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申論文章寫作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把希望寄托在對作文的模板上,現在網上出了不少萬能模板,很多人都花費大量時間去背誦申論模板。其實不要低估閱卷者的觀察能力,你的文章是不是模仿,是不是照搬,卷者心裡是有數的,你套用得再好,最終分數也不會高的。所以一般都不提倡過於死板的套用模板。申論作答需要依據材料,材料是千變萬化的,作文觀點角度的選擇、論證方法技巧、文章結構安排、對策措施的表述等都是依據材料寫的,所以套用萬能的模板肯定是行不通的,你們一定要學會創新。
要是備考時間不多的話,可以在原有的模板上改善一下,融入一些你自己的創意,讓它成為你自己的新模板。如果備考時間充足的話,大家最好不要使用那種大眾化的模板,可以自己從寫作練習中總結屬於自己的方法,或者比如官方文章或優秀範文中抽取出比較新的語言、觀點、表述,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模板。申論一點通官網和APP文章模塊就有很多優秀範文評析,大家可以去學習哦!考生可從優秀範文中學習構思和立意方法、積累素材、學習語言。
【2013年河南】4.「給定資料3」中提到「什麼時候,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營生?」請結合「給定資料」和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明確,思想深刻;(2)內容充實,有說服力;(3)語言流暢,1000-1200字。
淺談如何讓土地不再成「雞肋」
面對全國各地轟轟烈烈的毀田造房浪潮,面對大量農民工湧入城鎮遠離土地,面對土地經營大半年微薄的收入,土地成了「圖個吃喝」、「多種浪費」的「雞肋」營生。(申論一點通:「雞肋」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麼結合題幹和材料,到底什麼才是食之無味,什麼是棄之可惜,在開篇應該明確闡明。)我們不禁要問土地究竟該如何經營?是任其發展隨便處置還是全部收回國有國家經營?顯然二者都不符合當前實際情況,那土地的未來出路,路在何方?
追根揭底,土地利用不合理主要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土地經營主體方面。目前我國大部分農田土地在農民手中,家庭經營,自主性強,但當前土地收入低,缺乏技術支持,且農民社會地位低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低,土地大量拋荒;另外是土地使用方面,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用於建築的低價往往是普通地價的成千上萬,人們更傾向於將土地移作他用。(申論一點通:「用於建築的低價往往是普通地價的成千上萬」此句何意?)國家制定的「十八億畝紅線」面臨巨大挑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土地面臨的窘境,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申論一點通:考生從材料三和材料五兩個角度分析了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兩方面原因,概括比較準確但不完整。亂佔耕地(材料六)、農業勞動力流失(材料四)、農業經費投入不足、科研隊伍落後(材料一)都是造成土地無法合理使用的重要原因。)
積極推廣驗證有效的土地經營新模式,是解決土地利用問題的根本途徑。事實證明,新形勢下家庭土地經營面臨產出低,利潤低的局面,農民不願種地,產生這種局面主因是分散的家庭不便統一管理,不能想成合力,現金技術需要藉助大量國家農技人員下鄉推廣,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且效率低下,必須對當前經營模式進行改革,應實現土地統一經營,專業化經營,當前我國積極推廣的土地個人承包製度,集體合作社制度以及公司化專業經營等新模式值得全面推廣。(申論一點通:土地流轉一直是涉及諸多利益,關乎國家穩定的難題,考生從材料出發,提出「土地統一經營,專業化經營,當前我國積極推廣的土地個人承包製度,集體合作社制度以及公司化專業經營等新模式值得全面推廣。」看完之後還是不清楚考生提出了什麼?材料中提及新型集體合作社,建議考生從這一點多挖掘信息。)
增加農業科技資金投入,是解決土地經營問題的基礎保障。農民土地大量拋荒的根本原因是收入低,不會高校使用土地,應大力加強農業經濟作物研發資金投入,提高農技人員的福利待遇,使其無後顧之憂,大力引導高科技,高素質人才投身於農村事業,從上而下解決土地利用的技術問題,提高農民種地的信心。(申論一點通:在科技投入方面,還應當注意人才隊伍建設,防止人才過多流失。(來自材料))
提高農民的社會地位,是解決土地利用問題的重要方向。當前農民社會地位低是不爭的事實,農村學生回鄉意願極地,農民整天很辛苦,衣服髒兮兮的形象已深入人心,甚至有的地方出息在家種地「媳婦都找不到」的情況,社會地位低,收入又低,當然不願意成為農民,對此,一方面國家層面應著力提高農民養老,醫療等保障制度,加大對農村居民生活補貼、土地補貼,真正讓農民成為另人羨慕的職業;另一方面,加強社會媒體、新聞、學校、網絡等平臺對人們的引導宣傳,形成尊敬農民,尊敬每一份職業的社會圍。(申論一點通:如果能結合材料,反面論述發達國家農民在他們的國度受到尊重會更好。農民的社會地位低原因是社會造成的,提高農民的養老、媒體宣傳能真正提高農民的社會地位?提高農民地位最迫切的方法是提高農民收入,樹立職業平等的觀念。農民真正能從土地獲得不錯的收入才不會拋棄土地。「提高農民社會地位」和農業發展關係比較大,但具體是否是和土地相關值得商榷。)
古語道「倉稟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申論一點通: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不是則。 )土地關係著我們的衣食榮辱,只有從加大投入,提高農民地位,轉變土地經營模式等方面做起,才能讓從事土地事業不「土」,才能讓事關國計民生的土地經營不再是「雞肋」。(申論一點通:「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這句話在現代社會應當辯證看待,土地關係關係著我們的衣食,但榮辱和土地並無太大關係,它關乎一個人的思想品德。)
(申論一點通:本篇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運用模板明顯,……根本途徑……基礎保障……重要方向,尤其「重要方向」一點,套用痕跡太明顯,顯得生硬。)
原文來源於網絡,申論一點通評析鑑賞,
僅供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