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利斯朵夫》讀書筆記
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的長篇巨著,傅雷譯本。語言完美,句句表述精煉,書中充滿生活氣息、人生哲理。疫情居家,利用難得的安靜讀書時間,來用心讀他,用心地和羅曼.羅蘭對話。
這本書裡有貝多芬的影子,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克利斯朵夫的祖父是個有點名望的指揮、爸爸是個愛酗酒的樂手、媽媽是出身低微的賢妻良母、舅舅是個以四海為家擁有博大胸懷的小本生意人,還有兩個不怎麼成器的弟弟。本書通過他的家庭、社會交往,戀人、靈魂摯友間相互影響和心靈慰藉,使他不斷地在靈魂躁動中成長升華。在戰爭的殘暴、人生的苦難、黑暗腐敗的環境中,他仍能保持一顆純潔、慈悲、恬靜的靈魂。他兒時逃過家長的管束,整夜地在田地裡、萊茵河邊聽鳥的叫聲,看螢火蟲的光,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和大自然親密地待在一起,讓他獲得了天然純粹的快樂;他經歷過痛失親人的悲傷和無助,小小年紀就承受著家庭的重擔;他和一個男孩產生過寶貴而短暫的友誼,他佩服男孩的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博學多聞,這個男孩欽佩他音樂的名氣,他的魄力與舉動的大膽;他有過青春期的情慾躁動,甚至作出荒唐的行為;和他靈魂相通的珍貴的人---奧裡維。
我有了一個朋友了!……找到了一顆靈魂,使你在苦惱中有所依傍,有個溫柔而安全的託身之地,使你在精神未定之時能夠喘息一會:那是多麼美好啊!不再孤獨了,也不必再晝夜警惕,目不交睫,而終於筋疲力盡,為敵所乘了!得一知己,把你整個的生命交付給他---他也把整個的生命交付給你。終於能夠休息了:你睡著的時候,他替你守衛,他睡著的時候,你替他守衛。能保護你所疼愛的人,像小孩子一般信賴你的人,豈不快樂!而更快樂的是傾心相許,剖腹相示,整個交給朋友支配。等你老了,累了,多年的人生重負使你感到厭倦的時候,你能夠在朋友身上再生,恢復你的青春和朝氣,用他的眼睛去體驗萬物更新的世界,用他的感官去抓住瞬息即逝的美景,用他的心靈去領略人生的壯美……便是受苦也和他一塊兒受苦!……啊!只要能生死相共,便是痛苦也成為快樂了!
我有了一個朋友了!他跟我隔得那麼遠,又那麼近,永久在我心頭。我把他佔有了,他把我佔有了。我的朋友是愛我的。「愛」把我們兩人的靈魂交融為一了。
克利斯朵夫的思想是孤獨的。他在祖父去世後,一直在德國、法國社會的巨潮中孤軍奮戰,顛沛流離,窮困潦倒,直到遇到了一個靈魂合一、一直同在的朋友,才得以慰藉,歇息,他們相互給予,相互攙扶,互通有無。
在我寫的這裡的時候,突然覺得我再怎麼用心組織的語言,也比不上書中語言的完美。索性決定就照抄我摘寫下來的片段,留作筆記,經常拿出來讀讀,淨化自己的心靈。
如果一個人,聽了樂器的美妙和弦,或是聽了溫柔的歌聲,而不知道欣賞,不知道感動,不會從頭到腳震顫,不會心曠神怡,不會超脫自我,那麼這個人的心是不正的、醜惡的、墮落的。
凡是本性善良的婦女,對一個信託她的孩子都有這種本能。用不著對孩子有什麼深刻的感情。但克利斯朵夫以為這些溫情是轉為他個人而發的,便感激到了極點。
