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部「舌尖上的雙門洞」,你可能才懂什麼是真正的致青春

2020-12-16 High電影

寫這篇文章之前,小嗨特意又去重溫了一遍劇。

結果剛剛看到第8集就發現,我太天真了,這根本說不完好嗎。

此時此刻才深深體會到香港著名女導演許鞍華說的那句話:

有些東西,寫不出來,才要拍成電影。

我看放在電視劇上同樣適用。

——《舌尖上的雙門洞》

又名《請回答1988》

《請回答1988》

01

遙記得2015年冬天,剛剛上大學的我在寢室被窩裡抱著「肯定無法超越94和97」的心態默默打開了本劇的E01。

結果可想而知,那兩個字就不用我說了吧。

之後的數個周末,都是它陪伴我度過的。

更確切地說,是雙門洞胡同裡喝著燒酒彼此心照不宣的爸爸們、坐在一起嘮家常偶爾聊聊葷段子吐槽男人的媽媽們以及沒事兒就聚在一起吃拉麵看電影聽廣播的小夥伴們陪伴我度過的。

沒錯,我本人97年出生,要是哪天拍個《請回答2014》那才是屬於我的青春。

但這部劇神奇就神奇在,明明不是我的青春,我卻還是跟著劇中的人們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煩惱、一起感動。

《請回答1988》

故事圍繞著1988年首爾市道峰區雙門洞五個狀況各異的家庭展開。

內容基本就是孩子們的打打鬧鬧和大人們的家長裡短。

沒看過的小夥伴可能會不屑,這有什麼好看的呢?

其實咱平心來說,家長裡短拍好了,真比各種天馬行空都好看。

《請回答1988》

為什麼叫「舌尖上的雙門洞」呢?因為本劇幾乎每一集都在吃吃吃!

全劇開場第一集,就是「你媽叫你回家吃飯」的經典情景再現。

編導並沒有直白地告訴我們,啊,這五個家庭關係真好啊,就像一家人一樣……

很多時候根本不用明說,一個簡簡單單的情節就足以說明一切:

晚飯時間,各家父母派孩子挨家送飯。

德善媽媽的辣蘿蔔泡菜,善宇媽媽的咖喱,正煥媽媽的泡菜豆腐湯和炒牛肉,東龍家是什麼倒沒看清……

總之帶著鍋氣的飯菜在每個家庭裡來回串換,整個胡同一下子就變得熱絡起來。

最後幾個孩子端著飯菜聚在院子裡無奈吐槽:乾脆一起吃算了。

《請回答1988》

不過要說最大的「贏家」還是天才圍棋少年崔澤家。

自從媽媽過世後,父子倆的餐桌上就冷冷清清,也是唯一沒有拿飯菜出來送的一家。

原本兩人的餐桌上只有一鍋燉菜兩碗白米飯,結果鄰居們送來送去,不一會兒就變成了滿滿一桌。

這簡單的幾道菜,已經勝過了千言萬語。

《請回答1988》

而這幾家人之間的關係,絕不只是送飯那麼簡單。

德善入選奧運會舉牌小姐,每個家庭都坐在電視機前,見到她出來激動得陣陣歡呼。

學霸姐姐寶拉參加遊行示威活動被爸爸關禁閉,誰見誰關心。

崔澤比賽失利,家家囑咐孩子不要提這件事,來中國比賽,一分鐘六個人推門而入詢問崔澤爸爸比賽結果。

還有團寵珍珠,作為雙門洞吃播主力,她永遠都在吃超大號的食物。

大號糖果、大號香腸、大號壽司……

儘管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媽媽獨自拉扯兩個孩子,只能靠爸爸的撫恤金過活,但珍珠卻有一個零食吃不完的童年。

《請回答1988》

聖誕節前夕,幾家大人開了好幾次會只為給她準備禮物。

在聽說她想要雪人後,費盡力氣做出一個冰雕雪人,結果一場大雨,化了……

幾個人望著一灘水傻眼的場景,真是既搞笑又讓人心疼。

《請回答1988》

你看,五家人各自過著各自的平凡生活,卻又彼此相連。

最好的鄰裡關係是什麼?

