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常脫逃 臺北動物園真煩惱

2021-01-12 瀟湘晨報

動物常脫逃臺北動物園真煩惱

長臂猿有時會因為嬉戲太開心,在樹枝上擺蕩時蕩出牆外。

(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臺北市立動物園近來連續發生食蟻獸和石虎逃跑事件,讓動物園管理人員很是煩惱。那要如何防止動物脫逃?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每種動物逃脫的狀況不同,要依照其習性設計不同環境來防止。

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清點園區動物要依動物習性和照養方式,並不會一次性在早上或晚上清點。很多動物逃脫的狀況都令人意想不到,包括這次石虎逃脫,也是後來通過監視器影像才得知,它會去挖掘人工仿巖的小洞,讓洞變得越來越大,從而逃離場地。曹先紹說,人工仿巖在10年前可能沒有問題,但如今可能會有些小洞,這些小洞被動物看見後,伸爪挖一挖就變成大洞,再挖大一點,動物就可能從洞穴逃脫。「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經過這次才知道仿巖可能會讓動物逃脫,後續也會檢查各區的仿巖是否有同樣的狀況。」

園內食蟻獸母女則翻越設有電牧線的柵欄逃脫,當時僅尋回小食蟻獸,食蟻獸媽媽卻下落不明。所幸動物園員工後來在距離園區三四公裡遠的深坑林家草厝山頭附近,發現食蟻獸媽媽並送回動物園中,目前它健康狀況穩定。

據園區介紹,其實許多動物都有脫逃的習慣。即便園區工作人員自認場地設計完善,但動物也很聰明,園內的逃跑常客長鬃山羊,因棲息地有斜坡,常利用環境跨越電牧線逃跑。紅毛猩猩、黑金剛或長臂猿也因為周遭植物茂盛,在嬉戲遊玩的過程中攀爬植物離開,但因為長期照養依靠人類,只要保育員一出現,就會自己回家。

據臺媒報導,早年臺北市立動物園還在圓山時,就曾有鱷魚趁颱風溪水暴漲之際亂跑,在動物園周圍被找到,3年後再次逃跑,最後在社子島發現,被五花大綁抓回園區。還有大蟒蛇、老虎、澳洲白鶴都曾逃脫,嚇壞遊客。後來動物園遷到如今的木柵,因設備完善,脫逃事件大幅減少。

至於要如何清點動物並防其逃跑?曹先紹說,要依照動物習性規劃不同清點方式和防逃機制,例如夜行性與日行性、網籠與放養就完全不同,得針對各種可能來設計防逃機制,每次餵食也都會點名。

新竹市立動物園長楊礎遠說,新竹動物園從2017年休園重新規劃後,針對不同動物習性進行設施環境設計,防止脫逃。像馬來猴、長臂猿善於攀爬,因此圈養靈長類動物的區域,主要以「猴島」方式設計,將動物的活動範圍限縮在水池中央的島上,峭壁上也設有通電圍籬。新竹縣六福村野生動物園表示,為了防止獅子、老虎等猛獸逃出傷人,園區用數米的雙層鐵柵欄圍住,同時也有通電設施。

高雄市壽山動物園曾發生「河馬逃脫記」,當時發情的河馬不僅傷及管理人員,一度還驚動霹靂小組打算實彈射殺,最後出動麻醉槍射擊河馬小腿,才結束一場6小時的「河馬驚魂記」。