彌娜,小姑娘的眉眼還使他充滿了醉意,傲慢冷淡。他在愛情的霧氛中到處亂闖,闖來闖去,在一個執著的,曖昧的念頭四周打轉,在一種無名的又可怕又迷人的欲望四周打轉,像飛蛾撲火一樣。自然的那些盲目的力突然騷動起來了。
他的快樂既有「好景不長」的感慨,也有「人生難得」的醉意。
他們發現了萬物之美。美的笑容有無限的溫柔。天空之中有光華,大氣之中有柔情,唯有春天有這種清明恬靜的境界!他們的生命在愛情的呼吸中溶解了。
愛情失戀的、父親去世的打擊。讓他覺得不能虛度此生,別忘了你的使命是做個人-----你就得做人。
心中無比的悲愴。他想到窮人懷念過去真是件可悲的事,因為他們不夠資格像有錢人一樣有什麼過去,他們沒有一個家。世界是沒有一席之地可以讓他們珍藏自己的回憶。他們的快樂,他們的苦惱,他們所有的歲月。結果都在風中飄零四散。
於萊:畏首畏尾的憂鬱的氣息,不曾預先為暮年準備好一種內心生活的老人,這是最受不了的。
人生中最可寶貴的一個德性,一種永久新鮮的好奇心,不會給時間衝淡而是與日俱增。大半的人在二十歲上或是三十歲上就死了。一過了這個年齡,就變成了自己的影子,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兒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天重複。
他重新發現了世界,仿佛還是第一次看到。自然界發出輕快的火花。太陽在沸騰,天色一清如水,像河一般流著。他和萬物分不開了,一切的動植物都有生命,都閃閃發光,放出光明。尊重自然,熱愛生命,敬畏自然,一旦他想在宇宙中忘掉自己,就到處體會到無窮無極的生命了。
一個少年的身體,感官的新鮮,明淨,活潑,不亞於溪水,差不多還能給人一個純潔的幻想,那是任何東西代替不了的。
愛情是一種永久的信仰,一個人信仰,就因為他信仰,上帝存在與否沒有關係的。一個人愛,就因為他愛,用不了多大理由。
人生觀的形成,一方面他的靈魂在無窮的歲月中苦苦掙扎。一方面另一顆清明寧靜而非常關切的靈魂,在他心中看著他勞而無功的努力。他瞧不見這另外一顆靈魂,但它那道潛在的光的確照著他。他將來的生命都在這個轉變中間長了芽---但這種內心的財富,目前除了極端放蕩以外別無表現。
一個人對人生毫無認識的時候,怎麼能真誠呢?靠了最近六個月的經歷,他才能發覺這些作品的虛偽,才能在現在和過去之間突然看出一條鴻溝。如今他跳出了虛幻的境界,有了一個真正的精度,可以測驗他思想真偽的程度。
少年的反抗,敢於把沒有經過自己認為是真理的東西統統否認。他不了解別人,因為太想著自己,他到處只看見自己那個天真而浮誇的心靈。
一般老實人不能愛好一件新的作品,但它有了二十年的壽命,他們就會真誠的愛好;這是常有的現象。新生命的香味太濃了。他們虛弱的頭腦受不住,必須有時間來把這味道減淡一點才行。藝術品一定要積滿了成年累月的油垢,方始有人了解。
她迷人的目光下面有股剛強,明白,冷靜的意志,毫不客氣的在那裡搜索著他的內心,她靠著奇妙的感覺,能夠在一霎眼之間看破別人的弱點和汙點,從而找到了心靈的密匙,把他抓住,這是她控制人的手段。
他的目的不在於成功而在於信仰。他信仰藝術,信仰自己的藝術,信仰他自己,把這些變成不但是超乎一切厲害的,而是超乎他的生命的現實。
她仍舊有股青春和歡樂的力在皮膚裡,舉動裡,和笑眯眯的深色眼眶裡閃耀,美麗的身體的魔力,還有她那神奇的聲音,純粹、溫暖、醇厚,活潑放鬆的節奏,好比一陣茴香草與野薄荷的香味在空中繚繞,她帶來了金黃的太陽和法國南部的季候風。
