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中小學老師從十級升到七級,在待遇上到底會發生什麼轉變?
公立中小學屬於事業單位,在編教師走的是專技路線,實行職稱評聘制。從十級到七級,也就是說從專業技術中級職稱職務晉升到副高職稱職務,工資檔跨了幾級,自然待遇會有一定提升。
主要增資項有三塊:一是基礎性工資,比如崗位工資、薪級工資,這些基本上是統一標準,也就是所謂的國產,從中級10級到副高7級,每月大概可以增加800-1000元左右;二是區補,也就是區域性地方補貼,這和地方經濟有關,其他地方不知道,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從中級聘到副高崗位後,每月津補貼大概可以增加300-500之間;三是年終獎勵性績效,中級職稱崗位和副高崗位是有等級差距的,比如績效工資再分配,副高就明顯高於中級,七七八八算下來,光年終這一塊,副高可能就比中級多五六千甚至過萬,這還是全額供養性質的事業單位。如果是差額撥款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比如醫院,一個中級和副高可能年終就可以差好幾萬,單位效益越好差距越大。
這樣幾項收入算下來,副高職稱一年保守比中級職稱多一萬多元,多的可能有好幾萬,比如東部一些發達地區以及上面說的一些效益比較好的單位。對於一個拿死工資的上班族來說,一年多一兩萬甚至好幾萬收入,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進帳。帳不算不明,這一算下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老師為了一個職稱不惜打破頭去做業績、找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