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聯合國大數據全球平臺中國區域中心(簡稱:「大數據區域中心」)在杭州正式成立。同時成立的,還有國家統計局大數據應用中心、浙江省統計大數據應用中心。
大數據區域中心是由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倡議、聯合發起。除杭州外,全球還有4個大數據區域中心,共同承擔全球平臺的部分國際合作職能。
這個「高大上」的大數據區域中心是如何成立的?它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中國的區域中心又為什麼會落地在杭州?針對上述這些問題,天目新聞記者進行了採訪。
圖源:浙江統計局
為什麼成立大數據區域中心
在當今世界,數據已然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大數據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向各個領域、各個區域快速滲透。數字競爭力已經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數據是新的關鍵生產要素,統計大數據更是一座需要深挖的富礦。統計可以利用大數據補充、豐富、改進、優化統計方法,並對現有統計數據進行事後驗證和審核;而大數據也可以生成新的統計數據。可以說,大數據正在成為統計數據生產的「新型智慧」。
當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性深入發展,各國人民的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2016年1月1日,聯合國正式啟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致力於依託大數據探尋更精準高效的實施路徑。緊接著在2017年,聯合國就開始著手建立大數據全球平臺。
而此時的中國,以信息化為標誌的新技術浪潮風起雲湧。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這是大數據第一次寫入中央全會決議,標誌著大數據戰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成立大數據區域中心,揭開了中國與聯合國在統計領域合作的嶄新篇章,也是中國積極推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際舉措。
大數據區域中心成立後,推動將大數據和數據科學應用於官方統計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項目的開展,分享關於新開發的研究方法、算法和工具的知識,並主要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官方統計界提供關於大數據應用和數據科學方面的培訓。
據介紹,該中心將成為全球公認的協作性和行動導向性的知識、技術和創新中心,將為大數據的共同應用帶來創新技術和數據科學方法,並進一步促進數據科學項目提供亟需的平臺。
圖源:浙江統計局
為什麼落地在杭州
數字經濟是浙江的一張「金名片」。近年來,浙江大力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在浙江,大數據助推政府的數位化轉型,幫助浙江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治理機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浙江率全國之先推出健康碼、五色圖、精密智控指數,用大數據贏得抗疫勝利。3月22日,浙江就實現了本地確診病例的清零。
工業生產方面,浙江用大數據推進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全省4900多萬臺的工業設備產品一網通聯,超過11萬家的工業企業上雲;橫空出世的犀牛製造數位化工廠,實現了全自動化的運行,生產效率達到了行業平均水平的4倍。
民生服務方面,浙江利用大數據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了不斷增進的民生福祉:僅「浙裡辦」手機APP就可提供社保查繳、出入境籤注、水電氣繳費等420項便民服務;杭州城市大腦用科技手段做出了繡花功夫,城市治理水平顯著的提升。
2019年,全省數字經濟的總量達到2.7萬億元,佔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了43%。
可以說,大數據、數字產業已經融入了浙江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現在,奮力建設「重要窗口」的浙江不僅有了基礎,更有了放眼全球的雄心。
據介紹,下一步浙江將重點打造高性能的應用開發平臺、高水平的交流服務平臺、高質量的人才引育平臺,努力建設全球領先的大數據知識、技術和創新中心,共同推進政府治理和統計改革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大數據區域中心成立過程的時間軸:
2017年起,聯合國著手建立大數據全球平臺,並計劃依託一些國家的實體機構,在全球建立5個區域中心,承擔全球平臺的部分國際合作職能。
2019年6月,國家統計局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籤署了關於統計能力開發合作支持中國國家統計局大數據應用中心意向書。
2019年9月,國家統計局與浙江省政府籤署在杭州共建國家統計局大數據應用中心的合作協議。
2020年12月7日,國家統計局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籤署關於建立聯合國大數據全球平臺中國區域中心的諒解備忘錄。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