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的定位在當今的211高校之流裡面一直都迷之尷尬。作為一本211工程和西部名校聯盟之一,西北大學的存在感和知名度在全國卻低的可憐。而唯一一次登上頭條和熱搜卻是因為一個知名校友的醜聞,但大眾媒體對王岐山、賈平凹、陳忠實等這樣來頭不小的傑出校友似乎選擇性漠視其背景。甚至在前些年,西北大學還被劃歸到省部共建,可以說是無聲的拋棄。不管外界對西北大學的評價多麼消沉和負面,作為百年名校的西北大學還是有許多值得驕傲的成績和資本。西大的校訓就是公誠勤樸。同是新校區,西北大學沒有陝師範和西工大那樣華麗敞亮的大樓和一流的基礎設施。上課經常發現報廢的椅子和有灰塵的桌子,走在路上有時迎面而來的灰塵和垃圾堆也讓人糟心。但西大的魅力在於她的內在,內斂而不外露。在學校三年,這裡的教職工都相當負責且熱心,基本沒有碰到態度惡劣或不友善的教職工。大多老師都非常盡職盡責,下課後有需要的也會盡力幫助。上課也會傳授一些除學習之外的處事啊、就業的經驗,可以看得出老師也希望學生能夠少走些彎路。在我所處的經管院,自認為大多數老師是德才兼備的。然而學校最大的毒瘤就是僵硬的官僚體系,這也是部分學生嫌棄乃至厭惡學校的原因。先不說大環境下學校管理層面是怎樣的,畢竟這是學校內部的事。首先,官僚的死板和教條就已經束縛到了老師的創新。其次也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每逢選課查成亦或交學費時學校的系統就要崩,真的讓人很不舒心。經管院可以說是學校的王牌學院了,這裡錄取的學生基本都是分數最高的。雖說西大把自己的王牌專業都優先給了本省最好的學校,但真的有愧於所謂的經濟學家搖籃的稱號。在經管院三年,並沒有感受到一個211頭牌學院所應有的氛圍。學院的課程安排、培養方案、資源平臺和學習機會,和同類的211也是落後的,更不要說和國內頂尖以及國外的名校來比較了、身邊很多出國的同學都感慨到了這種差距,但總體還是因人而異。幸運的是我們的系主任和老師們人都很好,每逢考試結束後的實習周都會給我們安排一些實踐項目,而這些項目在別的系往往是很難得的。再說到就業,在本省西北大學就業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在西安本地人中西北大學還是有著相當的聲望和名氣。但西安目前的實習機會少之又少,不及北上廣深那邊的資源和平臺。而且學校能夠給提供的資源和機會也是很有限的,可以說是只能靠自己硬找(當然這個也分院系,有的老師會在群裡經常給學生推薦工作機會)如果本科直接畢業就就業的話,單憑學校的畢業證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身邊大多數人都在準備考研或者出國。感覺身邊的人危機意識不太強,有朋友經常感慨到大二末了才意識到要努力。學校的學習氛圍也不太濃,這點自己的老師都有批評過。學校提供的出國學習的機會也有限,不過也不能怪學校,之前的英語老師說雅思託福什麼的都把一些學生卡住了。感覺學校裡有國際視野和交流能力的學生也比較少。但這幾年學校也響應了國家辦學的號召吧,和國外的大學陸續籤了合作項目,身邊也有大一學妹報了中外合辦的專業。總的來說,西北大學雖然因為一些原因被詬病,但這幾年親眼看著它越來越好在改變。學校的露天遊泳池在施工,新建了食堂和浴室,以及很多小的細節都能察覺到對學生的關懷。之前學校一直被吐槽窮,有一次還給我們每個人卡上充了實實在在的一百塊補助。還有郭校長承諾給我們裝上了空調,在畢業生的典禮上親自頒發證書。雖然學校身處小居安村,長安縣這裡的民風和環境一直被人吐槽。上課時老師還抱怨了學校的選址,在偏遠的交通不便的長安縣這裡,外地的學生根本無法感受到十三朝古都的文化風情。公交車上真的是人滿為患,還要走走停停半個多小時才能到地鐵站。好的是學校有校車,校車還是便捷的。儘管還是有許多問題所在,但每一所大學都有它的問題,西大也一直在用心解決。不管如何,希望西大能越變越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