是知道哪怕有天不做飯也不會餓肚子,是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這是如今被困鋼筋水泥「囚籠」的我們,再也體會不到的情感。

《請回答1988》

02

要說本劇中最羨煞旁人的,無疑是「雙門洞五人幫」了。

德善肢體不協調,名次999,經常被姐姐薅著頭髮按在地上捶。

正煥妥妥的嘴硬暖男一枚,默默踐行哥哥因身體原因無法實現的飛行員夢想。

善宇自帶乖寶寶屬性,無論媽媽做的飯菜多難吃也要全部吃光,單戀脾氣不怎麼好的寶拉整整6年。

東龍在被窩裡有放不完的屁,情商簡直高到天際。

崔澤性格內向,只有在死黨們面前才開綠燈般天真無邪地傻笑。

這樣五個性格各異的小夥伴,偏偏就能玩到一起去。

《請回答1988》

幾人的「根據地」,不是崔澤的房間就是正煥的房間。

大冬天蓋一床被子,聽廣播看電影吃拉麵,一言不合就集體尬舞。

在吃炸雞的那場戲裡有一個小細節。

德善在家排行老二,爸媽偏心學霸姐姐和年齡小的弟弟,她永遠吃不到雞腿。

但和死黨們在一起時,雖然幾個男孩總是打打鬧鬧拿她取樂,卻從來不會有人和她搶雞腿。

打趣是真的,友愛也不摻一點水分。

《請回答1988》

而外冷內熱的正煥,自己的球鞋被學長搶走忍氣吞聲,善宇爸爸的遺物被搶,上去就是一拳。

是啊,你欺負我沒關係,但不能揭我朋友的傷疤,那就是我的底線。

還有崔澤輸掉比賽那場戲。

大人們不敢問也不敢提,謹慎囑咐自家孩子不要在人家面前提起這件事。

結果幾人一進門一人問候了一句:聽說你輸了。

他們的問候,只為讓崔澤破口大罵發洩出來。

也是在這一集裡,崔澤終於放聲大笑,像個無憂無慮的傻子一般。

也許在大人們眼裡,他就是天才,但在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們眼裡,他就是他。

《請回答1988》

如果孩子們的友情是無所顧忌的話,那大人們的友情就是內斂含蓄了。

正煥一家原本家境也不富裕,直到踩了狗屎運中了大獎。

一夜暴富並沒有讓這一家人覺得高人一等,反而正煥媽媽還時常幫襯著大家。

有一次德善休學旅行,家裡拿不出錢,德善媽媽只好到正煥家借,可想起之前借的錢還沒還,終究不好意思再開口。

深夜正煥媽媽卻將錢藏在玉米籃子裡送到了德善家。

是啊,成年人之間的默契或許就是如此。

我知道你有難處,我不問,你也不必說,我含蓄地幫你,你體面地接受。

這就夠了。

《請回答1988》

03

誠然,友情是本劇的最大看點,但要說真正感動到我的,卻是那些無言的親情。

德善在家裡的地位與姐姐和弟弟天差地別。

吃雞永遠分不到雞腿,家裡只剩兩個雞蛋沒有她的份兒,爸爸下班偷偷給弟弟買冰激凌吃完回家,就連過生日也得蹭姐姐的蛋糕。

《請回答1988》

18歲生日,全家人給姐姐唱完生日歌又要重新插蠟燭再來一遍給她過,德善終於爆發,大哭著跑了出去。

難過得四處遊蕩,卻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直在等她的爸爸。

爸爸單獨為她買了蛋糕道歉:

「爸爸媽媽對不住你,爸爸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我的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心裡真是說不出來的心酸。

雖然到最後家裡漏煤氣的時候爸媽還是把德善忘了,哈哈哈。

《請回答1988》

正煥一家,三個大男人,平時全靠媽媽自己操持。

一次媽媽出門,回來卻發現三人過的好好的,瞬間不高興。

這裡就要說為什麼東龍情商高出天際了。

正煥爸爸買冰激凌沒人吃生氣時全靠他提點正煥才將其哄好,這次媽媽生氣也全靠他道出緣由。

《請回答1988》

正煥一回到家,直接把哥哥的手按在鍋蓋上:媽!哥哥的手又燙傷了!