俞 曉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臺北動物園真煩惱
    (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臺北市立動物園近來連續發生食蟻獸和石虎逃跑事件,讓動物園管理人員很是煩惱。那要如何防止動物脫逃?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每種動物逃脫的狀況不同,要依照其習性設計不同環境來防止。
  • 百年臺北動物園上演多起逃亡記 靈長類挖地道溜走
    原標題:百年臺北動物園上演多起逃亡記 靈長類挖地道溜走「中央社」/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具有百年歷史的臺北市立動物園,曾上演多起動物逃亡記。   動物園說,園史上第一次動物脫逃事件,就發生在剛建園的1914年。當時動物園是民營,設施較簡陋,園內的鱷魚趁颱風天水位高漲時,順勢爬出沒有柵欄的展場。
  • 臺北給動物放10天假 動物園是否違背倫理再度引發討論
    2018年4月臺北市政府搜集民眾意見的IVoting平臺以「是否同意增加或延長動物園不對外開放的時間」,讓動物們放假休息,結果有98%贊成。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意外,但也從善如流的增加動物們不被幹擾的時間。
  • 臺北市立動物園:幾乎看不到籠子,利用地勢來設計動物居住環境
    臺北是臺灣的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臺北是一個集現代與傳統,時尚與懷舊,激情與慢熱,繁華與安靜的大都市,臺北的旅遊資源豐富,像是臺北101大樓、臺北故宮博物院等都是臺北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臺北市立動物園。
  • 臺北動物園建園100周年 三代動物明星出門迎賓
    (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今年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100周年,為讓民眾一窺動物園的「前世今生」,園方近日在入口廣場設置3個大門意象,從第一代的動物明星、紅毛猩猩「一郎君」,圓山時期的「臺柱」大象林旺,及木柵時期的無尾熊,通通看得到。
  • 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 動物大搬遷明日重演
    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今年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臺北市府明天舉辦踩街遊行活動,重現1986年動物園從圓山搬遷到文山的景象。市內24所小小學學生,也會打扮成臺北赤蛙、黑熊等樣貌,變身動物代言人。動物園大搬遷看過嗎?
  • 河南原陽馬戲團脫逃老虎送到動物園時已死亡
    事發河南新鄉原陽縣的老虎脫逃事件又有新進展。8日上午,記者從新鄉市動物園獲悉,被捕獲的脫逃老虎送到動物園時已經死亡。目前老虎屍體被動物園冷藏存放,具體死亡原因有待上級部門進一步鑑定。7日上午10時30分,警方通過麻醉手段將脫逃的老虎擒獲。當日下午,原陽縣政府相關負責人稱,老虎已被送往新鄉市動物園。脫逃的老虎送到動物園時已死亡 9月8日上午,新鄉市動物園馮科長告訴記者,7日下午不到3點鐘時,動物園接收到了來自原陽的兩隻老虎和一隻獅子。
  • 臺北動物園動物健康照護 CT掃描技術也派上用場
    臺北動物園動物健康照護 CT掃描技術也派上用場 2012年09月26日 15:0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來臺北木柵動物園看熊貓,還有很多萌萌的動物等著你
    團團與圓圓來到臺灣,如今我和寶貝未嘗見過,所以特地找一天,和寶貝去臺北木柵來看看團團與圓圓。還記得小時候,家人帶我們來動物園,當時超開心的, 以前沒有熊貓,只有林旺大象,但是只要想到去動物園, 一定要去買動物的周邊商品,就可以前一天晚上會睡不著覺, 而現在再次為了明星動物,踏入動物園,不知道是否與小時候記憶相同。
  • 臺北重演「動物大搬家」
    N中新 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是臺北動物園建園100周年。臺北動物園19日舉辦「世紀方舟、快樂啟航」遊行,隊伍長14公裡,重現了1986年動物園從圓山搬遷到木柵的盛況。 「世紀方舟、快樂啟航」遊行共出動86輛車,在臺北市長郝龍斌、4位前園長率領下出發。
  • 臺北動物園&民權東路花鳥市場
    【這是剛好五年前的今天碼的,關於臺北動物園和民權東路(花鳥市場)的遊記,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沒有機會去參加臺北馬拉松,做個留念。
  • 柯文哲夫婦訪臺北動物園 見穿山甲萌寶頻稱奇(圖)
    (右)1月25日到臺北市立動物園參訪,不但參觀非洲獅子區,還和穿山甲寶寶「芎梧」驚喜會面。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北市長柯文哲(左)與妻子陳佩琪(右)1月25日到臺北市立動物園參訪,柯文哲是獅子座,參訪首站就到非洲獅子區。
  • 臺北故宮新展:走進古畫裡的「動物園」,營造共學共玩情境
    2019年7月5日起,想看動物的兒童除了去動物園外,還可以去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澎湃新聞獲悉,今年夏天,臺北故宮博物院首度與臺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高雄壽山動物園及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聯手為小學童策劃「故宮動物園特展」, 將真實動物的照片、標本和古畫同臺呈現。
  • 臺北街頭「動物大搬家」 萬人湧動爭睹「動物明星」
    臺北街頭「動物大搬家」 萬人湧動爭睹「動物明星」 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歡樂嘉年華「世紀方舟、快樂啟航」踩街活動4月19日從花博圓山園區出發,復刻當年動物園搬遷盛況。
  • 日本嬌客丹頂鶴赴臺 臺北動物園備新家
    中新網9月1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為迎接來自日本的嬌客丹頂鶴「Big」和「貴華」,臺北市立動物園已備妥位於鳥園鶴舍的新家。欄舍不但種有家鄉樹,也架設遮光網及冷水噴霧設施,維持涼爽環境。日本贈送一對丹頂鶴給臺北市立動物園,臺北市12日組團赴日迎接這對嬌客。
  • 除了林旺和馬蘭,你還認識哪些動物園明星?那些風靡臺灣的動物們
    動物園的明星動物與人類的明星一樣,種類一直隨著時間而變化,園方除維持一些各動物園常會飼養的大型動物外,也常不斷追求搜集更多所謂珍奇動物以吸引遊客,而這些動物便可稱為明星動物。戰前圓山動物園內最常被報導的代表動物,或許非大象莫屬。這頭亞洲象因軀體是園內最龐大的,被視為動物之首,官方在動物園舉行儀式時都安排它擔任動物代表。 1940 年新改建的圓山動物園大門(第二代),也以象為入門意象,在大門旗杆正下方牆面刻繪著兩隻朝天站立、揚起象鼻的象。
  • 「團團」「圓圓」過「五一」 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人氣高
    "五一"假期第一天,不少臺灣民眾來到臺北市動物園,和憨態可掬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還有它們的寶寶"圓仔"一起過節。今年2月,臺北動物園為"團團""圓圓"實施人工授精,拼二胎,這個"三口之家"何時能再添成員?也成了最近大家關注的話題。
  • 亞洲最大的動物園,臺北市立動物園,一定要來這裡看看哦
    導語: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是亞洲最大的動物園,每年大概吸引了三百六十五萬的遊客,從臺北動物園地鐵站步行的話,就可以到達這家動物園,這裡有二十二個不同的景點,它被劃分成了不同的區域,每個都以一個物種的植物或者是動物為主。
  • 臺北長頸鹿「搬家死」,準備好什麼高招兒才敢搬遷動物園?|科通社
    這不,臺北這家動物園的長頸鹿「宵久」就在搬運途中不幸身亡。不久前的一天,天還沒亮,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工作人員就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準備將7歲雄性長頸鹿「宵久」送去「相親」,但如何搬運這個生性敏感,體重880公斤、身高4.5米的「高個子」長頸鹿就成了最大的難題。
  • 組圖:臺動物園萌態動物大集合 可愛到不可思議
    (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嬰幼兒的純真傻態,總能萌到讓人母愛大爆發,但這種可愛絕不是人類寶寶專利。自然界中,許多動物寶寶也可愛到不可思議,還會隨時間上演變身秀。一起來看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寶寶,釋放一天的壓力吧!  伸懶腰打哈欠 圓仔吐舌道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