。接下來一次次還錢每次都是錯的,兒子的錯誤只能是終止給他的經濟才能夠結束,不是光靠給錢滅火就能安定,那是火裡添油。

(2)第二個錯誤

父母心腸太軟,沒有堅定信念,狠下心來,應該掐斷所有的供給。沒有了吃,沒有了用,也許他就會反思自己,就會去幹。如果改變不了自己,不懂自力更生,父母怎能代替,代替又有何用?

(3)第三個錯誤

給兒子結婚是父母犯的最大的錯誤,指望結婚改變性格,改變兒子的價值觀,就是一個天方夜譚,就是一個十足笑話。不僅害了兒子,害了父母,害了對方女孩子,害孫子成為一個可憐的單親孩子。

結語

父母寵溺出敗兒,只是父母沒有意識到這點,或者意識的有點晚,孩子平庸真不是什麼事,大多數孩子都是普通人,再怎麼平凡不能不懂事,不能沒有了人性,沒有了孝心,甚至敗家、啃老,這樣的孩子要他何用,你們說呢?歡迎留言,也曬曬你們的幸福和乖兒。

網絡圖片 與文無關

【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聯繫刪除】

原創不易,抄襲、洗稿、搬運必究!

我是@鹿鹿哥,講述情感故事,經營維護情感,有疑問故事私信我。歡迎點讚,評論、私信必回!