又把爸爸拿出的蜂窩煤扒拉在地上摔得稀碎:媽!爸爸又把煤摔碎了!

最後把自己抽屜裡的衣服丟得到處都是:媽!我的襯衫在哪兒呢!

媽媽忙來忙去,嘴裡埋冤著,心情卻好了。

是啊,對於那個年代大多數都以家庭主婦作為本職的媽媽們來說,照顧家人忙前忙後就是自己在這個家庭裡存在的最大意義。

如若有一天沒有了她們家人依然過得很好,反而會產生一種不被需要的失落感。

雖嘴上抱怨,但她們心裡卻從來都是滿滿的幸福。

因為這不是給別人打工,為自己的家人付出,本就是一種極大的幸福。

《請回答1988》

還有善宇的媽媽,丈夫早逝的她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卻始終被婆婆視為喪門星。

每次自己的媽媽來家裡她都要裝作過得很好的樣子。

借米、借煤、借化妝品,把珍珠打扮得漂漂亮亮,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只為讓媽媽放心。

可當媽的怎會看不出自己的女兒過得好不好呢?

媽媽走後,她發現了一個信封,裡面裝著老人家不知從哪裡省下的幾張錢。

這集最後一段,據說是全劇回看頻率最高的一段,小嗨身邊有很多人都在此哭成狗。

善宇媽媽拿起電話撥給媽媽,還未開口就已泣不成聲。

善宇的旁白道:

據傳是因為神不能在所有地方,所以創造了媽媽,到了媽媽的年紀,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

是啊,無論到了什麼年紀,在父母眼中,我們都還是孩子。

《請回答1988》

篇幅差不多了,其實小嗨所說的這些只是全劇的冰山一角,它還有很多細膩的情感橋段值得我們親身體會。

我想這也是它時隔五年依然保持著豆瓣9.7分高分的重要原因所在。

致青春,不是單單致我們的青春,也是致父母們的青春。

況且懷孕墮胎約架撕逼根本不是我們的青春。

真正的致青春,是回歸最基本的生活日常,是還原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也是和發小瘋玩到忘記時間被老媽扯著嗓子叫回家吃飯。

