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在呼吸、食物和水等生理需要滿足後,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生活穩定、資源所有性處於危險狀態時,安全需要就會最迫切,其他高層次需要都不重要。當然,一旦安全需要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那麼具有強烈性和重要性了。「覺得被什麼保護,就被什麼束縛。」所以對安全感產生了逆反心理,想要拋棄這種過頭的安全感。
很多東西在你擁有的時候,卻不懂得珍惜;而只有當你失去了以後,你才會明白你所失去的東西是多麼的珍貴。越是低層次需求的東西,越是容易不珍惜,等到失去後才知道它的珍貴。舉個簡單的例子:青春期的孩子嚮往外面的世界,對家長的管教滋生了叛逆心理,覺得這種安全保護變成了一種束縛;
但是當遠離家門後,在社會上四處碰壁,吃了不少苦頭後,才理解「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的道理,才會想起家庭的安全和溫暖,回家的念頭就會變得越來越迫切。在安全生產中也是一樣,有的剛入職的員工不習慣戴安全帽,總覺得安全帽戴得不舒服,是一種束縛,只有在安全上吃一塹後,才會長一智,不經打擊老天真。
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安全就會帶來束縛,自由散漫、不遵守規章、不受制度束縛的人遲早要出事。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所以說,不要輕易拋棄保護你的安全帽、安全套、防護服、絕緣鞋以及領導的、父母的婆婆媽媽,苦口婆心往往用心良苦,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也是這個道理。
作為最感性的動物之一,女性在一段戀愛關係中常常被認為容易缺乏安全感。這也許跟人類的進化過程有關。但是,安全感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而是自己給的。
現代人大多缺乏安全感,以前我們對「缺乏安全感」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女性身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缺乏安全感,不僅在女性身上體現,而且大多數人都會產生這種心靈缺失的感覺。按理說,如果溫飽、健康、人身安全感覺都沒有保障,找個好工作,有穩定收入,有個溫馨的家庭,應該就可以解決安全感缺失的問題。
很多女生會說,在愛情裡沒有安全感,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讓自己心動的男人,卻整天提心弔膽,疑神疑鬼。愛情裡的安全感來自什麼?任何建立在外在的安全感都會失去,尤其是建立在對男人的依賴上的安全感。
獲得安全感的方式,就拒絕一切的依賴。我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不需要依靠任何人而美麗,我以外的人只會給我錦上添花的作用。讓自身擁有魅力,具備不可替代性,這樣才能吸附更多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