安多納德.耶南。衣著樸素,消瘦、清秀,等到看不見她了,他才感到自己心裡給那道陌生的目光挖了一個窟窿。
望著春回大地的景象。這些生靈的和平與歡樂的氣息把他感染了,他忘了一切,突然他擁抱著美麗的樹,把腮幫貼著樹幹。他撲在地下,把頭埋進草裡,渾身抽搐地笑了,快樂之極地笑了。生命的美,生命的溫情,把他包裹了,sen透了。
哈斯萊:他在克利斯朵夫身上看待了自己過去的影子。他狠命的摧毀克利斯朵夫對人生的信念,對藝術的信念,對自身的信念。他恢復了麻痺的狀態,那是內心生活逐漸熄滅所致的現象。心情:失魂落魄,空虛、悲苦、悽涼、五內如焚,他的本能非要找些同情的慰藉不可。
彼得.蘇茲:神態安詳的大嘴巴表示他是個仁厚長著,但是老人的臉顯得和藹可親,特別是那雙清明如水的眼睛,永遠從正面看著你。那麼安靜,那麼坦白,沒有一點兒隱藏,你仿佛可以看到他的心。
胸襟是寬大的,對於世界上一切美妙的東西隨時都能熱心接受。他覺得愛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事,他精神上需要愛,需要欽佩,精神活躍,他的記憶仿佛是一口深不可測的蓄水池。凡是天上降下的甘霖都給他保存在那裡。
克利斯朵夫很奇怪,在這個偏僻的小城裡,和這些人從未謀面的老人怎麼會相處的比自己的家人還親熱。一個藝術家倘使能知道自己的思想在世界上會結交到這些不相識的朋友,他將要感到多麼幸福,他的心會多麼溫暖,增加對少勇氣,靈魂,愛和慈悲。
彼此找到堅定的信仰,點燃希望,找到心靈的慰藉,老人在青年的心中找到了依傍。
流浪的民族,為了獨立不羈,精神騷亂而到處放逐,永遠受著一個內心的妖魔撥弄。
巴黎,擁擠,喧鬧,空氣汙濁,少時玩伴躲著他。
一顆偉大的心靈是絕對不會孤獨的,即使命運把他的朋友統統給剝奪了,他也永遠會創造朋友,他不知道自己滿腔的熱愛在四周放出光芒,而便是這個時候,他自以為永遠孤獨的時候,他所得到的愛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還要豐富。
這個連幻想都這麼純潔的孩子,始終保持著樸實清明的心地。沉靜而美麗的目光,在大自然中自由成長的善良姑娘。
音樂的精華主要是由愛構成的,所以一定要在別人心中體驗,才能體驗得完滿。惟其如此,音樂會中常常有人不知不覺的四處窺探,希望能在人堆裡找到一個朋友,來分享他自個兒擔受不了的喜悅。
完全無憂無慮的女孩子,在她那個淡漠的恬靜的外表之下,有的是愛笑愛快樂的心情。
感激的敬意:她心靈深處有一個神聖的區域,藏著美妙的,純潔的令人安慰的東西。克利斯朵夫用不著有所行動。光是有他這樣一個人,就能給人一種心神安定的影響。他走到哪兒都不知不覺的留下一點內心的光。他自己可絕對想不到。在他身旁,就在他一座屋子裡面,有些從未見過的人,也在無意中慢慢的感受到他的嘉惠於人的光輝。
眼神明朗,最自然最動人的魅力的秘密。
法國民族:純潔的本能和更純潔的血統。他這才第一次見到法蘭西民族,見到那使人覺得不朽,跟他的土地合而為一,像土地一樣眼看多少徵服它的民族,多少一世之雄煙消雲散而它始終無恙的法國民族。
法國聖女貞德:不論別人如何蠻橫,命運如何殘酷,你還得抱有善心,不論是如何激烈的爭執,你也得保持溫情與好意,不能讓人生的磨難損害你這個內心的財寶。
天真樸實,晴朗,率直。年輕的,膽怯的像春天剛發出的嫩芽,喜歡他的音樂。播種了愛的種子,點燃了希望。沒有一絲風,沒有一點聲音,沒有一點騷動。只有一片和平寧靜。他再三說著:「我有了一個朋友了。」