生活確實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但大多數人的青春絕沒有那般狗血。

也別用狗血來定義我們的青春。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再見,雙門洞
    有時候,最不理解我們的,可能是家人。但最渴望理解我們的,一定是家人。或許,家人最不懂,但懂不懂有什麼可重要的呢?最終,消除隔閡的,不是無所不知的腦袋,而是手拉手,堅決不放手的那顆心。歸根結底是家人。別說是英雄,哪怕英雄他爺爺,最後一刻,也要回到家人身邊。
  • 用這6部青春校園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用這8部青春校園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今天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國產的8部青春校園電影,用來祭奠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或者終將逝去的青春!整理時才發現,原來有的電影幾經看過那麼久了。青春年代或許有遺憾有不足,誰的青春不迷茫。但是青春時代,我們,忘不掉!
  • 那段曾經來自「1988年」的雙門洞友情,是真的嗎?
    偏偏就有這麼一伙人向大家證明了這件事:那段曾經來自「1988年」的雙門洞友情,是真的!啊一古!這是什麼神仙售後啊!6月22日,韓星高庚杓和李東輝在ins上曬出了同一組合照,並配文「很高興見到你,好久不見。」
  • 這部影片絕對讓你忍不住!它比《舌尖上的中國》還要6!
    也許你看過《舌尖上的中國》,也許你看過《深夜食堂》,但是你一定沒有看過《臺灣食堂》!這部豆瓣評分8.1的美食紀錄片,作為吃貨一定不要錯過!探探可是一邊看一邊刷飛往灣灣的機票!他們是升鬥小民、尋常人家,可能是一個人、一組人、一伙人,也可能是一群人。小人物同樣有名有姓,他或他們,正是《臺灣食堂》的主角。《臺灣食堂》記錄的食物類別從臺菜、眷村、客家、原住民、新住民美食,到小吃、海鮮、鳳梨酥等無所不包。其中一集更記錄牛肉麵是如何在短短四、五十年內,在臺灣從無到有、而今變身國民美食的過程。
  • 這部日本青春電影,你看過嗎?
    這部日本青春電影,你看過嗎?搖擺少女炎熱的暑假,女生們還要在學校補課,早就坐不住的她們自動請纓去送午餐給為棒球隊打氣的管樂隊。一路上嘻嘻哈哈的她們快到終點才發現因為天氣炎熱飯盒早就變壞了,而管樂隊隊員毫不知情地吃下去,隨之而來的身體不適讓而唯一沒有吃飯盒的中村要求女生們負責,組成爵士樂團。可是女生們不懂得演奏樂器。 艱苦的訓練開始了,可是痛苦中也帶著甜蜜。
  • 什麼才是最好的致青春?
    在只聽得懂Every Shalalala和Every Wo Wo的年紀,我常常對卡帶裡傳出的正經歌詞一臉懵逼。後來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英語,也熬過了一些自己以為艱難的歲月,回頭再看歌詞,忽然有點感觸。如果昨日能夠重現,你最期待人生中的哪一天?上個周末是球迷的盛事。備受矚目的歐冠決賽,羅總裁再度鎖定了今年的球王。但我更盼望的,卻是羅總裁錯過的那一場卡裡克紀念賽。身為20年的曼聯球迷,看過99年歐冠的史詩逆轉,也見證了08年莫斯科的雨夜。但我很少會想,如果當年的黃金陣容再度集結,會是怎樣的場面。這太奢侈。
  • 什麼叫家和萬事興,這部電影比你懂
    自《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尋找地方特色的美食,成了現代人最最樂意的生活的一部分。陝西的泡饃,重慶的火鍋,東北的烤串,還有武漢的熱乾麵。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生活的意義,而且是相對於廣大觀眾來說,一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辛苦追求的一生究竟該有什麼色彩。
  • 這部韓國暖心神劇,問鼎韓劇榜首,幾乎每個人都看過,越看越愛!
    這部韓國暖心神劇,問鼎韓劇榜首,幾乎每個人都看過,越看越愛!韓劇迷們一定不會錯過的韓劇有哪些?今天我們一起重溫經典,重溫《請回答1988》,承載著我們的回憶和快樂的一部韓國喜劇,濃厚的家庭色彩,更準確的說是一部青春懷舊劇。住在首爾雙門洞的五個家庭裡的五個孩子:德善、善宇、東龍、崔澤、正煥分別由李惠利、高庚杓、李東輝、樸寶劍、柳俊烈飾演。
  • 《致青春》原著作者辛夷塢:意外暢銷的青春
    辛夷塢,寫了一部小說,引發了一場如此大範圍的青春回憶。這段時間,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的作者辛夷塢成了家鄉小鎮上的新聞人物。「電視臺的人找到了我媽,我媽不接受採訪,他們就在我們家門口拍了一通。」辛夷塢說。她原名蔣春玲,根據她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正在上映,票房已經超過6個億。在過去的半個多月,不計其數的人因為這部電影,懷念了自己的青春。
