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生活修會及使徒生活團聖部:宣講(64-66)

2021-01-21 騰訊網

獻身生活修會及使徒生活團聖部

宣講

致在萬民中見證福音的男女獻身者

走出戶外

夜間保祿見了一個異象,有個馬其頓人站著,請求他說:「請往馬其頓去,援助我們罷!」

我們從特洛阿開船,一直航到撒摩辣刻,第二天到了乃阿頗裡,從那裡到了斐理伯,這是馬其頓一區的首城,羅馬的殖民地。我們就在這城裡住了幾天。安息日,我們出了城門,到了河邊,我們知道那裡有個祈禱所。我們遂坐下向聚集的婦女講話。有個敬畏天主的女人,名叫裡狄雅,是提雅提辣城賣紫紅布的,她一直在聽;主開明了她的心,使她接受保祿所講的話。她同她一家領了洗,便請求說:「你們若認為我是忠於主的人,就請到我家去住。」遂強邀我們去了。

宗十六 9、11~15

世俗性的教學

64.文化的世俗性——因在俗化過程遭受侵蝕——提出了一個需要研究和討論的問題。這個問題對神學反思、信仰見證和基督信仰的宣講,尤其是對傳教使命的培育來說,至今依然重要,事關世俗性的教學,也就是關注全人的培育,教育人去以基督信徒的心靈體驗世界,並尋找天主銘刻在他身上的創意標記。這個過程可被定義為智慧和孕育福音生命的過程,應成為男女獻身者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接受的培育內容。

《福音的喜樂》暗示了以下的問題:世俗性作為一個複雜而矛盾的現象,是否與基督信仰格格不入和互不兼容,還是反過來說,與信仰的本質一致?教會承認世界是個世俗的實體,視之為天主託付給人類的責任。但同時,教會與世界休戚與共,不是要使之成為聖地,而是使之成為成聖的種子。因此,體驗世界的過程是一個範例的原型,在其中發揮教會的先知使命。《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談及社會合理正當的世俗性。按憲章的教導,各種塵世和世俗的現實有其自主性和存在的理由。「按造化的本質,萬物皆各具有其穩定性、真實性和美善,亦有其固有的定律和秩序。」[2]深入世俗世界可以成為通向天主的一種方式,「因為各種世俗的現實和信仰的現實都源於同一天主。事實上,無論誰心存謙遜、堅持不懈地致力探索現實的奧秘,即使自己沒有察覺,也是獲天主親手所引導。萬物為天主所支持,萬物因天主而是其所是。」[3]

65.傳教使命需要微妙的平衡:共同決定世俗世界的方向,而不企圖主宰世界。[4]教宗方濟各斷言:教會「願意結伴相援,無論過程有多麼困難或漫長,也要亦步亦趨地陪伴;福傳團體必須熟悉耐心的等待和宗徒的堅忍」,也需要「極大的耐心,和不顧時間緊迫的從容。」[5]

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祂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借著祂造成的; 但世界卻不認識祂(若一9~10):這聖言在世俗環境下實現。天主的神學在人世的典範——道成肉身——只能在世俗的範疇體現。

世俗性被指是在俗團體獻身生活「特有和明確的特色」。[6]今天,與世界的關係正在挑戰各種形式的獻身生活的所有面向: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對話、見證和傳教的態度。保祿走出城門,沿著河邊走。他深入世俗,正視自己的信仰,並借著與人接觸領會聖神的創新。教會蒙召投入這個詮釋過程,為見證尋找的努力和無與倫比的福樂:「人的經驗不僅是對這種或那種事物的體驗,或在內容方面定義明確的體驗,而是對有限的體驗,這體驗將人指向無限的前景。」[7]

66.熱情使我們愛惜生命,善待他人。這是人性的一部分,驅使人追求更正義和更富於兄弟情誼的未來。在俗團體的獻身者將他們在世上的工作化為傳教的頌歌,這實在是美事:「我們的成聖計劃受挫;我們以為默默躲起來祈禱就足夠了!我們以為可以將自己封閉在內心的祈禱堡壘,遠離困擾世界的問題;(……)這個現實使我們明白,耶穌的邀請不僅要求我們表現虔敬之情。祂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這就是說:你們要背起十字架,跟隨我。我們必須改變社會!(……),我們必須投身參與,提升我們的工具;我們需要反思、文化、言語、工作等,也需要犁在新的土地上耕作,需要武器為轉化和愛作戰。我們必須轉化人間有缺陷的架構;我們要奉行首要的愛的誡命,修補被毀的房屋。」[8]這種信仰的體現成為必要的培育內容,是應予持續推行的教學,不要以為已經達到目標了。