耶南與鄉土:能聽到心在一起跳動。用不著景色最秀美或生活最舒適的鄉土,才能抓握人的心,便最樸實,最寒素的地方,跟你的心說著體貼親密的話的,也是同樣的魔力。
成千上萬的生靈在這個恬靜的天地中活躍。
健康的人最重視的是生活,特別是有天才的人,因為他們比別人更需要生活。
和暖的靜寂的境界,是面貌和態度之間的安詳,深切的愛好,平凡的恬靜,奉公守法,誠實不欺,安靜地工作,安靜的娛樂,照舊富有詩意。大方、健全、清白、純潔,像麵包,像香草,一派的正直和善良,人物的和平,笑盈盈的心靈和平。
互相的容忍和同情,而這些又得從內心的歡樂產生,所謂內心的歡樂,是一個人過著健全、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悅。
兩顆靈魂的責任和幸福,應當在大風暴中保持他們的有愛和責任。
清明的目光,慈祥的睡眼,思想的淳樸,恬靜灌注一部分在他心裡。
倘若一個人的被愛要靠他本身的價值而不是靠那個奇妙而寬容的愛情,那麼夠得上被愛的人也沒有幾個了。
寫作:寫得越樸素越好。不論你做什麼,得把自己整個兒放在裡頭,保持你的思想,保持你的感覺,文學應當跟從你心靈的節奏。所謂風格是有個人的靈魂。
像克利斯朵夫這樣的人,難得會愛一個給他好處的人,而寧願愛一個使他受苦的人。人的本性老在尋找能毀滅自己的東西,它傾向於儘量消耗自己,熱烈的生活,不喜歡簡約的,謹慎的生活。他所求的並非在於儘可能的活的長久,而在於活的轟轟烈烈。
一個人的幸與不幸並不在於信仰的有無;同樣,結婚不結婚的女子的苦樂,也並不在於兒女的有無。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而靈魂是最美的音樂的慈悲。《約翰.克利斯朵夫》讀書筆記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的長篇巨著,傅雷譯本。語言完美,句句表述精煉,書中充滿生活氣息、人生哲理。疫情居家,利用難得的安靜讀書時間,來用心讀他,用心地和羅曼.羅蘭對話。這本書裡有貝多芬的影子,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克利斯朵夫的祖父是個有點名望的指揮、爸爸是個愛酗酒的樂手、媽媽是出身低微的賢妻良母、舅舅是個以四海為家擁有博大胸懷的小本生意人,還有兩個不怎麼成器的弟弟。本書通過他的家庭、社會交往,戀人、靈魂摯友間相互影響和心靈慰藉,使他不斷地在靈魂躁動中成長升華。在戰爭的殘暴、人生的苦難、黑暗腐敗的環境中,他仍能保持一顆純潔、慈悲、恬靜的靈魂。他兒時逃過家長的管束,整夜地在田地裡、萊茵河邊聽鳥的叫聲,看螢火蟲的光,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和大自然親密地待在一起,讓他獲得了天然純粹的快樂;他經歷過痛失親人的悲傷和無助,小小年紀就承受著家庭的重擔;他和一個男孩產生過寶貴而短暫的友誼,他佩服男孩的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博學多聞,這個男孩欽佩他音樂的名氣,他的魄力與舉動的大膽;他有過青春期的情慾躁動,甚至作出荒唐的行為;和他靈魂相通的珍貴的人---奧裡維。我有了一個朋友了!……找到了一顆靈魂,使你在苦惱中有所依傍,有個溫柔而安全的託身之地,使你在精神未定之時能夠喘息一會:那是多麼美好啊!