  • 當他們都離開了雙門洞,這還是那個《請回答1988》裡的人嗎?
    《請回答1988》以1988年漢城(今首爾)奧運會為背景,主要講述在首爾市道峰區雙門洞居住的五戶人家之間溫暖的親情和鄰裡情的故事,細膩的拍攝手法,完美還原的生活場景以及配上合適的OST,使得這部劇雖然平淡卻真實溫暖。
  • 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十部青春校園電影,你看過幾部?
    《匆匆那年》可謂是校園劇的經典代表,由彭于晏和倪妮主演,這部影片講述了一群年輕人從初中到大學十年的時間裡經歷過得種種事情。也讓觀眾隨著主演從青春的懵懂到後來的現實生活感受到了像是自己經歷過的一樣,劇情很感人。相信不少人都看過。2.
  • 《致青春》:韓庚,是我心目中的林靜的樣子
    看致青春之前,些許期待,因為電影的名字,只要與青春有關的,似乎都有吸引眼球的魔力,因為青春是人人都曾有過的,有人的青春已經逝去,有人的青春,還在繼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但至少辛夷塢從字裡行間用經典語錄說了很多人感同身受的東西,可電影不能只用對白啊~這故事沒說明白,人物突然來那麼些感傷青春的話,說實話我無法感同身受,更無法共鳴。有些沒看過原著的人可能覺得阮阮死的狗血了。但其實不是死的狗血,是拍的狗血。
  • 4刷《請回答1988》,人生導師娃娃魚,雙門洞不可或缺的快樂源泉
    每一代的青春都是獨一無二,值得被銘記的。對於每個人來說,自己活過的時代是最特別的。《請回答1988》中買來整隻雞給家人加餐的父親,往被窩深處放父親飯碗的母親,不分你我生活著的鄰居們,胡同深處吵鬧的孩子被媽媽喊回家吃飯的溫馨的純真年代,恰恰是女主德善所經歷的。
  • 話劇版《致青春》亮相 時空交錯惟願青春不朽
    甘露、戴默配合默契 情景再現大學生活  在此之前,《致青春》於1月25日完成了首次公開彩排,據編劇關渤介紹,年前的彩排結束後,導演和主演共同對作品進行了一次全新的審視,在人物塑造上做了局部的調整,使作品擁有了更加飽滿完整的人物行動線索,而這種轉變最主要體現在了男女主角的性格發展上。
  • 《青春派》一部懂青春的電影
    看完《青春派》,如同彌補上了一個遺憾,當時沒能去影院看這部零差評的電影,一直記掛著,終於給補上了。都不能僅僅用神清氣爽來形容。這部片子是普通的,首先在於除開秦海璐基本上沒有你能叫得出名字的大演員,當然如果你認得臉已經無限接近於正圓的蔣小涵的話就另當別論。
  • 《舌尖上的中國》引動全球熱潮
    毛丹青/供圖《國際先驅導報》文章從《舌尖上的中國》令無數中國人熱血沸騰的那天起,這部紀錄片「能否走向世界」的問題就產生了。坎城電視節主席點名看片《舌尖上的中國》首映儀式上,總導演陳曉卿請了80多個國家的大使到場,他的考慮是,要儘可能地將這部紀錄片推向世界。
  • 海報驚豔、畫風唯美,立足北上廣講述青春故事的這部電影卻是爛片
    的大熱,廣大影迷顯然也對《肆式青春》寄予了厚望,同時青春題材的選擇,也算是補上了國產青春動畫電影這一塊的拼圖。然而當我們走進影院看完電影之後,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這部日式動畫風包裹的中國故事並沒能讓我們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最虐心的電視劇經典臺詞盤點,抓緊收藏啦!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過很多虐心的電影電視劇,裡面總會有很多戳心的話。這些電視劇裡的青春,上演的卻是我們青春裡的遺憾。有時候錯過就是錯過了,你不知道,幾句玩笑的背後隱藏了多少句我好喜歡你。可以說這部電視劇包攬了所有女生的青春。
  • 看過這些青春片,才算真正長大成人
    人雖只活一次,但電影裡那些似曾相識或不曾見識過的青春際遇卻能帶來各種各樣的觸動。炎炎夏日,不妨置身光影之中享受一場成長盛宴,你會發現這裡總有回答青春的一幕。許多時候,蛻變必經的成長陣痛在生活和書本中並無準確答案。越是難以啟齒的問題,越是最該受重視。
  • 舌尖上的保健品?舌尖上的電商?舌尖上還剩下什麼?
    《舌尖上的中國3》自播出開始就出現了歷史概念不清,食材混淆的弊病,生態意識倒行逆施,更流露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反智傾向,人們不禁疑問,這究竟是舌尖上的三無產品?舌尖上的保健品?還是舌尖上的糟粕?當人們逐漸失去了僅存的耐心,對前作積累下來的好評口碑也消耗殆盡,《舌尖3》最終透支了觀眾對於「舌尖」這一品牌的全部信任,淪落到爛紀錄片的水平。一代神劇還剩下什麼,唯獨只有從神壇到谷底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