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2020-10-14 中國青年網

資料圖

10月14日公安部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兩高一部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首次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指導意見》明確了懲治「碰瓷」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等問題。

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長李文勝介紹,《指導意見》對實施「碰瓷」構成的犯罪進行了梳理,分類予以明確。常見情形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詐騙類,一類是敲詐勒索類。

李文勝介紹,近年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頻發,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如某地辦理的一起「碰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林某等多人共同謀劃,故意與被害人發生碰撞,假裝倒地並將事先準備好的動物血擠在耳朵裡假裝受傷流血,騙取對方賠償金。又如犯罪嫌疑人薛某等十餘人事先在飯店周圍物色酒駕目標車輛,並故意駕車與之發生剮蹭交通事故,以告發酒駕為由迫使目標車輛司機選擇賠錢私了。「碰瓷」違法犯罪活動不僅嚴重侵害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權益和安全感,而且還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致使一些群眾遇有老人倒地等情形不敢救助,有必要予以嚴懲。

公安部法制局局長孫茂利表示,下一步,公安部將依法嚴厲打擊「碰瓷」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接到此類案件的報案、控告、舉報後,應當立即指派民警趕到現場,及時制止違法犯罪,妥善保護案發現場,控制行為人。

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公安部積極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共同研究制定,近日以「兩高一部」名義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

孫茂利表示,實踐中「碰瓷」手法多樣,涉及刑法中的多個罪名,在一些案件的定性處理上,各地各部門對法律的理解不同,容易造成分歧。《指導意見》規定了對「碰瓷」違法犯罪活動的定性處理,在對以往辦案實踐總結的基礎上,既規定了通過「碰瓷」實施敲詐、詐騙等常見犯罪行為的定性處理;又明確了實施「碰瓷」所衍生違法犯罪的定性處理,包括實施「碰瓷」行為所實施的搶劫、搶奪、盜竊、故意毀壞財物、非法拘禁、非法搜查等行為的定性處罰。

據介紹,近年來,「碰瓷」現象時有發生,性質惡劣,手法也隱蔽多樣,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

「圖片碰瓷」:危害圖片版權交易環境

當前圖片版權行業亂象較為嚴重,圖片網站或代理公司「天價索賠」甚至「敲詐勒索」式的套路維權營銷模式頻頻出現,有些公司專門以起訴或賠償來牟利。

專家認為,這類公司依賴「碰瓷」大賺訴訟費的商業模式必定走不遠,究其本質,這種披著「版權保護」的外衣大肆吸金的行為已極大危害圖片版權交易環境,亟待相關部門加以重拳整治。

網約車「碰瓷」:400多起 長春一詐騙團夥被抓

派出所民警通過走訪某地多家保險公司,共收集相關涉案車輛在多地400多起賠付記錄,涉案金額45萬餘元。

經過信息研判,專案組民警發現此類案件具有犯罪形式新、隱蔽性強等特點,作案時間多選擇在交通高峰期,作案地點多選擇在轉盤環島周圍,作案人員多為駕駛技術成熟的網約車司機,作案工具均為從租賃公司租用的網約車。

正牌機構屢遭「碰瓷」:「代理維權」套路深

「驚天黑幕」、「騙局大曝光」、「虧損內幕揭曉」、「慘痛經歷自述」……如此駭人聽聞的描述和形容,究竟是投資者發自肺腑的傾訴,還是別有用心者的惡意渲染?

在百度搜尋引擎上,無論是頭部券商、大型期貨公司,還是證券投資諮詢公司,均有大量維權信息映入眼帘。據業內人士介紹,這樣的現象自2019年興起,今年上半年以來數量明顯增加。

香菸「碰瓷」:致敬「天眼」?

一包叫「天眼」的香菸在市場上悄然流行。讓人不禁好奇,這究竟純屬巧合,還是跨界聯姻?

某菸草公司將「天眼」中文商標收入麾下;且據媒體報導,該菸草公司在使用「天眼」元素及商標時未和國家天文臺做過任何溝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還為此發過律師函交涉,但並未得到相關方回應。這波操作,讓人猶見「餓虎撲羊」「雁過拔毛」,碰瓷的成分無疑更大些。