相關焦點

  • 孔子:不爭氣的孩子會讓父母晚景悽涼,全因為他們沒教過這個
    孔子:不爭氣的孩子會讓父母晚景悽涼,全因為他們沒教過這個文/餘生讀史現在我們把孔子奉為教育家,他是儒學的創始人。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孔子也相對說出了不爭氣的小孩會讓父母晚年悽涼慘澹,都是因為他們沒教會孩子這個。孔子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那麼絕對,沒有要求孩子朝他必須規定的方向邁進,但是卻對孩子的人格要求特別高。孩子將來的發展也多是依靠小時候所養成的好習慣,形成的好品質。而有兩個方面的內容是必須要讓孩子明白。好的教育就要從小孩抓起。
  • 那對堅信「反正男生不吃虧」的父母,兒子最後虧掉良心,晚景悽涼
    稍微長大,父母會教育女兒,要潔身自好,要擦亮眼睛去找另一半。家長會告訴女兒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避免自己受到傷害。但是,你發現沒有,卻很少有家長從小開始教育自己的兒子,要尊重女生,教會他們建立正確的戀愛觀。他們很多都認為,反正兒子是男生,最後也不吃虧。我想說件讓我曾經特別感慨的事。
  • 蔣介石的女人們,一個被炸死,一個晚景悽涼,一個死在異國他鄉
    這四個女人在蔣介石每個人生階段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是她的結局都不怎麼好,一個被日本飛機炸死,一個沒有正式名分,一個晚景悽涼,一個死在異國他鄉。一、毛福梅。毛福梅和蔣介石是老鄉,她比蔣介石大5歲,19歲的時候按照父母之命嫁給了蔣介石。毛福梅一生勤勞賢惠,辛苦持家,支持丈夫蔣介石求學從軍。
  • 那些年拋夫棄子的女人,晚景悽涼後想投奔前夫和兒子,結果很失望
    有一個女人,將近60歲了。她的一生可以說,極其曲折。到頭來,卻晚景悽涼。她的第一段婚姻,來得有點偶然,很奇葩。當年是因為抗拒家裡人包辦婚姻,而和表妹一起兩個人離家出走。結果,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因為,走投無路,被一個好心人收留吃飯,結果,和這家人的兒子一見鍾情,又在別人的說合下,就和這個男人私定終身,一盤鞭炮,就促成了一樁婚姻。而她的表妹,又介紹給村裡的另一個男孩,只是還沒有辦婚事,就被家人找來了。然後,表妹被家人強行拖回去了。而她,死活不走,就這樣結婚了。
  • 女人選擇孤獨終老不結婚,一定會晚景悽涼嗎?
    有女人說,自己40多歲離了婚,覺得突然一下子就輕鬆了,孩子也不小了,跟了父親,她有房子,有積蓄。又不用再伺候那個人,也不用再操心孩子。這樣的日子,愜意輕鬆,仿佛一種解脫。她也可以請保姆,所以不至於晚景悽涼。但是對於另外一些情況來說,就難說了。比如從未結過婚,也沒有什麼兄弟姐妹,或者沒有錢,那樣一個人孤獨終老風險就大了。老了沒有收入,打不了工,即使撿垃圾度日也不容易。到最後沒錢請人照顧,也沒親人自動照顧,必然會晚景悽涼。
  • 都快四十歲了,就不要像20歲一樣飄著,否則晚景悽涼
    人們常說什麼樣的年齡就應該幹什麼樣的事情,好多人都不太喜歡這句話,認為這句話禁錮了他們,阻止他們追求自我,放飛夢想。但是,如果你都快四十歲了,還和20歲一樣飄著,晚年時光就很難過了。我有一個朋友,臨近四十歲的他可謂是意氣風發,生意越來越好,賺的錢是越來越多,被別人捧得越來越高,身邊的誘惑更是一波接著一波,最終還是沒能守住自己的心,本來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的他喜歡上一個年輕漂亮的小姑娘,非要和現在的妻子離婚,無論妻子怎麼挽留,他就鐵了心了要離婚。最終他成功離婚了,但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認他了,父母也是氣得不願見他。
  • 83歲「醜娘」晚景悽涼:不孝兒子啃老,被罵欺騙觀眾54年
    從視頻的畫面看來,83歲張少華居住的地方簡陋清貧,她本人的衣著也十分樸素簡單,整個人瘦骨嶙峋得還有點嚇人。據了解,目前張少華自己一個人蝸居在四十多平的房子裡,身邊無人陪伴,頗有點晚景悽涼的味道。在2008年的時候,已經71歲張少華憑藉《我的醜娘》一部劇,將經典的母親角色飾演的木入三分,她也因此事業更上一層樓,得到了更多演出的機會。
  • 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澹;而一個成功孝順的孩子...
    教育孩子不需要我們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絕對不能因為工作繁忙就不管孩子。作為父母,生下孩子就得負責任啊!人與人之所以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在後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年少時的意識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會在漫長的一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每一個人都不是他自己要求出生的,父母使他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來到一個他們自己無法選擇的家庭,有了一對永遠不能變換的父母。
  • 沒有兒子只有女兒,老了會很悽涼嗎?60後父母說了掏心窩的話
    不過,按照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思想,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話,老了會很悽涼。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60後父母說了掏心窩的話,我們一起來聽聽。憋屈一輩子,老了看周圍的人為兒子所累,感慨還是女兒好老家鄰居張大媽,今年62歲,一輩子生了倆女兒,沒有兒子。
  • 54歲張曼玉逛地攤 身價上億卻狂買地攤貨被指晚景悽涼?|54歲|...
