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動物園建園100周年 三代動物明星出門迎賓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臺北市動物園入口廣場外現在有多個大門意象,這是代表「圓山動物園」時期的大門。(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今年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100周年,為讓民眾一窺動物園的「前世今生」,園方近日在入口廣場設置3個大門意象,從第一代的動物明星、紅毛猩猩「一郎君」,圓山時期的「臺柱」大象林旺,及木柵時期的無尾熊,通通看得到。

公元1925年,日本天王寺動物園贈送一郎君給臺北動物園,由於它臉部表情豐富,許多行為又和人類相似,很快就成為動物明星。現在復刻的1940年代動物園大門就有它的圖

動物園說,「動物表演」持續到1979年才結束。現在的「動物學堂」已轉為醫療導向,訓練動物們放鬆地接受醫療照護。

1934年,「圓山動物園」設在兒童樂園旁,也是當時農業社會中,接近野生動物的重要場所。動物園表示,圓山動物園曾在二戰末期短暫關閉,並執行「猛獸處分」,到1946年才重新開放。

戰後的動物園只剩下178頭動物、4名職員,知名的「戰象」林旺也在其中,後來更成為「情牽5代」的動物明星。動物園表示,林旺爺爺2003年以86歲的高齡過世,創下全球最高紀錄。

最後一個大門意象呈現的是「木柵動物園」時期,動物生活環境從柵欄式改成半開放式。復刻大門上有無尾熊、穿山甲等動物,共同慶祝動物園滿100歲。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孟雲