來源:中國日報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10月14日,據最高人民法院網站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指導意見》明確了懲治「碰瓷」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等問題。
  • 什麼是碰瓷?我國首次作出明確界定!速看!
    「記錄儀你不裝,遇到碰瓷你就慌!」「碰瓷碰到車庫來了?」10月14日公安部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對「碰瓷」違法犯罪予以明確界定。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什麼是「碰瓷」?
  • 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了《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
  • 什麼算「碰瓷」?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了《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
  • 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用法治利劍斬斷「碰瓷黨」的魔爪
    據報導,《指導意見》首次對「碰瓷」行為進行了準確界定,對相關罪名的適用標準作出了明確規定,並明確要求公檢法機關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擊和嚴懲各類「碰瓷」違法犯罪活動。根據具體性質和危害程度,「碰瓷」可能涉嫌詐騙、保險詐騙、虛假訴訟、敲詐勒索、搶劫、盜竊、搶奪、交通肇事等不同罪名。要知道,這是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有了對「碰瓷」行為的準確定性,不僅能更好地打擊這種違法犯罪活動,也意味著「碰瓷黨」的「好日子」到頭了。
  • 我國首次對「碰瓷」作明確界定 用法治利劍斬斷「碰瓷黨」的魔爪
    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用法治利劍斬斷「碰瓷黨」的魔爪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用法治利劍斬斷「碰瓷黨」的魔爪「碰瓷」行為進行了準確的界定,對相關罪名的適用標準作出了明確規定,並明確要求公檢法機關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擊和嚴懲各類「碰瓷」違法犯罪活動。
  • 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多次碰瓷屢教不改者要依法嚴懲
    對「碰瓷」違法犯罪予以明確界定。「碰瓷」是群眾對這一類社會醜惡現象約定俗成的用語,以往由於沒有明確定義,造成法律界限不明確。為解決這個問題,經調研後,在《指導意見》中對「碰瓷」進行了定義: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第一次對「碰瓷」行為作出了準確界定,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指引。揭露了「碰瓷」犯罪的主要手段方法。
  • 碰瓷怎麼定罪,我國首次對碰瓷做出明確界定
    ,但對於這部分人的懲治卻沒有明確界定。10月14日, 兩高一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指導意見》明確了懲治「碰瓷」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等問題。
  • 產經快餐10.15: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近日,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首次明確界定何為「碰瓷」,以及「碰瓷」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 ■商務部:前三季度我國外貿回穩向好 ■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
  • 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怎麼回事?具體是怎麼界定碰瓷的詳情介紹
    《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突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公安部法制局局長孫茂利表示,實踐中,「碰瓷」手法多樣,涉及刑法中的多個罪名,在一些案件的定性處理上,各地對法律的理解不同,容易造成分歧。
  • 我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如何跟老外解釋「碰瓷」?
    生活中,你遇到過碰瓷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意見》第一次對「碰瓷」行為作出了準確界定,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指引。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碰瓷」的實際含義,找出相關的英文詞彙。
  • 我國首次明確界定碰瓷 多次碰瓷屢教不改者依法嚴懲
    近年來,「碰瓷」現象時有發生。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但在案件辦理時,需要更為明確的規範性文件加以指導。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 「碰瓷」的有治了!「兩高一部」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指導意見》主要規定了「碰瓷」行為的定性處理、公檢法辦案部門分工配合、加強宣傳教育等內容。主要包括:一是規定了對「碰瓷」違法犯罪活動的定性處理。《指導意見》在對以往辦案實踐總結的基礎上,既規定了通過「碰瓷」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等常見犯罪行為的定性處理,又明確了實施「碰瓷」所衍生犯罪行為的定性處理。
  • 兩高一部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首次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
    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但在案件辦理時,需要更為明確的規範性文件加以指導。據介紹,《指導意見》對「碰瓷」違法犯罪予以明確界定。「碰瓷」是群眾對這一類社會醜惡現象約定俗成的用語,以往由於沒有明確定義,造成法律界限不明確。
  • 公檢法首次對「碰瓷」作出界定,對打擊碰瓷有什麼具體的作用?
    首次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指導意見》明確了懲治「碰瓷」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等問題。從實務的角度來說,我認為真正對實踐有很明確的指導意義的是關於
  • 「碰瓷」有了明確界定!
    「碰瓷」犯罪性質惡劣,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但長期以來,如何辦理「碰瓷」犯罪卻存在不小的分歧。 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兩高一部聯合印發的《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界定何為「碰瓷」,並進一步明晰其定性量刑的法律適用問題
  • 「碰瓷」有了明確界定
    「碰瓷」犯罪性質惡劣,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但長期以來,如何辦理「碰瓷」犯罪卻存在不小的分歧。今天,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兩高一部聯合印發的《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界定何為「碰瓷」,並進一步明晰其定性量刑的法律適用問題。
  • 何為「碰瓷」?「碰瓷」有明確界定了!
    「碰瓷」犯罪性質惡劣,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但長期以來,如何辦理「碰瓷」犯罪卻存在不小的分歧。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兩高一部聯合印發的《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界定何為「碰瓷」,並進一步明晰其定性量刑的法律適用問題。
  • 首次!「兩高一部」對「碰瓷」作出明確界定(附全文)
    公安部10月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發布會介紹,近年來,「碰瓷」現象時有發生,性質惡劣、手法隱蔽多樣,既嚴重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擾亂社會秩序。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但在案件辦理時,需要更為明確的規範性文件加以指導。
  • 兩高一部首次準確界定碰瓷行為
    【#兩高一部首次準確界定碰瓷行為#】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發布會介紹,在《指導意見》中對「碰瓷」進行了定義: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這就第一次對「碰瓷」行為作出了準確界定,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指引。