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老梁化學匯」內容更精彩!
(聲明:以下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內容的整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管理員刪除。)
高考志願怎麼填?資深人士教你三招
「志願填報說大也大,比如涉及生涯規劃的問題,近3000所高校,林林總總700多個專業。但說小也小,實際上對於多數人沒有太大選擇餘地,也比較簡單。」原則上能上985,不上211;能上雙一流,不上「雙非」院校!以此類推
社會上用人單位對畢業學校的評價,實際只有幾個硬標準,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現在也流行籠統地說「雙一流」院校);其次是省屬本科、高職高專等等。在招聘時,經常會對畢業學校有一個要求,即便不公開說,也會悄悄地立下這個規矩。隨著大學招生越來越多,學生分層嚴重的同時,大學在出口把關不嚴,看出身的只能越來越多,而不會減少。目前,全國每年招收800多萬大學生(含本專科生),每年也畢業800多萬,淘汰率很低,沒有辦法,只能看入口了,這就是大家看院校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學生層次區別不大說事,那時的人如果能上專科學校,放到現在至少都是985了。其實看學校出身是世界通則,不止中國,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說,暗地裡也會在意這一點。哈佛本科的申請錄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碩士層面,平均下來就超過40-50%了。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輩子也無法改變,因此要更加重視。這裡特別要提醒家長與考生的是,一本二本不是一個明確的層次區別,更不是社會上的學校層次區別,只是當地招生辦為錄取而決定的一個分類標準。有的學校在這個省參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個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這樣一點。比如,如果有985學校部分專業在二本招生,那就去報,最後那塊牌子最重要。在這裡,高考君想提醒,有幾個985學校因為地域原因,比較好上。一般來說,西北東北地區的985高校分數都比較低,但學校很不錯,比如蘭州大學。蘭州大學是當時在西北布局的2所綜合性大學,後來西北大學下放陝西,她就成了西北地區唯一一所綜合性重點大學。再比如吉林大學,與此類似。最後想推薦的是一個特別的985高校,西北工業大學。這個學校在西安,屬於前國防科工委(現在屬於工信部),實力強悍,也是最早入選985高校的,論資歷在現有的985高校也屬於前列,但因為地域影響,影響力下降。對於更多的考生,只能選擇地方普通高校,各個大學本質上區別不大,相對選擇發達地區的好一點。非要選好壞,建議注意學校歷史,一般來講,大學還是講究文化積澱傳承的,歷史長的老本科學校,可優先選擇。二、地域原則
在哪裡上大學非常重要,毫無疑問,北京上海首選,其次建議考慮杭州、南京、廣州、天津等東部沿海地區。有兩個地方比較特別,一個是杭州,一個是深圳,需要特別提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眼界的問題,見世面的問題。在中國,沒有比北京上海更發達的城市了,你見的世面有多大,也決定了你的理想與定位。其次,也沒有比他們有更多好學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種文化生態,這是所有高樓大廈解決不了的。對於北京上海的孩子,給你們一個忠告,此條不適合你們,你們已經見過這種世面了,你們需要其他的,最好離開本地上大學,你的收穫會更大,因為你們欠缺的不是眼界,是生活,離開父母生存,是了解中國,了解更豐富的中國。麻煩的是,北京上海分數都太高,很多人難以有條件選擇,多數孩子不得不去其他地方,那麼,我們注意選擇各大地區的首位城市。如華中地區的武漢,西南地區的成都,西北地區的西安,東北的瀋陽。其次是這些地區的副中心城市,如東北的大連,東南的廈門。原因非常簡單,這些地方都是好大學聚集的地方,不僅都有985、211學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個大學群,學科門類齊全,學術生態環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還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區,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北京,而且多數是部屬老牌高校(當然現在不一樣了)。這裡面糾結的就是瀋陽,原來在東北布局的重要的大學都不在瀋陽,比如綜合性大學吉林大學在長春,工科重點大學在大連,還有一個重要的工科學校哈工大在哈爾濱。重慶是原來副中心城市裡最特殊的,現在是直轄市了,有一個非常好的重慶大學,還有一個有資歷的西南大學,211大學,也是不錯的選擇。推薦杭州和深圳,主要是著眼未來。深圳已經超越香港,廣州,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杭州孕育了阿里巴巴,深圳大學培養了騰訊的馬化騰,深圳還有華為等頂尖高科技公司,隨著杭州、深圳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開眼界,必須考慮這兩座城市了。能上更好學校的學生,可以暫不考慮這一原則;只能上專科的學生,要堅持選喜歡的專業其實很多人往往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恰恰是最不需要糾結的一個問題。