不再孤獨了,也不必再晝夜警惕,目不交睫,而終於筋疲力盡,為敵所乘了!得一知己,把你整個的生命交付給他---他也把整個的生命交付給你。終於能夠休息了:你睡著的時候,他替你守衛,他睡著的時候,你替他守衛。能保護你所疼愛的人,像小孩子一般信賴你的人,豈不快樂!而更快樂的是傾心相許,剖腹相示,整個交給朋友支配。等你老了,累了,多年的人生重負使你感到厭倦的時候,你能夠在朋友身上再生,恢復你的青春和朝氣,用他的眼睛去體驗萬物更新的世界,用他的感官去抓住瞬息即逝的美景,用他的心靈去領略人生的壯美……便是受苦也和他一塊兒受苦!……啊!只要能生死相共,便是痛苦也成為快樂了!我有了一個朋友了!他跟我隔得那麼遠,又那麼近,永久在我心頭。我把他佔有了,他把我佔有了。我的朋友是愛我的。「愛」把我們兩人的靈魂交融為一了。克利斯朵夫的思想是孤獨的。他在祖父去世後,一直在德國、法國社會的巨潮中孤軍奮戰,顛沛流離,窮困潦倒,直到遇到了一個靈魂合一、一直同在的朋友,才得以慰藉,歇息,他們相互給予,相互攙扶,互通有無。在我寫的這裡的時候,突然覺得我再怎麼用心組織的語言,也比不上書中語言的完美。索性決定就照抄我摘寫下來的片段,留作筆記,經常拿出來讀讀,淨化自己的心靈。如果一個人,聽了樂器的美妙和弦,或是聽了溫柔的歌聲,而不知道欣賞,不知道感動,不會從頭到腳震顫,不會心曠神怡,不會超脫自我,那麼這個人的心是不正的、醜惡的、墮落的。凡是本性善良的婦女,對一個信託她的孩子都有這種本能。用不著對孩子有什麼深刻的感情。但克利斯朵夫以為這些溫情是轉為他個人而發的,便感激到了極點。彌娜,小姑娘的眉眼還使他充滿了醉意,傲慢冷淡。他在愛情的霧氛中到處亂闖,闖來闖去,在一個執著的,曖昧的念頭四周打轉,在一種無名的又可怕又迷人的欲望四周打轉,像飛蛾撲火一樣。自然的那些盲目的力突然騷動起來了。他的快樂既有「好景不長」的感慨,也有「人生難得」的醉意。他們發現了萬物之美。美的笑容有無限的溫柔。天空之中有光華,大氣之中有柔情,唯有春天有這種清明恬靜的境界!他們的生命在愛情的呼吸中溶解了。愛情失戀的、父親去世的打擊。讓他覺得不能虛度此生,別忘了你的使命是做個人-----你就得做人。心中無比的悲愴。他想到窮人懷念過去真是件可悲的事,因為他們不夠資格像有錢人一樣有什麼過去,他們沒有一個家。世界是沒有一席之地可以讓他們珍藏自己的回憶。他們的快樂,他們的苦惱,他們所有的歲月。結果都在風中飄零四散。於萊:畏首畏尾的憂鬱的氣息,不曾預先為暮年準備好一種內心生活的老人,這是最受不了的。人生中最可寶貴的一個德性,一種永久新鮮的好奇心,不會給時間衝淡而是與日俱增。大半的人在二十歲上或是三十歲上就死了。一過了這個年齡,就變成了自己的影子,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兒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天重複。他重新發現了世界,仿佛還是第一次看到。自然界發出輕快的火花。太陽在沸騰,天色一清如水,像河一般流著。他和萬物分不開了,一切的動植物都有生命,都閃閃發光,放出光明。尊重自然,熱愛生命,敬畏自然,一旦他想在宇宙中忘掉自己,就到處體會到無窮無極的生命了。一個少年的身體,感官的新鮮,明淨,活潑,不亞於溪水,差不多還能給人一個純潔的幻想,那是任何東西代替不了的。