    54歲張曼玉逛地攤 身價上億卻狂買地攤貨被指晚景悽涼?時間:2019-05-28 12: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54歲張曼玉逛地攤 身價上億卻狂買地攤貨被指晚景悽涼?
  • 有一種痛苦叫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孩子越出息,父母晚年越悽涼
    但緊接著父母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殘酷現實是:隨著孩子越出息,父母看不到孩子的時間會越長,晚年悽涼的景象似乎已經近在咫尺。不像我家兒子,畢業回來我忙著給他安排工作,工作了又忙著張羅他結婚的事。這不今年給我生了一個大胖孫子,我又得忙孫子的事啦。」老張的話引起了其他同學的熱議:「對對,我閨女也是,天天帶著女婿來我家蹭飯。」
  • 溫莎公爵為美人退位,對方卻愛上德國軍官,晚景悽涼王室不原諒
    溫莎公爵為美人退位,對方卻愛上德國軍官,晚景悽涼王室不原諒 歷史上的英國以紳士精神著稱,流傳著很多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其實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的感情經歷堪稱傳奇,簡直顛覆了我們對英國王室的認知。
  • 晚景悽涼說玄宗
    對後宮的賞賜錢不計其數,《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宮中供貴妃院織錦刺繡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熔選,又數百人,貴妃姊三人歲給錢千貫,為脂粉之資,每構一堂,費千萬計。」戶部郎中王鉷為了投其所好,「歲貢額外錢百億萬,貯於內庫,以供宮中宴賜」,並且還告訴玄宗:「此皆不出於租庸調,無預經費。」
  • 一個女人離婚不要孩子不再婚,晚景是否悽涼?
    一個女人離婚不要孩子不再婚,娘家也不去,目前說這樣的女人很少,以後可能會逐漸增多。多元的社會,會出現多樣的人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活法,別人無權幹涉,也不必褒貶。離了婚的女人,不要孩子,不再婚,娘家也回不去,我不認為以後會過得很悽慘。這樣的女性,有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折磨,對男人不再抱任何幻想,對婚姻心灰意冷,產生了深深的失望,我很理解她們。
  • 一個65歲母親哭訴:「啃女兒」養兒子,換不來兒子「一個好」
    現實生活中,這樣無底洞的父母不在少數,他們行駛著父母養育之恩大如天的權力,無休止地「啃女兒」養兒子,抱著養兒防老的舊思想觀念,無限度的溺愛兒子,到最後得不到兒子的感恩,更換不來兒子一個好。兒子和女兒是截然不同的待遇,兒子是在爺爺奶奶父母疼愛中長大的,他想要的東西,我們都會盡力滿足,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將來還指望他養老呢?可是兒子不爭氣,初中沒畢業就跟社會上的人混在了一起,經常跟我們要錢,農民種地能掙幾個錢,那點家底都讓他敗光了。老公說:「女兒不是工作賺錢了嗎,咱不能白養她吧?你給她打電話,每個月最少寄1000塊,否則斷絕關係」。
  • 40歲以後的夫妻離婚,誰的晚景更悽涼,聽聽艾彌兒怎麼說
    40歲以後的夫妻離婚,誰的晚景更悽涼,聽聽艾彌兒怎麼說。,就這一次,其實也不是說動了真感情,但她覺得堅決不行,男方不同意離婚,這個女的甚至還鬧到男方單位去,把這個事情搞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最後沒有辦法,男方女方就太堅決了,他說,我只要孩子,我財產都可以,不要,我淨身出戶,我也要跟你離婚!
  • 67歲母親:兒子一月來三次,越來越力不從心
    父母養育孩子,千萬不能一味寵,而是得稱職將他們教育成能夠獨立生存、具有一技之長,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合格的成年人。這樣,等到他們進入社會之後,才能真正遊刃有餘,不必成為父母一輩子的負擔,活成啃老一族。一位67歲母親的苦惱:「兒子一月來三次,感覺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嬌養大的孩子,最終只會連累父母。從這位老人的兒子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晚景悽涼的明星們:法海開計程車,藍潔瑛精神失常
    1.乾德門乾德門近年來生活得並不是很好,在十年前因為戲約通道不多,再加上父母親當時病重開銷很大,無奈之下乾先生甚至還開起了計程車;乾先生的兒子也不是很爭氣,多次因販賣盜版光碟而被捕;前幾年乾先生雖然有了一點戲約和綜藝通道,但仍有數十萬元的債務纏身,身體也不是很好。他的女兒在某節目中一度哽咽:「開出租時經常受到別的司機排擠,他們說,你不是大演員嗎?你不是很行嗎?
  • 宋濂是明初最著名的儒者,為何晚景如此悽涼?
    宋濂是明初最著名的儒者,為何晚景如此悽涼?對宋濂來說,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忘記《送東陽馬生序》,裡面講述了求學的艱辛,讀書的困苦,以此激勵後生向學。宋濂宋慎宋慎是胡惟庸的一個黨派,導致宋濂一家受到禍害,宋濂與宋濂的第二子宋慎同時被誅殺,朱元璋要將宋濂一起處死,還好皇后太子力保他,才將他放逐到茂州,結果他死在放逐途中。朱是草根皇帝,天下是他一步步打出來的,那麼諸臣只能同甘共苦,不能共富。劉、李、藍之輩的確有勞苦功高的千金,誰能駕馭他們,朱的後代也未必能駕馭,再說朱本身又是剛剛雄雄猜,稍有疏忽,便會產生懷疑。
  • 離婚後還睡在一起的夫妻,晚景誰更悽涼?這個60歲奶奶說了實話
    那40歲的夫妻,離婚後還睡在一起,晚年誰更悽涼呢?這兩個真實例子告訴了我答案。肖阿姨是我的鄰居,今年60歲,一個人住,剛搬過來沒幾年,是兒子給她找的房子,不知情的人以為她是早年喪偶,事實上,她的丈夫好著呢,而且是兒孫滿堂,身邊還有一位比她年輕二十歲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