第一,學什麼就一定做什麼嗎?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圍,有多少人是學什麼就幹什麼的?尤其是那些優秀的人,基本是學什麼不幹什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學什麼不決定你的一生與職業,你能否在這個行業做到最優秀才決定了你的一生。第二,你打算本科畢業就工作嗎?對於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準備讀完研究生再說。如此,更不需要糾結了。研究生再換專業,很多學校與老師更喜歡複合型人才,即跨專業的。第三,你確定你想好了學什麼嗎?其實對於多數人,在這個年齡沒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後就後悔也是正常的。美國大學制度就是考慮到18歲時很多人還沒有想清楚到底想學什麼,因此,強調寬口徑培養,按大類招生,包括換專業如喝涼水,非常自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正因為此,你更不需要糾結了,讀碩士時再說,尤其是專業與學校選擇發生矛盾時,可以選擇更好的學校,而不是專業。第四,實在想不清楚時,給你兩個建議。第一,學數學。數學是學科之母,未來換專業時更受歡迎,比如經濟學、金融、管理等等。8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都是學數學出身的。當然,你想換計算機等工科更沒有問題。學數學只是因為你想不清楚才選擇,主要是為未來考慮打算,不是讓你以此為生,不是讓你當第一名,不要發憷。第二,學英語。幾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實際工作中掌握,但惟獨語言能力,對於絕大多數人是無法在實際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簡單,這是一個死功夫,沒有捷徑。但語言又是一個放大器,比如你是開計程車的,如果英語好會怎麼樣?同時,未來無論出國還是考研,英語都是必須過關的,對於很多學習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語拿下,也是一個不知道學什麼時的選擇之一。當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應用型大學,三本或者高職高專,那麼專業就比什麼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二,選擇技能性強的,比如軟體工程,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如市場營銷之類。這是和那些有更多選擇權的學生不同的。最後總結一下,學校第一,如果能上985,原則上就不要糾結專業、地區,尤其是專業,糾結地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能讓你決然的,是985、211這種層次區別,細微的差距上,就算了,不值得你犧牲太多。特別提醒的是,招生中的一本二本是你最不需要關注的,但卻可以利用的。三個原則卡下來,其實你可以考慮選擇的學校就很少了,在平行志願下,還有什麼難題嗎以下的班主任四點建議,考生和家長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吸收
01重點關注批次問題和方向選擇
考生們應重點關注批次問題,這是不少考生容易忽略的:除了一本、二本批次外,還有提前批,農村同學還有高校計劃,還有國家專項、地方專項。符合條件的同學一定要把握機會。平行志願也有先後順序:平行志願的投檔是在分數優先的前提下遵循志願順序進行的,投檔時,電腦從考生第一志願高校開始檢索,如果考生第一志願高校報「低」了,即便後面還報了與自己分數相當的「高」校,則也只能「優先」被第一志願的「低」校錄取了。填報平行時一定要有梯度。考生們應重點關注方向選擇,主要是選擇學校、地域、專業。建議第一學校優先的原則:原則上能上清華北大等頂尖名校,就不考慮其他學校;能上985,不上211;能上雙一流,不上「雙非」院校。以此類推。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輩子也無法改變,因此要更加重視。第二地域原則:北京上海優先,其次需要考慮各大區首位城市,這其中主要原因是眼界的問題,見世面的問題。你見的世面有多大,也決定了你的理想與定位。第三專業原則能上更好學校的學生,可以暫不考慮這一原則。只能上一般本科的學生,要考慮選喜歡的專業。其實很多人往往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恰恰是最不需要糾結的一個問題。第一,學什麼就一定做什麼嗎?學什麼不決定你的一生與職業,你能否在這個行業做到最優秀才決定了你的一生。第二,對於很多同學,往往是準備讀完研究生再工作。如此,更不需要糾結了。研究生再換專業,很多學校與老師更喜歡複合型人才,即跨專業的。第三,其實對於多數人,在這個年齡並沒有想清楚學什麼?只是聽到一些熱門的專業詞語。02要對自我和分數有個正確定位和認識
首先,要做好自我定位。明確自己的學科特長、專業愛好、興趣能力、性格特點等,綜合考慮,再選擇相匹配的專業。
其次,也要對自己的高考分數排位有明確的認識。了解自己的高考分數在全省的排名、等位分,來判斷自己能達到哪個批次、哪個層次,以便尋找到目標大學。還有需要收集好近幾年目標學校的錄取信息,做好橫向對比,以便志願排序及取全。
最後,要了解投檔規則,理性投檔。考生需明確以下兩點:平行志願並非平等志願,實際上平行志願的平行是指每個考生可填報的多所院校且都被視為第一志願,擇優錄取,位次優先,遵循志願;平行志願的投檔實際只有一次即同一批次均實行一輪投檔。一旦被投檔到所填報任何一所院校,即意味著投檔結束。這一點容易被考生和誤解誤讀。