愛情是一種永久的信仰,一個人信仰,就因為他信仰,上帝存在與否沒有關係的。一個人愛,就因為他愛,用不了多大理由。人生觀的形成,一方面他的靈魂在無窮的歲月中苦苦掙扎。一方面另一顆清明寧靜而非常關切的靈魂,在他心中看著他勞而無功的努力。他瞧不見這另外一顆靈魂,但它那道潛在的光的確照著他。他將來的生命都在這個轉變中間長了芽---但這種內心的財富,目前除了極端放蕩以外別無表現。一個人對人生毫無認識的時候,怎麼能真誠呢?靠了最近六個月的經歷,他才能發覺這些作品的虛偽,才能在現在和過去之間突然看出一條鴻溝。如今他跳出了虛幻的境界,有了一個真正的精度,可以測驗他思想真偽的程度。少年的反抗,敢於把沒有經過自己認為是真理的東西統統否認。他不了解別人,因為太想著自己,他到處只看見自己那個天真而浮誇的心靈。一般老實人不能愛好一件新的作品,但它有了二十年的壽命,他們就會真誠的愛好;這是常有的現象。新生命的香味太濃了。他們虛弱的頭腦受不住,必須有時間來把這味道減淡一點才行。藝術品一定要積滿了成年累月的油垢,方始有人了解。她迷人的目光下面有股剛強,明白,冷靜的意志,毫不客氣的在那裡搜索著他的內心,她靠著奇妙的感覺,能夠在一霎眼之間看破別人的弱點和汙點,從而找到了心靈的密匙,把他抓住,這是她控制人的手段。他的目的不在於成功而在於信仰。他信仰藝術,信仰自己的藝術,信仰他自己,把這些變成不但是超乎一切厲害的,而是超乎他的生命的現實。她仍舊有股青春和歡樂的力在皮膚裡,舉動裡,和笑眯眯的深色眼眶裡閃耀,美麗的身體的魔力,還有她那神奇的聲音,純粹、溫暖、醇厚,活潑放鬆的節奏,好比一陣茴香草與野薄荷的香味在空中繚繞,她帶來了金黃的太陽和法國南部的季候風。安多納德.耶南。衣著樸素,消瘦、清秀,等到看不見她了,他才感到自己心裡給那道陌生的目光挖了一個窟窿。望著春回大地的景象。這些生靈的和平與歡樂的氣息把他感染了,他忘了一切,突然他擁抱著美麗的樹,把腮幫貼著樹幹。他撲在地下,把頭埋進草裡,渾身抽搐地笑了,快樂之極地笑了。生命的美,生命的溫情,把他包裹了,sen透了。哈斯萊:他在克利斯朵夫身上看待了自己過去的影子。他狠命的摧毀克利斯朵夫對人生的信念,對藝術的信念,對自身的信念。他恢復了麻痺的狀態,那是內心生活逐漸熄滅所致的現象。心情:失魂落魄,空虛、悲苦、悽涼、五內如焚,他的本能非要找些同情的慰藉不可。彼得.蘇茲:神態安詳的大嘴巴表示他是個仁厚長著,但是老人的臉顯得和藹可親,特別是那雙清明如水的眼睛,永遠從正面看著你。那麼安靜,那麼坦白,沒有一點兒隱藏,你仿佛可以看到他的心。胸襟是寬大的,對於世界上一切美妙的東西隨時都能熱心接受。他覺得愛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事,他精神上需要愛,需要欽佩,精神活躍,他的記憶仿佛是一口深不可測的蓄水池。凡是天上降下的甘霖都給他保存在那裡。克利斯朵夫很奇怪,在這個偏僻的小城裡,和這些人從未謀面的老人怎麼會相處的比自己的家人還親熱。一個藝術家倘使能知道自己的思想在世界上會結交到這些不相識的朋友,他將要感到多麼幸福,他的心會多麼溫暖,增加對少勇氣,靈魂,愛和慈悲。彼此找到堅定的信仰,點燃希望,找到心靈的慰藉,老人在青年的心中找到了依傍。流浪的民族,為了獨立不羈,精神騷亂而到處放逐,永遠受著一個內心的妖魔撥弄。巴黎,擁擠,喧鬧,空氣汙濁,少時玩伴躲著他。