註解

[2]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965年12月7日),36。

[3]同上。

[4]參閱:卡爾 拉內(Karl Rahner),〈有關俗化和無神論的神學反思〉(Riflessioni teologiche sulla secolarizzazione esull』ateismo),《新論》卷四(Nuovi Saggi),保祿出版社,羅馬,1964~1985年,第244~257頁。

[5]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2013年11月24日),24。

[6]教宗庇護十二世,《首先祝福》(Primo Feliciter)手諭(1948年3月12日),5。

[7]卡爾 拉內(Karl Rahner),引用於:季貝裡(R. Gibellini),《二十世紀的神學》(La teologia del XX secolo),Queriniana出版社,布雷西亞,72014年,第241頁。

[8]拉皮拉(G. La Pira),《充滿活力的城市》(Le città sono vive),La Scuola出版社,布雷西亞,2005年

(臺灣地區主教團恭譯)

相關焦點

  • 第四屆使徒班招生簡章
  • 使徒中心--第六屆使徒班報名通知
    第六屆使徒班報名通知
  • 【招生通知】使徒中心《第七屆使徒班》
    第七屆使徒班招生簡訊                 使徒班是使徒中心舉辦的為期一年的使徒培育,目標是為各地方教會培育出一批有生命、有真理、有使命的使徒。5、 教會:有本堂神父或修會會長的推薦。四、報名電話:王修女 13968857794劉修士  15088963351報名截止以人滿為準,名額有限,從速報名。      來!
  • 探究天主教最大男修會「耶穌會」行事風格!
    2.行動中的默觀者 ----  在萬物中找到天主,使一切事物在天主內達到圓滿,是依納爵及其弟子孜孜以求的目標。為了達致這樣的理想,會士們需要時常以「分辨」的態度與精神,來面對生活與使命。 3.一個在教會中的使徒性團體----  耶穌會士因著聽到基督的召叫而生活在一起。
  • 與愛同行丨記一次蒙恩的退修會
    退修會既然是信徒的一種靜修形式,自然就得選一處清靜安寧之地,而甘堡藏寨恰切是如此地安謐靜然,無疑是教會舉行退修會的佳好之選。而這樣的選擇,並不是出於我們人的心思意念所為,而是完全出於神的美意,是靠著神的帶領和應許。這次退修會五天時間,日程滿當實在:早晨晨禱,結束後早餐;早餐完了,便是全體敬拜讚美;接著就是牧師講道。
  • 「五中全會走進你我新生活」宣講活動走進河北區 「菜單式」宣講...
    前不久,天津新時代文明實踐信息服務平臺宣講志願者、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劉明明走進河北區望海樓街乾華園社區,以「五中全會走進你我新生活」為主題,專題講授《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全會指出,『十三五』期間,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深圳市教牧同工舉行退修會
    9月30日上午,市基督教兩會組織全教牧同工在深圳堂舉行退修會。
  • 無錫法院《民法典》宣講,走進你我生活!
    王作化說,民法典將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寫入婚姻家庭編的總則,其宗旨是使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家庭,依然能保持最大限度的穩定與和諧,讓每個人都生活在完整和美的家庭中。參會人員表示,無錫中院本次民法典宣講
  • 使徒保羅對希臘哲學的運用
    【正文】:使徒保羅是最有魅力也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之一,也是早期教會最重要的領袖之一。他於公元前10年出生在羅馬帝國西利西亞省的大數。據早期教會教父耶柔米稱,保羅的父母來自加利利,他們都是來自便雅憫支派的猶太人。保羅接受過紮實的希伯來語聖經訓練。安提阿教會的長老們看出了神在這個人身上的呼召,就委派他和巴拿巴一起傳道。
  • 使徒彼得的個人簡介
