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來自山東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女生在校內參加了一場講座,名為《學會愛自己,才能走更遠的路》。主講者桑慧副教授提出的幾個觀點,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討論的焦點,在於此次講座的內容究竟算不算「女德」講座,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這樣的講座究竟有何意義。
什麼樣的觀點引發了爭議?桑慧副教授來自哪裡?類似的講座還進過哪些大學?女德兩個字是否已經成了貶義?聽繆老師陪你聊幾句吧。
一、引發爭議的觀點
這次的講座上,桑慧副教授有三個觀點引發了比較大的爭議,一是「大學發生性行為,會不孕不育」;二是「買高級化妝品,濃妝豔抹是愛慕虛榮」;三是「女子最容易受到性騷擾的情況包括相貌迷人、穿著裸露、行為輕浮的女子」。
第一條「大學發生性行為會不孕不育」顯然是經不住推敲的,造成不孕不育的情況很多,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能夠證明,大學期間發生性行為與不孕不育存在緊密的邏輯關係。
至於第二條和第三條,有學生提出,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購買化妝品以及自己的穿著打扮屬於個人自由,與愛慕虛榮無關,更與個人品德無關。如果說長得漂亮容易受到性騷擾,那麼受到性騷擾,難道是長得漂亮的過錯?
但也有相反意見認為,大學生涉世不深,多一點防範意識和安全意識還是好的。PPT中的內容並不代表長得漂亮就是有錯。大學生再怎麼說也是學生,購買高檔化妝品花的不是自己的錢,濃妝豔抹怎能專心學習?
下圖PPT的內容,配圖中傳統服飾似乎不適合定義為「奇裝異服」,「反叛」和「追求自由」既不是同義詞,似乎也很難建立起必然的聯繫。
二、桑慧教授的來歷
學校的學生表示,桑慧副教授已經不是第一年進入山東農業大學進行類似的宣講,而是已經連續在校舉辦了多年講座。桑慧副教授來自於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及防治,1972年出生,山東泰安人。
桑慧老師不是山東農業大學本校的老師,進校講座就必然是得到山東農業大學同意的,甚至有可能是山東農業大學邀請的。山東農業大學對於講座的和PPT的內容是有審核義務的,如果講座內容存在問題,山東農業大學也負有責任。
三、類似講座的例子
今年10月初,北方民族大學《中國傳統文化》課引發爭議。在通識課上,任課老師的PPT出現了「男女尊卑有別」、「婦德」、「婦行」等字樣。事後,學校表示,經調查該任課老師的確在講述內容中涉及了女德相關的內容。學校將進行糾正,並約談老師,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2017年5月,江西九江學院舉辦的傳統文化進校園公益講座《傳統文化進校園——做新時代的窈窕淑女》上,主講人丁璇的言論也引發了爭議。比如「女人衣著暴露易失身」、「女性衣著暴露,是上克父母,中克丈夫,下克子孫的破敗相,世人不得不防」、「女孩最好的嫁妝就是貞操」等等。
四、女德二字的背後
「女德」二字,舊指婦女應該具備的品德,與農耕社會的傳統有比較深的關聯。《左傳》中有「女德無極,婦怨無終」的說法。現代年輕女性對於傳統婦道的態度非常牴觸,上海某高校曾經做過統計,只有不到20%的大學生認同傳統婦道。
男女平等是時代主旋律,「女德」只規範了女性應該怎麼做,但對男性則沒有相關的道德約束。有人把封建糟粕冠以「傳統文化」的名頭,實質上鼓勵男尊女卑,禁錮女性思想和行為。2020年7月31日,新華時評做出過評論:「女德」無關道德,有違平等。現代社會還有如此封建觀念,令人匪夷所思,竟還有人將其包裝成夏令營和培訓班。
傳統文化有經典,也有糟粕。但文化的改變並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革除糟粕,社會需要時間。對於女德思想你怎麼看?你認為山東農業大學這場講座能算是女德講座嗎?來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吧。
長按點讚,一鍵三連,鼓勵我多多創作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