一顆偉大的心靈是絕對不會孤獨的,即使命運把他的朋友統統給剝奪了,他也永遠會創造朋友,他不知道自己滿腔的熱愛在四周放出光芒,而便是這個時候,他自以為永遠孤獨的時候,他所得到的愛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還要豐富。這個連幻想都這麼純潔的孩子,始終保持著樸實清明的心地。沉靜而美麗的目光,在大自然中自由成長的善良姑娘。音樂的精華主要是由愛構成的,所以一定要在別人心中體驗,才能體驗得完滿。惟其如此,音樂會中常常有人不知不覺的四處窺探,希望能在人堆裡找到一個朋友,來分享他自個兒擔受不了的喜悅。完全無憂無慮的女孩子,在她那個淡漠的恬靜的外表之下,有的是愛笑愛快樂的心情。感激的敬意:她心靈深處有一個神聖的區域,藏著美妙的,純潔的令人安慰的東西。克利斯朵夫用不著有所行動。光是有他這樣一個人,就能給人一種心神安定的影響。他走到哪兒都不知不覺的留下一點內心的光。他自己可絕對想不到。在他身旁,就在他一座屋子裡面,有些從未見過的人,也在無意中慢慢的感受到他的嘉惠於人的光輝。眼神明朗,最自然最動人的魅力的秘密。法國民族:純潔的本能和更純潔的血統。他這才第一次見到法蘭西民族,見到那使人覺得不朽,跟他的土地合而為一,像土地一樣眼看多少徵服它的民族,多少一世之雄煙消雲散而它始終無恙的法國民族。法國聖女貞德:不論別人如何蠻橫,命運如何殘酷,你還得抱有善心,不論是如何激烈的爭執,你也得保持溫情與好意,不能讓人生的磨難損害你這個內心的財寶。天真樸實,晴朗,率直。年輕的,膽怯的像春天剛發出的嫩芽,喜歡他的音樂。播種了愛的種子,點燃了希望。沒有一絲風,沒有一點聲音,沒有一點騷動。只有一片和平寧靜。他再三說著:「我有了一個朋友了。」耶南與鄉土:能聽到心在一起跳動。用不著景色最秀美或生活最舒適的鄉土,才能抓握人的心,便最樸實,最寒素的地方,跟你的心說著體貼親密的話的,也是同樣的魔力。成千上萬的生靈在這個恬靜的天地中活躍。健康的人最重視的是生活,特別是有天才的人,因為他們比別人更需要生活。和暖的靜寂的境界,是面貌和態度之間的安詳,深切的愛好,平凡的恬靜,奉公守法,誠實不欺,安靜地工作,安靜的娛樂,照舊富有詩意。大方、健全、清白、純潔,像麵包,像香草,一派的正直和善良,人物的和平,笑盈盈的心靈和平。互相的容忍和同情,而這些又得從內心的歡樂產生,所謂內心的歡樂,是一個人過著健全、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悅。兩顆靈魂的責任和幸福,應當在大風暴中保持他們的有愛和責任。清明的目光,慈祥的睡眼,思想的淳樸,恬靜灌注一部分在他心裡。倘若一個人的被愛要靠他本身的價值而不是靠那個奇妙而寬容的愛情,那麼夠得上被愛的人也沒有幾個了。寫作:寫得越樸素越好。不論你做什麼,得把自己整個兒放在裡頭,保持你的思想,保持你的感覺,文學應當跟從你心靈的節奏。所謂風格是有個人的靈魂。像克利斯朵夫這樣的人,難得會愛一個給他好處的人,而寧願愛一個使他受苦的人。人的本性老在尋找能毀滅自己的東西,它傾向於儘量消耗自己,熱烈的生活,不喜歡簡約的,謹慎的生活。他所求的並非在於儘可能的活的長久,而在於活的轟轟烈烈。一個人的幸與不幸並不在於信仰的有無;同樣,結婚不結婚的女子的苦樂,也並不在於兒女的有無。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而靈魂是最美的音樂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