    使徒彼得是十二使徒之首,在初期教會歷史中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然而,彼得並不是從認識主就立刻承擔了使徒之首的職責。對於彼得來說,這是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他經歷了很多次的失敗,也經歷了老我的對付,但他總有主的提醒、責備、堅固和憐憫,讓他重新得力,讓他成為與使徒之首相稱的生命,和其他使徒一同建立了初期教會的信仰根基,成為教會的柱石。因此,全面認識使徒彼得對一個基督徒生命成長有非常的意義。
  • 使徒信經簡介
    使徒信經簡介      《使徒信經》是最簡短且在今日教會中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篇,全篇共十二條
  • 一個新名字 第八課 見證人(經文:使徒行傳一章一至十一節)
    請也留意:作見證並不僅是講述,而主要是關乎生活的事情。當然,我們在事奉我們的救主的時候,應使用我們的嘴唇──畢竟,我們很容易便談及其他的人和事。為什麼我們不可談及他呢?──請參閱詩篇一百0七篇二節,並與馬可福音五章十九節作一對照。然而,在我們始終如一的生活上,我們要為基督作出見證──「你們是我的見證」。
  • 船營區松江實驗小學校「傳承紅色基因 宣講抗聯故事」主題宣講活動
    (文/李豔 圖/劉旭東)9月15日,船營區松江實驗小學校舉行了「傳承紅色基因 宣講抗聯故事」主題宣講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活動由學校紅領巾講解員毛一然宣講了《八女抗江》的抗聯英雄故事。她生動的講解將少先隊員們帶入到那個烽火硝煙的年代,讓少先隊員們深刻的了解了八位女抗聯戰士為了保衛家園英勇獻身的英雄事跡。通過宣講活動,讓每名少先隊員受到革命文化的薰陶,把「從小聽黨的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的火種播進每位少先隊員的心田。
  • 教會史演義(312):東方使徒沙勿略去亞洲和中國宣教
    湊巧的是,就在教皇下旨接納批准耶穌會為教廷屬下正式修會的同一年,葡萄牙國王約翰三世(John III of Portugal)派遣該國殖民地管理官員佩德羅·馬斯克林(Pedro Mascarenha)前往教廷謹見教皇。    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象西班牙帝國一樣,葡萄牙帝國的航海家縱橫海洋,取得了不少地理大發現的重大成就。
  • 斯巴達教育制度,生活方式的目的,是培養能夠獻身國家的公民
    斯巴達教育制度,生活方式的目的,是培養能夠獻身國家的公民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斯巴達的教育。斯巴達和雅典是古代希臘世界最為典型的兩個城邦,具有各自獨特的教育制度。斯巴達城邦起源於種族徵服。城邦的現實決定了斯巴達的政治制度及其獨特的教育制度和生活方式。斯巴達人終身參加軍事訓練、從軍作戰。城邦嚴格控制著公民的教育和生活。斯巴達人雖享受著統治者的殊榮,但他們本人從屬於國家,必須學會為國犧牲,拋棄一切個人的利益、感情、志趣和享樂,終生過著嚴酷的軍營生活。
  • 熱議好生活 讚美新時代——紅橋區基層「小院理論夜校」宣講全會精神
    近日,紅橋區西沽街道辦事處會議室裡暖意融融,志願宣講員聲音洪亮地講著,臺下的居民聚精會神,聽得津津有味。原來是西沽街道的「小院理論夜校」正在開講,河北工業大學的副教授苑帥民作為志願宣講員,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為社區居民進行主題宣講。
  • 張志成老師公開退出正覺同修會的理由(二之一)
    「評論」,加上外界對張老師公開懺悔並退離同修會原因的揣測,張老師決定公開他於2020.6.4和2020. 6.8給蕭導師的正式退離信函,信件中有敘述他離開的部分原因。後續張老師會寫出他退出正覺同修會的完整原因以及他的反思歷程,供學人借鑑參考。
  • 《EVA》中的「十八使徒」盤點,最強使徒竟然無處不在!
    雖然主角的人氣頗高,但是作為反派侵略者出現的「十八使徒」,在人氣上卻遠超主角。過了這麼久,也許大家對這十八位使徒的記憶都已經漸漸模糊,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十八位使徒。第七使徒『音樂天使』在十八使徒中最有節奏感的使徒,不論是行動、防禦還是攻擊,它都會以不同的節奏來進行,如果沒點節奏感,還真是拿它沒轍。不過,最後主角以合作舞蹈的攻擊模式成功將其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