相關焦點

  • 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 動物大搬遷明日重演
    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今年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臺北市府明天舉辦踩街遊行活動,重現1986年動物園從圓山搬遷到文山的景象。市內24所小小學學生,也會打扮成臺北赤蛙、黑熊等樣貌,變身動物代言人。動物園大搬遷看過嗎?
  • 臺北街頭「動物大搬家」 萬人湧動爭睹「動物明星」
    臺北街頭「動物大搬家」 萬人湧動爭睹「動物明星」 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歡樂嘉年華「世紀方舟、快樂啟航」踩街活動4月19日從花博圓山園區出發,復刻當年動物園搬遷盛況。
  • 臺北重演「動物大搬家」
    N中新 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是臺北動物園建園100周年。臺北動物園19日舉辦「世紀方舟、快樂啟航」遊行,隊伍長14公裡,重現了1986年動物園從圓山搬遷到木柵的盛況。 「世紀方舟、快樂啟航」遊行共出動86輛車,在臺北市長郝龍斌、4位前園長率領下出發。
  • 除了林旺和馬蘭,你還認識哪些動物園明星?那些風靡臺灣的動物們
    動物園的明星動物與人類的明星一樣,種類一直隨著時間而變化,園方除維持一些各動物園常會飼養的大型動物外,也常不斷追求搜集更多所謂珍奇動物以吸引遊客,而這些動物便可稱為明星動物。戰前圓山動物園內最常被報導的代表動物,或許非大象莫屬。這頭亞洲象因軀體是園內最龐大的,被視為動物之首,官方在動物園舉行儀式時都安排它擔任動物代表。 1940 年新改建的圓山動物園大門(第二代),也以象為入門意象,在大門旗杆正下方牆面刻繪著兩隻朝天站立、揚起象鼻的象。
  • 臺北動物園&民權東路花鳥市場
    按照現在的看法,當時我很多觀點還是很不成熟的,不過畢竟過去的自己也是自己,所以一字不差的保留下來了(不成熟之處見笑了 哈哈),推薦給想去臺北動物園遊覽的朋友】正文:臺北動物園位於臺北東南面,地鐵直達,園區很大,還可以坐「貓空纜車」到達動物園中央區。
  • 臺北給動物放10天假 動物園是否違背倫理再度引發討論
    2018年4月臺北市政府搜集民眾意見的IVoting平臺以「是否同意增加或延長動物園不對外開放的時間」,讓動物們放假休息,結果有98%贊成。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意外,但也從善如流的增加動物們不被幹擾的時間。
  • 無錫動物園十周年慶典·動物狂歡魔術節
    無錫動物園春季主題活動已然開啟,4月-6月,無錫動物園舉辦「動物狂歡魔術節」,一起開啟魔幻、狂歡、萌寵之旅。五一小長假期間,動物魔術舞臺劇、萌寵寶寶出生季、萌寵復學季、打卡新晉網紅動物小熊貓、浪漫紫藤長廊、恬靜薔薇花坡與你邂逅!魔幻動物魔術舞臺劇當動物與魔術碰撞,會擦出怎樣的魔術火花呢?一起拭目以待吧。
  • 臺北動物園慶熊貓抵臺2周年 盼"小團圓"出生(圖)
    大熊貓赴臺已經兩周年,圓圓開心地吃起園方準備的食物。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新網1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慶祝大熊貓團團、圓圓到臺灣兩周年,23日開放大熊貓館3樓的保育文化走廊,首次展示海基會贈送、長達6米6的「熊貓百態圖」絹繡,還有伴隨大熊貓到臺的字畫,即日起開放民眾團體預約導覽。
  • 臺北新竹高雄三家動物園爭養大熊貓
    據臺灣媒體報導,大熊貓已儼然是島內最炙手可熱的動物明星了,不單是小朋友們期待著近距離地親眼見到它,連大人們也難擋其魅力,許多家庭已經商量起了預約參觀的事宜。  馬英九為市立動物園「競標」  島內的動物園管理者也熱起來,已經有臺北市、新竹縣和高雄市的3家動物園表示絕對有飼養能力。
  • 百年臺北動物園上演多起逃亡記 靈長類挖地道溜走
    原標題:百年臺北動物園上演多起逃亡記 靈長類挖地道溜走   動物園明星大象「林旺」(右)的太太「馬蘭」(左),剛到動物園時只有4歲,身軀嬌小,偶爾就從欄杆底下鑽出來逛街。「中央社」/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 臺北動物園長頸鹿連死3隻 園方:無關近親繁殖
    中新網9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內長頸鹿都是同一家族,近5個月內就死3隻,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無關近親繁殖,但已考慮家族隔離飼養。  長頸鹿「麒麟妹」今年3月生下女兒「小鶴」,但「小鶴」拒絕進食,5月夭折;緊接著懷孕的「妞妞」8月底難產,母女同時死亡,5個月內折損3隻長頸鹿。
  • 2019年起臺北動物園每年增10天休園 遊客別撲空
    園方提醒,2019年休園日從6月19日至28日止,共有10天不對外開放,呼籲遊客別撲空,也可以多把握休園前最後一個周末,也就是15、16日到動物園遊玩。保護動物 減少幹擾臺北市立動物園從圓山搬遷到木柵至今已超過30年,一律維持只有除夕當天不對外開放,若園區內有場館或設施需要維護,就輪流安排在周一休館,這樣的方式雖能維持動物園全年營運,卻也讓工期、費用增加,對動物的幹擾也拉長。
  • 動物常脫逃 臺北動物園真煩惱
    動物常脫逃臺北動物園真煩惱長臂猿有時會因為嬉戲太開心,在樹枝上擺蕩時蕩出牆外。(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臺北市立動物園近來連續發生食蟻獸和石虎逃跑事件,讓動物園管理人員很是煩惱。那要如何防止動物脫逃?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每種動物逃脫的狀況不同,要依照其習性設計不同環境來防止。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清點園區動物要依動物習性和照養方式,並不會一次性在早上或晚上清點。很多動物逃脫的狀況都令人意想不到,包括這次石虎逃脫,也是後來通過監視器影像才得知,它會去挖掘人工仿巖的小洞,讓洞變得越來越大,從而逃離場地。
  • 70年看變化︱小編帶你逛三園——動物園
    (坐落於人民公園內的西寧動物園喜慶的門頭。看條幅,是園子裡來了巨蟒和鱷魚。90年代,動物園裡常有動物巡展,只要一登報,節假日必定人滿為患。) 西寧野生動物園的發展 離不開幾代動物園的守護者和建設者們
  • 全國十佳動物園,有60年開園歷史濟南動物園,你還願意去看威利嗎?
    導讀:今年是濟南動物園開園60周年,裡面的動物們都過得怎麼樣,你願意去看他們嗎?園裡「老三」火了,你還記得那個威利嗎? 我是【品讀旅遊】,分享不同的旅遊觀點和建議,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等你分享。
  • 臺北動物園無尾熊Coral難敵病魔 被施以安樂死
    原標題:臺北動物園無尾熊Coral難敵病魔 被施以安樂死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無尾熊「Coral」罹患重病,一路照顧「Coral」的保育員袁知芃曾為它到行天宮祈福,病情仍不見起色,園方決定為「Coral」安樂死,16日在保育員袁知芃懷中離世。   動物園說,「Coral」剛滿5歲,2010年3月16日出生於澳洲,在2011年10月23日來到臺北動物園。
  • 長沙:老動物園原址或建大熊貓樂園(圖)
    依據方案,已劃入烈士公園範圍的長沙老動物園原址,將來準備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共同打造成長沙大熊貓樂園,而東大門原民族劇院區域閒置的72畝空地將在建成地下停車場的基礎上,地上將建大型文化、體育樂園,供市民開展休閒和健身活動,躍進湖邊的標誌性建築瀟湘閣也將進行整修亮化。
  • 臺北市立動物園:幾乎看不到籠子,利用地勢來設計動物居住環境
    臺北是臺灣的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臺北是一個集現代與傳統,時尚與懷舊,激情與慢熱,繁華與安靜的大都市,臺北的旅遊資源豐富,像是臺北101大樓、臺北故宮博物院等都是臺北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臺北市立動物園。
  • 臺北動物園清點園內鳥類數量 鳥因恐慌死傷慘重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8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日前為清點園內「大鳥籠」鳥類數量,使用網子捉鳥,卻造成鳥只死傷慘重,傳出至少3成以上動物因網抓據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趙明傑表示,根據鳥園區提供的數據,鳥園共有28種鳥類、319隻動物,其中有23隻因移籠、捕捉而死亡,約7%,非外傳的
  • 與動物遲到的約會 北京動物園遊覽全攻略
    北京動物園的前身是清農事試驗場,1906年經清商部奏請,在原來樂善園、繼園舊址、廣善寺、惠安寺及附近官地基礎上修建,最終在1908年竣工,初衷是學習西方先進經驗,對大量的農產品開展化驗、對比研究,進而推廣優良品種,對當時北方地區的農業進步作出了貢獻。清農事試驗場開設的同時,還展出百餘種動物,並對外開放接待遊客。當時的門票是八個銅版一張,小孩等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