03填報志願採取「衝-穩-保-墊」策略
秒懂!這樣解釋「平行志願」,真是太形象了
(注意:以下提到的某大學的人數是假設數字,不是真實數據,只是為了幫助理解用)
平行志願是怎麼回事?是否需要填寫同意調劑?六個平行志願如何排序?如果你還是一頭霧水,讀完下面的文章你就會秒懂!G省高考錄取車站,停車場上停了幾百輛汽車,每一輛車代表一個高校,每輛車的座位數量代表了該校當年在G省的錄取人數。其中有的是中巴車,比如北京大學,只有38多個座位,有的則是超級大巴車,比如廣西大學,有大約5000個座位。G省考生按高考成績排序,站成一路縱隊,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張紙條,上面寫有自己所填報的六個平行志願的學校名字(ABCDEF)。車站入口打開,省高考狀元排在第一位,首先進入停車場,她進場後,入口關閉。這時候整個停車場,只有狀元一個人。狀元手中紙條上的A志願是北大,於是首先來到北大的車前,這時候座位是全空的,好,狀元立即上車。上車後他手裡的小紙條隨即作廢,比如當場被燒了,這樣紙條後面的BCDEF志願的大巴車也就上不去了。狀元選完了,該榜眼(第二名)了,同樣只有他一個人進停車場,探花(第三名)還是要等。後面的考生按成績先後入場,比如第200名的同學進場了,A志願清華,到清華中巴門口一看,40人的位置已經坐滿了,馬上看B志願北大,一看38人的位置也滿了,再看C志願復旦,40人的座位只坐了10個人,立即上車,燒紙條。現在輪到排1500名的同學進場了,A中科大,一看滿員,B同濟,也坐滿了,C北航,還是滿員,D廈大,也坐滿了,這時候不禁額頭開始冒汗。趕快看E志願吉大,到吉林大學的超級大巴門口一看,還好哈,2000個位置還有1000多個空位子,趕緊上車,燒紙條。現在輪到10000名的學生了,A北郵,B北理工,C天津大學,D大連理工,E四川大學,F中山大學,全部6輛車都坐滿了,開始哭。一看旁邊的廣西大學還有空位子,想強行上車,被車站保安制止,紙條遭沒收,被趕出停車場,悲劇了。這個時候大多數汽車都坐滿了人,個別車還有空位子(因為前面有1000個不幸被趕出車站的同學)。趕緊把紙條摸出來看:A西南交大,B重慶大學,C華南農大,D中國地質大學,E南昌大學,竟然全坐滿。再看F志願:上海大學,還有2個位置,感謝政府,感謝爸爸,感謝幫我報考的老師!上車走人。最後一個故事不是妄想,現實中就有這樣成績並不突出的考生進入好大學。進站上車環節完畢,車站站長一聲令下,幾百輛汽車全部開出車站(所有高校是同時投檔的)。接下來在每個學校的大巴車上進行座位分配(選專業,每個學校可填6個專業,有點還填了服從校內專業調劑,有的不填)。如果分數不夠高,就坐不到自己鍾意的好位置(每所學校填報專業志願),這時候又不同意安排座位(不同意專業調劑),那隻好請你下車了(退檔)。這樣的考生只能灰溜溜的回到汽車總站,和剛才被趕出車站的1000多人站在一起,而這個時候停車場上是空無一車的(沒有大學重新錄取),又是悲劇。這說明6個平行志願的學校通常都要選擇同意專業調劑,因為你不知道會上哪個學校的大巴車,如果恰好上了你沒有同意專業調劑的那個學校的大巴車,那就存在中途被趕下車的危險。滿員的車開走了,這時候有30輛大巴車因為在上述兩個環節沒有滿員,車又開回來了(徵集志願開始了),1000個當初被趕出車站的,以及500個被售票員趕下車的同學(不服從專業調劑的學生),大家重新排隊,重複前面的過程。當然,一本線這批的同學最後還是有少量沒有被錄取,等到第二批再重複前面的過程。1.如果你是老師,掃碼加「老梁化學匯」教師群,進群後修改群名片格式為「地區+姓名」,例如廣西南寧梁恆,群內經常有老師交流和免費資源分享。提醒:學生請看第2點。2.如果你是學生,請掃碼加入「老梁化學匯」學生群。
提醒:老師請看第1點。
3.掃碼進入「老梁化學匯」公眾號並關注,公眾號內有部分免費資源供您下載,同時陸續有高考專題、高中教材講義、高一高二專題等組編、彙編和自編資料發布。
4.老梁化學匯「微店」有更多精品資料。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進入微店。
1.高中化學必修1全冊教案
【下載關鍵詞為070901】
2.高中化學必修2全冊教案
【下載關鍵詞為070902】
3.高中化學選修三全冊教案
【下載關鍵詞為070903】
4.高中化學選修四全冊教案
【下載關鍵詞為070904】
5.高中化學選修五全冊教案
【下載關鍵詞為070905】
6.2020年全國理綜化學高考試題(含答案)(7套)【下載關鍵詞為0715】
1.本訂閱號「老梁化學匯」所分享的作者個人創作整合而成的作品,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轉發連結分享、但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直接把下載的資料內容直接發到任何微信群Q群中或進行其他商業用途,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創作不易,謝謝理解和配合。
2.本訂閱號部分資料或圖片可能來源於網際網路,由於無法聯繫作品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如果你不熟悉操作,回復關鍵詞的操作方法為如下6步:
【老師敲黑板】:
老梁化學匯今天(2020.07.16)第3篇推文中兩個視頻素材下載,可用於相應課件中(請去第3篇下載)。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後續我還會繼續更新公眾號內容!
溫馨提示:在文末右下角點擊「在看」或者「贊」,方便自己微信的「訂閱號列表"裡第一時間獲得「老梁化學匯」的推送,所以點擊以後不迷路。
往期其他有償word資料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